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开阳县人民医院贵州开阳550300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择取在我院接受牙列缺损治疗的且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入院的患者76例,按奇数、偶数诊疗的先后顺序分组,一组进行常规修复治疗(参照组,共有38例),而另一组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研究组,共有38例)。结果:组间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方式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其治疗效果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与牙齿美观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牙列缺损;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286-01

牙列缺损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会对患者的牙齿美观与咀嚼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随着种植牙技术的发展,口腔种植修复已经成为了治疗牙列缺损的主要方式。此次研究主要对比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内容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取在我院接受牙列缺损治疗的且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入院的患者76例,按奇数、偶数诊疗的先后顺序分组,奇数则为参照组,而偶数则为研究组。参照组有38例牙列缺损患者,而研究组亦有38例牙列缺损患者。

其中,参照组中,牙列缺损患者其男、女性别比例为23:15,共有38例,其年龄在21岁至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77±6.27)岁。

研究组中,牙列缺损患者其男、女性别比例为21:17,共有38例,其年龄在22岁至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16±6.43)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牙列缺损诊断标准[1],同时也符合自愿原则;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口腔菌斑以及牙石。

排除标准:本次研究将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患者排除在外,排除了心脏、肾脏、肝脏存有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疾病的患者。

经统计学确认,组间牙列缺损患者其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后,P值在0.05以上,其差异不显著,这表明组间基本临床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因此组间患者可进行疗效的分析、比较。

1.2治疗牙列缺损的方法

1.2.1参照组:进行常规修复。按照常规流程做好消毒与麻醉工作,将残留体清除并备牙,制作好牙模型并为患者佩戴。

1.2.2研究组: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消毒、麻醉方式照常规进行。接着在口腔中确定种植体的植入点,并将粘骨膜切开剥离,致粘骨膜的孔洞形成,接着在植入点处钻孔,同时植入备好的植入体,完成之后缝合。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抗感染的治疗。

1.3观察评价指标

1.3.1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其中无效表示牙列缺损没有得到修复且外观同正常牙齿差异显著,咀嚼时会有明显的不适感。

有效表示牙列缺损基本得到了修复,其外观相较于正常的牙齿没有太大的差异。

显效表示牙列缺损已完全被修复,咀嚼功能与外观均正常。

1.3.2并发症:主要有刺激痛、桩核脱落。

1.4统计学处理

将参与此次研究的76例牙列缺损患者的相关情况数据,于此次研究结束之后,准确无误地录入进SPSS19.0软件中做数据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其对比方法是X2检验;组间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即当p值在0.05以下,可以表示此次实验研究的参照组和研究组之间治疗方式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的数据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37%,参照组仅为73.68%,组间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方式更具有优势,p<0.05。详细的疗效数据参见表1:

表1.组间详细的疗效数据表

组别例数无效(例)有效(例)显效

(例)总治疗有效率

(例,%)

参照组381019928(73.68)

研究组381102737(97.37)

χ2---8.610

p---<0.05

2.2并发症比较: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并发症更少,p<0.05。详细的数据参见表2:

表2.组间并发症比较

组别例数刺激痛(例)桩核脱落(例)发生率(例,%)

参照组3810313(34.21)

研究组38202(5.26)

χ2--10.050

p--<0.05

3.讨论

牙列缺损是临床各类牙科疾病中常见的疾病,牙列缺损是指部分牙齿缺失导致的恒牙牙列不完整。牙列缺损会影响患者咀嚼功能、辅助发音的功能和美观程度,同时还可能会影响患者口颌系统的健康,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疗[2-3]。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治疗牙列缺损的方式已由传统方式逐渐发展为使用种植义齿进行修复的治疗方式;此外,还有固定义齿、可摘局部义齿等方式。有研究发现,固定义齿的治疗方式其使用的范围较窄,并且实际应用中容易受多种因素限制,一般与患者的牙周健康的程度以及牙齿缺失的数目关系较大,另外患有牙槽嵴组织受损的患者也不可以使用固定义齿修复的治疗方式;而可摘局部义齿的治疗方式则整体使用较少[4]。口腔种植修复的治疗方式经多次研究发现,其适用于患有牙周不健康、牙齿缺失、牙槽嵴组织缺损以及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条件的患者,并且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3个月入院复诊时,其牙齿的咀嚼功能、外观、修复情况均能够得到患者的满意,且刺痛感、桩核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极低。

但是,临床使用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时,与患者的骨组织密度情况、口腔的卫生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患者患有骨质疏松会影响种植体初期的稳定[5],所以,在具体的手术过程中,应该严格把握好患者的手术适应证,以提高牙列缺损的治疗成功率。

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37%,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73.68%,并发症高达34.21%,组间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方式更具有优势,p<0.05。

综上所述,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其治疗效果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与牙齿美观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江涛.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5(6):94-95.

[2]李民.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5,28(6):63-64.

标签:;  ;  ;  

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