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真实理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法律真实理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法律真实理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真实,法律,客观,理念,证据,制度,民事诉讼。

法律真实理念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杜安郑[1](2012)在《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的抉择——从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变迁透视“法律真实”的司法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证据制度的完善是有效实现法律真实模式的制度基础。法律真实理念的确立及适用应考虑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传统、法官队伍现状、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等因素,先进的司法理念引进后还要与本土的司法实践结合以符合本土国情,即把法律真实作为民事司法裁判的最低标准,把客观真实作为民事诉讼证明活动的终极目标和理想。这是符合当前民事审判规律,符合诉讼效率和公正要求的明智做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阮国平[2](2007)在《客观真实、法律真实辨析——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野下》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追求客观真实,还是追求法律真实,其最终归宿都是为了及时有力地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国家、集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正确把握好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本文来源于《行政法学研究》期刊2007年02期)

阮国平[3](2007)在《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再认识——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野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政法领域正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旨在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我国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以确保政法工作正确(本文来源于《公安教育》期刊2007年03期)

吴晓[4](2006)在《重庆民行检察推进法律文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见习记者吴晓锋 日前,在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一份说理清晰,逻辑严谨,情理并茂,洋洋洒洒上万字的抗诉文书,引起了曾对法院裁判文书改革作过报道的记者的注意。据该院民行处处长许创业介绍,重庆市民行检察部门把大力推进法律文书改革,作为提高办案(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06-02-11)

邱艾松[5](2002)在《法律真实理念及其证明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诉讼证明标准理论研究应从证明标准理念、证明诉讼的法律规定和证明标准的现实把握叁个层面进行,诉讼证明标准理念包括形式真实理念、法律真实理念和客观真实理念,叁种诉讼证明理念各有其形成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形式真实理念、客观真实理念和法律真实理念全面的比较分析,可以清晰明了地证明,形式真实理念充其量具有半理性的特征,不能满足现代诉讼的要求,因而不可能作为现代诉讼证明理念;客观真实理念存在的主要缺陷是用理想代替现实,夸大了人对案件事实的认识能力,违背了程序价值理论的要求,与目前的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发生冲突,阻碍了当前司法改革的进程;法律真实理念并不排斥客观真实理念,符合认识相对论、诉讼证明相对论和程序价值理论,因此应作为指导我国司法改革的诉讼证明理念。法律真实理念认为要做到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与客观真实的案件事实相吻合,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而主张将诉讼证明标准掌握在恢复案件事实的可能性(盖然性)上,即盖然性是诉讼证明标准的共同属性,应成为掌握诉讼证明标准的原则,法律一旦将盖然性的度确定下来,就成为诉讼证明的标准,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高度盖然性”,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应是“确定无疑”。诉讼证明标准理念和诉讼证明标准变化,必然对现行诉讼制度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如何调整、充实现行诉讼制度,适应诉讼证明标准理念和标准的变化,是当前诉讼制度建设中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2-04-30)

法律真实理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论是追求客观真实,还是追求法律真实,其最终归宿都是为了及时有力地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国家、集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正确把握好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律真实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1].杜安郑.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的抉择——从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变迁透视“法律真实”的司法理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2].阮国平.客观真实、法律真实辨析——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野下[J].行政法学研究.2007

[3].阮国平.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再认识——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野下[J].公安教育.2007

[4].吴晓.重庆民行检察推进法律文书改革[N].法制日报.2006

[5].邱艾松.法律真实理念及其证明标准[D].四川大学.2002

标签:;  ;  ;  ;  ;  ;  ;  

法律真实理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