宗族活动论文_徐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宗族活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宗族,族谱,徽州,渔户,江流,家谱,祠堂。

宗族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徐斌[1](2019)在《围垦活动中的水域产权纠纷与宗族、跨宗族联合——以民国时期湖北樊湖水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绪年间,震惊朝野的樊口闸坝事件最终以朝廷下令建闸筑坝而告一段落。1925年樊口大堤修成后,水面淤生大量农田,刺激着水域上灌溉用水权、湖地种植权与湖草收益权等业权形态的发展,这些业权由明初以来便扎根湖区的渔户宗族所掌握的捕捞权中衍生而来,业权的确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湖业的买卖;一是通过协商或打官司而形成的"湖规"。由于水域不易分割,在湖区已经形成"宗族—同业甲内的宗族联合—全湖宗族联合"的社会群体序列,虽然内部多有矛盾,但对外部而言,水域社会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水面淤生成田,原本的社会运行规则依然延续,这一状况导致外来者若非实力雄厚则很难为业已成形的湖区社会所认可。因而,樊口闸坝之争应当理解为一个相对封闭的湖区群体对外来者的排斥,而不是渔农等不同生产行业间的矛盾。(本文来源于《近代史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车兴明[2](2019)在《试析谱师在传统宗族出版活动中的角色与权利》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一种象征,编修族谱是明确人们血脉遗传的宗族出版活动,族谱的历代编修过程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编码和传递过程,谱师在宗族出版活动中起到关键角色,不仅是仪式主持人,还是技艺传承者,更是宗族谱系见证人,谱师制度存活下来了,宗族文化也就存活下来了。本文对谱师在宗族出版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做了梳理,并对其应当拥有并获得正当保护的知识财产权利做了初步分析,以期对谱师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基本主体提供权威、公正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发明与专利》期刊2019年06期)

李慧芳[3](2019)在《明清徽州演剧活动与宗族互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演剧活动十分活跃。明初,徽州地区的乡村普遍设“社”,祭祀被称为“社祭”。徽州的演剧主要在社祭中产生,发展主要是依附于“里社”。明中后期,徽州地区村落中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宗族兴起,社户组织崩溃,“里社”组织的主体地位逐渐动摇,社祭开始衰落,里社演剧也随之弱化。宗祠祭祀和演剧兴起,演剧开始面向宗族,尽管在明后期的徽州社会中里社演剧仍然演出,但是由宗族占有主导地位。宗族演剧兴起后,徽州社会中祭祀性演剧、娱乐性演剧、惩罚性演剧、酬愿类演剧、迎赛类演剧等各类宗族演剧十分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徽州傩、徽州目连戏、徽戏等演剧内容丰富。宗族对演出活动具有组织和保护的作用。明清时期宗族演剧能够兴盛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宗族自身发展的需要。宗族希望通过演剧达到娱乐神灵,保佑宗族;保护生态,培植风水;惩罚不规,教育族众;展示族势等目的。这使得演剧在徽州宗族社会发展有了良好的环境。第二,宗族对演剧活动开展的支持。宗族为演剧提供人力的组织与经费的支持;空间的保障与时间的安排;选择剧目,确定规则。在明清徽州宗族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演剧活动依附于宗族,其昌盛发展离不开宗族社会的支持,因为作用总是相互的,故反之,徽州演剧对当地有积极的反作用。其一,在演剧的过程中尽情享受与狂欢,使得民众各种不良情绪得以释放。其二,宣扬族规,达到统合宗族的目的。其叁,由于宗族主导,使得演剧自身得以传承与发展。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演剧活动与宗族社会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演剧的开展是以宗族为中心,宗族在其中是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宗族是演剧发展过程中强有力的靠山,故而,徽州演剧最明显的特征即是具有宗族性。现如今有些历史上曾盛行的演剧活动已经不复存在,对于现存剧种的保护以及发展的措施,可以借助宗亲共同体的力量,如此,传承下来的一些珍贵的剧种才会经久不衰。(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秋莹[4](2018)在《宗族社会视角下大田建设镇“迎铁枝”民俗体育活动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时代法治社会大背景下,传承与发展民俗体育活动既可促进新农村团结向上向善构建和谐社会又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又能提升全民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对国家提出来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宗族社会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与管理的基石之一,将它与民俗体育活动有机结合研究是民俗体育有待挖掘的富矿,也正是对大田建设镇“迎铁枝”民俗体育活动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的旨趣之处。本文从宗族社会的视角,以大田建设镇“迎铁枝”民俗体育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以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线,辅加持续性的深度访谈相关的专家、当地具有权威性的领导、村民等人员的研究方法,结合民俗体育学、宗族学、社会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对大田建设镇“迎铁枝”民俗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梳理大田建设镇“迎铁枝”民俗体育活动渊源、演进及文化内涵,分析其存在的人文地理、社会经济资源背景以及具体内容和流程,深入探讨其社会特征及其价值,并运用帕累托分析法对它们进行分析,获得各特征、价值的权重。从宗族社会角度指出了大田建设镇“迎铁枝”民俗体育活动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为民俗体育活动更好地传承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提供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蒋燮,晏婷丹[5](2018)在《宗族乐班、仪式与认同——玉林婚礼中的晏氏八音班音乐活动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广西玉林,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吹打乐"玉林八音"是当地流传最为广泛的乐种,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樟木镇晏氏八音班是当地影响力较大、知名度较广的民间乐班,其成员均来自晏氏宗族。通过对该乐班参与的婚礼仪式活动的考察,就仪式中的醒狮队、现代乐队和包括晏氏八音班在内的传统乐班间彼此共生、竞技的关系做出细致解读,进而从晏氏八音班自身建构的音乐形态结构与多重性认同要素的分析中,深入阐释玉林传统民俗仪式的用乐情况及意义内涵。(本文来源于《歌海》期刊2018年03期)

许玉真[6](2017)在《“门内”的世界—对豫中H村宗族活动的人类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的H村作为田野调查点,介绍村内的宗族组织——门,通过对门内如结婚、生育、丧葬等活动的描述,展现门的生活图景,以便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这一组织。文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说明了选择田野点的缘由,如村内有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典型特征;一次婚礼观礼经验;在宗族研究方面有代表性,并对田野点作了简要介绍,也说明了门的定义及文中运用的访谈、民族志、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豫中H村的门,主要介绍了门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形成门之后发生的门与门之间的交往互动,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友好的交往,姻亲或者非姻亲的,另一种是因矛盾或利益纠纷导致的门的互动,比如门与门之间的争斗或者械斗。第叁部分写门的组织与亲属制度,首先,门的组织是通过分家来实现延续的,分家代表家庭的分裂,房支的延续和扩大,也代表着分食和养老。其次,亲属制度包括亲属关系和亲属称谓,它涵盖了宗亲和姻亲的人脉关系,将于门有关的人囊括进来。第四部分介绍了门内的活动添香、吃桌、埋人,对应的是婚姻、生育、丧葬,是H村门内比较正式的宗族活动,以此为媒介,将分散的家庭成员联合为一个整体,门内的族人借此机会相互熟悉,增强其宗族认同感。与姻亲团体的联系因此加强,门与门之间的互动显得更为明显。第五部分讲了现在门内活动的困境,包括系谱观念淡化和门内活动仪式简化。同一个门内的人注重单个家庭的发展,而对门或者房支的了解减少。门内活动举行时可以合并或者省略,表达出象征性的意义即可。门内的活动一直在持续,村民们在应对困境时,可以考虑定期举办门内的集会,编写族谱,借助村委的力量规范仪礼等举措,让门的文化得以发展。(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朱晨聪[7](2016)在《城市宗族的聚合及其机制——基于闽南A市W宗族团拜活动的常人方法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关于城市宗族的探讨开始进入学界的视野。不同于传统视角下的乡村、城中村等宗族形式,城市宗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对这一宗族形式的探讨首先是关于其重聚机制的问题。通过对闽南A市W宗族团拜活动的常人方法学考察,探讨在宗祠消失、分散居住的条件下,宗族成员如何通过主体间的行动来达成在城市空间中的重新整合,以及宗族如何在城市中完成自身的塑造。(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下半月)》期刊2016年09期)

李姣[8](2016)在《从清代徽州家谱看徽州宗族的教化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初,徽州的谱牒数量达到历代之最,其宗族制度已经非常完备,宗族的教化活动也丰富多彩。以徽州各地家谱为资料,分析徽州宗族在道德、人伦、族人处事标准等方面的规定,进一步说明了徽州宗族的建设与发展与其对族人的教化活动密不可分。家谱里族规家法的制定就是为了巩固宗族制度、强化宗族统治,最终达到家谱联宗、敬宗、收族等方面的功能。(本文来源于《鸡西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林伟斌[9](2016)在《利用于都县现存宗族资源开展高中历史活动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政府对民间社会的管理趋于开明,曾经被当做“封建残余”受到批判的宗族活动悄然活跃于民间社会。笔者家乡位于江西省赣南地区的于都县,同样似乎出现了宗族“复兴”的现象,如:重修祠堂,编修族谱,举行大型的宗族活动等等。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开始重先解读宗族历史文化,并且研究成果颇多,充分肯定了宗族历史文化的积极意义。当地宗族“复兴”社会现象,引发了生活在当地的高中生的关注,然而由于缺乏相关指导,对此有些困惑,无法正确认识。为此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重要内容的宗族历史文化应当被高中生了解和正确认识,让宗族资源走进历史课堂。结合新课改要求,让宗族资源走进历史课堂的适当形式是以此开展历史活动课。本文研究核心是结合历史新课标要求,以于都县为例,探讨如何运用宗族资源开展历史活动课。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本文围绕研究问题核心,论述活动课、宗族资源等相关概念以及本研究的意义,研究意义主要在是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有益尝试,服务于现实发挥历史的社会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服务于乡土史教育,培养热爱家乡感情等叁方面。探讨利用宗族资源开展活动的可行性,可行性主要从新课标理念、于都县宗族资源的现状,于都县高中生对宗族历史文化的关注叁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当地高中生对宗族文化的关注以抽样问卷调查为依据;其次,文本研究核心运用宗族资源开展历史活动课的策略与案例构思,其中策略分为运用在探究性活动课和体验式活动课的策略,构思以“走进宗族的祠堂”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课案例。最后论述了利用宗族资源开展活动课应该注意的问题:需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需要辨别宗族资源的历史客观性,需要突出历史活动课的历史性特点。(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李斌[10](2015)在《清代清水江流域土司宗族的兴学活动与社会变迁——以锦屏亮司龙氏土司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族学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以本族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以满足其族属子弟读书应试为目的,以振兴宗族、教化族人为目标。清代以来,随着亮司龙氏土司族学教育的兴办,培养了一批知识精英,推动了亮江地区向学风气的形成,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宗族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宗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一种象征,编修族谱是明确人们血脉遗传的宗族出版活动,族谱的历代编修过程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编码和传递过程,谱师在宗族出版活动中起到关键角色,不仅是仪式主持人,还是技艺传承者,更是宗族谱系见证人,谱师制度存活下来了,宗族文化也就存活下来了。本文对谱师在宗族出版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做了梳理,并对其应当拥有并获得正当保护的知识财产权利做了初步分析,以期对谱师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基本主体提供权威、公正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宗族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1].徐斌.围垦活动中的水域产权纠纷与宗族、跨宗族联合——以民国时期湖北樊湖水域为例[J].近代史研究.2019

[2].车兴明.试析谱师在传统宗族出版活动中的角色与权利[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9

[3].李慧芳.明清徽州演剧活动与宗族互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9

[4].李秋莹.宗族社会视角下大田建设镇“迎铁枝”民俗体育活动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5].蒋燮,晏婷丹.宗族乐班、仪式与认同——玉林婚礼中的晏氏八音班音乐活动考察[J].歌海.2018

[6].许玉真.“门内”的世界—对豫中H村宗族活动的人类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7

[7].朱晨聪.城市宗族的聚合及其机制——基于闽南A市W宗族团拜活动的常人方法学考察[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

[8].李姣.从清代徽州家谱看徽州宗族的教化活动[J].鸡西大学学报.2016

[9].林伟斌.利用于都县现存宗族资源开展高中历史活动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10].李斌.清代清水江流域土司宗族的兴学活动与社会变迁——以锦屏亮司龙氏土司为中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论文知识图

宗族活动的核心位置——宗族祠堂族谱图如果说修族谱只是从精神上训导...马斯洛需求层次3-7782017年樵国祖堂祭祖活动...4-5m蒲坂戴氏宗族元宵节庆活动文化景...5-1不同性别老年人家族宗族活动

标签:;  ;  ;  ;  ;  ;  ;  

宗族活动论文_徐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