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独立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条件独立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条件独立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独立性,条件,概率,因果关系,基尔,多维,归纳法。

条件独立性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洪英汉,夏文栋,郭才[1](2019)在《两种基于条件独立性测试的高维数据因果关系推断算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器直觉推理与因果模型的研究是AI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针对目前因果关系推断在高维数据情况下,传统的基于条件独立性测试出现消耗时间多和准确率差等现象。本文对两种基于条件独立性测试的高维数据因果关系推断算法进行比较:一种是通过降低条件集维度的方法、另外一种是构建粗糙网络及分裂-合并策略方法,每个算法都有其优缺点。通过分析总结,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高维数据因果关系推断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01期)

贾丽娜[2](2018)在《高中生对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理解水平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随机事件的独立性将由目前的选修课程转变为必修课程,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是选修性的必修课程,同时对这部分内容作了详细的要求,重点提升学生在数据分析、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方面的素养。在近几年的全国卷(理科)高考试题中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的知识占有比较大的分值。但是,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学者们对高中生在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理解水平的研究较少。在此背景下,研究学生对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学习的发展层次,对数学课程改革与深入实施有重要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测试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来了解学生对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的理解情况,基于SOLO分类理论,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某重点中学的176名初步具备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知识的高二学生进行了测试卷调查。笔者主要从以下五个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高中生对“条件关系”和“因果关系”的理解;第二,高中生对条件概率在“放回”和“不放回”两种情境的理解;第叁,高中生对独立性在“同步”和“历时”两种情境的理解;第四,高中生对两个事件和叁个事件独立性的理解;第五,高中生对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理解水平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整体来看,大部分高中生对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的理解水平处于中等水平。(2)具体来看,高中生对独立性在“历时”和“同步”两种情境的理解水平处于高水平,高中生对条件概率在“放回”和“不放回”两种情境的理解水平、对两个事件和叁个事件独立性的理解水平处于中等水平,高中生对“条件关系”和“因果关系”的理解水平处于低水平。(3)文理科生对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的理解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理科实验班和普通班对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的理解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最后,基于本研究的发现,笔者主要从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两方面提出若干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0)

麦桂珍,彭世国,洪英汉,陈平华,彭昱忠[3](2019)在《混合加噪声模型与条件独立性检测的因果方向推断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可观测的变量中推导出潜在的因果关系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研究之一。传统的基于独立性检测的方法是通过检测V结构来确定一组马尔可夫等价类而非最终的因果关系;而加噪声模型算法却只能适应于低维度的因果网络结构。为此,提出一种采取分治策略的混合加噪声模型与条件独立性检测的因果方向推断方法。首先将一个n维因果网络分解成n个诱导子网络,分别归入叁种基本结构(单度结构、非叁角结构和存在叁角的结构)中的一种,从理论上分别证明其有效性;其次对每个诱导子网络进行基于加噪声模型算法与条件独立性检测相结合的方向推断;最后把所有子网络合并起来构建成完整的因果关系网络。实验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因果关系推断方法更加有效。(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李国安,李建峰[4](2018)在《二元Arnold-Strauss型指数分布的条件指数性及渐近独立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二元Arnold-Strauss型指数分布的条件指数性及渐近独立性,证明了给定X关于Y的条件密度和给定Y关于X的条件密度都是指数分布密度,求出了用于预报的条件概率;并证明了X,Y之间的渐近独立性.另外,讨论了它的识别性,若已知可识最小值的分布密度时,所有参数皆可识别.(本文来源于《高等数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郝志峰,吕宏伟,蔡瑞初,袁畅[5](2016)在《基于条件独立性的LiNGAM模型剪枝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根据观察数据来推断因果网络结构是统计学和机器学习领域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学者们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Li NGAM算法是其中一种经典的线性因果推断算法。但Li NGAM算法采用的剪枝策略时间复杂度较高,且在稀疏图上准确率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条件独立性测试的剪枝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该算法首先将变量根据因果顺序重新排列,再按照该次序采用偏相关系数检验变量之间的条件独立性。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条件独立性的剪枝算法在稀疏图上比Li NGAM的剪枝算法获得更高的准确率与执行效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6年08期)

吴耀强[6](2016)在《一个外部运算定理及其条件的独立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点集拓扑学中由外部算子确定拓扑的方法进行讨论.首先给出外部算子的定义,然后证明了外部算子确定拓扑的外部运算定理并且讨论了外部运算中条件的相互独立性,最后证明:与外部算子可交换的一一映射是同胚映射。(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李福新[7](2016)在《平面电路中的约束条件与电路方程的独立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仅含有两端元件的平面电路中支路、结点、网孔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得出平面电路中方程的独立性原则,该原则是支路电流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期刊2016年03期)

王凡彬[8](2015)在《判定连续随机变量独立性的两个充要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二维连续随机变量(X,Y),从联合密度函数和联合分布函数两个方面,得到了X,Y独立的两个充要条件,然后给出了应用,最后,把结果推广到了多维随机变量(X1,X2,...,Xn)的情形,给出了判定X1,X2,...,Xn独立性的两个充要条件。结果改进了原来的方法,使得判定连续随机变量独立性变得简便易行。(本文来源于《大理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姜云波[9](2015)在《对条件概率、独立性、数学期望教学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条件概率和独立性这是概率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两个有着联系的概念;数学期望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特征,是概率论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关于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教学的一些思考及对数学期望教学中涉及随机变量的绝对值的数学期望这一问题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5年05期)

胡小群[10](2014)在《从条件概率入手 理解事件独立性——“互相独立事件积的概率”教学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学习了古典概型后,许多学生虽然尚未学习互相独立事件积的概率,却往往会从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事件概率的积来计算一些"看似没有关联"的事件积的概率.比如,用1/6×1/6计算连续掷一颗骰子两次都得到6的概率.即使在学习了互相独立事件的概念后,由于上海现行高中教材缺少条件概率的内容,学生也往往无法真正理解事件独立性的内涵,而将互相独立事件积的概率运算公式错误地推广到许多其他问题.(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学数学》期刊2014年12期)

条件独立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随机事件的独立性将由目前的选修课程转变为必修课程,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是选修性的必修课程,同时对这部分内容作了详细的要求,重点提升学生在数据分析、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方面的素养。在近几年的全国卷(理科)高考试题中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的知识占有比较大的分值。但是,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学者们对高中生在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理解水平的研究较少。在此背景下,研究学生对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学习的发展层次,对数学课程改革与深入实施有重要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测试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来了解学生对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的理解情况,基于SOLO分类理论,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某重点中学的176名初步具备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知识的高二学生进行了测试卷调查。笔者主要从以下五个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高中生对“条件关系”和“因果关系”的理解;第二,高中生对条件概率在“放回”和“不放回”两种情境的理解;第叁,高中生对独立性在“同步”和“历时”两种情境的理解;第四,高中生对两个事件和叁个事件独立性的理解;第五,高中生对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理解水平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整体来看,大部分高中生对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的理解水平处于中等水平。(2)具体来看,高中生对独立性在“历时”和“同步”两种情境的理解水平处于高水平,高中生对条件概率在“放回”和“不放回”两种情境的理解水平、对两个事件和叁个事件独立性的理解水平处于中等水平,高中生对“条件关系”和“因果关系”的理解水平处于低水平。(3)文理科生对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的理解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理科实验班和普通班对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的理解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最后,基于本研究的发现,笔者主要从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两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条件独立性论文参考文献

[1].洪英汉,夏文栋,郭才.两种基于条件独立性测试的高维数据因果关系推断算法的比较[J].科技视界.2019

[2].贾丽娜.高中生对条件概率和独立性概念理解水平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3].麦桂珍,彭世国,洪英汉,陈平华,彭昱忠.混合加噪声模型与条件独立性检测的因果方向推断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9

[4].李国安,李建峰.二元Arnold-Strauss型指数分布的条件指数性及渐近独立性[J].高等数学研究.2018

[5].郝志峰,吕宏伟,蔡瑞初,袁畅.基于条件独立性的LiNGAM模型剪枝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

[6].吴耀强.一个外部运算定理及其条件的独立性[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李福新.平面电路中的约束条件与电路方程的独立性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

[8].王凡彬.判定连续随机变量独立性的两个充要条件[J].大理学院学报.2015

[9].姜云波.对条件概率、独立性、数学期望教学的思考[J].学园.2015

[10].胡小群.从条件概率入手理解事件独立性——“互相独立事件积的概率”教学案例[J].上海中学数学.2014

标签:;  ;  ;  ;  ;  ;  ;  

条件独立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