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测心电监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遥测心电监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遥测心电监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电,监护仪,疾病,心内科,临床应用,变异性,效果。

遥测心电监护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德蕊[1](2019)在《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治中遥测心电监护仪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治中遥测心电监护仪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130例,由计算机随机抽选分组,两组各6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遥测心电监护仪和常规设备监测,对比两组心电图异常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患者对监护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治中遥测心电监护仪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实时监测出患者心脏异常情况,可以有效采集详细、真实的心电信息和数据,并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参考和指导,且监护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陈慧贞[2](2019)在《遥测心电监护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心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遥测心电监护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心内科患者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心内科患者(n=90)作为研究对象,以疾病类型为基准,分为A组(n=30,急性心梗患者)、B组(n=30,高血压患者)、C组(n=30,糖尿病患者)、同期选择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n=30),使用心电监护仪对120例受检者心率变异性变化评估。结果 HRV指标:A组、B组、C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遥测心电监护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心内科患者疾病治疗中价值显着,可为临床指标提供科学、有效指导。(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57期)

肖志容,蔡花,徐霞,张弦,李芬[3](2018)在《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心内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心内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心内科疾病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患儿进行分组,将患儿分为传统组(n=100)和遥测组(n=100),分别采取传统心电监护设备和遥测心电监护仪进行监测,比较两组心电监护情况。结果遥测组患儿心电图异常度、护理人员满意度分别为96.00%、95.00%,传统组患儿心电图异常度、护理人员满意度分别为87.00%、96.00%,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遥测组患儿家属心电监护总满意度为97.00%,传统组患儿家属心电监护总满意度为89.00%,差异显着(P<0.05)。结论测心电监护仪在心内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可以及时准确监测患儿病情,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8年S2期)

何巍巍[4](2018)在《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心内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心内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1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入院序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设备监测,观察组使用遥测心电监护仪,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心电图异常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心电图异常度分别为95.12%、92.68%,均高于对照组的78.05%、75.61%,P<0.05。结论:针对心内科疾病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应用遥测心电监护仪效果显着,监测结果精准,患者满意度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8年16期)

陈其萍,夏颖,朱欢欢[5](2018)在《情景式健康教育在遥测心电监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情景式健康教育在遥测心电监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普通病房80例遥测心电监护患者,将其分为传统组和情景组,各40例。传统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情景组在常规基础上开展情景式健康教育:建立一个医生、护士、患者有效反馈与实时沟通的模拟情景。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起居、活动能力、皮肤完整性、遥测常识普及率、心理状态等指标,探讨情景式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调查对比:情景组的活动能力、生活起居、皮肤完整性、遥测常识普及率、心理状态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遥测监护仪患者情景式健康教育前后对比,可更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15期)

谭诗云,邵雄英,程少先[6](2017)在《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基层医院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基层医院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进行分析,实验组应用遥测心电监护仪,对照组应用床边心电监护仪,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病情观察,数据收集及时性、准确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病情观察数据分析及时性、准确性、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遥测心电监护仪病情观察数据分析及时准确、操作简单、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医护人员满意度高,并且解除了对患者的束缚,降低了患者心理压力,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7年29期)

张雪莲,张铁,刘宁,阿布都热合曼,周彬[7](2017)在《遥测心电监护诊断心源性晕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遥测心电监护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78例可疑系心律失常导致晕厥和近似晕厥的患者行心电遥测监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遥测监护178例患者中发现心律失常142例,占79.8%。178例患者中由于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晕厥11例,占6.1%。分别为4例室速,1例室上速,2例心室颤动,2例窦性停搏,最长间歇5.4s,2例为叁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遥测心电监护能早期并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对于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心电学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姚薇[8](2017)在《遥测心电监护在心源性晕厥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心源性晕厥中应用的优势、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对本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267例进行遥测心电监护的心内科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心源性晕厥中应用的优势,护理方法及技巧。结论遥测心电监护在心源性晕厥病人临床过程中有准确、简便、安全等特点,给医生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信息。医生护士通过严密监测,获得有效数据,从而使临床的护理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人员是遥测心电监护仪的直接操作者和观察者[1]。(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21期)

易旭岚[9](2016)在《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心内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心内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进行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患者进行分析,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120例),试验组使用遥测心电监护仪,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监测设备。对两组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心电图异常度、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的心电图异常度90%、患者满意度96%、护理人员满意度9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心内科疾病诊断中方便,可以及时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6年23期)

韩文秀,王昌玲[10](2013)在《遥测心电监护仪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一文中研究指出遥测心电监护仪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准确安全高效简便的特点。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及时可靠信息,为抢救患者争取最佳时机。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辅助仪器设备。2011年对1000多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了遥测心电监护仪,通过细致监测,及时获得有效数据,使临床的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护士是心电监护仪的直接操作者和观察者[1]。(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期刊2013年05期)

遥测心电监护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遥测心电监护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心内科患者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心内科患者(n=90)作为研究对象,以疾病类型为基准,分为A组(n=30,急性心梗患者)、B组(n=30,高血压患者)、C组(n=30,糖尿病患者)、同期选择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n=30),使用心电监护仪对120例受检者心率变异性变化评估。结果 HRV指标:A组、B组、C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遥测心电监护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心内科患者疾病治疗中价值显着,可为临床指标提供科学、有效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遥测心电监护论文参考文献

[1].刘德蕊.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治中遥测心电监护仪的应用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陈慧贞.遥测心电监护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心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肖志容,蔡花,徐霞,张弦,李芬.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心内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8

[4].何巍巍.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心内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

[5].陈其萍,夏颖,朱欢欢.情景式健康教育在遥测心电监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

[6].谭诗云,邵雄英,程少先.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基层医院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7

[7].张雪莲,张铁,刘宁,阿布都热合曼,周彬.遥测心电监护诊断心源性晕厥[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7

[8].姚薇.遥测心电监护在心源性晕厥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

[9].易旭岚.遥测心电监护仪在心内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6

[10].韩文秀,王昌玲.遥测心电监护仪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

标签:;  ;  ;  ;  ;  ;  ;  

遥测心电监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