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论文和设计-龙北荣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它包括电源适配器以及与电源适配器连接且由若干灯体串接而成的灯串组,灯体与灯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灯体包括主体、连接于主体上的第一接口以及设置于主体上与第一接头可对位插接的第二接头,两个相邻灯体之间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灯体通过第一接头可拆卸的连接于电源适配器。利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对位插接,将灯体与灯体之间的串接,从而组合形成不同灯体数量的灯串;并且多个灯体的组合,使得灯串可以到达不同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源适配器以及与电源适配器连接且由若干灯体串接而成的灯串组,所述灯体与灯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灯体包括主体、连接于主体上的第一接口以及设置于主体上与第一接头可对位插接的第二接头,两个所述相邻灯体之间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灯体通过第一接头可拆卸的连接于电源适配器。

设计方案

1.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源适配器以及与电源适配器连接且由若干灯体串接而成的灯串组,所述灯体与灯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灯体包括主体、连接于主体上的第一接口以及设置于主体上与第一接头可对位插接的第二接头,两个所述相邻灯体之间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灯体通过第一接头可拆卸的连接于电源适配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通过电源线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二接头镶嵌于主体或通过电源线与主体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上设置有与第一接头对位配合的第三接头,所述第三接头与第二接头的结构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用于将交流电转成直流电的整流模块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直流电源输入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和直流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均电连接于第三接头的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块包括一个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引脚VCC、引脚VIN、引脚FB、引脚GND、引脚OC、引脚FB、引脚VS以及引脚IS,所述整流模块还包括交流输入端与外界交流电连接的整流桥、一端连接于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的整流电感、第一引脚与整流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且型号为EPC13的变压器、集电极与变压器的第二引脚连接且基极连接于芯片的引脚OC的三极管、一端连接于变压器的第一引脚且另一端连接于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的第一整流电容、一端连接于变压器的第一引脚的第一电阻、连接于第一电阻与芯片的引脚VIN之间的第二电阻、连接于第一电阻与芯片的引脚VCC之间的第三电阻、连接于芯片的引脚VCC与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第一电容、正极连接于变压器的第三引脚且负极连接于芯片的引脚VCC的取样二极管、连接于变压器的第三引脚与芯片的引脚FB之间的取样电阻、连接于芯片的引脚FB与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第四电阻、连接于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第五电阻、连接于芯片的引脚SEL与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第二电容、连接于芯片的引脚VS与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第三电容、正极连接于三极管的集电极的截止二极管、连接于截止二极管与变压器的第一引脚之间的第六电阻、并联于第六电阻两端的第四电容、正极连接于变压器的第八引脚的导向二极管、连接于导向二极管的负极与变压器的第五引脚之间的第二整流电容、并联于第二整流电容两端的第七电阻以及并联于第二整流电容两端的补偿电容,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芯片的引脚VCC之间设置有第八电阻,所述芯片的引脚GND和引脚IS均连接于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导向二极管连接于第三接头的正极输入端,所述变压器的第五引脚连接于第三接头的负极输入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上沿垂直于其拔插方向设置有台阶槽,绕所述第二接头的外周且沿第一接头的拔插方向设置有与台阶槽对位卡合的弹性卡勾,绕所述第二接头的外周环周的设置有用于限定第一接头摆动的限位环,所述弹性卡勾设置于限位环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壳体、置于壳体上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灯罩、置于壳体内的控制板以及电连接于控制板的多个LED灯,每个所述灯体上的第一接头通过电源线电连接于控制板,所述第二接头焊接于控制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包括控制器、天线以及相互并联且均连接于第一接头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之间的并联支路,所述控制器包括引脚VDD、引脚ANT、两个引脚GND、多个引脚GP以及多个引脚PWM,所述控制器的引脚VDD连接于第一接头的正极输出端,所述天线连接于控制器的引脚ANT,每个所述并联支路上均连接有一个LED灯和一个导通三极管,每个所述并联支路通过一个导通三极管与控制器相连通,每个所述导通三极管的集电极与LED灯的负极相连且导通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接头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每个所述导通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的一个PWM引脚连接,所述导通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的引脚PWM之间串接有第九电阻,所述导通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有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接地且另一端与导通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接头之间还连接有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的正极与第一接头的正极输出端连接且负极与导通三极管的一个引脚GND连接,所述霍尔传感器的信号端与控制器的一个引脚GP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另一个引脚GND接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支路为四条,每条所述并联支路上的上的LED灯分别为RGBW LED灯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为USB公头和USB母头。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为TYPC接头的公头和母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

背景技术

目前LED灯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特别是在一些节日,人们总是可以在街头,商场以及广场中都可以看见LED灯带来的各种绚丽的色彩。LED灯串闪烁效果多化,给环境带来装饰美感。这种装饰灯串的结构是由多个普通LED串联组成,然后外加控制电路,利用控制电路输出具有的变化效果来对灯串进行控制,使得灯串在使用过程,出现闪烁变化,装饰环境的效果。目前的灯串一般都是固定的长度,且灯串中LED灯的数量也是固定的,但在不同和场合需要使用不同长度的灯串以便到达相应的装饰效果,现有的灯串长度时固定的,不能到达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它包括电源适配器以及与电源适配器连接且由若干灯体串接而成的灯串组,所述灯体与灯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灯体包括主体、连接于主体上的第一接口以及设置于主体上与第一接头可对位插接的第二接头,两个所述相邻灯体之间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灯体通过第一接头可拆卸的连接于电源适配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通过电源线与主体连接,所述第二接头镶嵌于主体或通过电源线与主体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上设置有与第一接头对位配合的第三接头,所述第三接头与第二接头的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用于将交流电转成直流电的整流模块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直流电源输入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和直流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均电连接于第三接头的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整流模块包括一个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引脚VCC、引脚VIN、引脚FB、引脚GND、引脚OC、引脚FB、引脚VS以及引脚IS,所述整流模块还包括交流输入端与外界交流电连接的整流桥、一端连接于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的整流电感、第一引脚与整流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且型号为EPC13的变压器、集电极与变压器的第二引脚连接且基极连接于芯片的引脚OC的三极管、一端连接于变压器的第一引脚且另一端连接于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的第一整流电容、一端连接于变压器的第一引脚的第一电阻、连接于第一电阻与芯片的引脚VIN之间的第二电阻、连接于第一电阻与芯片的引脚VCC之间的第三电阻、连接于芯片的引脚VCC与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第一电容、正极连接于变压器的第三引脚且负极连接于芯片的引脚VCC的取样二极管、连接于变压器的第三引脚与芯片的引脚FB之间的取样电阻、连接于芯片的引脚FB与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第四电阻、连接于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第五电阻、连接于芯片的引脚SEL与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第二电容、连接于芯片的引脚VS与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第三电容、正极连接于三极管的集电极的截止二极管、连接于截止二极管与变压器的第一引脚之间的第六电阻、并联于第六电阻两端的第四电容、正极连接于变压器的第八引脚的导向二极管、连接于导向二极管的负极与变压器的第五引脚之间的第二整流电容、并联于第二整流电容两端的第七电阻以及并联于第二整流电容两端的补偿电容,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芯片的引脚VCC之间设置有第八电阻,所述芯片的引脚GND和引脚IS均连接于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导向二极管连接于第三接头的正极输入端,所述变压器的第五引脚连接于第三接头的负极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上沿垂直于其拔插方向设置有台阶槽,绕所述第二接头的外周且沿第一接头的拔插方向设置有与台阶槽对位卡合的弹性卡勾。

优选地,绕所述第二接头的外周环周的设置有用于限定第一接头摆动的限位环,所述弹性卡勾设置于限位环上,所述主体包括壳体、置于壳体上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灯罩、置于壳体内的控制板以及电连接于控制板的多个LED灯,每个所述灯体上的第一接头通过电源线电连接于控制板,所述第二接头焊接于控制板上。

优选地,所述控制板包括控制器、天线以及相互并联且均连接于第一接头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之间的并联支路,所述控制器包括引脚VDD、引脚ANT、两个引脚GND、多个引脚GP以及多个引脚PWM,所述控制器的引脚VDD连接于第一接头的正极输出端,所述天线连接于控制器的引脚ANT,每个所述并联支路上均连接有一个LED灯和一个导通三极管,每个所述并联支路通过一个导通三极管与控制器相连通,每个所述导通三极管的集电极与LED灯的负极相连且导通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接头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每个所述导通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的一个PWM引脚连接,所述导通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的引脚PWM之间串接有第九电阻,所述导通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有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接地且另一端与导通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接头之间还连接有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的正极与第一接头的正极输出端连接且负极与导通三极管的一个引脚GND连接,所述霍尔传感器的信号端与控制器的一个引脚GP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另一个引脚GND接地。

优选地,所述并联支路为四条,每条所述并联支路上的上的LED灯分别为RGBW LED灯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为USB公头和USB母头。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为TYPC接头的公头和母头。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对位插接,将灯体与灯体之间的串接,从而组合形成不同灯体数量的灯串;并且多个灯体的组合,使得灯串可以到达不同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源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源适配器的原理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流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灯体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源适配器1以及与电源适配器1连接且由若干灯体2串接而成的灯串组,灯体2与灯体2之间可拆卸连接,每个灯体2包括主体、连接于主体上的第一接口21以及设置于主体上与第一接头21可对位插接的第二接头22,两个所述相邻灯体2之间通过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连接,灯体2通过第一接头可拆卸的连接于电源适配器1。

基于上述结构,利用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的对位插接,将灯体2与灯体2之间的串接,从而组合形成不同灯体数量的灯串;并且多个灯体的组合,使得灯串可以到达不同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当一个灯体2损坏时,只需切换损坏的灯体2即可;且利用灯体2与电源适配器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实现电源适配器1和灯体2的单独使用和切换.

为了便于灯体之间的插接,本实施例的第一接头21通过电源线与主体连接,第二接头22镶嵌于主体上或通过电源线与主体连接,电源适配器1上设置有与第一接头21对位配合的第三接头11,第三接头11与第二接头22的结构相同。利用第一接头21上的电源线,便于灯体之间的插接,且利用电源线可以将灯体安装到不同的位置和角度。

为了便于灯体的固定,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灯体固定到外界物体上的卡勾23.

为了给该灯串提供多种供电方式,本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1包括壳体12、设置于壳体12内用于将交流电转成直流电的整流模块13以及设置于壳体12内的直流电源输入模块14(本实施例为5V),整流模块13的输出端和直流电源输入模块14的输出端均电连接于第三接头11的输入端。利用整流模块13和直流电源输入模块14保证该灯串可以分别利用直流电和交流电作为驱动;在不同的供电环境中,如采用市电110V、220V供电,或者USB世界通用标准5V供电(包括移动电源)。

为了实现交流电的转换,本实施例的整流模块13包括一个芯片U1,芯片U1包括引脚VCC、引脚VIN、引脚FB、引脚GND、引脚OC、引脚FB、引脚VS以及引脚IS,整流模块13还包括交流输入端与外界交流电连接的整流桥D0、一端连接于整流桥D0的正极输出端的整流电感L1、第一引脚与整流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且型号为EPC13的变压器T1、集电极与变压器T1的第二引脚连接且基极连接于芯片U1的引脚OC的三极管Q1、一端连接于变压器T1的第一引脚且另一端连接于整流桥D0的负极输出端的第一整流电容C1、一端连接于变压器T1的第一引脚的第一电阻R1、连接于第一电阻R1与芯片U1的引脚VIN之间的第二电阻R2、连接于第一电阻R1与芯片U1的引脚VCC之间的第三电阻R3、连接于芯片U1的引脚VCC与整流桥D0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第一电容C2、正极连接于变压器T1的第三引脚且负极连接于芯片U1的引脚VCC的取样二极管D1、连接于变压器T1的第三引脚与芯片的引脚FB之间的取样电阻R4、连接于芯片U1的引脚FB与整流桥D0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第四电阻R5、连接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整流桥D0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第五电阻R6、连接于芯片U1的引脚SEL与整流桥D0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第二电容C3、连接于芯片U1的引脚VS与整流桥D0的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第三电容C4、正极连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的截止二极管D2、连接于截止二极管D2与变压器T1的第一引脚之间的第六电阻R7、并联于第六电阻R7两端的第四电容C5、正极连接于变压器T1的第八引脚的导向二极管D3、连接于导向二极管D3的负极与变压器T1的第五引脚之间的第二整流电容C6、并联于第二整流电容C6两端的第七电阻R8以及并联于第二整流电容C6两端的补偿电容C7,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芯片U1的引脚VCC之间设置有第八电阻R9,芯片U1的引脚GND和引脚IS均连接于整流桥D0的负极输出端,整流桥D0的负极输出端接地,导向二极管D2连接于第三接头11的正极输入端,变压器T1的第五引脚连接于第三接头11的负极输入端。利用整流桥D0将交流电转成直流电,经过整流电感L1和第一整流电容C1的整流滤波后,利用三极管Q1放大作用,在变压器T1作用下将交流电转成5V直流电。

由于直流电源输入模块14直接与第三接头11连接,属于公知常识,因此不作阐述。

为了保证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连接固定,本实施例的第一接头21上沿垂直于其拔插方向设置有台阶槽24,绕所述第二接头22的外周且沿第一接头21的拔插方向设置有与台阶槽24对位卡合的弹性卡勾25。利用弹性卡勾25与台阶槽24的周壁的卡扣实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固定。

为了保证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连接固定后不出现相对摆动,绕所述第二接头22的外周环周的设置有用于限定第一接头21摆动的限位环26,所述弹性卡勾25设置于限位环26上。利用限位环26将第一接头21的外周围合,从而限定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相对摆动。

为了保证灯体2的发光,本实施例的主体包括壳体27、置于壳体27上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灯罩28、置于壳体内的控制板(图中为示出)以及电连接于控制板的多个LED灯,每个灯体2上的第一接头21通过电源线电连接于控制板,第二接头22电连接于控制板上。LED灯发光后通过灯罩投射到外部环境中。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灯体的正常发光,控制板包括控制器U2、天线以及相互并联且均连接于第一接头21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之间的并联支路,控制器U2包括引脚VDD、引脚ANT、两个引脚GND、多个引脚GP以及多个引脚PWM,控制器U2的引脚VDD连接于第一接头21的正极输出端,天线连接于控制器U1的引脚ANT,每个并联支路上均连接有一个LED灯(本实施例设置有四条支路,相应支路上的LED灯的附图标记为LED1、LED2、LED3、LED4)和一个导通三极管(本实施例设置有四条支路,相应支路上的导通三极管的附图标记为Q21,Q22,Q23,Q24),每个并联支路通过一个导通三极管(以Q21所在的支路为例)与控制器U2相连通,每个导通三极管Q21的集电极与LED灯的负极相连且导通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接头2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每个导通三极管Q21的基极与控制器U2的一个PWM引脚连接,所述导通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U2的引脚PWM之间串接有第九电阻(本实施例设置有四条支路,相应支路上的第九电阻的附图标记为R91,R92,R93,R94),导通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有第十电阻((本实施例设置有四条支路,相应支路上的第十电阻的附图标记为R11,R12,R13,R14)),第十电阻的一端接地且另一端与导通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控制器与第一接头之间还连接有霍尔传感器HW,霍尔传感器HW的正极与第一接头的正极输出端连接且负极与导通三极管的一个引脚GND连接,霍尔传感器的信号端与控制器的一个引脚GP连接,控制器的另一个引脚GND接地。通过芯片控制不同支路上的导通三极管,从而控制不同支路上的LED灯发光。

进一步的,芯片带有远程信号控制功能,可以通过手机APP或遥控等功能来控制不同支路上的LED灯发光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灯体的色彩丰富,本实施例并联支路为四条,每条并联支路上的上的LED灯分别为RGBW LED灯中的一种。通过不同的RGBW LED灯的组合使得灯体的发光色彩丰富。

为了保证该灯体的通用性,本实施例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分别为USB公头和USB母头。利用USB接头的使用广泛性,本实施例的灯体单独插接到其他功能设备上也可以使用,电源适配器的直流电源输入模块14的接头为USB公头;每个灯体上的第二接头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分别连接于该灯体的第一接头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

进一步的,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分别为TYPC接头的公头和母头。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的对位第三接头11也开设有与第一接头配合的弹性卡扣以及限位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5315.7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1(四川)

授权编号:CN209245766U

授权时间:20190813

主分类号:F21S 4/10

专利分类号:F21S4/10;F21V21/002;F21V23/06;H05B33/08;F21Y115/10;F21Y103/10

范畴分类:35A;

申请人:龙北荣

第一申请人:龙北荣

申请人地址:637800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木桥巷1号

发明人:龙北荣

第一发明人:龙北荣

当前权利人:龙北荣

代理人:刘志海

代理机构:44399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一种便于拆分的灯串论文和设计-龙北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