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论文和设计-郝旭辉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包括墙体,墙体由多个水泥砌块组成,水泥砌块的内部套接有拉力杆,拉力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保温层,保温层固定安装在墙体的内部,多个的水泥砌块的侧表面之间涂抹有灰浆,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由水泥砌块涂抹灰浆堆砌建筑的墙体,在墙体的内侧安装有保温层,利用水泥砌块外表面开设的凹槽能够增加水泥砌块与灰浆的接触面积,利用拉力杆等结构,增强墙体水平面抗扩张和抗抖动的能力,有效的解决了以往的实体平面水泥砖体在堆砌成保温墙体时,由于中部保温层的隔离效果,两侧墙体容易发生扩张倒塌的问题,大大的增加了保温建筑砌体墙的整体强度,提高抗震效果,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包括内墙(11)和外墙(12),所述内墙(11)和外墙(12)由多个水泥砌块(4)组成,所述水泥砌块(4)包括水泥砖体(41),所述水泥砖体(41)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套接口(45),所述套接口(45)的内部套接有拉力杆(3),所述拉力杆(3)的外表面套接有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固定安装在墙体(1)的内部,多个所述的水泥砌块(4)的侧表面之间涂抹有灰浆。

设计方案

1.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包括内墙(11)和外墙(12),所述内墙(11)和外墙(12)由多个水泥砌块(4)组成,所述水泥砌块(4)包括水泥砖体(41),所述水泥砖体(41)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套接口(45),所述套接口(45)的内部套接有拉力杆(3),所述拉力杆(3)的外表面套接有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固定安装在墙体(1)的内部,多个所述的水泥砌块(4)的侧表面之间涂抹有灰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11)和外墙(12)的侧表面套接有连接杆(13),所述内墙(11)的后表面与外墙(12)的内侧表面紧密贴合在保温层(2)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包括保温层主体(21),所述保温层主体(21)的前表面均匀开设有贯穿口(22),所述贯穿口(22)的直径大于等于拉力杆(3)的前表面的直径,且拉力杆(3)穿过贯穿口(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杆(3)包括承力杆(31),所述承力杆(3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接体(32),所述承力杆(3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接体(33),所述承力杆(31)的中部外表面套接在贯穿口(2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砌块(4)包括水泥砖体(41),所述水泥砖体(41)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凹槽(42),所述凹槽(42)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加固体(43),所述加固体(43)的上表面开设有套槽(44),所述水泥砖体(41)上、下两端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套接口(45),所述凹槽(42)的外壁表面开设有导口(46),所述加固体(43)的前表面开设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口(45)、导口(46)和开口(47)的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套接口(45)、导口(46)和开口(47)的开设位置在水泥砖体(41)两端的上下表面,且套接口(45)、导口(46)和开口(47)开设位置到水泥砖体(41)两端的距离等于水泥砖体(41)总长的四分之一。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属于温建筑砌体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用砖砌体、石砌体和水泥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又称砖石结构。由于砌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墙、柱和基础都可采用砌体结构。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其他结构的建筑中,常用非承重砖墙做围护结构,如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在以往砌体墙堆砌建造过程中,由于中部保温层的隔离效果,两侧墙体容易发生扩张倒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了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以往的实体平面水泥砖体在堆砌成保温墙体时,由于中部保温层的隔离效果,两侧墙体容易发生扩张倒塌的问题,大大的增加了保温建筑砌体墙的整体强度,提高抗震效果,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包括内墙和外墙,所述内墙和外墙由多个水泥砌块组成,所述水泥砌块包括水泥砖体,所述水泥砖体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套接口,所述套接口的内部套接有拉力杆,所述拉力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固定安装在墙体的内部,多个所述的水泥砌块的侧表面之间涂抹有灰浆。

进一步地,所述内墙和外墙的侧表面套接有连接杆,所述内墙的后表面与外墙的内侧表面紧密贴合在保温层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包括保温层主体,所述保温层主体的前表面均匀开设有贯穿口,所述贯穿口的直径大于等于拉力杆的前表面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拉力杆包括承力杆,所述承力杆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接体,所述承力杆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接体,所述承力杆的中部外表面套接在贯穿口的内部,且拉力杆3穿过贯穿口22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砌块包括水泥砖体,所述水泥砖体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加固体,所述加固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套槽,所述水泥砖体上、下两端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套接口,所述凹槽的外壁表面开设有导口,所述加固体的前表面开设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套接口、导口和开口的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套接口、导口和开口的开设位置在水泥砖体两端的上下表面,且套接口、导口和开口开设位置到水泥砖体两端的距离等于水泥砖体总长的四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由水泥砌块涂抹灰浆堆砌建筑的墙体,在墙体的内侧安装有保温层,利用水泥砌块外表面开设的凹槽能够增加水泥砌块与灰浆的接触面积,增强砌体墙体的整体强度,并通过在套槽和灰浆内部套接连接杆,增加砌体墙体的水平面的拉力强度,同时利用拉力杆贯穿保温层安装在套接口和灰浆内部,增强墙体水平面抗扩张和抗抖动的能力,有效的解决了以往的实体平面水泥砖体在堆砌成保温墙体时,由于中部保温层的隔离效果,两侧墙体容易发生扩张倒塌的问题,大大的增加了保温建筑砌体墙的整体强度,提高抗震效果,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的水泥砌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11、内墙,12、外墙,13、连接杆,2、保温层,21、保温层主体,22、贯穿口,3、拉力杆,31、承力杆,32、第一卡接体,33、第二卡接体,4、水泥砌块,41、水泥砖体,42、凹槽,43、加固体,44、套槽, 45、套接口,46、导口,47、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包括墙体1,墙体1包括内墙11和外墙12,内墙11和外墙12 由多个水泥砌块4组成,水泥砌块4包括水泥砖体41,水泥砖体41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套接口45,套接口45的内部套接有拉力杆3,拉力杆3的外表面套接有保温层2,保温层2固定安装在墙体1的内部,多个的水泥砌块4的侧表面之间涂抹有灰浆;

在本实用新型中,水泥砌块4是一种使用固定成分的水泥定性预制的砖体,在实际应用中与市面上常见的红砖、空心砖等建筑用品功能相同;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由水泥砌块4涂抹灰浆堆砌建筑的墙体1,在墙体1的内侧安装有保温层2,利用水泥砌块4外表面开设的凹槽42能够增加水泥砌块4与灰浆的接触面积,增强砌体墙体的整体强度,并通过在套槽44 和灰浆内部套接连接杆13,增加砌体墙体的水平面的拉力强度,同时利用拉力杆3贯穿保温层2安装在套接口45和灰浆内部,增强墙体1水平面抗扩张和抗抖动的能力,有效的解决了以往的实体平面水泥砖体在堆砌成保温墙体时,由于中部保温层的隔离效果,两侧墙体容易发生扩张倒塌的问题,大大的增加了保温建筑砌体墙的整体强度,提高抗震效果,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内墙11和外墙12的侧表面套接有连接杆13,内墙11的后表面与外墙 12的内侧表面紧密贴合在保温层2的外表面,在本实用新型中墙体1是由水泥砌块4外表面涂抹灰浆堆砌而成,利用常用的斜错式砌法建造而成,其中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灰浆根据建筑的整体高度等按比例将水泥,沙子等辅料调配成需要的灰浆。

保温层2包括保温层主体21,保温层主体21的前表面均匀开设有贯穿口22,贯穿口22的直径大于等于拉力杆3的前表面的直径,且拉力杆3穿过贯穿口22的内部,在建造墙体1时,将保温层2放置在内墙11和外墙12 的中部,使用拉力杆3贯穿保温层,分别将拉力杆3的两端安装在套接口45 的内部,从而将保温层2套接在墙体1的内部,并强化墙体1的结构。

拉力杆3包括承力杆31,承力杆3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接体32,承力杆3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接体33,承力杆31的中部外表面套接在贯穿口22的内部,通过将第一卡接体32套接在内墙11前表面套接口45的内部,将第二卡接体33套接在外墙12后表面套接口45的内部,承力杆31 的两端分别套接在内墙11和外墙12的中部开设的导口46和开口47的内部,从而加强墙体1的侧壁强度,提高本装置的抗震性和强度。

水泥砌块4包括水泥砖体41,水泥砖体41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凹槽 42,凹槽42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加固体43,加固体43的上表面开设有套槽 44,水泥砖体41上、下两端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套接口45,凹槽42的外壁表面开设有导口46,加固体43的前表面开设有开口,通过在砌体4上、下表面开设的凹槽42等结构,能够增加水泥砌块4与灰浆的接触面积,增强灰浆凝固后与水泥砌块4的抓力,从而增强墙体1的整体强度。

套接口45、导口46和开口47的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套接口45、导口46和开口47的开设位置在水泥砖体41两端的上下表面,且套接口45、导口46和开口47开设位置到水泥砖体41两端的距离等于水泥砖体41总长的四分之一,通过特定的开设位置,保证水泥砌块4在斜错式建造时,两个套接口45能够对应在一起,从而方便拉力杆3的安装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在使用本装置之前,首先根据砌体墙的到校高度,厚度等信息,准备一定数量的水泥砌块4,并调配好合适的灰浆,准备建造;

首先在地面利用灰浆在地面上表面堆砌一行水泥砌块4,随后在套槽44 的内部套接一跟足够长的连接杆13,随后在第一行水泥砌块4上表面铺设一层砂浆,组成外墙12的基础,随后在套接口45、导口46和开口47的内部套接一根拉力杆3,随后在此行水泥砌块4上表面继续堆砌水泥砌块4,重复上述步骤,将外墙12整体建造好,拉力杆3的后端插在外墙12的内部,拉力杆3前端呈腾空状态;

随后取出保温层2,将保温层主体21外表面通过贯穿口22套接在拉力杆 3的外表面;

最后,在保温层2的前表面,下方地面处,按照建造外墙的方法继续建造,在建造的过程中,依次将前端拉力杆3套接在前端的套接口45内部,在建造内墙1的同时,将拉力杆3安装在内墙1的内部,从而建造出墙体1,使用结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8198.2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23(黑龙江)

授权编号:CN209907666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E04B2/16

专利分类号:E04B2/16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绥化市中天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绥化市中天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52021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火车站道西

发明人:郝旭辉

第一发明人:郝旭辉

当前权利人:绥化市中天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曹玉琳

代理机构:37245

代理机构编号: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论文和设计-郝旭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