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灌浆装置论文和设计-孙建勋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桩基灌浆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桩基灌浆装置,包括钢筋笼、声测管和环形灌浆管,所述钢筋笼为筒状结构,钢筋笼的内壁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至少三根声测管,声测管沿着钢筋笼的轴向布置,钢筋笼下端的内壁沿圆周方向环绕设置一根环形灌浆管,环形灌浆管的上端开设与声测管数量对应的连接孔,声测管的上端从钢筋笼的上端露出,声测管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孔,环形灌浆管的外侧等间距开设多个外灌浆口,环形灌浆管的内侧等间距开设多个内灌浆口,外灌浆口和内灌浆口相互交错布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在灌注桩底部区域大范围较均匀地灌入水泥浆,施工过程省掉了检测环节,施工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桩基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笼、声测管和环形灌浆管,所述钢筋笼为筒状结构,钢筋笼的内壁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至少三根声测管,声测管沿着钢筋笼的轴向布置,钢筋笼下端的内壁沿圆周方向环绕设置一根环形灌浆管,环形灌浆管的上端开设与声测管数量对应的连接孔,声测管的上端从钢筋笼的上端露出,声测管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孔,环形灌浆管的外侧等间距开设多个外灌浆口,环形灌浆管的内侧等间距开设多个内灌浆口,外灌浆口和内灌浆口相互交错布置。

设计方案

1.一种桩基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笼、声测管和环形灌浆管,所述钢筋笼为筒状结构,钢筋笼的内壁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至少三根声测管,声测管沿着钢筋笼的轴向布置,钢筋笼下端的内壁沿圆周方向环绕设置一根环形灌浆管,环形灌浆管的上端开设与声测管数量对应的连接孔,声测管的上端从钢筋笼的上端露出,声测管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孔,环形灌浆管的外侧等间距开设多个外灌浆口,环形灌浆管的内侧等间距开设多个内灌浆口,外灌浆口和内灌浆口相互交错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灌浆口位于环形灌浆管的下端,外灌浆口的中心点与环形灌浆管的轴线之间的垂线定义为垂线L1,垂线L1与钢筋笼的轴向夹角为45°;内灌浆口位于环形灌浆管的下端,内灌浆口的中心点与环形灌浆管的轴线之间的垂线定义为垂线L2,垂线L2与钢筋笼的轴向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声测管的下端焊接所述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桩基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声测管和环形灌浆管均由钢材料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桩基灌浆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灌浆方法直接通过声测管灌浆,声测管底部悬空,因此无法确定多根声测管之间的区域是否有水泥浆填充。检测任意两根声测管之间的区域是否有水泥浆,其检测方法是:将除被检测的两根声测管之外的其他声测管全部堵住,然后往其中一根声测管压入水泥浆,若另一根声测管有水泥浆涌出,则说明被检测的两根声测管之间的区域已经完全被水泥浆填充,并依次检测其他任意两根声测管。然而,灌注桩底部成分复杂,即使两根声测管之间的区域已经被水泥浆充满,水泥浆也不一定会从另一根声测管涌出,因此,此种检测方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实施难度较大。施工所需要的最终效果是在灌注桩底部区域灌入水泥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灌浆装置,解决“目前灌注桩成桩一段时间后,通过声测管注入水泥浆使桩体加固,难以在灌注桩底部区域较均匀地灌入水泥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桩基灌浆装置,包括钢筋笼、声测管和环形灌浆管,所述钢筋笼为筒状结构,钢筋笼的内壁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至少三根声测管,声测管沿着钢筋笼的轴向布置,钢筋笼下端的内壁沿圆周方向环绕设置一根环形灌浆管,环形灌浆管的上端开设与声测管数量对应的连接孔,声测管的上端从钢筋笼的上端露出,声测管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孔,环形灌浆管的外侧等间距开设多个外灌浆口,环形灌浆管的内侧等间距开设多个内灌浆口,外灌浆口和内灌浆口相互交错布置。

进一步的,外灌浆口位于环形灌浆管的下端,外灌浆口的中心点与环形灌浆管的轴线之间的垂线定义为垂线L1,垂线L1与钢筋笼的轴向夹角为45°;内灌浆口位于环形灌浆管的下端,内灌浆口的中心点与环形灌浆管的轴线之间的垂线定义为垂线L2,垂线L2与钢筋笼的轴向夹角为45°。

进一步的,声测管的下端焊接所述连接孔。

进一步的,声测管和环形灌浆管均由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桩基灌浆装置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桩基灌浆装置,通过声测管注入水泥浆使桩体加固施工,可在灌注桩底部区域大范围较均匀地灌入水泥浆,施工过程省掉了检测环节,施工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桩基灌浆装置的下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桩基灌浆装置的上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桩基灌浆装置中环形灌浆管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桩基灌浆装置中环形灌浆管的仰视图;

其中,

1、钢筋笼,2、声测管,3、环形灌浆管,31、外灌浆口,32、内灌浆口,33、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桩基灌浆装置,包括钢筋笼1、声测管2和环形灌浆管3。其中,声测管2和环形灌浆管3均为钢管。

钢筋笼1为筒状结构,钢筋笼1的内壁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三根声测管2,声测管2沿着钢筋笼1的轴向布置。

钢筋笼1下端的内壁沿圆周方向环绕设置一根环形灌浆管3,环形灌浆管3的上端开设三个连接孔33。

声测管2的上端从钢筋笼1的上端露出,连接孔33的直径稍小于声测管2的外径,以留作环形灌浆管3与声测管2连接。本实施例中声测管2的下端焊接连接孔33。

环形灌浆管3的外侧等间距开设多个外灌浆口31,环形灌浆管3的内侧等间距开设多个内灌浆口32,外灌浆口31和内灌浆口32相互交错布置。通过在声测管顶端注入一定压力的水泥浆,水泥浆经声测管2进入环形灌浆管3后,水泥浆从外灌浆口31和内灌浆口32流出,以在灌注桩桩基底部区域较均匀地灌入水泥浆。

更优的,外灌浆口31开设于环形灌浆管3的下端,外灌浆口31的中心点与环形灌浆管3的轴线之间的垂线定义为垂线L1,垂线L1与钢筋笼1的轴向夹角为45°;内灌浆口32开设于环形灌浆管3的下端,内灌浆口32的中心点与环形灌浆管3的轴线之间的垂线定义为垂线L2,垂线L2与钢筋笼1的轴向夹角为45°。如此结构,可以在环形灌浆管3下方更大区域压入水泥浆,提高了桩基底部的强度。

应用本实施例的桩基灌浆装置,通过声测管2注入水泥浆使桩体加固施工,可在灌注桩底部区域大范围较均匀地灌入水泥浆,施工过程省掉了检测环节,施工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提高了桩基底部的强度。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桩基灌浆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2157.1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722952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E02D5/34

专利分类号:E02D5/34;E02D15/00

范畴分类:36C;36E;

申请人: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十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22 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114号

发明人:孙建勋;魏红兵;杨江林;王春鹏;盖志恒;云广琨

第一发明人:孙建勋

当前权利人: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钰

代理机构:37252

代理机构编号: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桩基灌浆装置论文和设计-孙建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