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理设备论文和设计-卢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且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进风口和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进风口的一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解酸化池、MBBR池、沉淀池和清水消毒池,所述MBBR池和沉淀池位于水解酸化池和清水消毒池之间,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圆孔、圆筒、卡筒和连接板,圆筒便于污水进入卡筒的内部,卡筒可阻止污水中的漂浮物流进清水消毒池内,卡筒上开设有圆孔,便于污水能够通过卡筒进入下一净化池,解决了医疗污水处理设备不便于过滤污水中的漂浮物或漂浮固体,导致污水处理设备清洁效果不佳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3),且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5),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进风口(18)和通气孔(19),所述通气孔(19)位于进风口(18)的一侧,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水解酸化池(7)、MBBR池(12)、沉淀池(13)和清水消毒池(14),所述MBBR池(12)和沉淀池(13)位于水解酸化池(7)和清水消毒池(14)之间,所述水解酸化池(7)和MBBR池(1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上贯穿有圆筒(9),且固定板(10)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的下方设置有卡筒(11),所述卡筒(11)与圆筒(9)固定连接,且卡筒(11)上开设有圆孔(2),所述进水口(3)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板(6)。

设计方案

1.一种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3),且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5),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进风口(18)和通气孔(19),所述通气孔(19)位于进风口(18)的一侧,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水解酸化池(7)、MBBR池(12)、沉淀池(13)和清水消毒池(14),所述MBBR池(12)和沉淀池(13)位于水解酸化池(7)和清水消毒池(14)之间,所述水解酸化池(7)和MBBR池(1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上贯穿有圆筒(9),且固定板(10)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的下方设置有卡筒(11),所述卡筒(11)与圆筒(9)固定连接,且卡筒(11)上开设有圆孔(2),所述进水口(3)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6)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另一端与连接杆(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2)的外部设置有圆弧面(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17),且固定杆(17)与连接板(16)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6)的两侧外部均设置有圆弧倒角(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对于综合医院(不带传染病房)污水处理可采用预处理、一级强化处理和消毒的工艺,通过混凝沉淀(过滤)去除携带病毒、病菌的颗粒物,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消毒剂的用量,从而避免消毒剂用量过大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医院污水经化粪池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前部设置自动格栅,调节池内设提升水泵,污水经提升后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进入接触池进行消毒,接触池出水达标排放。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医疗污水处理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一些缺陷,医疗污水处理设备不便于过滤污水中的漂浮物或漂浮固体,导致污水处理设备清洁效果不佳,且医疗污水处理设备由于水流的长期冲击,容易造成污水处理设备内部的变形,影响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医疗污水处理设备不便于过滤污水中的漂浮物或漂浮固体,且水流的长期冲击,容易造成污水处理设备内部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且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进风口和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进风口的一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解酸化池、MBBR池、沉淀池和清水消毒池,所述MBBR池和沉淀池位于水解酸化池和清水消毒池之间,所述水解酸化池和MBBR池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贯穿有圆筒,且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卡筒,所述卡筒与圆筒固定连接,且卡筒上开设有圆孔,所述进水口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板。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孔的外部设置有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连接板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两侧外部均设置有圆弧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圆孔、圆筒、卡筒和连接板,圆筒便于污水进入卡筒的内部,卡筒可阻止污水中的漂浮物流进清水消毒池内,卡筒上开设有圆孔,便于污水能够通过卡筒进入下一净化池,解决了医疗污水处理设备不便于过滤污水中的漂浮物或漂浮固体,导致污水处理设备清洁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连接杆和缓冲板,连接杆设置在进水口的下方,且连接杆起到固定缓冲板的作用,缓冲板可防止污水直接冲击到壳体内部,长期的冲击造成壳体内部变形,影响壳体的使用,解决了医疗污水处理设备由于水流的长期冲击,容易造成污水处理设备内部的变形,影响污水处理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圆孔、3-进水口、4-连接杆、5-支撑杆、6-缓冲板、7-水解酸化池、8-圆弧倒角、9-圆筒、10-固定板、11-卡筒、12-MBBR池、13-沉淀池、14-清水消毒池、15-出水口、16-连接板、17-固定杆、18-进风口、19-通气孔、20-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3,且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5,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进风口18和通气孔19,通气孔19位于进风口18的一侧,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水解酸化池7、MBBR池12、沉淀池13和清水消毒池14,清水消毒池14便于对处理之后的污水进行消毒,使污水可循环利用,MBBR池12和沉淀池13位于水解酸化池7和清水消毒池14之间,水解酸化池7和MBBR池1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上贯穿有圆筒9,且固定板10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的下方设置有卡筒11,卡筒11与圆筒9固定连接,且卡筒11上开设有圆孔2,圆孔2便于废水通过卡筒11进入下一沉淀池13,进水口3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板6,缓冲板6为圆弧形结构,防止污水堆积在缓冲板6上。

为了便于增加连接杆4与缓冲板6之间的牢固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板6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另一端与连接杆4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圆孔2外部的毛刺伤到操作人员,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圆孔2的外部设置有圆弧面20。

为了便于增加连接板16与固定板10之间的牢固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板1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17,且固定杆17与连接板16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缓冲板6的边角伤到使用人员,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板6的两侧外部均设置有圆弧倒角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污水经由外部设备通过进水口3排入水解酸化池7内,便于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然后污水通过固定板10进入到MBBR池12内,固定板10上贯穿有圆筒9,便于废水将水中漂浮物带进卡筒11的内部,卡筒11上开设有圆孔2,便于废水通过卡筒11进入下一沉淀池13,沉淀池13便于除去水中小颗粒物体漂浮物,然后将沉淀后的水排入清水消毒池14内进行消毒,再通过出水口15排出,连接杆4设置在进水口3的下方,且连接杆4起到固定缓冲板6的作用,缓冲板6可防止污水直接冲击到壳体1内部,长期的冲击造成壳体1内部变形,影响壳体的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理设备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9780.0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322682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C02F 9/14

专利分类号:C02F9/14

范畴分类:41B;

申请人:广州市中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市中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云星珠坑村珠坑大道2号316室

发明人:卢军;刘明辉;何梓浩

第一发明人:卢军

当前权利人:广州市中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吴肖敏

代理机构:44248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一种一体化医疗污水处理设备论文和设计-卢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