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分离鉴定论文_林煜,樊海平,陈斌,薛凌展,钟全福

导读:本文包含了菌分离鉴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沙门,鉴定,药物,水气,固氮菌,胞菌,沙星。

菌分离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林煜,樊海平,陈斌,薛凌展,钟全福[1](2019)在《大刺鳅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有腹腔积液、肠道发炎、肛门红肿、体表溃烂等症状的大刺鳅的肝、肾等组织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MaG170114NA。该菌株人工感染健康大刺鳅试验出现与自然发病相似症状,并产生死亡现象。从人工感染鱼体分离纯化得到菌株MaG170808NA,再次人工感染健康大刺鳅后显示具有比MaG170114NA更强的致病力,证实分离菌株为大刺鳅致病菌。对分离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鉴定分离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株MaG170114NA对药物敏感性,分离菌株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红霉素等8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及复方新诺明4种药物中度敏感;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多粘菌素B等12种表现耐药。(本文来源于《农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俊娴,李敏捷,李梅荣,程王琨[2](2019)在《赤大袋鼠馆气载需氧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赤大袋鼠馆的运动场、缓冲道、饲养内舍、工作通道和饲料间5个区域一年四季的气载需氧菌浓度进行测定,通过16S rRNA基因和生理生化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气载需氧菌的组成。通过动物致病性试验对所分离的细菌进行致病性分析,采用药敏试纸片法分析致病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显示,赤大袋鼠馆各个区域一年四季气载需氧菌浓度与温度呈正相关。经生化鉴定及16S rRNA比对结果分析,共鉴定3大类细菌71株,其中葡萄球菌属共8种共37株,占分离菌的52. 1%;肠杆菌科细菌9个属,10种共31株,占分离菌的43. 7%;链球菌属细菌仅分离到2种3株,占分离菌的4. 2%。71株菌中,从饲养内舍分离出44株,其他区域共分离到27株,分离率分别为62. 0%和38. 0%。经致病性分析,2株大肠埃希菌,1株弗氏志贺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及1株巴黎链球菌,共计6株菌为致病菌。分离的6株致病菌均对克林霉素耐药,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和磺胺甲基异恶唑敏感。(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翟纯鑫,梁艳琼,谭施北,吴伟怀,习金根[3](2019)在《不同生防菌分离鉴定及其促生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拮抗的有效微生物或有特殊功能的单一微生物(固氮、溶磷、解钾类微生物)与一些营养物质加工复合而成的微生物制品。因具有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环境友好、绿色安全、对微生态环境起保护作用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本试验从剑麻土壤中筛选到20株固氮菌和18株解磷细菌,利用凯氏定氮法和锑钼抗比色法测定其固氮活性及解磷活性。结果发现,NCT102菌株固氮活性最高,其固氮活性为258.55nmoL C_2H_4/(mL·h),解磷活性最佳为PMT36菌株,溶磷率为389μg/mL。通过16S rDNA序列以及gyrB基因进行分类鉴定,NCT102菌株为屈挠杆菌属(flexibacter sp.),PMT36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由橡胶木质部分离筛选到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zk1,通过平板对峙法发现其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橡胶红根病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橡胶褐根病菌(Phellinus noxius)、柱花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芦笋茎枯病菌[Phomopsis aspasagi(Sacc.) Bubak]等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将NCT102、PMT36和Czk1菌株两两交叉划线,他们叁者并无拮抗作用。将叁株菌株组合成不同混合菌液,测定这些菌液对白菜及黄瓜种子促生作用,叁者混合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最高,且白菜种子的芽长和根长与其他处理达到了显着性的差异。叁者混合菌液对低浓度的尿素,过磷酸钙以及氯化钾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该结果可为下一步研制复合微生物肥料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陈瑜,李勇,李晓丽[4](2019)在《草鱼细菌性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笔者对泗阳县运河北片草鱼养殖进行了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具有典型症状的发病草鱼进行了病原菌株分离和鉴定,将鉴定出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了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旨在为嗜水气单胞菌病原引起的草鱼细菌性疾病有效检验与防控及相对应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9年10期)

耿伟雄,张颖,张婷,严昕,韩笑[5](2019)在《南京地区猪源沙门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检测南京地区猪源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及耐药性,从南京地区随机采取样品96份,PCR法对猪肉中的沙门菌进行检测,纸片琼脂扩散(K-B)法对分离出的沙门菌分离株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共检测出阳性菌株3份,阳性检测率为3.1%;所得3株阳性菌株均对头孢西丁、头孢曲松、阿米卡星、米诺环素、诺氟沙星5种药物敏感。(本文来源于《金陵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晓丽,冯龙,陈瑜,李勇[6](2019)在《泗阳县草鱼养殖细菌性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草鱼作为泗阳县传统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一直深受广大渔农的欢迎。但是近年来随着水产集约化养殖的发展,草鱼的养殖放养密度越来越大,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也越来越多,导致养殖水体的水质日益恶化。加上渔农防病治病的意识落后,受价格影响的存塘量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草鱼多种细菌性疾病如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等愈加严重,甚至极少数养殖户草鱼养殖全军覆没,损失惨重,严重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本文来源于《渔业致富指南》期刊2019年18期)

朱利霞,王洪彬,赵希艳,高光平,史秋梅[7](2019)在《水貂源肺炎克雷伯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导致水貂患病的原因,对病死水貂进行无菌剖检,从心脏、肺脏、肝脏等实质性脏器分离得到1株细菌,命名为K.P QHD-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16 S rDNA分析,确定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K.P QHD-1能使小鼠发病死亡,LD_(50)为3.1×10~6 CFU/mL;西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K.P QHD-1对头孢曲松、阿米卡星、恩诺沙星敏感;对氟苯尼考中敏,对卡那霉素、头孢拉定等8种抗菌药物耐药;中药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K.P QHD-1对乌梅和五味子极度敏感,MIC和MBC均为31.3 mg/mL;对诃子高度敏感,MIC为31.3 mg/mL,MBC为62.5 mg/mL;对苏木和黄连中度敏感,MIC和MBC在62.5 mg/mL~250.0 mg/mL之间;对女贞子、夏枯草等耐药。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是此次水貂患病死亡的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对在养殖过程中指导用户合理用药有意义。(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09期)

羊扬,张欣,杨斌,纪凯丽,王志成[8](2019)在《广西钦州地区黄羽肉鸡场种鸡死胚沙门菌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广西部分地区黄羽肉鸡死胚中沙门菌的感染与耐药情况,于2018~2019年间分批次由广西钦州地区多个鸡场采集麻鸡死胚共计406个进行沙门菌分离、血清型鉴定。随后利用纸片法对所分离沙门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并通过PCR方法对相应耐药基因进行检测。最终由406个死胚中分离164株沙门菌,且均为鸡白痢沙门菌。所分离菌株对磺胺异恶唑、四环素等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且呈现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通过PCR方法共检测出16种耐药基因。研究结果为当地种鸡群鸡白痢净化及沙门菌病综合防治提供了有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19年17期)

张富友,宋艳,崔治中,孙淑红[9](2019)在《禽沙门菌分离鉴定方法的建立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建立和优化禽沙门菌分离鉴定的方法。选择山东省某地方品种鸡疑似发生沙门菌病的未出壳死胚样品24份,通过4组不同的培养基组合比较沙门菌的分离情况,选择沙门菌通用引物两对和鸡白痢特异性引物一对进行分离株的PCR检测,比较其特异性,然后进行血清分型和MLST分型,确定沙门菌类型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该批样品中TTB比SC增菌效果好,XLD和XLT4选择培养基对沙门菌分离效果相同,最终通过PCR方法鉴定出沙门菌阳性率为58.3%;发现两对通用引物特异性一致,表明可任选一对引物进行PCR鉴定;用鸡白痢沙门菌特异性引物完成的PCR鉴定结果显示,14株沙门菌中有7株为鸡白痢沙门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14株沙门菌中有7株鸡白痢沙门菌、7株肠炎沙门菌,共两种血清型;MLST分子分型结果表明,14株沙门菌分为3个ST型,分别是7株ST11、3株ST92和4株ST2151,其中ST11为肠炎沙门菌,ST92和ST2151为鸡白痢沙门菌;本研究表明,疑似沙门菌感染样品经BPW和TTB增菌、XLD或XLT4选择培养基分离培养,最后通过PCR方法可准确完成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同时,应用该方法可完成对鸡白痢沙门菌的鉴定,并与血清分型和MLST分子分型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山东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8期)

王恒月[10](2019)在《羔羊致病性沙门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3月,南京地区某养羊场,35日龄的羔羊出现精神沉郁、厌食、排出黏性带血恶臭的粪便、腹泻2~3 d后出现死亡。为了研究引起羔羊死亡的病原菌,无菌采集病死羔羊的肝脏、肠内容物等病料组织分离出1株沙门菌,因此对分离沙门菌进行致病性、耐药性研究。为沙门菌引起羔羊腹泻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1. 1病料来源2018年3月,南京地区某养羊场无菌采集病死羔羊的肝脏、肠内容物等病料组织。1. 2主要试剂S. S.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营(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菌分离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赤大袋鼠馆的运动场、缓冲道、饲养内舍、工作通道和饲料间5个区域一年四季的气载需氧菌浓度进行测定,通过16S rRNA基因和生理生化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气载需氧菌的组成。通过动物致病性试验对所分离的细菌进行致病性分析,采用药敏试纸片法分析致病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显示,赤大袋鼠馆各个区域一年四季气载需氧菌浓度与温度呈正相关。经生化鉴定及16S rRNA比对结果分析,共鉴定3大类细菌71株,其中葡萄球菌属共8种共37株,占分离菌的52. 1%;肠杆菌科细菌9个属,10种共31株,占分离菌的43. 7%;链球菌属细菌仅分离到2种3株,占分离菌的4. 2%。71株菌中,从饲养内舍分离出44株,其他区域共分离到27株,分离率分别为62. 0%和38. 0%。经致病性分析,2株大肠埃希菌,1株弗氏志贺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及1株巴黎链球菌,共计6株菌为致病菌。分离的6株致病菌均对克林霉素耐药,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和磺胺甲基异恶唑敏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菌分离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1].林煜,樊海平,陈斌,薛凌展,钟全福.大刺鳅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研究[J].农学学报.2019

[2].李俊娴,李敏捷,李梅荣,程王琨.赤大袋鼠馆气载需氧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J].野生动物学报.2019

[3].翟纯鑫,梁艳琼,谭施北,吴伟怀,习金根.不同生防菌分离鉴定及其促生效果研究[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陈瑜,李勇,李晓丽.草鱼细菌性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J].科学养鱼.2019

[5].耿伟雄,张颖,张婷,严昕,韩笑.南京地区猪源沙门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9

[6].李晓丽,冯龙,陈瑜,李勇.泗阳县草鱼养殖细菌性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J].渔业致富指南.2019

[7].朱利霞,王洪彬,赵希艳,高光平,史秋梅.水貂源肺炎克雷伯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19

[8].羊扬,张欣,杨斌,纪凯丽,王志成.广西钦州地区黄羽肉鸡场种鸡死胚沙门菌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家禽.2019

[9].张富友,宋艳,崔治中,孙淑红.禽沙门菌分离鉴定方法的建立与优化[J].山东畜牧兽医.2019

[10].王恒月.羔羊致病性沙门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一ZGEM平板上形成的透明圈A(菌落生长7d...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MBLs耐药性检...一12不同碳源对1531生长的影响一01通气量对FLOA降解甲磺隆的影响7 生物转鼓过滤器中一株好氧反硝化菌的...1株α-蒎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

标签:;  ;  ;  ;  ;  ;  ;  

菌分离鉴定论文_林煜,樊海平,陈斌,薛凌展,钟全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