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勤:曾国藩家训思想对人生观教育的启示论文

武永勤:曾国藩家训思想对人生观教育的启示论文

[摘 要]曾国藩家训被誉为“千古家训之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研究曾国藩家训思想的特点、内容,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及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启示,旨在探索提高人生观教育生动性和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曾国藩家训;人生观教育;启示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对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有着永不褪色的价值。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出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

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完成锦凌水库、青山水库、应急入连工程、长海县引水工程收尾工作;推进猴山水库、观音阁水库输水等续建项目建设。二是完成清河、汤河水库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和四道号水库加固主体工程建设。抓好水闸、水库除险加固和降等报废工作。三是开工建设23个中小河流、15个主要支流和独流入海河流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万亩。实施大伙房水库水源保护区综合治理工程。四是完成200万亩节水滴灌主体工程建设。解决1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改造7座大中型灌区、248座泵站;发放移民直补资金3亿元,完成移民项目369个。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功绩人品、道德修养、著作文章、为人做官之道,为世人称颂敬仰。他为后人留下的宝贵著作《曾国藩全集》,浩浩三十大册,洋洋1 500万字[2],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曾国藩家训思想的特点

(一)丰富性

曾国藩家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内容的丰富性。从教育对象上来说,曾国藩写的家书不仅有给子女的,而且更多一部分是给兄弟、族人的。而且这些家书,不管当时曾国藩出于什么样的用意,在那时就公之于众,对更多的人起到了教育的作用。也就是说曾国藩家训不仅包含对子女的教育,而且将这种教育延伸到了社会教育。从教育内容上来说,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有读书、立志、修身、齐家、为人、做官、治军等方面,几乎无所不包。从时间跨度上来说,从他去京城做官到他病终长达30多年,给家人的家书有时隔几日写一封,有时甚至一日写多封,为后人留下了上千万字的大作。

(二)多元性

曾国藩的家训不仅渗透了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而且也渗透着道家淡泊名利、不争不抢的思想。儒家关于仁义道德、君子理想人格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的影响着曾国藩的思想,曾国藩也把这些思想运用到自己的为人处事中,指引着自己的人生实践。曾国藩在不断提高自己、取得业绩的同时,低调从事,让功于别人,视名利于浮云,践行着道家“无为”“不争”的思想。随着曾国藩对西方文化和技术认识的加深,西方文化中学以致用的思想渐渐影响着曾国藩,他同意了两个儿子放弃科举考试而学西学。可见,由于曾国藩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人生的真知灼见,使得他对不同流派的思想都能取其精华、兼收并蓄、择善从之。

(三)独特性

《红楼梦》中女娲补天的神话,石头“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的感慨,让我们明明白白地看到了雪芹怀才不遇的悲愤。[6]作者曹雪芹为了化解怀才不遇的悲愤,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他无法在现实生活中为自己建造一个理想的园林,只能在作品中虚构了一个 “天上人间诸景备”的纸上园林。他隐遁到具有“天地钟灵毓秀之德”的“女儿世界”当中,正如有人说的“表面上看去,贾宝玉在园中锦衣玉食,恣意玩笑的生活与隐居山林的隐士生活有着天渊之别,而骨子里他却是一个纯粹的隐士。大观园就是他的山林草野,他正是隐居在女儿之中,以这种怪异而独特的方式逃避着读书——入仕的厄运,过着一种适己任性的生活,尽享着心灵的清净。”[7]

(四)深刻性

曾国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强乐观、不屈不挠。曾国藩曾经给自己写过一副勉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勉励自己做人要生气勃勃、积极向上。曾国藩在两次会试落第后,仍坚持求学上进;在与太平军抗争初期,他率领的湘军虽然经常战败,但他并没有斗志消沉;在他力挽清政府于狂澜之时,他处处受到排挤、牵制。他在挫折困难之中,不计较个人得失荣辱,精忠效国,真真做到了“生时不忘地狱,虽逆境亦畅天怀”。

二、曾国藩家训对人生理想的启示

(一)民胞物与、内圣外王

曾国藩教育他的家人,做事情要从小事做起,在“恒”上下工夫。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4]326,教育几个心高气傲的弟弟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做好一件件小事做起,才能成功。关于恒的重要性,曾国藩在家书中多次谈到,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学问之道总以有恒为主;人而无恒,一无所成[4]319。可见曾国藩认为,不管做什么事,关键是克勤小物、持之以恒。他的一生也正是从小事上做起、持之以恒,才取得了非凡的业绩:一生中每天写日记没中断;每餐只吃一菜一汤,不过奢侈的生活;每天坚持读书,不断反思;一生坚持对家人子女的教育。当今大学生最容易犯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的毛病。每个人都想做人上人,都想有高起点、好位置,但是又不屑于从小事做起。曾国藩关于克勤小物的思想给大学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大学生们应该学习曾国藩克勤小物、勤劳务实的品质。

在计算机界,尤其是分布式系统部分,共识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共识问题的发展过程中,首先仅考虑了节点的可靠性,之后加入了容错问题,但节点依然要求相对可信。在当前常用的共识算法中,许多算法允许节点随意加入网络而不要求较高的可信性。

(二)敬爱长辈、敬爱亲族

有难先自己当,有功先让人享,这既是曾国藩的治军之道,也是他的为人之道。曾国荃作为主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下了安庆,让曾国荃想不到的是,曾国藩上表对此战论功行赏时,把首功让给了胡林翼和绿营首领多隆阿。快要攻下南京的时候,曾国藩又劝他,不要一个人打,不能独贪大功。这样的认识和做法蕴藏着多么非凡的智慧,在功名利益之前能做到这些又需要多大的胸怀。每个人都有实现人生价值的需求,但是作为领导者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是先帮助别人实现人生价值,凝聚团队的力量。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人们为了自己的目标利益经常不择手段。这种在困难面前的“担当”精神,在利益面前的“谦让”品质,正是当今大学生应该学习的为人之道、为事之道。

三、曾国藩家训对人生态度的启示

(一)乐观积极:养活一团春意思

曾国藩的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后代,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一百多年来曾国藩家族人才辈出,出过有名望的人才上百人,他的家族成为了一个名声远播的华夏望族。他的家书家训还影响、教育了更多的华夏儿女。梁启超赞誉他是“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李鸿章称赞他“旷世难逢天下才”,毛泽东感叹“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称“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政治家”。可见,曾国藩作为近代一代大儒,他的思想理念、精神品质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海洋中。

(二)自立自强:打脱牙和血吞

曾国藩一生经历过多次挫折和失意,除了乐观积极,还秉持自立自强的人生态度。“好汉打脱牙和血吞”[3]47,这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在艰巨的剿灭捻军的任务前,曾氏兄弟屡遭失败,朝廷又几次声色俱厉地训斥,曾国藩写家书告诉九弟曾国荃,失败了不要在人前示弱、找借口,应该将仇恨埋在心里,下次再来较量。曾国藩的自立自强还体现在专靠自己、莫靠他人方面。清同治元年,曾国荃率领2万湘军孤军冒进,被李秀成的20万大军包围在南京城下。而此时,曾国藩的湘军各部队都被牵制在各地战场,没办法增援。无奈之下,曾国藩给九弟的信中写道“危急之际,莫靠他人,专靠自己,乃是稳着。”[3]67曾国荃把这番“靠自己”的理论当成解决问题的办法,深挖沟、广积粮、扎硬寨、打死仗,依靠自己逃过了这场灭顶之灾。任何事情都有失败的可能,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责任。但这样做对事情没有任何的作用,还不如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打脱牙和血吞”“莫靠他人,专靠自己”这些思想真应该成为当今大学生励志奋斗的座右铭。

(三)勤劳务实:克勤小物

曾国藩作为儒学的信徒,具有博爱恢宏的人生理想。在家书中曾国藩训诫六弟,考试成绩不佳,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怨天尤人、发牢骚。他认为发牢骚是胸襟不宽、志气太小的缘故。“君子之志不在一己之荣辱得失,而在于民胞物与之量,内圣外王之业。”[4]34也就是说君子的志向不能只关心自己的荣辱得失,更要有爱护人类万物、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的气量。他还对六弟国华指出,应该忧虑的是:老百姓有没有教化过来,外族是否在欺侮我们,贤良是否得到使用,老百姓是否得到自己的恩泽等等。他是这样说的,在一生中也是这样做的。如此看来,曾国藩在家书中滔滔不绝要弟弟立的志,正是他自己“民胞物与、内圣外王”的大志。

曾国藩家训中许多思想具有独特性、超前性,是曾国藩睿智的、独到的思考的结果,也是曾国藩功成名就、名扬四海的原因所在。曾国藩常常居安思危,越是功劳高地位显,他越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深知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道理,他常说“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3]45,以此来提醒家人,凡事都有起有落、有盛有衰,不能骄傲自大、妄自菲薄(自命不凡、心高气傲)。他得到奖赏时谦让下属,得到功劳时与众人分享;在位高权重时,要求家人勤俭节约,谦敬有加,这对于一位为将为相的功臣,实属难能可贵。

四、曾国藩家训对为人之道的启示

(一)当难让功:有难先自己当,有功先让人享

曾国藩一生以孝悌为本。在他的“八本”之说中,强调“事亲得以欢心为本”,在他的“三致祥”之说中,强调“孝致祥”。他常年旅居在外,不能亲身侍奉长辈,只能通过书信嘘寒问暖,且经常寄钱寄物。曾国藩不仅敬爱长辈,对亲戚邻里都敬爱有加。“若禄入较丰,除堂上甘旨之处,尽以周济亲戚族党之穷者。”[4]164他要求自己及家人必须节俭,但在接济别人方面却很慷慨。他自己吃饭只用一道菜,因此有“一品宰相”之誉,穿衣是家人缝制的布衣布衫。曾国藩下定决心不以做官来发财,不给子孙留银线。如果有盈余,除了孝敬长辈,剩余都周济穷困的亲戚族人。由此,我们看到曾国藩“民胞物与、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从敬爱长辈、敬爱亲族邻里做起,从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的。

(二)容人达人:在自修处求强,在胜人处不可求强

曾国藩主张“在自修处求强,在胜人处不求强”[3]449。一个人在自我提高方面,要强大内在的力量,如增强自身的道德、才干,埋头苦干,在事业中获得成绩,而不是把心思用在嫉妒别人,打击别人上。曾国藩的这种自强理论,对当今大学生如何和别人相处,如何面对竞争,给予了指导和启示。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对比自己强或者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同学,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勾心斗角,关系紧张,最后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习生活。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把精力放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本领上,而不是琢磨如何对付别人,这才是正确的发展之道。

(三)胸怀浩大:富贵功名人世浮荣,胸次浩大真正受用

博大的胸怀不仅可以带给一个人人生环境的改变,而且会带来身心的愉悦及健康。曾国藩在同治三年在家书中勉励九弟要在胸怀宽广方面下工夫,“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真正受用。”[3]248功名富贵,几乎人人都想得到,然而能够得到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得不到。个别痴迷者,或许将此引为一生憾事,或者为此不择手段。曾国藩智慧地告诉人们,功名富贵是身外之物,得到之前觉得它千好万好,得到之后才知道,其实不过如此,而且还有许多随之而来的麻烦事。这种思想在他教育两个儿子方面也体现得非常明显。两个儿子不愿意参加乡试,不愿意走科举应试的老路,曾国藩这个科举出身的父亲竟然能够理解,并全力支持两个孩子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与科技文明。这说明了曾国藩的胸怀与气度,也看出他对富贵功名的态度。

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不仅凝结着曾国藩的独特智慧,而且体现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运用到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会丰富大学生对正确人生观的思考和理解,将曾国藩家训思想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正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具体实践。

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健康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尤其是孕期健康教育。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各个地方的孕期健康教育各不相同,但其要点都是疏导孕妇的心理问题、为孕妇补充分娩知识。出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孕妇常会有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其大多是因为孕妇对分娩的认识不足,因此加强孕妇的孕期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N].人民日报,2014-07-09(15).

[2] 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M].长沙:岳麓书社,2015:98.

[3] 唐浩明.曾国藩家书(下)[M].长沙:岳麓书社,2015.

[4] 唐浩明.曾国藩家书(上)[M].长沙:岳麓书社,2015.

TheEnlightenmentofZengGuofan′sFamilyMottoonEducationofOutlookonLife

WUYong-qin,XINHai-ju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Engineering,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08,China;Politic-Ideology Department,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08,China)

Abstract:Zeng Guofan′s family motto is known as the most important eternal family precepts,and leaves a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for later generations,and supplies a rich resourc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Zeng Guofan′s Family Motto has provided a new angle of view for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utlook on life.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 of Zeng Guofan′s family Motto and the enlightenment on college students′ outlook on life,and the purpose is to explore methods of enhancing the vit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of outlook on life.

Keywords:Zeng Guofan′s family motto;education of outlook on life;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712(2019)04-0001-04

[收稿日期]2019-03-07

[基金项目]太原工业学院科学基金项目“优秀家风家训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2019RW05)

[作者简介]武永勤(1975—),男,山西河曲人,太原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校:李传熹)

标签:;  ;  ;  ;  ;  ;  ;  ;  ;  ;  ;  ;  ;  ;  

武永勤:曾国藩家训思想对人生观教育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