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论文和设计-黄晓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包括弧形导向轨道以及同轴设置的聚氨酯轮、同步轮和驱动轴;其中,同步轮套设于驱动轴外侧,驱动轴与聚氨酯轮连接,沿聚氨酯轮和驱动轴的轴向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壁沿其轴向开设有键槽,聚氨酯轮和驱动轴通过贯穿连接孔的螺栓连接,螺栓上开设有与键槽相配合的装配键;沿聚氨酯轮外周面内侧设置有导向环,弧形导向轨道上设置有与导向环相配合的弧形导向槽。该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省去了导向轮及导向轮安装板,节省了穿梭车和货架的成本;且采用一个特定结构的螺栓进行固定,节省了更换时间及零件更换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导向轨道(10),以及同轴设置的聚氨酯轮(1)、同步轮(2)和驱动轴(3);其中,所述同步轮(2)套设于所述驱动轴(3)外侧,所述驱动轴(3)与所述聚氨酯轮(1)连接,沿所述聚氨酯轮(1)和驱动轴(3)的轴向开设有连接孔(5),所述连接孔(5)内壁沿其轴向开设有键槽(7),所述聚氨酯轮(1)和所述驱动轴(3)通过贯穿所述连接孔(5)的螺栓(13)连接,所述螺栓(13)上开设有与所述键槽(7)相配合的装配键(15);沿所述聚氨酯轮(1)外周面内侧设置有导向轮(4),所述弧形导向轨道(10)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轮(4)相配合的弧形导向槽(11)。

设计方案

1.一种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导向轨道(10),以及同轴设置的聚氨酯轮(1)、同步轮(2)和驱动轴(3);其中,所述同步轮(2)套设于所述驱动轴(3)外侧,所述驱动轴(3)与所述聚氨酯轮(1)连接,沿所述聚氨酯轮(1)和驱动轴(3)的轴向开设有连接孔(5),所述连接孔(5)内壁沿其轴向开设有键槽(7),所述聚氨酯轮(1)和所述驱动轴(3)通过贯穿所述连接孔(5)的螺栓(13)连接,所述螺栓(13)上开设有与所述键槽(7)相配合的装配键(15);沿所述聚氨酯轮(1)外周面内侧设置有导向轮(4),所述弧形导向轨道(10)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轮(4)相配合的弧形导向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轮(1)由聚氨酯外轮(8)和钢板内轮(9)组成,所述聚氨酯外轮(8)套设于所述钢板内轮(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4)和所述钢板内轮(9)均为不锈钢材质,且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4)和所述弧形导向槽(1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槽(11)外侧的部分所述弧形导向轨道(10)的两端固定连接普通轨道(17),且在行驶时所述导向轮(4)位于所述普通轨道(17)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槽(11)的两端呈开口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孔(5)外侧,在所述聚氨酯轮(1)端面开设有与所述螺栓(13)一端的端帽(14)相配合的环形槽(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3)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与螺帽相配合的螺纹(16),所述螺纹(16)位于所述装配键(15)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槽(7)和所述装配键(15)的横截面为方形或梯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槽(7)至少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孔(5)内壁。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梭车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物流配送逐渐成为电子商务的核心要素。在当前的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具有发货单位小型化的特点,品种多、批量小、批次多、周期短,传统的人工操作、传送带式或是AGV式的仓储物流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而基于智能穿梭车的智能仓库物流正在兴起,穿梭车作为智能仓库中的一种自动输送设备,使用越来越广泛,穿梭车一般位于输送轨道上,通过行走机构带动其在输送轨道上来回滑动以实现物料在各工位上的输送。

目前穿梭车用驱动轮在轨道转弯处行进时,需要对驱动轮进行导向,以防止驱动轮不会脱轨。传统的方式是对驱动轮配设相应的导向轮进行导向,同时需安装导向轮安装板用于装设导向轮,不可避免的提高了穿梭车的自重和成本。此外,现有的聚氨酯或橡胶类包裹表面类的驱动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聚氨酯包裹成在轨道上遇到磕碰,或者老化等原因,造成聚氨酯层被破坏,使内衬钢体直接接触轨道表面,长时间下来,会破坏轨道的油漆或由于破损行走轮在轨道上颠簸行走,严重影响了穿梭车使用的稳定性,影响工作效率。由于现有聚氨酯轮是硫化于钢体上的,一旦被破坏,只有更换驱动轮,而驱动轮的更换操作复杂,相当耗时耗力耗成本,间接了影响了物流配送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穿梭的驱动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拆卸式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包括:弧形导向轨道,以及同轴设置的聚氨酯轮、同步轮和驱动轴;其中,所述同步轮套设于所述驱动轴外侧,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聚氨酯轮连接,沿所述聚氨酯轮和驱动轴的轴向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壁沿其轴向开设有键槽,所述聚氨酯轮和所述驱动轴通过贯穿所述连接孔的螺栓连接,所述螺栓上开设有与所述键槽相配合的装配键;沿所述聚氨酯轮外周面内侧设置有导向环,所述弧形导向轨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环相配合的弧形导向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上,所述聚氨酯轮由聚氨酯外轮和钢板内轮组成,所述聚氨酯外轮套设于所述钢板内轮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上,所述导向环和所述钢板内轮均为不锈钢材质,且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上,所述导向环和所述弧形导向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上,所述弧形导向槽外侧的部分所述弧形导向轨道的两端固定连接普通轨道,且在行驶时所述导向环位于所述普通轨道的内侧。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上,所述弧形导向槽的两端呈开口状。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上,沿所述连接孔外侧,在所述聚氨酯轮端面开设有与所述螺栓一端的端帽相配合的环形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上,所述螺栓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与螺帽相配合的螺纹,所述螺纹位于所述装配键外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上,所述键槽和所述装配键的横截面为方形或梯形结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上,所述键槽至少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壁。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仓储穿梭车用导向驱动,通过在聚氨酯轮上设置导向环和在弧形导向轨道设置与导向环相配合的弧形导向槽,使得聚氨酯轮在普通轨道转向时,通过弧形导向轨道产生一导向作用,且在经过弧形导向槽时,弧形导向槽会对聚氨酯轮进行一次矫正,使驱动轮不会脱轨;相对传统的导向轮结构设计,该导向驱动轮省去了导向轮及导向轮安装板,节省了穿梭车和货架的成本;此外,在将驱动轴和聚氨酯轮采用一个特定结构的螺栓进行固定,节省了更换时间及零件更换成本,更换时,只需要将连接聚氨酯轮和驱动轴的螺栓拆除就可以对损坏的聚氨酯轮或同步轮进行更换,而不用整体更换,方便、快捷、简单,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中弧形导向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中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聚氨酯轮,2-同步轮,3-驱动轴,4-导向环,5-连接孔,6-环形槽,7-键槽,8-聚氨酯外轮,9-钢板内轮,10-弧形导向轨道,11-弧形导向槽,12-耐磨涂层, 13-螺栓,14-端帽,15-装配键,16-螺纹,17-普通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包括:弧形导向轨道10,以及同轴设置的聚氨酯轮1、同步轮2和驱动轴3;其中,所述同步轮2套设于所述驱动轴3外侧,所述驱动轴3与所述聚氨酯轮1连接,沿所述聚氨酯轮1和驱动轴3的轴向开设有连接孔5,所述连接孔5内壁沿其轴向开设有键槽7,所述聚氨酯轮1和所述驱动轴3通过贯穿所述连接孔5的螺栓13 连接,所述螺栓13上开设有与所述键槽7相配合的装配键15;沿所述聚氨酯轮 1外周面内侧设置有导向环4,所述弧形导向轨道10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环4相配合的弧形导向槽11。通过在聚氨酯轮1上设置导向环4和在弧形导向轨道10 设置与导向环4相配合的弧形导向槽11,使得聚氨酯轮1在普通轨道17上进行转向时,通过弧形导向轨道10产生一导向作用,且在经过弧形导向槽11时,弧形导向槽11会对聚氨酯轮1进行一次矫正,使驱动轮不会脱轨;相对传统的导向轮结构设计,该导向驱动轮省去了导向轮及导向轮安装板,节省了穿梭车和货架的成本。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聚氨酯轮1由聚氨酯外轮8和钢板内轮9组成,所述聚氨酯外轮8套设于所述钢板内轮9上。作为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氨酯外轮9与所述钢板内轮8过盈配合连接,且不可拆卸。以及如图1、3和4所示,所述导向环4和所述钢板内轮9均为不锈钢材质,且一体成型。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导向环4和所述弧形导向槽1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结构。所述弧形导向槽11外侧的部分所述弧形导向轨道10的两端固定连接普通轨道17,且在行驶时所述导向环4位于所述普通轨道17的内侧。在弧形导向轨道10的表面涂覆有耐磨涂层12,且所述弧形导向槽11的两端呈开口状,便于导向环4在从普通轨道17向弧形导向轨道10过渡时,使导向环4 很容易进入弧形导向槽11内。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6所示,沿所述连接孔5外侧,在所述聚氨酯轮1端面开设有与所述螺栓13一端的端帽14相配合的环形槽6。且在所述螺栓 13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与螺帽相配合的螺纹16,所述螺纹16位于所述装配键15 外侧。装配时,将同步轮先行安装在驱动轴外侧,然后将驱动轴和聚氨酯轮的键槽对齐后,从聚氨酯轮1一侧的连接孔5内穿入螺栓13,螺栓13从驱动轴3一侧的连接孔5穿出并采用螺帽锁紧固定。

此外,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键槽7和所述装配键15的横截面为方形或梯形结构。所述键槽7至少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孔5内壁。在将驱动轴3和聚氨酯轮1采用一个特定结构的螺栓13进行固定,节省了更换时间及零件更换成本。当需对损坏的聚氨酯轮或同步轮进行更换时,只需要将连接聚氨酯轮1和驱动轴3的螺栓13拆除,即可对损坏的聚氨酯轮1或同步轮2进行更换,而不用整体更换,方便、快捷、简单,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7759.3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567438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B65G 25/06

专利分类号:B65G25/06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隆链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隆链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金桥路28号新金桥大厦33楼

发明人:黄晓明;马云龙

第一发明人:黄晓明

当前权利人:隆链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智能穿梭车用驱动轮导向装置论文和设计-黄晓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