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同体论文_蓝涵皙,宓芬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性同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同体,海明威,简爱,道德经,莎士比亚,哈利,语料库。

双性同体论文文献综述

蓝涵皙,宓芬芳[1](2019)在《双性同体视域下《哈利·波特》中的母亲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久负盛名,深受海内外读者的喜爱。小说中的母亲形象集柔弱敏感的女性气质和坚强有担当的男性气质于一体,体现了鲜明的"双性同体"特征。该文以"双性同体"理论为指导,分析小说中叁位性格迥异的母亲身上共同的"双性同体"特征及其成因与影响,从而重估罗琳文学的双性同体性和社会意义。(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22期)

朱瑾,李海魂[2](2019)在《“双性同体意识”之于莎士比亚剧作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20世纪英国女作家和女性主义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的"双性同体"概念与莎士比亚剧作中"女扮男装"意识的契合性,探寻该意识在莎士比亚剧作的产生、表现及其带来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以此说明并肯定莎士比亚为后世人们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伦理模式",揭示了双性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为更深广的人类学和社会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林》期刊2019年04期)

吴金莲[3](2019)在《从双性同体视角解读《所罗门之歌》中派拉特的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主题是托妮·莫里森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她的第叁部作品《所罗门之歌》中同样透射出双性同体女性主义思想。小说中的派拉特是一个具有双性气质的女性人物。在她身上既有女性自然、母性、感性的特质,又兼具男性理性、独立、刚强、果敢的特质,实现了男性意识与女性意识的交流融合,美好的女性特质和理想的男性特质的和谐共生。通过塑造这样一个理想的女性,莫里森表达了她的性别文化理想。(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9年11期)

苏旎尔[4](2019)在《论“叁言”“二拍”中女扮男装的人物形象——以双性同体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言""二拍"是明代最为重要的拟话本小说集。在这五部作品中,两位作者塑造了风姿各异的女性形象,其中最有特点的一类便是女扮男装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本身承载着深刻的内涵,一方面表现出了明后期对女性的尊崇和女性意识的萌芽,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作者本人的性别观。虽然"叁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学界已是老生常谈,但尚未出现以"双性同体"为视角的研究论文。本文力图结合荣格"双性同体"理论,重新审视"叁言""二拍"中女扮男装的人物形象,透视该类形象所体现的女性人格特征和男性人格特征,尝试为"叁言""二拍"人物形象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何朝辉[5](2019)在《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双性同体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性同体"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文学的一种新批评方式。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海明威作品中的男子女性化问题,并取得了重大突破。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的男女主人公因看清了父权社会虚伪的本质而开始从传统的男女形象标准越轨,逐步形成双性同体意识。(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何朝辉[6](2019)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双性同体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双性同体理论"的批评方式分析,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中的男女主人公由于不满虚伪的父权社会而呈现出强烈的双性同体意识。"双性同体"强调消除男女之间的性别对立,实现两性和谐共处。这从侧面反映出海明威对男女关系的忧虑与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积极尝试。(本文来源于《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吴伊琳[7](2019)在《从双性同体视角看《道德经》两个英译版本》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经》充分肯定了女性的品质和特征,其中许多女性意识和女性主义观点不谋而合,引发女性主义译者的关注。本文将解析《道德经》中的女性意识,并采用女性主义中的"双性同体"视角,对阿瑟·韦利(Arthur David Waley)以及史蒂芬·米歇尔(Stephen Mitchell)的英译版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探析米歇尔英译过程如何运用女性意识来贴近原作的内涵,顺应时代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9年06期)

殷缘,张弛[8](2019)在《亚历山德拉——伍尔夫“双性同体”视角下的理想人格》一文中研究指出薇拉·凯瑟在她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啊,拓荒者!》中,塑造了一位理性、勇敢、富有创新和反抗精神的拓荒者女性形象——亚历山德拉。这位女主人公从出场开始时的"女人男性",随着拓荒事业、爱情纷争、亲人离世等事件的刺激,逐渐成长为一位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和谐平衡的"双性同体"理想人格。结合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从发展的动态角度解读亚历山德拉人格的成长过程,对当今女性追求独立,人格建立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11期)

杨娇珑[9](2019)在《现代女性主义视阈下李清照的“双性同体”创作特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学史上,李清照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女性作家,她从女性群体中脱颖而出,以区区几十篇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即是对她文学地位的充分肯定。虽然李清照生活的时期是11世纪的中国宋朝,从她的创作特质来看,正与19世纪西方女性主义先驱伍尔夫提出的“双性同体”写作相契合。本文以此为研究视角,展开讨论。李清照的思想性格具有典型的“双性同体”特质。从李清照所存不多的作品和其他人的笔记记载来看,可以勉强探知到她立体的精神面貌。她对国事和政治主动关注,积极参与,有士大夫心忧天下的自觉担当。在学术上,她也不屈于人下,刻苦求索,大胆创新。坦率真诚、刚烈坚贞、清高不俗是她的君子品格。另一方面,她在爱情中表现的缠绵悱恻,浓情蜜意使她绽放出动人的女性魅力。优雅闲愁、多愁善感、淡婉柔和,是典型的闺门淑女。她既有女子的细腻敏感,温婉哀伤,也有男子的豪迈洒脱,责任担当。她的思想个性突破了封建男权对女子的要求,也打破了刻板的男女二元对立,是具有“双性同体”的健全人格。李清照思想性格的“双性同体”让她在创作上避免了伍尔夫所说的“强烈的单一性别意识”弊端,从而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李清照是一位诗、文、词俱佳的作者,从题材范围来看,她的作品既有描写国家政治的宏大题材,也有闺阁相思的细腻动人;从意象选择来看,既有在男性话语中频繁使用的意象,也有闺阁中女性常用的意象;从典故使用上看,她善于用历史典故援古证今,也喜欢用爱情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婉转情思。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史,李清照是少数几个从边缘地带走进男性中心文化的女性,是极幸运地从无数被压迫的女性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双性同体”是打破性别桎梏,达到人格独立的一种自由写作状态,这是对女性创作的一种借鉴,或者说是对于所有写作者的一种启示。(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冯倩[10](2019)在《基于语料库从双性同体角度对译者风格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观点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模仿活动,而非创造性活动;译者只是服务于源文,以再现源文的文本风格为目的。近几十年来学术界不断发展,人们对翻译这项活动的认识不断加深,译者风格逐步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之一。译者风格(translator's style)一般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留下的译者痕迹,即译本中除了作者之外的声音,具体来说可以是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表达的偏好。以霍姆斯和图里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倡用描写性翻译学的方法来研究译者风格;而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的兴起令翻译研究逐步摆脱零星的、主观的研究模式,为全面客观评价译者风格提供了契机。双性同体这个概念由来已久,指的是不同性别气质存在在同一个体之中。随着女性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迅速发展。学者们开始探索如何利用性别因素更好地完成翻译。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正是男性译者能否忠实再现女性作者作品中的女性风格和思想。《简爱》是女作家勃朗特的一部具有鲜明女性主义特色的作品。本文选取《简爱》女性译者黄淑仁译本和男性译者宋兆霖译本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通过建立原着与两译本平行语料库,大量实例对比,以及增加两位译者的背景与意识形态来对比分析黄译本和宋译本对原文女性语言风格的再现和再创。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男性译者宋兆霖不仅从语言特征方面很好地再现了原文中鲜明的女性语言特点,而且他还从女性角度出发审视原文,通过对原文女性风格的再创造翻译,提高了女性在小说中的地位以及消除了翻译中因性别因素影响而存在的歧视和偏激现象。研究表明译者通过实现双性同体,向原作者靠近,对原作品产生认同感,最终能够忠实再现原文风格。(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双性同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利用20世纪英国女作家和女性主义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的"双性同体"概念与莎士比亚剧作中"女扮男装"意识的契合性,探寻该意识在莎士比亚剧作的产生、表现及其带来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以此说明并肯定莎士比亚为后世人们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伦理模式",揭示了双性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为更深广的人类学和社会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性同体论文参考文献

[1].蓝涵皙,宓芬芳.双性同体视域下《哈利·波特》中的母亲形象研究[J].海外英语.2019

[2].朱瑾,李海魂.“双性同体意识”之于莎士比亚剧作的价值[J].民族艺林.2019

[3].吴金莲.从双性同体视角解读《所罗门之歌》中派拉特的形象[J].文学教育(上).2019

[4].苏旎尔.论“叁言”“二拍”中女扮男装的人物形象——以双性同体为视角[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5].何朝辉.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双性同体意识[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

[6].何朝辉.《永别了,武器》中的双性同体意识[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吴伊琳.从双性同体视角看《道德经》两个英译版本[J].福建茶叶.2019

[8].殷缘,张弛.亚历山德拉——伍尔夫“双性同体”视角下的理想人格[J].海外英语.2019

[9].杨娇珑.现代女性主义视阈下李清照的“双性同体”创作特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10].冯倩.基于语料库从双性同体角度对译者风格的探究[D].广西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烷基硫醇与-不饱和酰胺的不对称1,4-...医学科学技术1999年度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医学科学技术1999年度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医学科学技术1999年度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医学科学技术1999年度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医学科学技术1999年度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

标签:;  ;  ;  ;  ;  ;  ;  

双性同体论文_蓝涵皙,宓芬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