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轴测投影与透视投影的系统互换(论文文献综述)
樊思嘉[1](2021)在《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十五至十六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化”的完整过程,并对其中的建造实践、设计思想与建造精神进行了重点剖析。在系统梳理层面,首先从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自然资源条件分析了机械艺术的缘起,然后从发展模式、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三个角度分析了机械艺术的发展繁荣过程,最后研究了在后机械时代,现代建筑、当代艺术、当代装置创作等领域以机械艺术为灵感,而产生的演化性创作。在机械艺术的整体脉络理清后,文章以“绘图-模型-建造”层层递进的逻辑框架,深入研究了机械艺术的实践探索,以及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建筑与机械领域不断的交叉、分离与集成过程。其中,以机械艺术时期的建造实践作为特色研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为特定建筑部件的建造而发明的吊车装置,解读了装置的机械性能、一对一的建造过程,以及装置与建筑部件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艺术角度讨论了为建筑局部定制的吊车装置与建筑部件在建造中的共生与一体化,这种一对一的定制使得用于建造的装置与所建造的建筑同时成为了艺术,建造过程也因此成为了类似于雕塑的建造艺术景观。通过对于建造中的装置的研究,体现了机械艺术时期,“精在体宜”的设计建造思想,与技术与艺术趋向统一的建造精神。
刘爽[2](2016)在《从感知到意义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意象图式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心智中的深层认知结构,它是关于一些基本空间关系(如“上-下”、“左-右”、“远-近”、“中央-边缘”、“部分-整体”)和事物基本属性(如“大-小”、“明-暗”、“快-慢”)的抽象性经验格式塔,它们来源于感觉与知觉,并通过具有类比性思维特质的隐喻扩展构建起日趋复杂的理性与抽象思维体系。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是感觉与意义之间的桥梁,因而也贯穿了设计的感知层、认知层和意义层。任何设计都具有输入与输出端,输入端从感知觉开始,是一切用户体验过程的开端,自此,一系列信息处理与产品交互过程经由体验形成意义,它是设计的最终升华,也是产品与交互最终驻留于人心的价值所在。通过研究这样一种深层认知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明确一种联系,为设计从感觉走向意义的过程划出一条较为明晰的心理脉络,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设计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人类感认知规律与设计语言间的转化方法与转化可能。本文分为九个章节进行讨论。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讨论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的理论背景与理论来源,以及它们的分类和心理与生理真实性问题。第三章主要讨论意象图式的感知起源、编码特性及其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第四和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主要讨论意象图式的感知特性以及它们在设计中的应用,并尝试初步探讨以意象图式之感知特性为启发的设计创新方法。第六章结合案例讨论更多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在设计中的应用问题。第七章探讨在将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应用于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些相关问题,如,图式的提取与产生问题、设计中所用到的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的适合性问题、可能带来的认知冲突问题、意象图式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意象图式与隐喻扩展的文化差异性问题。第八章主要讨论将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作为一种设计语言来进行应用的可能,包括讨论其可能性与可靠性,并从方法论的角度上尝试探讨设计中的“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转化时,如何运用意象图式与隐喻扩展作为一种创新手法的问题。第九章是对全文的总结。本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梳理,为设计研究提供一种基于心理学的视角与探讨方式,也为设计创新方法提供一些新的可能。
吴洪超[3](2015)在《位置误差的可视化理论研究及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工程上对机械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位置误差不仅对每个零件的个体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对整个机器或仪器的正常运行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准确的测量和正确的评定位置误差,同时将其可视化,对机械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国内外的几何误差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依据新颁布的国家标准GB/T1182—2008重新归纳了位置误差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详细的推导过程,在此基础上,研制并设计了位置误差虚拟量仪的评定系统,实现了位置误差的可视化效果。本文主要内容有:(1)本文研究了实现误差图形可视化的基础理论,包括:三维形体模型、坐标系、投影图的选择以及投影变换公式,对生成位置误差图形所必需的基本几何元素(虚线、圆、椭圆、圆柱)的实现方法和图形消隐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2)依据国标GB/T1182—2008中关于位置度(包括点、线、面的位置度)、对称度、同轴度和同心度的定义和评定准则,综合许多关于位置误差的研究成果,对位置误差的评定方法进行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将建立好的数学模型通过投影变换,将其转换为适合计算图形表达的数学模型。(3)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LabWindows/CVI 2013软件工具的开发平台研制了模块化、系统化多功能的位置误差评定系统。并利用试验数据对所设计的位置误差评定系统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验证了本文所搭建的数学模型和相关基础理论的可行性、正确性及其准确性。
唐智[4](2014)在《基于形态域和单元化特征的产品构形分析与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品的工业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形态作为产品的最基本特征、最本质的外部形象,在其设计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可以基本归纳为以下三种:美学问题、结构问题和人机问题。对于产品结构来说,其设置布局在于解决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处理结构的最终目的是当人使用产品时,能够更好的实现产品功能;由此可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则显得更为重要。产品形态的发展和研究在经历了形态追随功能、国际化等时期后,设计界开始引进多学科理论方法,形态设计研究开始更多地考虑与人互动的因素,人机工程、人性化、感性因素等纷纷成为工业设计中的新热点。工业设计过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工业设计师的灵感和创意本能,所以在产品系统上缺少可以严谨分析的工具和标准,本文基于形态域和产品单元化特征,提出了包括网格画法、断面扫描及特征提取法、寻线法等产品设计新方法。力图从产品在创意之初到系列化产品设计上都能提出一种有效的理性化手段对设计过程进行控制,这也是本研究的重点着墨之处。利用形态域与单元化特征的设计方法能够较为合理的分析产品表面变化关系,并对组成产品的线条进行研究,为设计师提供细节设计依据。通过网格法提出了一种将平面二维视图转化为三维轴侧视图的设计新方式,并应用断面扫描分析和产品表面寻线分析、得到反映产品形态趋势的质心线、划分产品的功能模块、建立产品的活性区域。为了在设计中完善产品特征模块与人体的交互关系,研究了人体运动关节尺寸分析了人体立体域与产品的特征变化关系。提出人体行为立体域设计法,该方法适合应用于产品外部轮廓形态、产品特征识别以及系列化产品群的设计和改进。基于形态域和单元化特征的设计研究方法对工业产品的设计和改进都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引入了形态域和单元化特征的概念,通过对产品设计中特征的识别、作用和遗传模式的分析,联系目前产品设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产品设计中的两个重要研究基础——形态域和产品单元化特征,并论述了其概念和基本理论内容:以特征的点、线、面、体的设计为关键,运用新的设计方法探讨产品的构形分析与设计,并说明了此方法的优势所在。(2)提出了“网格寻点画法”,以此进行产品改进平台的构建。此方法从产品理性表达层面出发,提出了产品二维和三维表达的互换关系以及转换方法——首先进行产品表面线条的分类,加深对产品结构的认识:然后通过“网格寻点画法”由产品的二维工程图较快速、较准确、较方便地转换为产品轴测图的辅助手绘。同时说明了此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所使用的工具,并以鼠标为例进行了方法展示。(3)提出了寻线设计方法,引入了贝塞尔曲线的概念及特征,由此进行产品表面样条线的分类,提出了“寻线”的概念——此方法是一种提供对产品进行细化设计时的设计手段,通过产品表面线条反求壳线,对功能模块组内的线条进行分类定义,获得产品线条的特征,将线条组之间进行角度比和长度比分析,找到产品线条活性区域,从而优化产品线条关系。(4)提出了断面扫描及特征提取法。作为一种产品设计的分析方法,断面扫描法从产品的视觉动态分析出发,通过运用三维扫描获得已有产品的各个角度的断面形态特征,借助设计分析软件、统计学分析、数值分析等多种手段对产品分层扫描面的边缘线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截面属性,并基于截面属性提出了质心线的概念,结合对方向盘进行质心线提取、分析水果刀中的质心线等案例,说明其在产品人机工程学中的意义。(5)提出了形态域这种新的设计方式,其中包括人的行为域和产品造型边界的概念,为产品设计布局过程提供了先期平台。随后的相关信息模型,系列模型和动态过程的协作控制模型将使整个设计过程成为动态的交互过程设计。解决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之间不和谐的关系,并首次实现人体数据与产品设计参数之间的映射,将人机工程参与设计过程前期,完成从尺寸驱动到3D人体模型驱动的空间设计方式。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作者希望此研究的结果和内容可以为工业设计提供一些较为理性的设计方法和手段,为工业产品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理性分析设计基础,并希望为后续的工业设计工作者继续探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蒲阳[5](2013)在《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分析的源流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分析,已经成为许多高等院校建筑设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作为一种学习建筑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但是,目前国内一部分建筑学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还处于对建筑设计作品近似一种无章法的模仿学习,对于初学者的设计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注意不多,因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对于目前这种学习建筑设计作品的现象,本文以文献搜集、分类研究、比较论证、归纳总结、个案分析和图解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建筑设计作品分析进行研究,阐释建筑设计作品分析的概念,梳理建筑设计作品分析的源流,从中外主要院校课程、教材以及建筑师专着三个方面,分析建筑设计作品分析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分析目的、分析视角、分析方法和分析表达四个方面对建筑设计作品分析进行反思与探讨,最后以葡萄牙建筑大师阿尔瓦罗·西扎的艾波瑞·卡马尔戈博物馆为例,对建筑设计作品分析的模式进行探索。通过上述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促进建筑设计作品分析进一步完善的同时,也对今后建筑设计作品分析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郭冠男[6](2012)在《基于Parasolid的CAD几何造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几何造型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与优化的基础技术。现有的国外商业CAD软件的几何建模功能远远不能满足具体类型产品的专业化与智能化设计要求,且二次开发的可扩充性难以到预期要求;同时由于缺乏自主研发的几何造型技术,使得我国在航空、航天等国防高端应用领域中,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推行与实施受制于人,尤其是计算机仿真等多项关键技术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因此研究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几何建模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以实际项目为依托,基于Parasolid图形内核开发了ThermoSolid三维CAD系统中的几何造型系统,实现了多种二维草图及三维实体的参数化建模方式,提供了真实感图形场景设置功能,此外,更重要的意义是能够为后续的网格划分与有限元求解分析等功能提供几何内部数据,通过研究几何模型的参数表达和拓扑结构关系,从而为后续的网格划分和边界加载等模块提供几何数据支持,最终完成系统求解温度场和结构场耦合问题的有限元分析功能。几何造型技术涉及的知识领域包括计算机辅助几何、计算机图形学及软件开发方法等。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OpenGL图形库、Parasolid开发平台的使用与测试,以及相关理论和软件开发方法的学习。在完成了这些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了几何造型系统三方面的功能:二维草图绘制、三维基本体素生成和真实感图形处理。草图绘制功能实现了圆弧、椭圆、多边形、B样条曲线等七种基本图元的图形生成算法,可以通过交互式鼠标操作快速生成图形;实体造型功能是几何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的基本体素生成功能实现了常见三维实体模型的多种参数化建模方法;特别地,给出了建模完成后的长方体和圆柱体拓扑结构的完整表达,为后续的网格划分处理提供了分析支持;真实感图形处理着重解决了系统中光照和物体材质的可视化效果问题,提供7个方位的可调节光源和20种预定义材料属性,增强了几何模型在CAD系统场景中的真实感。
刘国强[7](2012)在《平面立体完整画隐线图解释及误差校正处理研究》文中指出计算机自动解释线图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人们经常利用线图来描述三维物体,尽管线图只是由一些简单的直线段组成的有序集合,实际上它却包含了三维物体的大量信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画法几何中研究三维物体的二维表达方式,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但对其逆问题利用二维线图来重构三维实体模型的研究却起步较晚。人类可以利用其高度发达的视觉系统比较容易的获取二维线图所表达的三维信息,但对于计算机而言,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完全具体的、无歧义的、精确表达的系统,而线图具有的二义性特点将导致计算机系统产生多种空间结构的理解。此外由于不可避免的外界因素导致的线图误差,也可能使计算机得出线图对应的三维立体不存在结论。所以计算机自动解释线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线图由抽象性、非独立性、歧义性和非精确性向计算机系统所要求的具体性、无歧义性和精确性的跨越。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基于VC++6.0平台利用ObjectARX应用程序对AutoCAD软件所绘制二维投影线图(.dwg)基元信息进行提取;(2)基于线线约束关系进行线图计算机自动解释线图,即恢复投影线图的三维结构;(3)针对含有节点位置误差的线图进行循环迭代校正处理,是重构后所的三维实体的重投影线图与原线图结构上尽量的接近.此外,本文介绍了“流形”平面立体投影线图的标记理论并详细并阐述了符合人类画图习惯的标记方法,对平面立体结构信息的表达方式做了详细的介绍;讨论了线图中二维直线,空间直线的表示方法优缺点,为线图解释工作选择了最佳的线段表达方式;论述了多边形凸凹性的判别方法,提出了一种去除凹点来判别线段凸凹性的新方法。论文的创新点: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线线关系解释线图的方法充分利用了直线元素提取方便、表达简单、相对误差较小的特点,相对于点线关系、点面关系解释线图的方法具有误差小、运算过程简单、准确性高的优点。此外本文针对含有节点位置误差的线图,建立了合理的误差评定函数,在针对线图解释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反馈技术的误差修正算法,并运用实验证明了其合理性。
张欣[8](2011)在《形位误差虚拟测量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在机械产品中,尤其是在有较高精度要求的机械产品中,其零件的形位误差是衡量其加工精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产品整体质量与性能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和学者一直致力于形位误差测量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仍存在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在形位误差图形化和形位误差测量的虚拟仪器化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本文深入地研究生成形位误差图形所需的基础理论,本论文设计基于LabWindows/CVI软件平台的形位误差虚拟测量系统。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有:文中研究生成了形位误差图形所需的基础理论,包括计算机图形学知识和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建立了零件的圆度的最小二乘圆、最小区域圆、最小外接圆、最大内切圆评定方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圆柱度的最小二乘圆柱、最小区域圆柱、最小外接圆柱、最大内切圆柱评定方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轴线直线度、同轴度、径向圆跳动、径向全跳动的最小二乘、最小区域评定方法的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LabWindows/CVI为软件开发平台建立相应的软件库,对上述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了本文的形位误差图形化的理论和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建立的软件库实现了形位误差评定及图形化。
徐越月[9](2011)在《正轴测投影反求建模与工程应用的研究》文中认为设计从三维开始是现代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标志。传统多面视图成图形式缺乏立体感和直观性,对人的空间思维有一定的抑制性,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在工程设计中三维建模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设计初始阶段,一种有立体感的二维图形非常适合于描述人脑对形体原始构思的设计,这种图形就是轴测投影图。本文主要研究了正轴测投影草图的模式识别和如何根据正轴测投影图反求其真实尺寸,再进行三维实体建模。达到原始设计不受计算机约束,充分发挥人脑的想象力之目的。而根据有立体感的草图反求真实尺寸后进行实体建模,生成二维加工图,这些过程由计算机完成,使之更符合设计从三维开始的本质。轴测图反求可用于产品还没有产生而需要设计的情况,照片反求可用于产品已存在并需要根据照片反求实际形状,为后期的改型或再设计提供信息,由于照片不同于正轴测投影,它是由透视投影获得,直接进行反求比较复杂,本文研究了透视投影与正轴测投影之间的转换关系,先将已有产品的照片转化成轴测图,再对轴测图进行反求建模,简化了照片反求方法。这两方面对工程应用均有实际意义。文中以柱塞泵泵体为例说明了轴测直接反求与照片间接反求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最后利用形、数、计算机结合的技术通过MATLAB、VB、CAD、VsiualLISP等联合编程研制出正轴测反求建模平台。
李晨贞[10](2010)在《基于网络的可重构数控装备虚拟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满足动态多变的机械制造业市场的变化,许多先进生产模式和概念被提出,其中数控装备可重构设计是这些先进制造过程实现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VC++编程环境下实现了虚拟数控装备的重构,并建立了虚拟重构系统的模型测量系统和网络辅助环境。以五轴数控加工机床为例,基于其结构特点和主要部件的运动关系的分析进行了功能模块的划分,建立了零部件模型库及其管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数控装备的虚拟模型,通过零部件的替换和运动轴关系的改变实现了装备的虚拟重构。从计算机图形学的角度研究了三维虚拟模型三角面片网格的特点,分析了模型变换以及投影变换的原理,借助OpenGL图形库函数和MFC框架,实现从二维屏幕坐标系到三维模型坐标系的转换,完成虚拟模型面的选择和数据信息的提取,并运用数学工具计算出模型特征面的尺寸和相对位置关系。为解决企业内资源的不均匀和技术交流问题,本文建立了虚拟数控装备可重构的网络辅助环境。基于Windows Sockets技术和TCP/IP协议,使用多线程、多址广播等技术及异步选择机制等技术,搭建了网络通讯的平台,建立了基于服务器/客户端框架的应用程序。实现了对话交流、文件传输、远程协助、广播演示和资源共享等虚拟可重构技术的辅助功能。本文对数控装备的虚拟重构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基本的研究,并建立了网络化的数控装备可重构虚拟系统实例。
二、轴测投影与透视投影的系统互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轴测投影与透视投影的系统互换(论文提纲范文)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一、国内缺乏机械艺术的深入研究 |
二、机械艺术发明启发当代设计 |
三、机械艺术文化在当代广泛传播 |
四、个人建筑与装置设计经验作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内容、路径与意义 |
一、体系梳理:以历史视角理清机械艺术脉络 |
二、线性深入:以设计视角剖析机械艺术实践 |
三、重点特色:以艺术视角升华建造中的装置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达芬奇手稿类研究 |
二、欧洲机械艺术研究 |
三、机械技术类研究 |
四、当代艺术类研究 |
五、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类研究 |
六、达芬奇其他类研究 |
七、国内论文类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框架 |
第一章 机械艺术的产生缘由 |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范围界定 |
一、工具、机械、机器 |
二、建造中的装置 |
三、“机械艺术”与“机械的艺术” |
四、机械发明家达芬奇 |
第二节 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时空文化的转变 |
二、资本与科学的催化 |
三、宗教的变革 |
第三节 意大利的自然与人文优势 |
一、区位优势:海陆商贸枢纽,平原水能丰富 |
二、政治格局:城邦发展成熟,转向文化竞争 |
三、经济发达:城邦财力雄厚,资本主义崛起 |
四、文化语境:古典文化遗迹,市民人文主义 |
第四节 机械发展的东西方同步 |
一、东西方机械繁荣在时间上重叠 |
二、东西方机械发展阶段基本同步 |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机械艺术的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在技术史体系中的定位 |
第二节 机械艺术萌芽的外在客观体系 |
一、驱动能源:水能、风能、畜能 |
二、媒介材料:木材 |
三、制作方法:科学实验 |
四、外在客观体系总结 |
第三节 机械艺术发展的内在驱动模式 |
一、特色激励机制:优先权 |
二、劳动者技能需求:全能型人才 |
三、劳动场所与机构:手工作坊 |
四、核心驱动力:科学实验与资本激励 |
第四节 代表性机械发明与人物 |
一、代表性机械发明 |
(一) 水车与风车 |
(二) 磨坊:机械与建筑的集成 |
二、代表性人物 |
(一)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 |
(二)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 |
(三) 弗朗切斯科·迪·乔尔乔·马尔蒂尼亚 |
(四) 莱奥纳多·达·芬奇 |
第五节 机械艺术时代的优势与劣势 |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机械艺术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传统“几何学实践”发展 |
一、用于土地与构筑物测量--斐波那契 |
二、转向建筑与建造场地--阿尔伯蒂 |
三、导向建筑绘图技术--皮耶罗 |
四、用于地形地貌的测绘--卢卡 |
第二节 建筑、机械与“几何学实践” |
一、用于机器建筑工程--弗朗西斯科 |
二、向科学拓展的机械研究--达芬奇 |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机械艺术的绘图实践 |
第一节 从多样到系统的建筑绘图 |
一、多样化的建筑绘图 |
(一) 建筑结构-“Xray”节点透视 |
(二) 建筑立面细部-平立剖轴测并存 |
(三) 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轴测与平面简图 |
(四) 城市规划-总平面图 |
二、系统化的建筑绘图 |
(一) 工程化的统一比例图纸 |
(二) 专业化的视觉抽象图纸 |
第二节 从装配到集成的机械绘图 |
一、装配属性的图标式绘图 |
(一) 服务于专家的图标式绘图 |
(二) 服务于装配式制造的绘图 |
二、整体框架中的精细化绘图 |
(一) 框架中的爆炸视图 |
(二) 框架中的透视收缩 |
(三) 框架中的视点扭转 |
(四) 框架中的中心透视 |
三、实用的集成式机械绘图 |
(一) 达芬奇的单向交替起重机 |
(二) 达芬奇的单轴纺织旋转机 |
(三) 达芬奇的连贯的图示语汇与图像独立性 |
四、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与集成 |
(一) 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发展 |
(二) 两者在建造场地图纸中的集成 |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机械艺术的模型实践 |
第一节 模型的产生与应用 |
一、模型的产生缘由 |
(一) 建筑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静态模型 |
(二) 机械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阻力科学 |
(三) 模型作为解决机械尺度转换的实验品 |
二、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
(一) 设计竞赛环节 |
(二) 公众辩论环节 |
(三) 施工指导环节 |
(四) 建造施工环节 |
三、模型在设计中的合法化 |
第二节 从分离到集成的转变 |
一、以模型作为建筑创造中的形式控制-阿尔伯蒂 |
(一) 模型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 |
(二) 模数理论与古典形式修正 |
(三) 被分离的实际操作问题 |
二、以模型推进机械中能效与力学的研究--弗朗西斯科 |
(一) 模型在磨坊中的重要性 |
(二) 用模型进行水能计算研究 |
(三) 科学的模型融合机械与建筑 |
三、以模型的集成应用推动实践-达芬奇 |
(一) 达芬奇对模型的信赖 |
(二) 达芬奇对模型的集成应用 |
(三) 以模型的集成应用作为媒介 |
第三节 专利下的模型文化 |
一、模型在专利中的角色 |
(一) 模型在专利中的普遍使用 |
(二) 模型在专利中的行政功能 |
(三) 模型在专利中的证明功能 |
(四) 模型在专利中的实验属性 |
二、模型与专利主导的机械发明实践 |
(一) 机械发明用于军事防御 |
(二) 机械发明参与真实建造 |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机械艺术的建造实践 |
第一节 中世纪教堂建造中的起重装置 |
一、抬升重物的吊车 |
(一) 单一机械垂直抬升重物 |
(二) 多机械配合,梯级抬升重物 |
(三) 垂直向抬升重物+水平向少量位移 |
二、建堂塔顶的吊车 |
(一) 脚手架+塔顶吊车 |
(二) 符合教堂尺寸的吊车 |
第二节 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中的吊车装置 |
一、大教堂塔亭简介 |
(一) 生长于穹顶之上 |
(二) 塔亭的功能、结构、空间 |
(三) 建造塔亭需要的机器 |
二、有砝码的旋转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穹顶高度安装石块 |
(二) 对应部件:穹顶石链与塔亭外圈扶壁柱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重物平衡系统与自由悬臂 |
(四) 建造方式:装置在两柱之间,四队工人协作建造 |
(五) 装置略高于扶壁柱,呈相似形 |
三、有中心支点的灯笼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局促的内圈柱空间内安装石块 |
(二) 对应部件:塔亭内圈半露壁柱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装置抬升与框架旋转 |
(四) 建造方式:抬升与建造同步进行 |
(五) 吊车与建筑的一体化 |
四、有环形平台的灯笼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极小的尖顶空间内,精确建造圆锥形顶 |
(二) 对应建筑部件:塔亭的圆锥尖顶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柔性绳索吊装与螺杆移动完成倾斜安装 |
(四) 建造方式:装置操作与人工调整并行 |
(五) 包含着塔尖的吊车 |
第三节 “精在体宜”的建造装置 |
一、建造装置与建筑部件的集成 |
二、人力操作的“一对一”装置 |
三、建造中的特殊艺术景观 |
四、“精在体宜”的建造美感 |
五、突破极限的精神追求 |
六、建造精神的延伸 |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机械艺术在后机械时代的演化 |
第一节 基于机械艺术的现代科学发展 |
一、以机械艺术作为发明灵感的科技创新 |
二、以机械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
三、以机械艺术为研究主题的科学理论 |
第二节 基于机械发明手稿的数字化绘图 |
一、数字化视觉语言简介 |
二、达芬奇的绘图特点 |
三、数字视觉语言的传承与进步 |
四、数字化衍生的相关产品设计 |
第三节 基于机械模型的当代艺术创作 |
一、对于“达芬奇热”的艺术回应 |
二、《农民达芬奇》简介 |
三、《农民达芬奇》的模式与意义 |
四、达芬奇在《农民达芬奇》中的角色 |
五、当代艺术中的机械艺术 |
六、艺术、科学与工程的融合 |
第四节 基于机械建造的现代建筑创作 |
一、建造的“艺术化”--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
二、“建筑的机械化”与“机械的建筑化”--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
三、建筑空间中的机械感 |
(一) 脚手架引发的建筑设计--隈研吾 |
(二) 脚手架引发的建构设计—如恩设计 |
(三) 室内设计中的机械感 |
(四) 家具设计中的机械感 |
(五) 公共装置中的机械感 |
第五节 基于传统机械的当代装置创作 |
一、传统织造机械中的技术与艺术 |
(一) 妆花 |
(二) 妆花织机 |
(三) 白局 |
二、“妆花”系列装置—南艺设计学院 |
(一) “妆花”实验艺术展-2016年 |
(二) “妆花”装置-江宁织造博物馆-2020年 |
三、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南艺设计学院 |
(一)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简介 |
(二) 机械艺术形式的自鸣性体现 |
章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从感知到意义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思维的“基块”(意象图式)与设计 |
1.2 思维的“链条”(隐喻扩展)与设计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现状及文献准备 |
1.5 问题与方法 |
1.6 基本结构 |
第2章 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理论 |
2.1 定义 |
2.2 理论背景与理论来源 |
2.3 意象图式的分类问题 |
2.4 隐喻的类型 |
2.5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的心理真实性研究 |
2.6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的生理真实性研究 |
第3章 感知起源、编码特性与意义生成 |
3.1 意象图式的感知起源 |
3.2 意象图式的编码特性 |
3.3 意象图式的中介作用 |
第4章 意象图式的感知特性与设计(上) |
4.1 意象图式分析:上—下 |
4.2 意象图式分析:左—右 |
4.3 意象图式分析:远—近 |
第5章 意象图式的感知特性与设计(下) |
5.1 意象图式分析:部分—整体 |
5.2 意象图式分析:运动 |
5.3 以意象图式之感知特性为启发的创新 |
5.4 小结 |
第6章 设计应用与案例分析 |
6.1 中央-边缘 |
6.2 接触 |
6.3 前-后 |
6.4 左-右 |
6.5 路径 |
6.6 上-下 |
6.7 平衡 |
6.8 态势 |
6.9 反作用力 |
6.10 可数-不可数 |
6.11 轻-重 |
第7章 宜人性与文化性 |
7.1 意象图式的来源问题 |
7.2 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的适合性问题 |
7.3 意象图式与认知任务冲突 |
7.4 意象图式及其价值论参数在设计中的应用 |
7.5 意象图式之间的联系 |
7.6 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
第8章 作为设计语言的意象图式与隐喻扩展 |
8.1 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作为一种设计语言的可行性 |
8.2 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作为一种设计语言的可靠性 |
8.3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
8.4 表-深层转换关系 |
8.5 转换方法——设计中的修辞问题 |
8.6 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位置误差的可视化理论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几何误差的研究发展状况 |
1.3.1 形状误差研究发展状况 |
1.3.2 方向误差研究发展状况 |
1.3.3 跳动误差研究发展状况 |
1.3.4 位置误差研究发展状况 |
1.4 几何误差图形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
1.5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1.5.1 理论部分 |
1.5.2 实际开发部分 |
第2章 生成位置误差图形的基本理论 |
2.1 计算机图形学 |
2.2 三维形体模型 |
2.3 坐标系的选择及投影变换 |
2.3.1 坐标系的选择 |
2.3.2 投影变换 |
2.4 空间点的轴测坐标 |
2.5 基本几何图形的实现 |
2.5.1 圆 |
2.5.2 椭圆 |
2.5.3 圆柱面 |
2.6 图形的消隐 |
2.6.1 左圆柱直径小于右圆柱直径的圆柱消隐 |
2.6.2 左圆柱直径大于右圆柱直径的圆柱消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位置度误差图形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 点的位置度误差图形的数学模型 |
3.1.1 点的位置度误差概述及其评定方法 |
3.1.2 点的位置度误差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3 点的位置度误差图形的生成 |
3.2 任意方向轴线的位置度误差图形的数学模型 |
3.2.1 轴线的位置度误差概述及其评定方法 |
3.2.2 轴线的位置度误差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3 轴线的位置度误差图形的生成 |
3.3 面的位置度误差图形的数学模型 |
3.3.1 面的位置度误差概述及其评定方法 |
3.3.2 面的位置度误差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3 面的位置度误差图形的生成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对称度、同轴(心)度误差图形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 面对面对称度误差图形的数学模型 |
4.1.1 对称度误差概述及其评定方法 |
4.1.2 对称度误差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3 对称度误差的图形的生成 |
4.2 同轴度误差图形的数学模型 |
4.2.1 同轴度误差的概述及其评定方法 |
4.2.2 同轴度误差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3 同轴度误差的图形的生成 |
4.3 点的同心度误差图形的数学模型 |
4.3.1 点的同心度误差及其评定方法 |
4.3.2 同心度误差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3 点的同心度误差图形的生成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位置误差虚拟测量仪的软件设计及实现 |
5.1 虚拟仪器简述 |
5.2 Lab Windows/CVI 2013介绍 |
5.2.1 Lab Windows/CVI 2013特性 |
5.2.2 Lab Windows/CVI 2013的工作空间和文件类型 |
5.3 软件设计思路 |
5.4 位置误差虚拟量仪的设计 |
5.4.1 虚拟量仪的主面板 |
5.4.2 点的位置度误差虚拟量仪 |
5.4.3 (任意方向上)轴线的位置度误差虚拟量仪 |
5.4.4 面的位置度误差虚拟量仪 |
5.4.5 面对面对称度误差虚拟量仪 |
5.4.6 同心、同轴度误差虚拟量仪 |
5.5 生成位置误差虚拟量仪软件的发布文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形态域和单元化特征的产品构形分析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依据 |
1.3 产品外观和结构设计模式的发展及相关理论 |
1.3.1 产品外观和结构设计模式的发展 |
1.3.2 产品外观和结构设计模式的相关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问题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现存问题 |
1.5 论文的章节内容 |
2. 产品设计中的形态域和单元化特征 |
2.1 形态域的基本概念 |
2.2 单元化特征的基本概念 |
2.3 产品设计中特征的描述方式 |
2.3.1 产品特征的基本概念 |
2.3.2 特征在产品中的作用 |
2.3.3 产品的识别系统及系列化设计 |
2.4 形态域和单元化特征的基本内容 |
2.4.1 目前产品设计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2 以点、线、面、体为主要手段的产品设计模式 |
2.4.3 新方法在设计过程中的优势比较 |
3. 应用“网格寻点画法”的产品设计平台构建 |
3.1 网格寻点画法的意义 |
3.1.1 产品表达的感性与理性 |
3.1.2 产品的表面线条 |
3.1.3 网格寻点画法的基本内容 |
3.2 三视图中的网格设置(三维网格空间的设置) |
3.2.1 轴测角度的选定 |
3.2.2 网格化 |
3.3 正等轴测图中的寻点 |
3.4 网格投影移植的关键方法 |
3.5 轴测图的完成和完善 |
3.6 “网格寻点画法”应用步骤案例 |
3.7 手绘应用示例 |
4. 寻线设计法及特征获取 |
4.1 贝塞尔曲线的基本内容 |
4.1.1 贝塞尔曲线 |
4.1.2 贝塞尔曲线的主要参数及特征 |
4.2 样条曲线的壳线与产品改进设计中的样条线 |
4.2.1 样条曲线的特征及其壳线 |
4.2.2 产品改进设计中其表而样条线的性质和分类 |
4.2.3 产品改进设计中其表面样条线间的关系及选择方法 |
4.3 样条线之间的长度和角度关系 |
4.4 产品线条的特征获取与优化 |
4.4.1 产品线条的特征获取工具与方法 |
4.4.2 产品线条的特征优化概括 |
4.5 通过线的产品特征记录 |
4.5.1 产品表面样条曲线性质的群组划分 |
4.5.2 剃须刀设计案例分析 |
4.6 产品线条活性概念 |
4.7 产品线条的优化 |
5. 断面扫描及特征提取 |
5.1 产品的视觉动态分析 |
5.2 产品断面扫描的基本流程 |
5.3 产品断面分析实现的实验手段和方法 |
5.4 不同产品断面图的阅读和意义分析 |
5.4.1 断面面积折线图的阅读方法 |
5.4.2 断面图的意义分析 |
5.5 产品断面扫描 |
5.6 产品断面扫描与人机交互 |
5.6.1 断面质心构建的产品趋势线 |
5.6.2 产品质心线的研究意义 |
6. 产品设计中的“域” |
6.1 产品的体量 |
6.1.1 产品的体量关系 |
6.1.2 产品的体量简化 |
6.1.3 利用单元概念的产品体量表达 |
6.2 以人体尺寸参数构建的行为立体域成型方式 |
6.2.1 行为立体域的成型方法 |
6.2.3 不同人体部位的行为立体域表达 |
6.3 行为导向的单元格与人体立体域关联方式 |
6.3.1 人体立体域和单元格的减法关系 |
6.3.2 单元格到产品可设计初始形态 |
6.3.3 产品设计约束边界线 |
6.4 应用人体行为立体域法的产品设计案例 |
6.4.1 设计流程 |
6.4.2 设计方案展示 |
6.4.3 控制台设计案例分析 |
7. 基于形态域与单元化特征的手持工具实例及分析 |
7.1 研究背景 |
7.2 研究方法 |
7.3 研究的创新性 |
7.4 基于网格法的产品视图转换 |
7.5 应用产品断面扫描法对产品进行设计分析 |
7.5.1 断面分析法定义 |
7.5.2 断面分析法研究工具 |
7.6 应用寻线法则对产品进行设计 |
7.7 产品改进方案展示 |
7.7.1 锐奇手持电钻设计部分分析 |
7.7.2 锐奇手电钻设计部分草图方案 |
7.7.3 产品色彩比例定位 |
7.7.4 产品设计方案效果图 |
8.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分析的源流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分析的概念阐释 |
第一节 分析的概念 |
一、分析 |
二、分析与分解 |
三、分析与综合 |
第二节 分析的对象 |
一、建筑设计作品 |
二、建筑设计过程 |
三、建筑设计作品分析与建筑设计过程分析 |
第三节 分析的角色 |
一、分析者 |
二、设计者 |
三、分析者与设计者 |
小结 |
第二章 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分析的源流梳理 |
第一节 迪朗的古典建筑作品图解 |
一、迪朗其人 |
二、教学中的古典建筑作品图解 |
三、意义——标志作品分析的开端 |
第二节 包豪斯的艺术大师作品分析 |
一、伊顿等人 |
二、教学中的艺术大师作品分析 |
三、意义——运用到建筑设计中 |
第三节 德州骑警的建筑大师作品分析 |
一、柯林·罗等人 |
二、教学中的建筑大师作品分析 |
三、意义——作品分析的确立 |
第四节 院校课程及教材中的建筑作品分析 |
一、院校课程中建筑作品分析的普遍 |
二、院校教材中建筑作品分析的出现 |
三、意义——作品分析的普及 |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分析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外主要院校课程中的建筑作品分析 |
一、课程概述 |
二、课程中建筑作品分析的视角、方法和表达 |
三、实例分析——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的建筑作品分析 |
第二节 中外主要院校教材中的建筑作品分析 |
一、教材概述 |
二、教材中建筑作品分析的视角、方法和表达 |
三、实例分析——罗杰·H·克拉克等着《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 |
第三节 中外建筑师专着中的建筑作品分析 |
一、专着概述 |
二、专着中建筑作品分析的视角、方法和表达 |
三、实例分析——丁沃沃,张雷,冯金龙着《欧洲现代建筑解析》“三部曲” |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分析的反思与探讨 |
第一节 分析的目的 |
一、主动分析与被动分析 |
二、明确分析目的 |
第二节 分析的视角 |
一、整体与单一 |
二、确立单一的分析视角 |
第三节 分析的方法 |
一、情感与理性 |
二、确立理性的分析方法 |
第四节 分析的表达 |
一、感知与逻辑 |
二、以逻辑性作为分析表达的标准 |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分析的模式探索 |
第一节 分析对象的选择 |
一、分析对象:西扎的“艾波瑞·卡马尔戈博物馆” |
二、选择理由 |
三、选择动机 |
第二节 分析视角的选择 |
一、空间视角 |
二、其他视角 |
第三节 分析方法的确立 |
一、理解作品 |
二、分析框架 |
三、分析技术 |
第四节 分析过程的展开 |
一、“分”与“析” |
二、分析程序 |
三、分析步骤 |
第五节 分析成果的表达 |
一、表达与表现 |
二、图示表达 |
三、图解表达 |
四、语言表达 |
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理解别人的作品 |
第二节 创造自己的设计 |
附录:阿尔瓦罗·西扎于东南大学的演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Parasolid的CAD几何造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CAD发展历程及构建思路 |
1.2.1 发展简介 |
1.2.2 CAD构建方法 |
1.3 国外几种CAD系统几何造型功能的介绍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 |
2.1 几何造型系统的发展 |
2.2 三维几何变换 |
2.2.1 平移变换 |
2.2.2 旋转变换 |
2.2.3 缩放变换 |
2.3 CAGD概述 |
2.3.1 B样条曲线的数学表示 |
2.3.2 反求B样条曲线控制顶点 |
2.4 Parasolid |
2.4.1 类结构 |
2.4.2 拓扑结构与几何结构 |
2.5 OpenGL基础 |
2.5.1 图形绘制 |
2.5.2 颜色 |
2.5.3 光照 |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功能设计 |
3.2 技术架构设计 |
3.3 系统主界面设计 |
3.4 业务对象分析 |
3.5 绘图环境设置 |
3.5.1 绘图基准 |
3.5.2 视图 |
第4章 草图绘制 |
4.1 草图基础 |
4.2 直线段 |
4.3 圆 |
4.3.1 圆的生成算法 |
4.3.2 三点定圆 |
4.4 圆弧 |
4.5 矩形 |
4.6 多边形 |
4.7 椭圆 |
4.8 样条曲线 |
第5章 实体建模 |
5.1 基本体素 |
5.1.1 布尔运算 |
5.1.2 长方体 |
5.1.3 圆柱体 |
5.1.4 圆锥体 |
5.1.5 球体 |
5.1.6 棱柱 |
5.1.7 圆环 |
5.2 扫描特征 |
5.2.1 拉伸 |
5.2.2 旋转 |
5.2.3 管路 |
5.3 粗加工特征 |
5.4 真实感图形 |
5.4.1 光照设置 |
5.4.2 材质属性 |
5.4.3 功能界面及效果 |
第6章 总结 |
6.1 完成内容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平面立体完整画隐线图解释及误差校正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线图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基本假设 |
1.3 线图解释的研究概况 |
1.4 线图解释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论文章节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平面立体完整画隐线图的标记理论 |
2.1 线图标记理论的基本假设 |
2.2 线图的分类与标记 |
2.3 完整画隐线图的标记算法 |
2.3.1 棱线代码 |
2.3.2 节点代码 |
2.3.3 完整画隐线图的标记步骤 |
2.4 线图的结构 |
2.4.1 线图的平面结构 |
2.4.2 线图的空间结构 |
2.5 线图的自由度 |
第三章 直线表示及线图中直线段参数的提取 |
3.1 引言 |
3.2 平面二维直线的表示方法 |
3.3 空间三维直线的表示方法 |
3.4 直线参数的提取 |
3.5 直线坐标提取的计算机实现 |
3.6 直线坐标提取的程序设计 |
第四章 从画隐线图识别面 |
4.1 基本概念 |
4.2 基本定理和推论 |
4.3 多边形顶点凸凹性的判别 |
4.3.1 多边形凸凹性的判定 |
4.3.2 内角的求法 |
4.3.3 多边形方向性的判别方法 |
4.3.4 多边形顶点凸凹性的判别方法 |
4.3.5 算例 |
4.4 回路搜索算法 |
4.5 画隐线图的数据结构 |
4.6 实验分析 |
第五章 基于线线关系的完整画隐线图解释 |
5.1 直线的表示方法 |
5.2 完整画隐线图的解释 |
5.2.1 线图的结构 |
5.2.2 线图的约束 |
5.2.3 解释完整画隐线图流程 |
5.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线图解释的误差分析和校正处理 |
6.1 引言 |
6.2 有误差完整画隐线的解释方法 |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8)形位误差虚拟测量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形位误差评定理论及测量系统技术的发展概况 |
1.3.1 国外形位误差评定理论及测量系统技术的发展概况 |
1.3.2 国内形位误差评定理论及测量系统技术的发展概况 |
1.4 虚拟仪器的特点和发展 |
1.4.1 虚拟仪器的概念 |
1.4.2 虚拟仪器的特点 |
1.4.3 虚拟仪器的发展现状 |
1.4.4 虚拟仪器的发展趋势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误差图形生成的基础理论 |
2.1 计算机图形学简介 |
2.2 三维形体模型的选择 |
2.3 投影变换及空间点的轴测坐标 |
2.4 基本几何形体的实现 |
2.4.1 圆 |
2.4.2 椭圆 |
2.4.3 圆柱面 |
2.5 图形消隐算法的选择 |
2.5.1 图形消隐简介 |
2.5.2 阶梯圆柱的两种情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形状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3.1 圆度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3.1.1 概述 |
3.1.2 最小二乘圆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3.1.3 最小区域圆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3.1.4 最小外接圆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3.1.5 最大内切圆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3.2 圆柱度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3.2.1 概述 |
3.2.2 最小二乘圆柱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3.2.3 最小区域圆柱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3.2.4 最小外接圆柱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3.2.5 最大内切圆柱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3.3 轴线直线度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3.3.1 概述 |
3.3.2 最小二乘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3.3.3 最小区域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位置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4.1 同轴度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4.1.1 概述 |
4.1.2 最小二乘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4.1.3 最小区域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4.2 径向圆跳动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4.2.1 概述 |
4.2.2 最小二乘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4.2.3 最小区域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4.3 径向全跳动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4.3.1 概述 |
4.3.2 最小二乘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4.3.3 最小区域评定法误差图形生成的数学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形位误差测量系统软件的实现 |
5.1 LabWindows/CVI简介 |
5.1.1 LabWindows/CVI特点 |
5.1.2 LabWindows/CVI应用范围 |
5.1.3 用LabWindows/CVI设计虚拟仪器的步骤 |
5.2 LabWindows/CVI的集成开发环境 |
5.3 LabWindows/CVI软件结构 |
5.3.1 仪器面板控制软件 |
5.3.2 数据分析处理软件 |
5.4 形位误差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 |
5.4.1 软面板的设计 |
5.4.2 数据分析处理软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正轴测投影反求建模与工程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反求工程 |
1.2.2 三维重构 |
1.2.3 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 |
1.3 课题技术路线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4.1 草图规范化的模式识别技术研究 |
1.4.2 正轴测投影基本理论研究 |
1.4.3 由正轴测投影反求三维实体的方法 |
1.4.4 正轴测投影立体感效果优化和消隐的研究 |
1.4.5 透视投影与正轴测投影相互转换的研究 |
1.4.6 反求的工程应用 |
1.5 相关软件平台 |
1.5.1 VisualLISP |
1.5.2 VB与Matlab |
1.6 小结 |
第2章 草图模式识别 |
2.1 引言 |
2.2 边缘的获取 |
2.2.1 边缘检测算法 |
2.2.2 Canny算子实现图像边缘的提取 |
2.3 二值图像细化 |
2.3.1 细化算法原理 |
2.3.2 细化算法函数 |
2.4 图形矢量化 |
2.4.1 MATLAB矢量化 |
2.4.2 R2V软件矢量化 |
2.4.3 手动矢量化 |
2.5 小结 |
第3章 正轴测投影基本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轴测投影基本理论 |
3.3 正轴测投影参数转换 |
3.4 正轴测投影图分类 |
3.5 小结 |
第4章 透视投影与正轴测投影相互转换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透视图基本理论 |
4.3 透视变换 |
4.3.1 一点透视 |
4.3.2 两点透视 |
4.4 相机成像原理 |
4.5 两点透视反求 |
4.6 透视投影与轴测投影转换 |
4.7 小结 |
第5章 由正轴测投影反求三维实体的方法 |
5.1 引言 |
5.2 轴测转换 |
5.2.1 旋转法 |
5.2.2 换面法 |
5.3 轴测图反求三维实体 |
5.3.1 直线反求 |
5.3.2 圆与椭圆的反求 |
5.4 LISP编程实现图形转换 |
5.5 小结 |
第6章 正轴测投影立体感效果优化条件及立体图消隐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立体感效果优化 |
6.2.1 可见面数的计算方法 |
6.2.2 可见面积及变化率计算 |
6.2.3 程序演示 |
6.2.4 优化条件 |
6.2.5 选择正轴测图注意事项 |
6.3 消隐原理 |
6.3.1 图形线段遮挡关系的确定 |
6.3.2 不可见线段的消除 |
6.3.3 部分遮挡线段的判断与补充 |
6.3.4 示例 |
6.4 小结 |
第7章 工程应用 |
7.1 引言 |
7.2 轴测图反求 |
7.2.1 柱塞泵工作原理 |
7.2.2 泵体轴测反求 |
7.3 照片转化成轴测图后的反求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网络的可重构数控装备虚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可重构制造技术和虚拟制造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控装备的可重构性及虚拟重构环境建模 |
2.1 引言 |
2.2 虚拟数控装备功能模块分析 |
2.2.1 数控装备可重构的条件 |
2.2.2 虚拟数控装备可重构的特征 |
2.2.3 虚拟数控设备功能模块划分 |
2.3 虚拟数控装备可重构环境建立 |
2.3.1 基于STL 文件格式的三维虚拟模型 |
2.3.2 数控装备零部件三维模型库的建立 |
2.3.3 数控装备三维虚拟模型建模 |
2.3.4 数控装备重构的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重构数控装备虚拟测量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测量系统结构模块 |
3.3 三维物体在计算机上显示过程分析 |
3.4 测量系统坐标系设计方案 |
3.5 测量系统的模型变换和投影 |
3.5.1 模型变换效果的实现 |
3.5.2 虚拟投影面的选择 |
3.6 三维选取实现方案 |
3.6.1 鼠标光标屏幕坐标获取和坐标系映射转换 |
3.6.2 三维模型面的选择确定 |
3.7 尺寸计算和显示 |
3.7.1 模型两个平面间位置关系的测量 |
3.7.2 圆直径的测量 |
3.7.3 选择面和尺寸信息的显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共享可重构辅助环境 |
4.1 引言 |
4.2 网络平台设计和结构组成 |
4.2.1 网络平台的结构和功能 |
4.2.2 数据传输方案 |
4.2.3 多线程的网络结构框架 |
4.3 网络功能的实现 |
4.3.1 数据结构与消息类别包 |
4.3.2 应用程序数据收发与处理机制 |
4.3.3 网络关键功能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化可重构虚拟系统实例 |
5.1 引言 |
5.2 可重构虚拟系统界面 |
5.2.1 虚拟数控装备可重构管理系统 |
5.2.2 可重构数控装备虚拟测量系统 |
5.2.3 网络共享可重构辅助系统界面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说明 |
致谢 |
四、轴测投影与透视投影的系统互换(论文参考文献)
-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D]. 樊思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从感知到意义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3]位置误差的可视化理论研究及实现[D]. 吴洪超. 东北大学, 2015(07)
- [4]基于形态域和单元化特征的产品构形分析与设计研究[D]. 唐智. 东华大学, 2014(08)
- [5]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分析的源流与模式研究[D]. 蒲阳. 南京艺术学院, 2013(02)
- [6]基于Parasolid的CAD几何造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郭冠男. 东北大学, 2012(07)
- [7]平面立体完整画隐线图解释及误差校正处理研究[D]. 刘国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12(09)
- [8]形位误差虚拟测量技术的研究[D]. 张欣. 东北大学, 2011(05)
- [9]正轴测投影反求建模与工程应用的研究[D]. 徐越月. 华东理工大学, 2011(12)
- [10]基于网络的可重构数控装备虚拟技术研究[D]. 李晨贞. 天津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