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性储集层论文_吴伟,邵广辉,桂鹏飞,张虔,魏浩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裂缝性储集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裂缝,气田,吉木萨尔,塔里木盆地,大北,特征,库车。

裂缝性储集层论文文献综述

吴伟,邵广辉,桂鹏飞,张虔,魏浩元[1](2019)在《基于电成像资料的裂缝有效性评价和储集层品质分类——以鸭儿峡油田白垩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酒泉盆地鸭儿峡油田柳北地区K_1g_0段为扇叁角洲前缘亚相的砂砾岩裂缝性油藏,有效裂缝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也是产能的主控因素。为了研究K_1g_0段裂缝的有效性和储集层的品质分类方法,综合利用电成像和试油试采资料,分析了裂缝宽度、密度和倾角这3项关键参数对裂缝有效性的影响;通过关键参数和裂缝发育厚度构建了裂缝发育度和裂缝开启度用以定量表征裂缝的有效性,并建立了这2项表征参数和米采油量指数的定量评价图版。结果表明:裂缝发育度和裂缝开启度指数能较好地评价研究区裂缝的有效性;裂缝有效性指数和储层产油量的评价图版可实现定量、快速的裂缝性砂砾岩储层品质分类。这为研究区裂缝性储层的老井复查和新井产量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9年06期)

朱德宇,罗群,姜振学,杨威,刘冬冬[2](2019)在《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储集层裂缝特征及主控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储集层分布广泛,但勘探开发效果一直不稳定,其重要原因是裂缝的发育特征和主控因素不清楚。在查明裂缝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裂缝形成和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行探讨。通过野外露头、岩心、岩石薄片、扫描电镜、成像测井、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等,研究了裂缝与矿物脆性、岩性、有机碳含量、地层厚度、沉积微相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芦草沟组裂缝的发育程度与矿物脆性和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与地层厚度呈负相关;沉积微相对裂缝的影响较为复杂。综合矿物脆性、岩性、有机碳含量和地层厚度的因素,在滨湖沉积相中,白云质砂坪和砂坝微相裂缝发育;叁角洲沉积相中,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裂缝发育,这些沉积微相是裂缝发育的有利相带。(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易艳,张泽楷,崔小虎,廉凌峰,杨果[3](2019)在《大北气田白垩系致密裂缝性储集层压力敏感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大北气田具有储集层埋深大、岩性致密、基质孔隙不发育和裂缝发育的特征。实验研究表明,大北气田储集层具有强烈的压力敏感性,并且气层一旦产生压力敏感,会导致裂缝闭合,造成储集层物性的永久性损害,产量急剧下降。通过岩心压力敏感实验,确定了大北气田储集层产生压力敏感的静压力;在求取气藏所受构造应力场的基础上,结合地层实际压力,确定了大北气田不同构造位置气藏产生压力敏感的具体地层压力。在气田开采过程中,应在气藏压力降低到敏感值前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压力敏感的发生,以维持产量,提高采收率。(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刘小洪,李宁辛,冯明友,石章俊,黄伟林[4](2019)在《裂缝充填矿物和蚀变晕对火山岩储集层流体作用的指示——以克拉美丽气田滴西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克拉美丽气田滴西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集层的流体演化过程,对储集层裂缝中的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等自生矿物进行了电子探针、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i O2主要来自深部热液流体,CO2来源具有深部热液、烃类流体混合改造的特征。在压力梯度与浮力驱使下,富含SO2等挥发分的含硅热液沿断层向上及两侧运移,分别形成具拱张-高温特征以及具隐爆-低温特征的石英脉。伴随深部流体由酸性向弱碱性的演化、压力的降低、CO2含量和盐度降低、温度变化,在收缩缝中沉淀出早期方解石。在岩体顶部长期暴露出地表地质背景下,当大气淡水与偏碱性盆地流体相遇时,在风化缝中形成保留渗流环境特征的方解石胶结物。埋藏期构造作用形成构造裂缝,烃类的充注-漏失使孔隙流体再次由酸性变为碱性,并在溶蚀孔缝中沉淀出晚期亮晶方解石。晚期热液作用的迭加形成磷灰石、方解石及黄铁矿矿物组合。石英、方解石等的充填作用使裂缝由开启变为闭合,对储层物性主要起破坏作用。(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虎,郝靖,宋维春,黄太,刘星[5](2019)在《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储集层裂缝特征及形成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为典型的低孔低渗裂缝型砂岩储集层,裂缝的发育情况对油气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利用区域地质、岩心、薄片、测井、物探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梨树断陷营城组储集层裂缝特征及形成演化开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营城组储集层裂缝比较发育,以构造成因的剪切缝和扭张缝为主;裂缝长度为0~15 cm,裂缝规模以小、微型裂缝为主,裂缝密度普遍小于0. 2条/m;裂缝主要发育在细砂岩中,充填物主要为方解石;裂缝走向以近南北向、北东向方位为主;梨树断陷构造发育主要包括断陷和拗陷两个阶段,形成了4期断裂及裂缝系统,营城组末期、登娄库组末期以及嫩江组末期是主要的成缝期,断裂对油气的运移、聚集以及分布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苏皓,雷征东,李俊超,龚斌,赵文琪[6](2019)在《储集层多尺度裂缝高效数值模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储集层复杂裂缝多尺度特征与现有裂缝数值模拟方法不匹配的问题,建立了多尺度裂缝高效数值模拟叁重介质混合模型。模型对多尺度裂缝进行分级处理,对导流能力强、跨度广的大尺度裂缝,采用离散裂缝模型进行显性表征;对导流能力较弱、跨度窄的中尺度和小尺度裂缝,采用传统连续介质模型分别进行双重介质等效和基质增强等效,并提出一套与非结构化网格相适应的形状因子、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属性等效方法。基于商业模拟器及矿场实际井资料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模拟多尺度复杂缝网发育的储集层,与传统连续介质模型和离散裂缝模型相比,模拟效率能大幅提高,同时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周露,李勇,蒋俊,李梅,莫涛[7](2019)在《克拉苏构造带盐下深层断背斜储集层构造裂缝带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克拉苏构造带是塔里木盆地天然气重点勘探区域,主力含气层系为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构造裂缝普遍发育,是低孔砂岩储集层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基于克拉苏构造带盐下深层断背斜储集层构造裂缝发育特征及裂缝带分布规律研究,探索了裂缝带组合与产能的关系,明确了储集层裂缝以未充填—半充填的高角度缝为主,多为张性或张剪性,具有规律性成带分布的特征,裂缝带宽度一般为10~40 m,裂缝带间距一般为10~50 m;根据储集层裂缝带成因及分布规律等差异特征,划分了储集层东西向裂缝带、南北向裂缝带和网状裂缝带3种成因裂缝带;根据储集层裂缝发育特征及裂缝带空间组合特征等差异性,储集层可划分为Ⅰ类高产区、Ⅱ类中高产区和Ⅲ类低产区。(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王敬,姬泽敏,刘慧卿,黄义涛,王一爽[8](2019)在《裂缝-孔洞型储集层注氮气辅助重力泄油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设计、制作裂缝-孔洞型储集层可视化实验模型,开展了该类储集层注氮气辅助重力泄油实验,分析了注采方式、注气速度、注采井型及驱替方向(垂向、平面)对开发动态、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裂缝-孔洞储集层注氮气辅助重力泄油,注采井间波及范围取决于生产井与储集层的沟通位置,局部驱油效率决定于裂缝-孔洞配置关系;均质裂缝储集层采收率高,裂缝开度越大采收率越高;受低连通度和重力分异共同影响,裂缝下部盲端孔缝、孔洞下部、低开度-低角度裂缝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受注采井与储集层沟通关系的影响,在未井控的储集层下部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注气速度越高、裂缝非均质性越强,生产井气窜越早、最终采收率越低;水平井注采开发效果最好,无底水时可以考虑水平井注采;裂缝-孔洞型储集层注气开发在构造低部位优先布生产井,构造较高部位生产井气窜及时关井可以提高注入气利用率。(本文来源于《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2019年02期)

贾亚妮[9](2018)在《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地区地应力与储集层裂缝定量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露头剖面、钻孔岩心裂缝特征统计成果,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地区上古生界盒8、山1段气层声发射地应力测量、岩石力学参数和单轴抗拉强度测试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裂缝形成期的古构造应力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印支运动构造应力场是以NNE-SSW方向(8°~17°)挤压为主,研究区最大主应力在84~100MPa之间,平均94.12MPa;燕山运动构造应力场是以近NW-SE方向(126°~133°)挤压为主,最大主应力在60~72MPa之间,平均66.22MPa;喜马拉雅运动构造应力场是以近NE-SW方向(49°~58°)挤压为主,最大主应力在39~46MPa之间,平均42.57MPa,进一步在主要构造形变期应力场数值模拟基础上,预测盒8段裂缝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中部鄂33、李8等井区,密度值介于0-0.4;山1段裂缝主要发育在研究区北部鄂19井区及中部李3等井区,密度值介于0-0.86。并且通过对天环地区14口井的预测裂缝密度与实测进行对比,绝对误差值较小,拟合度高。(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01地质勘探)》期刊2018-11-14)

刘向君,熊健,梁利喜,尤新才[10](2018)在《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与裂缝扩展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力学实验,开展了不同岩性砂砾岩储集层的岩石力学特性和裂缝扩展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含有真实砾石的二维模型,研究砂砾岩中裂缝扩展的过程,讨论了砾石强度对裂缝扩展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砂砾岩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造成不同岩性的砂砾岩力学特性差异较明显,其中细砾岩的力学强度大于粗砾岩;岩石中砾石成分和基质成分间差异对砂砾岩力学特性的影响较大;单轴压缩中砂砾岩破坏模式主要以劈裂破坏为主,而叁轴压缩中砂砾岩破坏模式包括劈裂破坏、单剪切破坏和双剪切破坏等;砾石颗粒对裂缝扩展存在屏蔽作用,砂砾岩的破裂过程中裂缝扩展形式主要分为穿砾、绕砾、嵌入止砾等;砾石与基质强度差异增大,砾石屏蔽作用增强,裂缝遇砾石受阻增强,将造成裂缝遇到砾石的扩展由穿砾形式变为绕砾形式。(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8年01期)

裂缝性储集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储集层分布广泛,但勘探开发效果一直不稳定,其重要原因是裂缝的发育特征和主控因素不清楚。在查明裂缝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裂缝形成和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行探讨。通过野外露头、岩心、岩石薄片、扫描电镜、成像测井、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等,研究了裂缝与矿物脆性、岩性、有机碳含量、地层厚度、沉积微相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芦草沟组裂缝的发育程度与矿物脆性和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与地层厚度呈负相关;沉积微相对裂缝的影响较为复杂。综合矿物脆性、岩性、有机碳含量和地层厚度的因素,在滨湖沉积相中,白云质砂坪和砂坝微相裂缝发育;叁角洲沉积相中,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裂缝发育,这些沉积微相是裂缝发育的有利相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裂缝性储集层论文参考文献

[1].吴伟,邵广辉,桂鹏飞,张虔,魏浩元.基于电成像资料的裂缝有效性评价和储集层品质分类——以鸭儿峡油田白垩系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9

[2].朱德宇,罗群,姜振学,杨威,刘冬冬.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储集层裂缝特征及主控因素[J].新疆石油地质.2019

[3].易艳,张泽楷,崔小虎,廉凌峰,杨果.大北气田白垩系致密裂缝性储集层压力敏感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19

[4].刘小洪,李宁辛,冯明友,石章俊,黄伟林.裂缝充填矿物和蚀变晕对火山岩储集层流体作用的指示——以克拉美丽气田滴西地区为例[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9

[5].李虎,郝靖,宋维春,黄太,刘星.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储集层裂缝特征及形成演化[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9

[6].苏皓,雷征东,李俊超,龚斌,赵文琪.储集层多尺度裂缝高效数值模拟模型[J].石油学报.2019

[7].周露,李勇,蒋俊,李梅,莫涛.克拉苏构造带盐下深层断背斜储集层构造裂缝带分布规律[J].新疆石油地质.2019

[8].王敬,姬泽敏,刘慧卿,黄义涛,王一爽.裂缝-孔洞型储集层注氮气辅助重力泄油实验[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9

[9].贾亚妮.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地区地应力与储集层裂缝定量预测[C].2018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01地质勘探).2018

[10].刘向君,熊健,梁利喜,尤新才.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与裂缝扩展机理[J].新疆石油地质.2018

论文知识图

井裂缝形成演化解释图SXS1井裂缝性储集层地球物理特征...商741区块沙叁段侵入岩裂缝性储集层不同解释模型解释成果比较图(某碳酸盐...一3X24井粗面岩剖面物性检验图C38井T1j21综合测井曲线图

标签:;  ;  ;  ;  ;  ;  ;  

裂缝性储集层论文_吴伟,邵广辉,桂鹏飞,张虔,魏浩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