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网络应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分布式网络应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布式网络应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布式,网络,无线网络,航天器,互联网,拓扑,基站。

分布式网络应用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道谊,周文安[1](2019)在《网络切片及其在新型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对信息通信服务提出了很多新的需求,而网络切片技术能够通过一组逻辑网络功能和参数配置实现定制化的服务以满足各种需求。首先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特点入手,结合网络切片技术的优势,探讨了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使用切片技术的必要性;进而在分析5G网络切片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如何将切片技术引入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建议,包括网络切片的部署方式和网络切片的管理策略。(本文来源于《分布式能源》期刊2019年06期)

牛晓光[2](2019)在《5G无线网络规划对分布式基站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科学的不断进步,移动通信也开始从4G向着5G发展,这一发展趋势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稳定、高效的网络服务环境,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是基站网络规划工作难度性的不断提升。本文就从5G无线网络的应用场景出发,分析了分布式基站构建中的主要环节,重点探讨了5G在"BBU+RRU"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周水明[3](2019)在《面向数据中心网络的分布式SDN控制器和数据分发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云服务和移动应用的发展使得数据中心的规模不断扩大,给数据中心网络的管理和运维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数据中心网络中,东西向的流量逐渐成为主体,负载不均衡、网络利用率低等问题随之而来。SDN技术的叁大优势和数据中心网络面临的问题刚好吻合,而单一控制器已经无法数据中心网络的管理需求,所以需要构建分布式控制器集群来管理数据中心网络中东西向的流量,实现数据中心网络的负载均衡。另外,数据分发网络中网络利用率低、缺乏有效的管理工具的问题日益凸显,节点选择策略有待优化。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数据中心网络的分布式SDN控制器系统和基于SDN的数据分发动态节点选择系统,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研究了大规模的数据中心网络东西向存在的负载不均衡、网络利用率低的问题,并分析了已有均衡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在控制器东西向进行扩展,设计了应用于数据中心网络的分布式SDN控制器负载均衡系统;研究了数据分发网络存在的管理困难、分发效率低等问题,构建了基于SDN控制器的数据分发网络动态节点选择系统。(2)针对数据中心东西向负载不均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数据中心网络的基于Pastry的动态负载均衡算法,即PDLB(Dynamic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Pastry)算法。该算法中,各个普通控制器节点周期性地采集各自负载信息,根据设定的负载阈值判断是否过载,根据判断结果构造通知消息经由Pastry路由到集群上的根控制器节点,由根控制器来决定负载的迁移去向。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数据中心网络的负载均衡,同时降低控制器之间的负载通信开销。(3)设计一种基于SDN的数据分发动态节点选择算法,控制器采集分发网络的链路状态参数,以接口的形式提供给跟踪服务器调用。跟踪服务器根据获取的链路状态参数对节点的服务能力评估,选出最优资源节点列表,下载节点从最优资源节点列表中选择节点下载,提升数据分发的效率。通过控制器实时监控整个网络状态,在拓扑上显示网络状态参数,从而实现对数据分发网络的可视化管理。(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穆强,牛跃华,于俊慧,李欣,袁珺[4](2019)在《应用SpaceWire网络的航天器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天器数据存储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应用SpaceWire网络的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系统由控制模块和存储模块组成,为航天器载荷设备提供标准SpaceWire物理层、链路层接口,并在网络层提供统一的虚拟数据接口,通过逻辑地址进行标志和寻址,可屏蔽系统内部网络细节;载荷设备不必关注存储系统内部网络结构的变化,当部分模块故障时,可重新规划传输路径,对分布式存储系统进行重构,实现系统控制和数据存储功能的迁移。与存储需求相近、配置双固态存储系统的设计相比,其接口种类、协议设计更加简化,且系统重构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航天器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杨宇荣,许永军,杜东威,韩超[5](2019)在《基于网络分布式规约的配电网安全防护方案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DNP3.0(网络分布式规约)作为配电网自动化组件之间的一种主流通信规约,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但是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电网中对于DNP3.0的应用还局限于常规的数据对象集,在安全防护领域还没有正式应用。最新版DNP3.0增加了安全防护功能说明,通过将DNP3.0的安全防护方案进行实用化应用,详细阐述了安全防护的网络架构及其验证机制,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接口封装化。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能够在不大幅增加网络带宽的情况下确保站端重要操作的安全执行。(本文来源于《浙江电力》期刊2019年03期)

梅满[6](2019)在《航空发动机分布式通信网络优化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场通信总线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由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本文以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通信网络为研究对象,开展通信总线信息调度和拓扑结构优化研究,以及基于TTP/C通信总线设计智能温度传感器,以期为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益参考。通过研究FlexRay总线的触发机制、数据帧格式和数据位流特性等,给出总线利用率定义以及利用率最优问题目标方程。通过解析法求解总线调度的最优结果表达式,并结合实例对FlexRay总线的信息调度进行优化。将环型与星型的混合拓扑结构优化问题划分为两个研究问题。第一,将混合拓扑结构中的星型结构优化问题描述为基于距离的聚类问题,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星型中央节点位置以及星型节点的连接关系,选取星型结构所需的线束长度作为目标函数,同时建立惩罚函数用以规避中央节点出现在高温区。第二,基于最优星型结构,将中央节点之间的总线拓扑结构优化问题抽象为商旅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寻找最优的环型拓扑结构。最后综合两次优化结果得到分步优化意义下的最优混合拓扑结构。基于TTP/C通信协议和ZYNQ微控制器,设计智能热电阻单元。选取PT100热电阻作为测温元件,设计包括高精度物理量采集电路、滤波电路以及通信电路在内的智能单元。同时提出基于ZYNQ双核处理器的智能热电阻故障诊断硬件设计方案,用于半物理仿真实验中分布式控制算法的实现。(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孟瑞祺,刘媛媛,李振叶[7](2018)在《基于多频合路分布式基站的无线网络在医疗环境下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基于无线网络的各类应用越来越多,无线网络建设成为医院当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临床移动应用提供无线网络环境,规划并设计实施了基于多频合路分布式基站的无线网络。方法:在数据中心部署集中管理平台,各病区部署多频合路分布式基站,病房内部署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基站与本楼层接入交换机互联,提供本病区统一信道设置、VLAN配置、IP地址规划、安全接入策略管理。结果:目前该无线网络系统已成功部署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承载了移动护理、移动心电、移动DR等无线数据应用,以及基于RFID的库房资产管理、科研冷链监测等物联网应用。结论:无线网络系统已正常运行叁年,符合医院临床应用场景和实际需求,实现临床信息化延伸到患者床旁、服务于临床。(本文来源于《中国数字医学》期刊2018年12期)

焦改英[8](2018)在《分布式移动管理技术在无线网络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移动互联需求的不断增加,无线网络的管理将面临越来越繁重的负荷压力,以保证无线通信的畅通。而由于集中式的移动网络架构,传统的移动管理技术无法高效处理网络环境,面对爆炸性增长的移动数据,提出了采用分布式移动管理技术应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中(5G),处理在核心流量大和密度极高的无线接入网的需求。本文讨论了采用分布式移动管理技术实现对移动的管理方法,就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基于Linux系统实现了对所提出的原型进行了评估。(本文来源于《微型电脑应用》期刊2018年08期)

童光华,臧小奎,杨晨,史旭东,王昌奎[9](2018)在《分布式网络协议及其在电能表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简单介绍了分布式网络协议—DNP3的协议模型和帧结构,重点对DNP3对象定义及分类、DNP3事件定义及分类、DNP3类对象等进行了描述。给出了在电能表上实现DNP3的方案,针对DNP3数据对象类型,结合电能表的功能要求,对电能表的数据根据进行分类,给出电能表数据映射到DNP3对象的实例。最后介绍了DNP3常见的通信方式,并描述了一个典型的电能表和DNP3主站之间的通信交互过程。(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8年S1期)

范虹,马丽红[10](2018)在《京津冀创新合作网络分布式储能电池应用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深入,分布式电源发电具有了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京津冀地区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在充分研究京津冀多样地理条件的基础上,采取京津冀科技创新一体化方式,对不同形式的分布式电源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重点分析了分布式电源的核心——储能电池的发展情况,对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几种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电池进行了技术创新介绍,并对分布式电源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分布式网络应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科学的不断进步,移动通信也开始从4G向着5G发展,这一发展趋势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稳定、高效的网络服务环境,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是基站网络规划工作难度性的不断提升。本文就从5G无线网络的应用场景出发,分析了分布式基站构建中的主要环节,重点探讨了5G在"BBU+RRU"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布式网络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1].王道谊,周文安.网络切片及其在新型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应用[J].分布式能源.2019

[2].牛晓光.5G无线网络规划对分布式基站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9

[3].周水明.面向数据中心网络的分布式SDN控制器和数据分发应用[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9

[4].穆强,牛跃华,于俊慧,李欣,袁珺.应用SpaceWire网络的航天器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J].航天器工程.2019

[5].杨宇荣,许永军,杜东威,韩超.基于网络分布式规约的配电网安全防护方案应用[J].浙江电力.2019

[6].梅满.航空发动机分布式通信网络优化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7].孟瑞祺,刘媛媛,李振叶.基于多频合路分布式基站的无线网络在医疗环境下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8

[8].焦改英.分布式移动管理技术在无线网络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8

[9].童光华,臧小奎,杨晨,史旭东,王昌奎.分布式网络协议及其在电能表上的应用[J].电测与仪表.2018

[10].范虹,马丽红.京津冀创新合作网络分布式储能电池应用综述[J].电源技术.2018

标签:;  ;  ;  ;  ;  ;  ;  

分布式网络应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