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润滑冷却专用随动温控阀论文和设计-艾文峰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润滑冷却专用随动温控阀,壳体内开设有过油通孔和活塞腔,活塞腔内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外阀芯筒体,外阀芯筒体内设置有内阀芯筒体,内阀芯筒体朝向过油通孔的一端为封闭端,内阀芯筒体另一端的外沿与外阀芯筒体的内壁周向连接,外阀芯筒体的侧壁位于油压腔的部分开设有油压腔出油孔,活塞杆导筒一端套设在活塞杆一端,活塞杆另一端与密封挡板固定,弹簧一端套设在活塞杆导筒上,另一端套设在活塞杆上,活塞腔周向设置有出液环槽,本实用新型可以替代现有温包式温控阀,同时由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油温较高,弹簧处于正常的伸展状态,机械寿命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风电润滑冷却专用随动温控阀,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开设有过油通孔(2)和活塞腔(3),活塞腔(3)一端与过油通孔(2)中部连通,活塞腔(3)另一端设置有密封挡板(4),活塞腔(3)内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外阀芯筒体(5),外阀芯筒体(5)内设置有内阀芯筒体(6),内阀芯筒体(6)朝向过油通孔(2)的一端为封闭端,内阀芯筒体(6)另一端的外沿与外阀芯筒体(5)的内壁周向连接,内阀芯筒体(6)的外壁与相对的外阀芯筒体(5)内壁之间构成油压腔(7),外阀芯筒体(5)的侧壁位于油压腔(7)的部分开设有油压腔出油孔(8),活塞杆导筒(9)一端固定在内阀芯筒体(6)的封闭端内壁,活塞杆导筒(9)另一端套设在活塞杆(10)一端,活塞杆(10)另一端与密封挡板(4)固定,弹簧(11)一端套设在活塞杆导筒(9)上,另一端套设在活塞杆(10)上,活塞腔(3)周向设置有出液环槽(12),出液环槽(12)与设置在壳体(1)上的分油出口(13)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风电润滑冷却专用随动温控阀,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开设有过油通孔(2)和活塞腔(3),活塞腔(3)一端与过油通孔(2)中部连通,活塞腔(3)另一端设置有密封挡板(4),活塞腔(3)内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外阀芯筒体(5),外阀芯筒体(5)内设置有内阀芯筒体(6),内阀芯筒体(6)朝向过油通孔(2)的一端为封闭端,内阀芯筒体(6)另一端的外沿与外阀芯筒体(5)的内壁周向连接,内阀芯筒体(6)的外壁与相对的外阀芯筒体(5)内壁之间构成油压腔(7),外阀芯筒体(5)的侧壁位于油压腔(7)的部分开设有油压腔出油孔(8),活塞杆导筒(9)一端固定在内阀芯筒体(6)的封闭端内壁,活塞杆导筒(9)另一端套设在活塞杆(10)一端,活塞杆(10)另一端与密封挡板(4)固定,弹簧(11)一端套设在活塞杆导筒(9)上,另一端套设在活塞杆(10)上,活塞腔(3)周向设置有出液环槽(12),出液环槽(12)与设置在壳体(1)上的分油出口(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润滑冷却专用随动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10)与密封挡板(4)固定的一端套设有弹簧盖(16),弹簧盖(16)上开设有弹簧安装环槽(18),弹簧(11)一端与内阀芯筒体(6)的封闭端内壁相抵,另一端卡设在弹簧安装环槽(18)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润滑冷却专用随动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腔(3)与过油通孔(2)连通的端部设置有卡环(17),卡环(17)的内径小于外阀芯筒体(5)的外径,外阀芯筒体(5)的外径与活塞腔(3)的内径适配。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风电润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润滑冷却专用随动温控阀;适用于安装有冷却器的风电润滑系统中,能够在润滑油温度发生变化时产生的压力差控制进入冷却器的润滑油和旁路不经过冷却器的润滑油的流量大小,实现控制冷却后端润滑油的温度。

背景技术

在现有冷却器的风电润滑系统中,通过膨胀温包式温控阀来控制润滑油到冷却器的流量,当油温低于45°C,处于收缩状态的温控阀的阀口全开,冷却器的旁路直通,润滑油可直接流到分配器;当温度升高到45°C温控阀膨胀推动阀芯开始移动,温度继续升高膨胀开口逐步关闭到分配器的支路,升高到60°C时,到分配器的旁路全关;这样完成温度对开口流量的控制;但是由于低温时膨胀温包式温控阀动作频繁造成温包损坏率太高,严重影响到已经安装的几万台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是整个风电行业的痛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风电润滑冷却专用随动温控阀,不使用温包也实现了原来温包膨胀式温控阀的控制功能,且结构稳定,损坏率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风电润滑冷却专用随动温控阀,包括壳体,壳体内开设有过油通孔和活塞腔,活塞腔一端与过油通孔中部连通,活塞腔另一端设置有密封挡板,活塞腔内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外阀芯筒体,外阀芯筒体内设置有内阀芯筒体,内阀芯筒体朝向过油通孔的一端为封闭端,内阀芯筒体另一端的外沿与外阀芯筒体的内壁周向连接,内阀芯筒体的外壁与相对的外阀芯筒体内壁之间构成油压腔,外阀芯筒体的侧壁位于油压腔的部分开设有油压腔出油孔,活塞杆导筒一端固定在内阀芯筒体的封闭端内壁,活塞杆导筒另一端套设在活塞杆一端,活塞杆另一端与密封挡板固定,弹簧一端套设在活塞杆导筒上,另一端套设在活塞杆上,活塞腔周向设置有出液环槽,出液环槽与设置在壳体上的分油出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活塞杆与密封挡板固定的一端套设有弹簧盖,弹簧盖上开设有弹簧安装环槽,弹簧一端与内阀芯筒体的封闭端内壁相抵,另一端卡设在弹簧安装环槽内。

如上所述的活塞腔与过油通孔连通的端部设置有卡环,卡环的内径小于外阀芯筒体的外径。外阀芯筒体的外径与活塞腔的内径适配。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替代现有温包式温控阀,同时由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油温较高,弹簧处于正常的伸展状态,机械寿命按100万次设计,解决了温控阀失效的问题;

2、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行示意图;

图2为油压腔出油孔与出液环槽不导通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油压腔出油孔与出液环槽导通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过油通孔;3-活塞腔;4-密封挡板;5-外阀芯筒体;6-内阀芯筒体;7-油压腔;8-油压腔出油孔;9-活塞杆导筒;10-活塞杆;11-弹簧;12-出液环槽;13-分油出口;14-孔用弹簧卡;15-O型密封圈;16-弹簧盖;17-卡环;18-弹簧安装环槽;19-过油进端;20-过油出端;21-泄油孔;22-冷却器;23-油分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风电润滑冷却专用随动温控阀,包括壳体1,壳体1内开设有过油通孔2和活塞腔3,活塞腔3一端与过油通孔2中部连通,活塞腔3另一端设置有密封挡板4,活塞腔3内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外阀芯筒体5,外阀芯筒体5内设置有内阀芯筒体6,内阀芯筒体6朝向过油通孔2的一端为封闭端,内阀芯筒体6另一端的外沿与外阀芯筒体5的内壁周向连接,内阀芯筒体6的外壁与相对的外阀芯筒体5内壁之间构成油压腔7,外阀芯筒体5的侧壁位于油压腔7的部分开设有油压腔出油孔8,活塞杆导筒9一端固定在内阀芯筒体6的封闭端内壁,活塞杆导筒9另一端套设在活塞杆10一端,活塞杆10另一端与密封挡板4固定,弹簧11一端套设在活塞杆导筒9上,另一端套设在活塞杆10上,活塞腔3周向设置有出液环槽12,出液环槽12与设置在壳体1上的分油出口13连通。

密封挡板4与活塞腔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15,密封挡板4通过孔用弹簧卡14固定在活塞腔3的端部。活塞杆10与密封挡板4固定的一端套设有弹簧盖16,弹簧盖16上开设有弹簧安装环槽18,弹簧11一端与内阀芯筒体6的封闭端内壁相抵,另一端卡设在弹簧安装环槽18内。

活塞腔3与过油通孔2连通的端部设置有卡环17,卡环17的内径小于外阀芯筒体5的外径。外阀芯筒体5的外径与活塞腔3的内径适配。

过油通孔2一端为过油进端19,另一端为过油出端20,过油出端20通过冷却器22与油分配器22连接,分油出口13与油分配器22连通。

油压腔出油孔8为多个且均匀设置在外阀芯筒体5的侧壁位于油压腔7的部分,活塞杆导筒9用于对活塞杆10进行导向定位,弹簧11一端套设在活塞杆导筒9上,另一端套设在活塞杆10上,弹簧11一端与内阀芯筒体6的封闭端内壁相抵,另一端卡设在弹簧安装环槽内,为外阀芯筒体5和内阀芯筒体6提供张力。O型密封圈实现密封挡板4与活塞腔3之间的密封。孔用弹簧卡14将密封挡板4固定在活塞腔3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润滑油为高粘度VG320润滑油。

当外阀芯筒体5的端部与卡环17相抵时,弹簧11处于撑开状态,油压腔出油孔8与出液环槽12错开,油压腔出油孔8与出液环槽12不导通,当外阀芯筒体5朝向密封挡板4运动时,油压腔出油孔8逐步与出液环槽12导通,优选的,当外阀芯筒体5朝向密封挡板4运动到行程尽头时,油压腔出油孔8与出液环槽12之间的导通面积最大。

当温度低时,流经过油通孔2的润滑油流动的阻力大,在外阀芯筒体5和内阀芯筒体6的左边形成的压力推动外阀芯筒体5和内阀芯筒体6向右移动(即朝向密封挡板4一侧移动),同时压缩弹簧11;温度越低,推动外阀芯筒体5和内阀芯筒体6向右移动的距离越大。

优选的,为使得外阀芯筒体5向右移动时,为避免活塞腔3靠近密封挡板4的一端内的油压泄压,外阀芯筒体5靠近密封挡板4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泄油孔21,且泄油孔21不位于油压腔7对应的外阀芯筒体5的侧壁。油压腔出油孔8与出液环槽12不导通时,泄油孔21与出液环槽12导通。

本实用新型中,当流经过油通孔2的润滑油的温度≤45°C时,油压腔出油孔8与出液环槽12之间的导通面积最大。当流经过油通孔2的润滑油的温度高于45°C时,且温度越来越高时,润滑油阻力越来越小,外阀芯筒体5和内阀芯筒体6左边压力越来越小,被压缩的弹簧11弹力释放推动外阀芯筒体5和内阀芯筒体6越向左移动,油压腔出油孔8与出液环槽12之间的导通面积越来越小,直到60°C时,油压腔出油孔8与出液环槽12之间的导通面积为0,油压腔出油孔8与出液环槽12断开连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风电润滑冷却专用随动温控阀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4852.X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540464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F16N 17/04

专利分类号:F16N17/04;F16N23/00

范畴分类:27H;

申请人:南京孚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孚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1123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天桥路2号

发明人:艾文峰

第一发明人:艾文峰

当前权利人:南京孚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鹏;王敏锋

代理机构:42001

代理机构编号: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风电润滑冷却专用随动温控阀论文和设计-艾文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