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原理及应用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原理及应用

一、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原则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宗德媛,朱炯,李兵[1](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石敬南[2](2021)在《嵌入式曲轴动态应力测试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燃机曲轴长期处于交变载荷作用下,因疲劳失效而断轴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对曲轴受力进行研究,从而为曲轴可靠性设计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但受限于曲轴恶劣的工作环境,相关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有限元分析计算和仿真,缺乏实测数据支撑。本文以微型化、低功耗、耐高温和抗振动为设计原则研发了一种4通道曲轴动态应力测试系统。系统硬件全部选用高温芯片,以低功耗PIC单片机为核心,针对应变电桥不平衡输出设计了DAC电桥自动调零电路,先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对调零后的应变电桥输出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处理后,再通过单片机内置高速12bitADC将信号转换为数字量,最后将测试数据存入F-RAM存储器中作为备份。采用低功耗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利用无线控制芯片将存储器内的测试数据上传至曲轴箱体外的上位机接收端。系统软件针对电桥不平衡输出设计了DAC自动调零程序,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加入自动休眠、定时采集、间歇上电等程序降低了系统的功耗。为了验证测试系统整体性能,对系统各模块功能进行测试后在柴油机台架上进行了曲轴动态应力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准确测得曲轴主轴颈圆角的曲轴动态应力信号并显示应力变化曲线,可以为曲轴设计和优化提供实测数据支撑。

刘合翠[3](2021)在《基于STM32的家庭电路智能预警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家庭电路智能化和安全化的快速发展,智能预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家庭电路电流检测及保护领域,可以辅助家庭用户完成相应的信息监测。智能预警作为一种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重视。在智能预警系统中,电流检测技术以高效率、功耗低等优点成为当今电路预警系统中的主流。深入研究基于STM32的智能预警控制技术,对于家庭电路的智能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智能预警系统设计过程中,首先进行了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和各个模块设计,系统采用STM32F103作为系统的主控芯片。将整个系统设计成电流采集及控制部分、电源部分、负载电路部分、报警部分、继电器保护部分、GSM模块及显示屏部分。其中电流采集部分主要有采样电阻和电流放大电路组成。电源部分由市电输入,通过变压器降压处理,然后通过整流桥输出直流电压。负载电路部分利用开关来选择负载电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阻值。蜂鸣器报警部分采用的是控制简单的有源蜂鸣器。继电器部分主要用于切断电源电路的输入,起到保护作用。在显示屏部分,我们采用3.2寸的TFT液晶屏进行设计,通过USART HMI平台来完成。GSM模块主要用于向用户发送预警信息。综合各个模块的相互作用,为系统的实现提供基础保障。最后,通过软件仿真实验和硬件现场测试来验证本论文设计的家庭电路智能预警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本论文设计的预警系统能够在家庭电路出现预警情况时及时切断电源,保护电路和用户安全。并及时反馈至用户手机,便于用户及时处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邢中明[4](2021)在《车间设备运行状况监测系统的设计》文中指出传统制造业受到新兴产业的冲击,其生产效率较低,占用劳动力较多,不利于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等劣势,使其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机加工车间就是一种常见的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传统制造业正面临产业升级的考验,而对车间的智能化、信息化改造也是势在必行的。这种改造,最优方案是生产并应用智能化、信息化加工设备,然而事实是,目前许多车间内使用的设备并非是具有这些优势的新型设备,但其使用寿命尚长,更新车间设备对于厂家来说成本过高,并非最佳选择。为了解决此类车间的改造问题,设计了一种车间设备运行状况监测系统,在传统车间设备与环境的基础上,搭载此套系统对车间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测,使得车间管理具有智能化及信息化优势,提高车间生产效率与市场竞争力,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此系统主要由监测终端与服务器端组成,两者通过同一车间局域网建立连接。各监测终端搭载到各车间设备上,负责对各设备运行参数进行采集,并将其处理与上传;服务器端接收各监测终端上传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在显示界面上向用户进行信息显示。监测终端主要由电源模块、传感器、单片机开发板、Wi-Fi模块组成。电源模块主体为可充电电池,对整体监测终端进行供电,并设计电池电量检测模块,采集电量信息;传感器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对设备三相供电线路进行检测,交变电流产生变化磁场,变化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经后置电路产生低频模拟量信号;单片机开发板包括A/D转换模块,微处理器及串口模块,A/D转换模块将传感器及电量检测模块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微处理器对数字量信号初步处理,再由串口模块发送给Wi-Fi模块;Wi-Fi模块在开始工作时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此后串口在收到信息时将其无线传输给服务器。服务器端与各监测终端建立网络连接,时刻监听各终端上传的信息,并由此信息得到各设备与各监测终端的具体数据,显示界面会将其显示给用户,主界面会显示整体车间设备运行状况,子界面会显示具体设备的设备类型、运行状况、开机时长、运行时长、终端电量等信息。在整体系统的配合工作下,完成了对车间各设备运行状况信息的采集、处理、上传与显示。

杨海[5](2020)在《具有移动互联功能的拖挂式房车车身控制系统》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房车简称RV(Recreational Vehicle)主要分为两个类别:自行式房车和拖挂式房车两款基本车型。自行式房车由于其本身是一辆多功能的汽车,故售价较高,但是其机动性强,使用灵活、方便。后者由于不含驾驶室,也不带主发动机,可以由其他车辆牵引,故售价较前者低。但是,由于拖挂式房车使用方式的限制,车体在进入营地或者出库入库时,使用皮卡车或者越野车对拖挂式房车本体进行挪位移动变得非常困难,同时对驾驶者的驾驶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由于房车车体较大,存在许多盲点,实际使用中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此外,拖挂式房车的使用环境多为野外,或者营地,房车停下来以后由于地面的不平整,导致房车底盘倾斜,会直接影响人的使用舒适度和安全性。通过调查发现房车移动调整困难和驻车后底盘不平衡问题是拖挂式房车使用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拖挂式房车的进一步推广。因此本文设计一款用于拖挂式房车的辅助移动系统,配合特定的机械传动装置,用于拖挂式房车的车体移动、调整,并且具备辅助调整底盘水平角度的功能,用于房车底盘的调平,提高用户在车内的生活体验。从而解决拖挂式房车小范围移动困难的问题以及底盘平衡的问题。同时为了增加车内用户的体验以及系统的安全性,控制器具备移动互联功能,可以通过总线的方式采集各种车内传感器数据,通过4G模块上传至服务器,也可以通过服务器远程控制房车内的开关插座,空调等电器设备。本设计在硬件上主要包括:驱动控制器和遥控器手柄。驱动控制器具备无线数据收发、多电机协调控制、总线数据采集和总线设备控制、远程数据上传等功能。遥控器手柄具备控制命令下发、无线数据接收解析、系统状态显示等功能。软件上利用C语言对STM32单片机进行编程设计,配置和管理底层资源、控制相应外围电路,实现无线数据收发,达到驱动电机的目的。在特定机械结构和装置的配合下,实现相应的功能。通过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以及各项测试,产品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且设置制作了一整套批量出货的测试设备。每年销售量在3万套左右。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张少刚[6](2020)在《基于PIC单片机的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设计》文中认为医用冷柜主要用来存储药品、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剂等相关产品,确保产品在生产、存储和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全程低温状态,防止产品质变,而温度控制器作为医用冷柜的核心元件,它的质量决定了医用冷柜的使用效果。目前医用冷柜性能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温度控制器的性能要求日益扩展,根据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的实际应用情况,设计一款具有平台化的温度控制器,以此为平台根据不同种类医用冷柜的使用需求进行功能扩展,既能大幅提升零部件的通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又能适应大规模客户化定制的生产模式。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PIC(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单片机的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通过串口通信,实现处理器与人机界面的通信、数据传输和存储功能。用户通过操作人机界面,可以实现温度信号的检测和采集、控制算法的控制、数据的存储、历史数据的显示、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和系统的设置等功能。并将硬件接口与应用程序设计成可修改、可组合、可继承的模块,通过人机界面的应用组态,可进行后续的功能扩展,实现温度控制器系统的平台化。所设计的平台化温度控制器的硬件开发平台主要由基于哈佛结构的高性能RISC内核的8位中档单片机PIC16F19197和外围设备组成。设计了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接口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联网通信接口、信号处理电路、电池管理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AD转换接口等设计;对温度控制器硬件可靠性进行了设计;对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的材料进行了选型和结构设计。所设计的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的软件采用前后台方式运行,后台主循环采用轮询子任务的方式,程序架构简单,扩展方便。温度采集采用AD采样处理,以Modbus协议作为基础来进行通信处理。同时对温度控制器软件可靠性进行了设计。为了检验所设计的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的可靠性,分别对温度控制器主要性能进行了测试,包括:设定点误差和切换差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抗群脉冲干扰性测试、加速寿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电磁兼容测试和功能测试,并对温控器的温度精度进行了测试,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本文所设计的基于PIC单片机的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可应用于各类医用冷柜,具有高可靠性和较强可扩展性的特点。该产品市场潜力大,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对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论文有图39幅,表10个,参考文献91篇。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8](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田学文[9](2019)在《自动烟雾报警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雾对人体生命安全和生存环境带来巨大威胁,公共场所吸烟有害他人身体健康,烟雾作为火灾的前奏也是消防管理十分重视的对象。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安全的市场运营环境,对公共场所烟雾管控提出了迫切要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和消防面临着活动群体数量大、场所不规范、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消防安全知识缺乏、缺乏安全隐患检查等问题,另外消防设备部署、使用、管理不当,也是需要加强公共场所烟雾防火安全管理。因此,本文提出了公共场所烟雾检测报器系统和烟雾防火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了烟雾报警器系统和烟雾防火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背景,指出系统建设具有的重要作用,概述了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然后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探讨了烟雾报警系统建设的可行性,提出了系统设计方案,从业务流程、功能用例和非功能性需求分析了烟雾防火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需求。通过流程图、程序编码方式对烟雾报警器烟雾检测模块、烟雾传感器、模数转换模块等功能进行硬件与软件设计,展示了实现后的硬件实物图。文章重点对烟雾防火安全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总体上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技术架构和网络拓扑等,对系统功能结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进行详细设计,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编码实现。文章最后对烟雾报警器进行硬件和软件测试,对烟雾防火安全管理系统展开了数据完整性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通过测试明确系统可以发布上线运行和部署到公共场所。本文研究的烟雾报警器采用单片机AT89S52为控制核心,通过烟雾传感器MS5100对周围环境中的烟雾浓度进行采集,得到烟雾浓度模拟数据后,通过AD转换芯片ADC0832得到数字信息,与单片机中的阈值进行比较后,进行预警或报警,实现了对公共场所烟雾情况的有效监控。同时,将烟雾报警器与烟雾防火安全管理系统连接,通过数据监控,帮助公共场所市场运营参与者提高防火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设备、安全活动的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和杜绝了烟雾火灾带来的灾难。

王亚琪[10](2019)在《多路交流电能质量综合监测装置的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用电设备明显增多,用电量大幅度上升,因此电力系统管理中心对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在电力系统中,数据中心机房的配电柜直接与用电设备相连接,它是电能分配的一个重要环节,配电柜的正常稳定运行对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配电柜进行电能质量监测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数据中心配电柜对于监测装置的要求,本研究设计了多路交流电能质量综合监测装置来实现对配电柜多路出线的电参数以及进出线开关状态等的全面监测。监测装置支持多达30路出线监测,丰富的电气参数测量,准确的电能质量计算,以及实时的开关状态分析和异常警告,监测结果可通过RS485总线上载至上位机显示和控制,达到对配电柜及其相关设备运行状况的有效管理。本论文课题的研究包括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主机和上位机软件两大部分。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主机总体结构采用“主控制器+集成电路”模式,即使用STM32F103单片机为主控制器,将电能计量芯片CS5463与模拟开关以“4+1”方式结合作为监测装置硬件主体框架。为了提高监测系统功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课题研发过程中,硬件和软件的设计都按功能不同将系统划分模块,分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本仪器还设计了上位机软件,电能质量监测装置通过串口总线与上位机软件进行数据交互,将装置检测到的30路电力参数和开关量状态等通过上位机界面实时显示,加强了整个监测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人机交互能力,便于后期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经测试分析证明,本课题所研究的多路交流电能质量综合监测装置精确度达到要求,且功能齐全,实用性强,满足数据中心配电柜的交流电能质量监测需求。

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原则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原则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2 EWB仿真计算
3 实验验证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2)嵌入式曲轴动态应力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曲轴动态应变研究现状
        1.2.2 国内曲轴动态应变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2章 测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曲轴应力测试环境特点分析
    2.2 系统设计指标
    2.3 总体设计方案
        2.3.1 测试系统设计原则
        2.3.2 研究方法选择
        2.3.3 模块化设计方案
    2.4 系统状态转换设计
    2.5 关键技术及实现方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3.1 应变片选型
        3.1.1 应力与应变
        3.1.2 应变片工作原理
        3.1.3 应变片选型
    3.2 应变信号调理电路
        3.2.1 电桥输出电路
        3.2.2 自动调零电路
        3.2.3 仪表放大电路
        3.2.4 程控放大电路设计
        3.2.5 二阶低通滤波电路设计
        3.2.6 多路选通电路设计
    3.3 主控芯片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3.3.1 AD转换电路
        3.3.2 晶振电路
    3.4 供电电路设计
    3.5 存储电路设计
    3.6 无线通信电路设计
    3.7 无线充电电路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主程序
    4.2 应变信号采存程序设计
        4.2.1 电桥自动调零
        4.2.2 程控放大器增益控制
        4.2.3 A/D数据采集
        4.2.4 数据存储
    4.3 无线通信模块控制
        4.3.1 无线通信模块架构
        4.3.2 UART初始化
        4.3.3 PIC单片机UART串口通信
        4.3.4 上位机接收端程序设计
        4.3.5 测试仪发送端程序设计
    4.4 上位机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功能测试与验证
    5.1 硬件测试
        5.1.1 信号采存功能验证
        5.1.2 无线通信功能测试
        5.1.3 系统整体功能验证
    5.2 实验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STM32的家庭电路智能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智能预警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智能预警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2.1 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2.1.1 总体方案设计
        2.1.2 预警系统的设计原则
    2.2 功能模块的选用和设计
        2.2.1 单片机控制模块
        2.2.2 温湿度检测模块
        2.2.3 烟雾检测模块
        2.2.4 GSM模块
        2.2.5 蜂鸣器模块
        2.2.6 继电器模块
        2.2.7 显示模块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主控芯片最小系统设计
    3.2 硬件电路设计
        3.2.1 电源电路设计
        3.2.2 负载电路设计
        3.2.3 电流放大电路设计
        3.2.4 报警电路设计
        3.2.5 继电器电路设计
        3.2.6 滤波电路设计
        3.2.7 显示屏设计
    3.3 系统可靠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程序设计
    4.1 开发软件介绍
    4.2 预警系统主程序设计
    4.3 子模块程序设计
        4.3.1 电流检测程序设计
        4.3.2 GSM模块程序
        4.3.3 蜂鸣器报警程序设计
        4.3.4 继电器程序设计
        4.3.5 显示屏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预警系统软件仿真
    5.1 仿真平台介绍
    5.2 系统模块搭建
        5.2.1 系统整体预警电路
        5.2.2 降压整流电路
        5.2.3 电流检测电路
        5.2.4 A/D转换电路
        5.2.5 显示屏预警电路
    5.3 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智能预警系统硬件测试与分析
    6.1 测试方法及步骤
    6.2 硬件基础测试
    6.3 预警范围测试
        6.3.1 电流超阈值测试
        6.3.2 环境参数预警测试
    6.4 测试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4)车间设备运行状况监测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总体设计
    2.1 设计要求分析
        2.1.1 系统功能分析
        2.1.2 检测目标分析
        2.1.3 系统可靠性分析
    2.2 设计原则
        2.2.1 监测终端的结构
        2.2.2 信息传输方式
    2.3 系统结构
第三章 硬件设计
    3.1 概述
    3.2 电源
    3.3 传感器
        3.3.1 传感器工作原理
        3.3.2 传感器结构
        3.3.3 传感器误差分析
    3.4 单片机开发板
        3.4.1 单片机芯片
        3.4.2 A/D转换模块
        3.4.3 串口通讯模块
    3.5 Wi-Fi模块
        3.5.1 Wi-Fi芯片
        3.5.2 Wi-Fi供电模块
        3.5.3 串口电平转换
    3.6 可靠性设计
        3.6.1 热设计
        3.6.2 防潮防尘设计
        3.6.3 电磁兼容性设计
        3.6.4 防冲击和振动设计
第四章 软件设计
    4.1 概述
    4.2 单片机开发板
        4.2.1 A/D转换
        4.2.2 单片机处理信息
        4.2.3 串口发送数据
    4.3 Wi-Fi模块
        4.3.1 串口接收数据
        4.3.2 Wi-Fi发送数据
    4.4 服务器
        4.4.1 服务器接收数据
        4.4.2 服务器处理数据
        4.4.3 显示界面展示信息
第五章 实验及验证
    5.1 监测终端功能验证
        5.1.1 监测终端数据采集与处理实验
        5.1.2 监测终端数据上传实验
    5.2 服务器端功能验证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具有移动互联功能的拖挂式房车车身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
    1.2 相关领域及同类产品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 章节概述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总体框架
    2.2 系统设计原则
        2.2.1 总体设计原则
        2.2.2 硬件设计原则
        2.2.3 软件部分设计原则
    2.3 系统功能设计
    2.4 电控系统总体组成
        2.4.1 控制器部分总体框图及说明
        2.4.2 遥控器部分总体框图及说明
第3章 控制器部分硬件设计
    3.1 系统供电电源转换电路设计
    3.2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3.3 有刷直流电机驱动设计
        3.3.1 有刷直流电机内部结构及原理
        3.3.2 有刷直流电机正反转及软启动电路设计
        3.3.3 有刷直流电机刹车电路设计
    3.4 系统保护电路设计
        3.4.1 系统电源防反接电路设计
        3.4.2 系统输入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3.4.3 有刷电机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3.5 移动互联接口设计和其他接口设计
    3.6 控制器硬件设计小结
第4章 遥控器部分硬件设计
    4.1 主控系统及按钮识别模块设计
    4.2 锂电池充电电路设计
    4.3 电源转换电路设计
    4.4 无线通讯模块设计
    4.5 遥控器硬件设计总结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电机驱动软件设计
    5.2 角度检测模块通讯软件设计
    5.3 系统保护软件设计
        5.3.1 电压采集软件设计
        5.3.2 电流采集软件设计
        5.3.3 连接中断停止软件设计
        5.3.4 主动轮压紧电机到位电流判断软件设计
    5.4 系统其他软件设计
        5.4.1 电流校准软件设计
        5.4.2 水平角度校准软件设计
第6章 无线通讯协议及数据交互机制的设计
    6.1 遥控器与控制盒通讯协议设计
    6.2 遥控器与控制盒ID交互对码功能的设计
    6.3 系统通讯频点的选择机制
    6.4 控制器与服务器之间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第7章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测试及整机出厂测试方案设计
    7.1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测试
    7.2 整机出厂测试方案描述
    7.3 板级测试
    7.4 电流校准及出厂功能测试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基于PIC单片机的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温度控制器系统总体设计
    2.1 温度控制器功能需求分析
    2.2 温度控制器系统功能框图
    2.3 温度控制器的硬件选择
    2.4 温度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温度控制器接口功能模块设计及结构设计
    3.1 温度控制器最小系统设计
    3.2 单片机接口功能模块设计
    3.3 温度控制器硬件可靠性设计
    3.4 温度控制器线路板
    3.5 温度控制器的材料选择及结构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温度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4.1 主程序流程框架
    4.2 温度控制器的AD采样处理
    4.3 通信处理的Modbus协议
    4.4 温度控制器软件可靠性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温度控制器的可靠性和温度精度测试
    5.1 温度控制器的可靠性测试
    5.2 温度精度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8)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9)自动烟雾报警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烟雾报警器系统需求分析
        2.1.1 系统可行性分析
        2.1.2 系统结构设计的原则
        2.1.3 系统结构的总体方案
        2.1.4 烟雾测量部分方案
    2.2 烟雾防火安全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2.2.1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2.2.2 系统功能用例分析
        2.2.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烟雾报警器的软硬件设计
    3.1 烟雾报警器的硬件设计
        3.1.1 烟雾检测模块设计
        3.1.2 烟雾传感器模块设计
        3.1.3 模数转换模块设计
        3.1.4 单片机模块设计
        3.1.5 语音模块设计
        3.1.6 单片机电路设计
        3.1.7 系统硬件实现
    3.2 烟雾报警器的软件设计
        3.2.1 控制软件设计原则
        3.2.2 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烟雾防火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设计
        4.1.1 系统设计原则
        4.1.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1.3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4.1.4 系统网络拓扑设计
        4.1.5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1.6 系统数据库设计
    4.2 系统模块实现
        4.2.1 系统登录
        4.2.2 安全活动管理
        4.2.3 安全信息管理
        4.2.4 隐患排查管理
        4.2.5 烟雾安全检查
        4.2.6 安全培训管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烟雾报警器测试
        5.1.1 系统硬件调试
        5.1.2 系统软件调试
    5.2 烟雾防火安全管理系统测试
        5.2.1 数据完整性测试
        5.2.2 功能测试
        5.2.3 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多路交流电能质量综合监测装置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课题主要内容与论文的组织安排
2 系统总体方案的论证
    2.1 引言
    2.2 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与确定
    2.3 本章小结
3 硬件设计
    3.1 引言
    3.2 最小系统模块的设计
    3.3 计量模块的设计
    3.4 其他模块电路设计
    3.5 电源模块的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软件设计
    4.1 引言
    4.2 下位机程序设计
    4.3 上位机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监测装置的校准与测试分析
    5.1 引言
    5.2 校准
    5.3 测试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原则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2]嵌入式曲轴动态应力测试系统研究[D]. 石敬南. 中北大学, 2021(09)
  • [3]基于STM32的家庭电路智能预警系统研究[D]. 刘合翠.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4]车间设备运行状况监测系统的设计[D]. 邢中明. 四川大学, 2021(02)
  • [5]具有移动互联功能的拖挂式房车车身控制系统[D]. 杨海. 浙江大学, 2020(02)
  • [6]基于PIC单片机的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设计[D]. 张少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9]自动烟雾报警系统设计与开发[D]. 田学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10]多路交流电能质量综合监测装置的设计[D]. 王亚琪.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原理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