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昆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储粮昆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储粮昆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昆虫,河南省,西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种类,生态区,湖北省。

储粮昆虫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崔淼,伍祎,曹阳,董震,陈鑫[1](2019)在《内蒙古自治区储粮昆虫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调查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储粮场所昆虫发生种类及分布特征,在区内选择6个市1个盟,设置调查点69个,包括20个加工厂、20个粮库、29个农户。调查结果显示,在该地区共调查出储粮昆虫6目25科49种,其中鞘翅目种类最多,共38种。主要害虫发生种类有:米象Sitophilusoryzae(Linnaeus),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 (Hübner),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ferrugineus(Stephens)。储粮害虫天敌种类较少,共调查到有4种。此外,此次调查到检疫性害虫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maculatus(Fabricius)。自治区内害虫主要发生在加工厂,粮库中种类较为丰富,在叁种类型的调查点中,主要储粮害虫种类一致。(本文来源于《粮油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李丹丹,朱延光,何洋,周庆,严晓平[2](2019)在《中国西北地区储粮昆虫种类及分布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中国西北地区储粮昆虫的多样性,通过现场采集,2016—2017年调查了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的26个地市的56家粮食仓储企业、60家粮油与饲料加工企业和65个农户。鉴定出包括昆虫纲的衣鱼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蛛形纲的拟蝎目共5个目83种,其中鞘翅目昆虫有22个科74种,鳞翅目昆虫有4个科6种,衣鱼目、膜翅目各1科1种,蛛形纲的拟蝎目1科1种。通过统计西北地区1955—2017年期间四次虫调的资料,分析了西北地区历次虫调结果和代表性储粮昆虫。(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丹丹,何洋,郭道林,许胜雷,张崇霞[3](2018)在《西北5省(区)68家粮食加工企业储粮昆虫区系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面粉和大米是我国西北多省区的重要主食原料,其加工过程中易受储粮害虫感染和为害,了解该地区粮食加工场所发生害虫种类,对于害虫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现场调查了位于高寒干燥储粮区(第一区)、低温干燥储粮区(第二区)、中温干燥储粮区(第四区)的西北地区5个省(区)26个地市的33家面粉加工厂和35家大米加工厂的储粮昆虫区系与分布,共发现储粮昆虫61种,分属于昆虫纲和蛛形纲,共5个目,26个科。其中涉及昆虫纲的鞘翅目19科,鳞翅目4科,衣鱼目、膜翅目各1科,蛛形纲的拟蝎目1科。(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李娜,周国磊,贺培欢,伍祎,张涛[4](2018)在《河北省储粮昆虫与螨类分布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8月份在河北省张家口、石家庄、邯郸、秦皇岛等4个地级市粮库、加工厂、农户等25个场所进行了现场采集。共采集到5个目38种储粮昆虫,其中鞘翅目Coleoptera 16个科29种、膜翅目Hymenoptera 4个科4种、鳞翅目Lepidoptera 3个科3种、啮虫目Corrodentia 1个科1种、半翅目Hemiptera1个科1种,同时发现3个目5个科7种储粮螨类。从采集结果来看,河北省储粮场所中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adonnel、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 (Linnaeus)、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ferrugineus(Stephens)、土耳其扁谷盗Cryptolestesturcicus(Grouville)、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Herbst)、谷蠹Rhyzoperthadominica(Fabricius)、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 Motschulsky、米象Sitophilusoryzae(Linnaeus)等储粮害虫分布最为普遍,米象小蜂Lariophagus distinguendus(Duftschmid)等天敌昆虫也分布广泛。(本文来源于《粮油食品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张瑞杰,王殿轩,白春启,邵小龙,贺艳萍[5](2018)在《中国12省80地市储粮中扁谷盗属昆虫分布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锈赤扁谷盗是世界上发生普遍且治理困难的储粮害虫,涉及储粮的近缘种有4~5种,掌握这些害虫的分布与发生对害虫科学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主要储粮生态区的海南省、广东省、云南省、福建省、浙江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80个地市进行现场采集调查,调查企业包括粮库、大米加工厂、饲料加工厂、面粉加工厂和农户等570个单位。锈赤扁谷盗和长角扁谷盗在调查的12个省均有所发现;土耳其扁谷盗在调查的12个省中有9个省发现(在浙江省、山西省和黑龙江省未发现);微扁谷盗除在原有记录的云南省仍有发现外,新增加了海南省和福建省的分布记录。在云南省调查的40个单位中,只在1个粮食市场中发现微扁谷盗;在海南省调查的17个单位中,有6个单位发现微扁谷盗,包括1个粮库、2个大米厂和3个粮食市场;在福建省调查的41个单位中,有3个单位发现微扁谷盗,分别采集于1个粮库、1个大米厂、1个面粉厂。调查中锈赤扁谷盗的发现频率最高,长角扁谷盗、土耳其扁谷盗、微扁谷盗的发现频率依次降低。在不同类型企业调查中,扁谷盗类害虫在大米厂中的发现频率最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马昀钊,王殿轩,史欣艳,王玉田,周玉香[6](2018)在《河南省农户储粮昆虫种类与分布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为我国农户储粮大省,了解农户储粮昆虫种类与发生对农户储粮害虫防治意义明显。现场采集调查了河南省12个地市62个农户储粮场所,共发现储粮昆虫46种,包括鞘翅目昆虫15科35种,鳞翅目昆虫4科6种,以及蛛形纲的拟蝎目1科1种。发现较多的害虫有印度谷螟、赤拟谷盗、玉米象等,其发现数量占所调查农户数量的50%以上。发现较多的天敌昆虫有米象小蜂;不同地市所采集的昆虫种类数量差异显着,采集到昆虫种类最多的地市有的达30种之多,采集到昆虫种类最少的地市只有6种,多数地市采集到的昆虫种类在10种左右。(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周鸿达,王殿轩,史欣艳,王玉田,王静[7](2018)在《河南省粮食加工场所储粮昆虫发生分布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害虫感染关系到粮食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效益,了解其中储粮昆虫的发生分布有助于对害虫进行综合治理。通过现场采集,调查了河南省15个地市的面粉、大米、饲料等61个粮食加工企业中储粮昆虫种类及其发生分布情况。共发现储粮昆虫80种,包括鞘翅目昆虫21科58种、鳞翅目昆虫6科13种等。全部调查企业中,在数量达33个以上企业均发现的昆虫有赤拟谷盗、玉米象、锈赤扁谷盗等,在数量达20~28个企业中发现的昆虫有大谷盗、黑菌虫、黑粉虫、谷蠹、印度谷螟和四点谷蛾。玉米象、米象、谷蠹、麦蛾等中主要发生于小麦、稻谷等原料场所,赤拟谷盗、长头谷盗、姬粉盗、大谷盗、锯谷盗多见于粉碎物料和下脚粮场所,肥蠼螋、锈赤扁谷盗、干果露尾甲、小露尾甲、黑菌虫、小菌虫、二带黑菌虫等多发生于车间墙角、地坪、设备地坑等卫生死角处。(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王殿轩,白旭光,周玉香,严晓平,白春启[8](2017)在《我国高温高湿储粮生态区储粮昆虫区系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7个储粮生态区中,高温高湿储粮生态区更适宜于储粮昆虫发生和危害,了解其中的储粮昆虫种类与发生是害虫防治的基础,目前缺乏关于中国高温高湿储粮生态区储粮昆虫区系的研究报道。于2016年至2017年的春季、夏季、秋季等不同时间对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区)中属于高温高湿储粮生态区的22个地市(州)的粮库、面粉厂、大米厂、饲料厂、农户和粮油市场等135个单位进行了储粮昆虫区系调查。调查获得昆虫纲和蛛形纲的节肢动物104种,其中拟蝎1目1科2种,昆虫纲10目41科102种,鞘翅目昆虫23科71种,鳞翅目昆虫7科16种。该区发生最为普遍的昆虫种类有谷蠹、米象、玉米象、锈赤扁谷盗、长角扁谷盗、土耳其扁谷盗、赤拟谷盗、暹罗谷盗、大谷盗、小露尾甲、黑菌虫、小菌虫、长头谷盗、亚扁粉盗、毛衣鱼、麦蛾、米蛾、米象小蜂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超市和云南省德宏州的农贸市场中采集到了菜豆象、巴西豆象和四纹豆象,在广东省几处储粮场所采集到了双钩异翅长蠹。(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李丹丹,郭道林,严晓平,蒋天科[9](2017)在《中国储粮昆虫历次调查分析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系统先后开展了七次全国性规模较大的储粮昆虫调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储粮昆虫种类及分布调查的资料,探讨历次虫调的虫种数量有明显差异的原因,并对不同资料中历次虫调数据的可靠性给出建议。(本文来源于《粮油仓储科技通讯》期刊2017年06期)

高源,王殿轩,贺艳萍,张军党,李睿[10](2017)在《湖北省储粮昆虫区系调查(2016年)》一文中研究指出储粮昆虫种类与发生是某区系中生物多样性和昆虫生态的重要内容,也是害虫综合治理的基础,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和储粮区域,其中储粮昆虫区系及变化较少。于2016年现场采集调查了湖北省荆门市、武汉市、荆州市、黄冈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宁市等7个地市的粮库、粮油加工厂和农户共82个单位的储粮场所,采集发现蛛形纲拟蝎目的种类1科1种,昆虫纲6个目的种类25科54种。其中,鞘翅目昆虫15个科40种,鳞翅目昆虫5个科7种,最为普遍的储粮昆虫有麦蛾、米扁虫、锯谷盗、锈赤扁谷盗、长角扁谷盗、赤拟谷盗、谷蠹、玉米象等。(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储粮昆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中国西北地区储粮昆虫的多样性,通过现场采集,2016—2017年调查了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的26个地市的56家粮食仓储企业、60家粮油与饲料加工企业和65个农户。鉴定出包括昆虫纲的衣鱼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蛛形纲的拟蝎目共5个目83种,其中鞘翅目昆虫有22个科74种,鳞翅目昆虫有4个科6种,衣鱼目、膜翅目各1科1种,蛛形纲的拟蝎目1科1种。通过统计西北地区1955—2017年期间四次虫调的资料,分析了西北地区历次虫调结果和代表性储粮昆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储粮昆虫论文参考文献

[1].崔淼,伍祎,曹阳,董震,陈鑫.内蒙古自治区储粮昆虫调查[J].粮油食品科技.2019

[2].李丹丹,朱延光,何洋,周庆,严晓平.中国西北地区储粮昆虫种类及分布调查[J].中国粮油学报.2019

[3].李丹丹,何洋,郭道林,许胜雷,张崇霞.西北5省(区)68家粮食加工企业储粮昆虫区系调查[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李娜,周国磊,贺培欢,伍祎,张涛.河北省储粮昆虫与螨类分布调查[J].粮油食品科技.2018

[5].张瑞杰,王殿轩,白春启,邵小龙,贺艳萍.中国12省80地市储粮中扁谷盗属昆虫分布调查[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马昀钊,王殿轩,史欣艳,王玉田,周玉香.河南省农户储粮昆虫种类与分布调查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周鸿达,王殿轩,史欣艳,王玉田,王静.河南省粮食加工场所储粮昆虫发生分布调查[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王殿轩,白旭光,周玉香,严晓平,白春启.我国高温高湿储粮生态区储粮昆虫区系调查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9].李丹丹,郭道林,严晓平,蒋天科.中国储粮昆虫历次调查分析与探讨[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7

[10].高源,王殿轩,贺艳萍,张军党,李睿.湖北省储粮昆虫区系调查(2016年)[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标签:;  ;  ;  ;  ;  ;  ;  

储粮昆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