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论文_杨佳佳,林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成矿,综合信息,模型,遥感,信息量,利国,斑岩。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杨佳佳,林楠[1](2016)在《基于证据加权模型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复杂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评价过程,通过识别和提取地、物、化、遥等多源地学观测数据中的综合致矿地质异常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成矿预测。成矿预测是在科学预测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地质成矿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剖析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建立综合信息成矿模型并应用于成矿预测,从而圈定和评价成矿远景区,为区域找矿工作部署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次研究将证据加权模型引入到成矿预测研究中,通过建立和评价地质信息、化探信息、遥感蚀变信息、遥感线环形构造密度信息与已知矿化点的关系,然后用贝叶斯公式计算成矿后验概率,推出研究区成矿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综合信息成矿模型预测结果符合研究区地质成矿规律,和已知成矿点吻合率达71.4%。(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李建国,高学生,奥琮,张国利,范素英[2](2016)在《遥感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与找矿预测——以二连浩特北部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回顾了近30年来遥感信息获取技术、遥感找矿模型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提出了遥感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基本概念及找矿预测方法。认为遥感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更加突出综合信息与找矿标志的系统组合,指出模型构建的关键是实现"地质找矿要素"向"遥感信息要素"的相互转换。以二连浩特北部地区为例,构建了该地区以遥感信息为主要数据源的遥感地质信息获取技术方法及找矿预测模型,圈定了5个重要的钨钼铜多金属矿找矿靶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地质学刊》期刊2016年03期)

司荣军,毛广钰,向中林,甘延景,杜显彪[3](2014)在《基于GIS技术的鲁西铜石金矿聚集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西铜石地区是20世纪末期新发现的金矿聚集区,地质工作程度较高。为指导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探,运用GIS信息技术建立了铜石地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构造控矿因子为NNW、NE、NW和EW向线型构造异常的Buffer半径1.2km;岩浆岩控矿因子为岩体的外边界以1~3km为半径范围;较强的磁力梯度带,低异常对隐伏岩体、构造的识别有指示作用;相对重力低异常,反映了铜石杂岩体的分布范围,相对重力高和条带状的低缓异常则主要反映了寒武纪地层和泰山岩群山草峪组;金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指标是寻找金矿床的最直接信息,Ag、Fe、Cu、Zn、Pb、As、Te等多种元素异常以及组合异常也可作为其重要的指示标志。(本文来源于《地质与勘探》期刊2014年05期)

周贤金,施建斌,钱静,徐豪[4](2014)在《江苏徐州利国地区铁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与成矿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国矿区是江苏重要铁矿基地之一,目前已探明资源量约6 000万t,现保有资源量约1 600万t。寻找和扩大周边接替资源,意义重大。分析了该地区矿体产出的地质、地球物理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各种找矿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开展综合研究,总结矿体产出规律,通过区域成矿条件和典型矿床研究,建立预测要素图。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域内铁矿成矿预测,建立综合找矿模型,圈定找矿靶区,为该地区寻找接替资源指明方向。(本文来源于《地质学刊》期刊2014年01期)

房晓龙,陈建国,王成彬[5](2013)在《云南德钦羊拉铜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外围找矿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羊拉铜矿是金沙江成矿带北端的典型矿床。在充分收集数据资料和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类型、地质控矿因素、物化探异常特征、遥感线环解译和蚀变特征的研究,获取区域找矿标志,并建立了羊拉铜矿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利用此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找矿预测,共圈定和评价了6个找矿靶区。(本文来源于《地质学刊》期刊2013年03期)

彭翼,何玉良,曾涛,钟江文,许国丽[6](2013)在《河南省Mo矿区域成矿模式与综合信息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河南省不同时期Mo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进行了归纳,建立了主要类型Mo矿成矿模式,总结了成矿规律;进而通过综合信息数据处理,讨论了不同类型Mo矿预测要素的提取,建立了符合地质概念模型的斑岩-矽卡岩型Mo矿综合信息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占绝对主要地位的早白垩世Mo矿受控于滨西太平洋构造域东秦岭—大别陆内岩浆弧,强烈的岩浆活动造成浅源浅成快速冷侵位的粗粒花岗岩大岩基与控制Mo矿的深源浅成热侵位细粒花岗岩-花岗斑岩-侵入角砾岩小岩体在同一剥蚀平面紧密共生,不仅存在"小岩体成大矿"的规律,而且存在大岩基边缘和旁侧成大矿的规律。相同特征的矿产因所处地质背景的不同而预测要素有所差异,但通常可以根据剩余重力低-ΔT化极正磁异常及其梯度模来拟合岩体与接触带,以Mo主成矿因子得分正异常和Pb-Zn-Ag主成矿因子得分负异常确定斑岩-矽卡岩型Mo(W)矿的成矿范围。通过CSAMT-SIP-裂隙地球化学联合剖面测量可有效预测隐伏矿体部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刘婷婷,何政伟,崔晓亮,倪忠云,刘鸿飞[7](2011)在《基于GIS信息量法的西藏洞中拉地区铅锌矿综合信息模型构建与找矿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Landsat-7 ETM+数据,结合洞中拉-亚贵拉矿集区1∶25万地质、矿产、化探等综合资料,建立了该区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对研究区的断裂、地层、岩体、化探-遥感异常等成矿信息的有利度进行分析,建立了有利于成矿的单个变量和组合变量空间数据库;利用GIS空间分析和信息量法进行综合定量成矿预测,圈定了7个成矿远景区。(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杨晓坤,秦德先,冯美丽,胡志军,伍伟[8](2009)在《广西大厂矿田叁维地学模型及综合信息找矿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型矿业软件Surpac Vision建立了广西大厂的矿山叁维地学模型。叁维地学模型是数字矿山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直观定量地反映了矿山地形,地层,构造,岩浆岩和钻孔地球化学原生晕的基本情况。可以实现叁维动态多方案圈定异常,对异常的形态特征、叁维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地质因素,实现了矿山叁维综合地学信息找矿预测。(本文来源于《地质找矿论丛》期刊2009年01期)

丁秀芳,高建国,陶莉,赵长江[9](2008)在《梁河锡矿综合成矿信息定量模型的建立与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网络化单元法划分单元,运用多元数学地质理论和方法进行单元块综合信息计算和单变量、复合变量的提取,界定找矿信息量值,建立综合成矿信息定量模型,从而优选成矿靶区和并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云南地质》期刊2008年04期)

毛政利,刘之葵,赖健清,杨斌[10](2008)在《铜陵凤凰山铜矿区多源信息综合集成成矿预测模型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凤凰山铜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作用过程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分析和动力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结合现代成矿预测理论,提取了本区多元地学信息综合集成的成矿预测信息,并利用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拟合功能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探讨建立了本区多元信息综合集成的成矿预测模型。(本文来源于《地质找矿论丛》期刊2008年01期)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总结回顾了近30年来遥感信息获取技术、遥感找矿模型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提出了遥感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基本概念及找矿预测方法。认为遥感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更加突出综合信息与找矿标志的系统组合,指出模型构建的关键是实现"地质找矿要素"向"遥感信息要素"的相互转换。以二连浩特北部地区为例,构建了该地区以遥感信息为主要数据源的遥感地质信息获取技术方法及找矿预测模型,圈定了5个重要的钨钼铜多金属矿找矿靶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应用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杨佳佳,林楠.基于证据加权模型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J].地质学报.2016

[2].李建国,高学生,奥琮,张国利,范素英.遥感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与找矿预测——以二连浩特北部地区为例[J].地质学刊.2016

[3].司荣军,毛广钰,向中林,甘延景,杜显彪.基于GIS技术的鲁西铜石金矿聚集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J].地质与勘探.2014

[4].周贤金,施建斌,钱静,徐豪.江苏徐州利国地区铁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与成矿预测[J].地质学刊.2014

[5].房晓龙,陈建国,王成彬.云南德钦羊拉铜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外围找矿预测[J].地质学刊.2013

[6].彭翼,何玉良,曾涛,钟江文,许国丽.河南省Mo矿区域成矿模式与综合信息预测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

[7].刘婷婷,何政伟,崔晓亮,倪忠云,刘鸿飞.基于GIS信息量法的西藏洞中拉地区铅锌矿综合信息模型构建与找矿预测[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1

[8].杨晓坤,秦德先,冯美丽,胡志军,伍伟.广西大厂矿田叁维地学模型及综合信息找矿预测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2009

[9].丁秀芳,高建国,陶莉,赵长江.梁河锡矿综合成矿信息定量模型的建立与预测[J].云南地质.2008

[10].毛政利,刘之葵,赖健清,杨斌.铜陵凤凰山铜矿区多源信息综合集成成矿预测模型探讨[J].地质找矿论丛.2008

论文知识图

1河南省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大地构造...5达龙矿段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图Fig.5...基于GIS的综合成矿预测流程图普晴锑金勘查区线性构造等条数图东天山地区矿床成矿系列(亚系列)分布...一16).其中,

标签:;  ;  ;  ;  ;  ;  ;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论文_杨佳佳,林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