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冻土论文_记者,王钢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年冻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冻土,多年,工程,大兴安岭,青藏,纵断面,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论文文献综述

记者,王钢锋[1](2019)在《寒冷地区多年冻土路段道路施工技术专题研讨会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王钢锋)12月20日,寒冷地区多年冻土路段道路施工技术专题研讨会暨东北多年冻土区环境、道路建设与养护协同创新中心第1次学术年会在加召开,会议总结寒冷地区道路冻土段施工经验,围绕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进行了研讨。地委委员、地委宣传部部长李佰铮(本文来源于《大兴安岭日报》期刊2019-12-21)

李元寿,贾晓红,齐艳军,成龙,王根绪[2](2019)在《多年冻土区土壤蒸散发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不同区域蒸散发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各不相同,为摸清多年冻土活动层陆面过程中冻土-气候变化-水文循环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青藏高原风火山区域的典型多年冻土区,依据气象站观测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典型多年冻土区土壤蒸散发和蒸散发气候敏感系数,分析了多年冻土区土壤蒸散发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多年冻土区土壤蒸散量对相对湿度的敏感性最高(-1. 291),其次为风速(0. 658),对空气温度的敏感性最低(0. 248);土壤完全融化的植被生长期,蒸散发对各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最高,土壤完全冻结的植被枯萎期,蒸散发对各气象因子的敏感性都最低;年内尺度,蒸散发对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敏感性均在8月最高,在1月或12月最低;蒸散发对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敏感性变化与植物生长变化过程高度一致,而蒸散发对风速的敏感性则较为复杂,与土壤的冻融过程相关,分别在土壤逐渐融化的植物生长前期和土壤完全融化的植物生长期敏感性较高。(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9年06期)

赵林,胡国杰,邹德富,吴晓东,马露[3](2019)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退化,从而对区域气候、水文和生态过程产生了显着影响。文章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长期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近10年来多年冻土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并对活动层厚度、地温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青藏高原不同站点多年冻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活动层厚度增加,地温升高以及活动层底部土壤含水量增加。从区域尺度来看,1980—2018年多年冻土区降水和土壤含水量呈现显着增加趋势。这些变化可能是导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水文过程、湖泊面积变化和地表形变等的主要原因。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多年冻土变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可为冻土与水循环相互作用关系的机理研究提供思路,为寒区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经验。(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期刊2019年11期)

刘军平,师日圣[4](2019)在《青海227国道景阳岭垭口多年冻土发育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拟建青海扁都口至门源段高速公路景阳岭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踏勘、钻探、体积含冰量试验和地温测试等手段,对区域内冻土分布、上限、下限、年平均地温和影响冻土分布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内阴坡普遍发育多年冻土,为冻土高温不稳定带;阳坡冻土呈岛状发育,阳坡为冻土高温极不稳定带。且冻土发育及分布规律与海拔、地形地貌、光照条件、地层岩性、含水量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区域冻土发育特征,提出工程建设中的应对措施。(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11期)

张海[5](2019)在《多年冻土区对路面跳车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冻土区往往存在路基不均匀沉降等现象,严重时可引发路面跳车,对行车舒适性及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现以G214青海段的路面跳车情况进行了分析,以科学指导多年冻土区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11期)

董元宏,彭惠,罗滔,李双洋,陈鹏[6](2019)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拟建青藏高速公路沿线典型区段多年冻土未来50年退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青藏高速公路沿线4个典型区段,采用数值预测方法,预测4种气候变暖情景下未来50年多年冻土的退化特征。结果表明:初始多年冻土地温越低,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越弱;随着初始多年冻土地温的升高,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响应方式由年平均地温升高向上限下降、下限抬升转变。A2情景下冻土退化最严重,线性情景和B1情景多年冻土退化较为温和。到2064年时,A2情景下安多冻土厚度减薄7.94 m,风火山年平均地温升高1.34℃。未来青藏高原低温多年冻土向高温多年冻土转变,冻土厚度减薄,活动层厚度增加,在线位选择和结构设计中应引起充分的重视。(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9年S1期)

陈继,高佳潍,于晖,美启航,侯鑫[7](2019)在《关于多年冻土区热管冷却半径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程建设标准的提高及全球气候的增温,热管降温措施在近十余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多年冻土区的铁路、公路等工程中。冷却半径作为反映热管措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在理论和实践上给予了大量研究,基本掌握了影响热管冷却半径的大致范围。但是由于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热管结构参数的多样性、年平均气温的差异性,以及评价季节的差异,对热管冷却半径的认识还有一定差异。同时,当前关于热管冷却半径的评价,多侧重于冬季,且评价标准不明确。采用热管措施的出发点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下一步关于热管冷却半径的研究需要从最不利的季节入手,并结合地温和承载力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多年冻土区热管冷却半径的评价标准。(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9年S1期)

韩常领,叶莉,富志鹏,夏才初[8](2019)在《多年冻土隧道围岩冻融圈回冻和融沉演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共和至玉树公路的姜路岭公路隧道为依托,开展隧道不同冻土段围岩冻融圈的演化规律及各因素对隧道不同冻土段围岩冻融圈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况不变,随时间持续,冻融圈深度随之增大;围岩开挖后喷射混凝土支护,延迟1 d施作,则冻融圈深度增大约10 cm。喷射混凝土施作越迟,围岩的的冻融圈深度越大。在隧道运营期间,隧道非冻土段的围岩在外界气温荷载作用下将冻结,且冻结深度随着年份增加而增大,100年后可达26 m。(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9年S1期)

刘戈,汪双杰,汪晶,张会建[9](2019)在《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新结构工程示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适用于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的路基调控结构,对片块石-通风板复合路基、强制弥散式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单向导热路面-片块石路基4种新型结构,依托共玉高速公路进行了宽12.25 m的分幅示范研究。依托花大高速公路,对填土路基进行了宽24.5 m的整体式路基示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种路基结构都能满足高速公路大尺度路基的调控要求,在示范过程中对其工程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每种新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和控制指标,显着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质量,通过2年的通车运营,示范工程全段整体技术状况良好,5种新结构目前已在青藏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中应用。(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9年S1期)

贠正利,黄小年[10](2019)在《综合物探方法在青藏工程走廊多年冻土辨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冻土公路工程中冻土地基在横向及纵向上分布不均匀,导致钻探和坑探等常规点状式探测方法难以准确探明多年冻土的分布与发育特征问题,开展了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地震折射波法、地震映像法和瑞雷面波法等物探方法在多年冻土辨识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土体在冻结和融化状态下波速、电阻率和介电常数的显着差异,可以采用物探方法进行冻土的上限、冻融边界以及冻土类型的研判。针对物探方法的多解性,应根据冻土勘察对象与内容,采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勘察,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多解性,提高冻土勘探的精确度与推广性。(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2019年11期)

多年冻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不同区域蒸散发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各不相同,为摸清多年冻土活动层陆面过程中冻土-气候变化-水文循环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青藏高原风火山区域的典型多年冻土区,依据气象站观测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典型多年冻土区土壤蒸散发和蒸散发气候敏感系数,分析了多年冻土区土壤蒸散发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多年冻土区土壤蒸散量对相对湿度的敏感性最高(-1. 291),其次为风速(0. 658),对空气温度的敏感性最低(0. 248);土壤完全融化的植被生长期,蒸散发对各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最高,土壤完全冻结的植被枯萎期,蒸散发对各气象因子的敏感性都最低;年内尺度,蒸散发对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敏感性均在8月最高,在1月或12月最低;蒸散发对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敏感性变化与植物生长变化过程高度一致,而蒸散发对风速的敏感性则较为复杂,与土壤的冻融过程相关,分别在土壤逐渐融化的植物生长前期和土壤完全融化的植物生长期敏感性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年冻土论文参考文献

[1].记者,王钢锋.寒冷地区多年冻土路段道路施工技术专题研讨会召开[N].大兴安岭日报.2019

[2].李元寿,贾晓红,齐艳军,成龙,王根绪.多年冻土区土壤蒸散发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J].高原气象.2019

[3].赵林,胡国杰,邹德富,吴晓东,马露.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

[4].刘军平,师日圣.青海227国道景阳岭垭口多年冻土发育特征[J].公路.2019

[5].张海.多年冻土区对路面跳车影响研究[J].公路.2019

[6].董元宏,彭惠,罗滔,李双洋,陈鹏.气候变暖背景下拟建青藏高速公路沿线典型区段多年冻土未来50年退化特征[J].灾害学.2019

[7].陈继,高佳潍,于晖,美启航,侯鑫.关于多年冻土区热管冷却半径的探讨[J].灾害学.2019

[8].韩常领,叶莉,富志鹏,夏才初.多年冻土隧道围岩冻融圈回冻和融沉演化规律研究[J].灾害学.2019

[9].刘戈,汪双杰,汪晶,张会建.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新结构工程示范研究[J].灾害学.2019

[10].贠正利,黄小年.综合物探方法在青藏工程走廊多年冻土辨识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19

论文知识图

木里煤田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范围模式...木里煤田多年冻土层厚度等值线...中国冻土类型分布图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芬兰北方沼泽生态系统NEE的季节动态(...加拿大(MerBleue)泥炭沼泽年累积NEE(...

标签:;  ;  ;  ;  ;  ;  ;  

多年冻土论文_记者,王钢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