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腔论文-孙儒峰,董渊,金光勇,王超

复合腔论文-孙儒峰,董渊,金光勇,王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速率方程,数学模型,模拟计算,光斑半径

复合腔论文文献综述

孙儒峰,董渊,金光勇,王超[1](2019)在《一种用于复合腔腔内和频激光器的模型分析及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上研究分析复合腔腔内和频激光器的输出特性。从经典的速率方程出发,建立起用于分析复合腔腔内和频激光器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求解分析,获得了可以描述准叁能级系统和四能级系统稳态时输出特性的光子数解析表达式,利用Matlab软件模拟计算准叁能级和四能级系统的光子数的变化情况,研究分析不同晶体长度对光子数的影响,得到准叁能级晶体的长度变化对该模型下腔内和频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影响较大的结论。同时结合对谐振腔内光斑半径在不同输入镜曲率组合下的变化情况,分析确定出和频晶体位置等参量,最终为复合腔腔内和频激光器的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孙儒峰[2](2019)在《全固态复合腔式腔内和频青光激光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固态激光器凭借其便携,结构简单,高光束质量等优势遍及军用、民用以及商用等诸多领域。受常用晶体跃迁谱线的限制,介于470nm-510nm的蓝绿光激光很难直接获得激光输出,只能通过非线性频率变换来获得,然而这些特殊波段在一些领域有着特殊应用。在蓝绿光所属波长中500nm附近的青光,由于受海水吸收作用该波段损耗小,并且其在海水中穿透力强,方向性好,因此500nm附近的青光常用于水下通讯传输、测深等,同时该波段在生物医疗领域也存在着特殊的应用。但是在不同的海水环境所需的青光条件不同,如何获得高效青光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有关青光的报道中大多都是基于实验性的,而在理论研究方面相对甚少,因此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获得高效的青光开展研究。(1)从激光器的理论原理出发,对准叁能级激光运转特性以及四能级激光运转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双腔独立振荡的激光器数学模型。根据模型获得描述激光运转特性的参量关系,模拟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非线性光学耦合波方程,分析影响和频效率的因素,确定在实验中可以用于提高和频效率的因素。(2)设计并优化全固态复合腔腔内和频青光激光器的整体结构以及相关元件,确定最终所选取的腔型,利用Matlab软件模拟计算相关数值并分析,确定输入镜曲率以及腔长等相关元件的参数。同时结合SNLO软件对比分析并确定最终用于和频的晶体LBO的相关参数以及摆放位置。(3)在先前的理论分析以及相关模拟所获得的参数下,基于所设计的实验结构开展实验研究,分别获得946nm准叁能级激光以及1064nm四能级激光的独立振荡输出,946nm与1064nm的共同输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腔内和频501nm的青光连续输出,并分析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张磊[3](2019)在《基于复合腔光纤Fabry-Pérot干涉仪传感特性研究及解调软件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传感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光纤传感技术因光纤材料的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灵活多样,可测物理量多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航空航天、地质勘探、石油开采、工程维护等方面。光纤传感器是通过将信号调制到传输光束的波长、相位、强度、偏振等参数上实现传感的,对传感器信号的解调也是其应用于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调系统的构建与传感器结构的制作都影响着传感器对物理量的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复合腔光纤Fabry-Pérot干涉仪传感器,完成了对该传感器的温度传感特性的研究,并构建了传感器的解调系统,完成了解调软件的编写。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阐述了光纤传感器的发展、分类及应用,介绍了复合腔光纤Fabry-Pérot干涉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并对比了目前光纤Fabry-Pérot干涉仪的几种制作方式,分析了目前解调技术的发展,并阐述了复合腔光纤Fabry-Pérot干涉仪的基本原理及其温度传感原理。其次,构建了光纤传感器的解调系统。利用可调谐半导体扫描激光器作为信号源构建解调系统,完成了单片机与上位机的串口通信,用Labview将上传的数据采集后绘制出光强随波长变化的图像,完成了模拟仿真、寻峰算法、温度显示的程序的编写,完善了人机交互界面。最后,提出了一种复合腔光纤Fabry-Pérot干涉仪的制作方法。制作了叁种不同尺寸的复合腔光纤Fabry-Pérot干涉仪,用频域变换的方式分析了干涉谱线,测试了该传感探头的温度传感特性,分析了干涉谱线与传感器尺寸的关系,对比了叁种不同尺寸的传感探头的温度灵敏度,100℃-600℃温度范围内得到的最高温度灵敏度为14.6pm/℃。(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陈相材,高伟清,陈亮,徐强,倪陈全[4](2019)在《线形和复合腔结构布里渊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实验研究了基于线形腔和复合腔结构的布里渊掺铒混合增益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特性。采用1 km单模石英光纤作为布里渊增益介质,研究了该布里渊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参数与泵浦波长、泵浦功率、腔型结构等因素的关系。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线形腔和复合腔2种结构在不同布里渊泵浦波长条件下产生一阶斯托克斯光时的1 480 nm激光器的阈值泵浦功率,并研究了高阶斯托克斯光输出随1 480 nm激光器泵浦功率的变化情况;布里渊波长从1 540 nm变化到1 570 nm时,线形腔和复合腔阈值泵浦功率分别在139~172 mW及196~294 mW范围变化;保持1 480 nm激光器泵浦功率为623 mW,增大布里渊泵浦功率,2种结构都获得了最多达到10个波长的稳定激光输出。(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伟,刘颖刚,张庭,刘鑫,傅海威[5](2018)在《芯内双微孔复合腔结构的光纤法布里-珀罗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芯内双微孔复合结构的全光纤干涉传感器结构,建立了传感器反射光谱的理论模型,给出了反射光谱强度与微孔长度、孔内介质折射率、微孔端面反射与损耗系数以及光纤的特性参数间的关系,并模拟了传感器光谱对温度和折射率变化的响应特性.利用193 nm准分子激光器,在普通单模光纤上加工制作了具有复合腔结构的全光纤多参量传感器,进行了传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优于99%的温度、折射率线性响应度,对应两套温度和折射率灵敏度分别为-0.172 nm/℃,1050.700 nm/RIU和0.004 nm/℃,48.775 nm/RIU,不仅能够实现温度、折射率以及它们的区分测量,还能够应用于气体压力的测量,测量精度可达0.3 kPa.(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20期)

陈昀,任重,梁田[6](2017)在《耦合腔行波管复合腔片真空扩散焊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真空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雷达、卫星导航以及医疗等方面。复合腔片作为耦合腔行波管中的重要件,其制备工艺质量决定了整管能否稳定可靠工作。本文研究了耦合腔行波管复合腔片真空扩散焊制备工艺,采用该工艺,复合腔片无明显变形,满足二次精加工尺寸精度;并采用扫描电镜结合能量色散谱分析发现,扩散界面平直、没有"死空间"等缺陷;抗拉强度达到210 MPa以上;漏气率小于10-11 Pa·m3/s;解决了焊料蒸发以及零件内壁和内壁气体迁移到管内,而降低管内真空度问题,提升了器件寿命。(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陈玉华,白杨,张泽南,白冰,孙延笑[7](2017)在《基于复合腔的波长可调谐连续橙红色激光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复合腔结构的波长可调谐、瓦级连续输出的橙红色激光器.该激光器是由半导体激光侧泵Nd∶GdVO_4晶体产生p-偏振1 062.9nm基频光的谐振腔和使用周期性极化晶体MgO∶PPLN(叁个极化周期为29.0μm、29.8μm和30.8μm)的单共振光学参量振荡器组成.在两个谐振腔的重迭区域,利用Ⅱ类临界相位匹配KTP晶体对s-偏振信号光与p-偏振1 062.9nm基频光进行腔内和频.通过对MgO∶PPLN晶体进行叁个不同极化周期的调谐和30℃~200℃范围内的温度调谐,在叁个波段(613.4~619.2nm@29.0μm、620.2~628.9nm@29.8μm和634.4~649.1nm@30.8μm)获得了波长可调谐的橙红色激光连续输出,并在相应波段(3 980.0~3 758.5nm@29.0μm、3 714.2~3 438.3nm@29.8μm和3 278.0~2 940.2nm@30.8μm)获得了波长可调谐的中红外闲频光的连续输出.在30℃最低调谐温度,通过改变晶体的极化周期,在613.4nm、620.2nm和634.4nm处测得最大连续输出功率分别为1.52 W、2.21 W和3.03 W,对应的叁束闲频光最大连续输出功率分别为2.36 W@3 980.0nm、3.17 W@3 714.2nm和4.13 W@3 278.0nm.(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陈薏竹[8](2016)在《复合腔结构高功率多波长光纤激光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受激拉曼散射是限制宽谱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使用多波长激光作为种子进行放大,可以提高光纤激光器的高阶拉曼阈值,实现功率的进一步提升。复合腔结构混合增益方式是实现多波长激光输出的可行方案。本文以复合腔结构掺镱-拉曼混合增益光纤激光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波长激光输出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回顾了1微米波段掺镱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与功率提升受限因素,分析了使用多波长作为种子抑制高阶拉曼的可行性,介绍了几种使用多波长种子光的光纤激光器模型,总结了每种方案的优势与不足。建立了基于镱离子增益与拉曼增益的混合增益稳态模型,并分析了光纤长度、光栅反射率、纤芯包层比、泵浦方向对激光器腔内与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纤长度影响输出双波长的激光功率比例;输出端光栅反射率对功率提升影响不大;提高光纤纤芯内包层直径比、采用正向泵浦方式均可以提高输出功率。搭建了1090nm-1150nm复合腔结构掺镱-拉曼混合增益光纤激光器,实现了1150nm波长110.8W的高功率输出,研究了光栅反射率、光纤长度等器件参数对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开展了1080nm-1120nm混合增益光纤激光器实验,与1150nm光纤激光器进行对比,分析波长间隔、光纤长度、纤芯包层比等因素对激光器输出性能的影响。搭建了半开腔与标准振荡器结构的脉冲1150nm掺镱-拉曼混合增益光纤激光器,获得1150nm波段的脉冲激光输出。开展了多波长种子的功率定标放大研究,对单一波长与多波长种子的放大进行了仿真对比,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实验与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加入少量拉曼光的多波长种子相比于单一波长种子的系统,其受激拉曼散射阈值明显提高,功率放大具有更大潜力。(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11-01)

范元媛,周翊,刘广义,宋兴亮,单耀莹[9](2016)在《高效率ArF准分子激光复合腔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短波长、高光子能量的Ar F准分子激光在集成电路光刻、材料加工、激光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结合线宽压窄技术方案设计了193 nm Ar F准分子激光器复合腔结构,理论分析了复合腔结构能量提升的原理。针对准分子激光器的长腔特性,提出了实现其复合腔窄带激光模式锁定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与通常插入色散元件的单窄带腔相比,锁定后的准分子激光复合腔在输出线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能量提高了4.02倍,激光效率大幅提升,能量稳定性也大幅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6年02期)

王贵兰,徐小华,许慧娟[10](2015)在《基于保偏光栅和复合腔的单纵模双波长激光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保偏光纤光栅和复合腔结构的单纵模双波长激光器,保偏光纤布喇格光栅(PM-FBG)的波长确定了振荡频率。除了激光器谐振腔,还引入了两个滤波结构,其中一个是带有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环形滤波结构,另一个是由两个偏振分束、两个偏振控制器及一段单模光纤组成的双腔滤波器,叁个谐振腔的共同作用抑制了激光器的多余纵模,得到了单纵模的线宽为4.7k Hz。(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5年05期)

复合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固态激光器凭借其便携,结构简单,高光束质量等优势遍及军用、民用以及商用等诸多领域。受常用晶体跃迁谱线的限制,介于470nm-510nm的蓝绿光激光很难直接获得激光输出,只能通过非线性频率变换来获得,然而这些特殊波段在一些领域有着特殊应用。在蓝绿光所属波长中500nm附近的青光,由于受海水吸收作用该波段损耗小,并且其在海水中穿透力强,方向性好,因此500nm附近的青光常用于水下通讯传输、测深等,同时该波段在生物医疗领域也存在着特殊的应用。但是在不同的海水环境所需的青光条件不同,如何获得高效青光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有关青光的报道中大多都是基于实验性的,而在理论研究方面相对甚少,因此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获得高效的青光开展研究。(1)从激光器的理论原理出发,对准叁能级激光运转特性以及四能级激光运转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双腔独立振荡的激光器数学模型。根据模型获得描述激光运转特性的参量关系,模拟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非线性光学耦合波方程,分析影响和频效率的因素,确定在实验中可以用于提高和频效率的因素。(2)设计并优化全固态复合腔腔内和频青光激光器的整体结构以及相关元件,确定最终所选取的腔型,利用Matlab软件模拟计算相关数值并分析,确定输入镜曲率以及腔长等相关元件的参数。同时结合SNLO软件对比分析并确定最终用于和频的晶体LBO的相关参数以及摆放位置。(3)在先前的理论分析以及相关模拟所获得的参数下,基于所设计的实验结构开展实验研究,分别获得946nm准叁能级激光以及1064nm四能级激光的独立振荡输出,946nm与1064nm的共同输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腔内和频501nm的青光连续输出,并分析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腔论文参考文献

[1].孙儒峰,董渊,金光勇,王超.一种用于复合腔腔内和频激光器的模型分析及数值模拟[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孙儒峰.全固态复合腔式腔内和频青光激光器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3].张磊.基于复合腔光纤Fabry-Pérot干涉仪传感特性研究及解调软件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4].陈相材,高伟清,陈亮,徐强,倪陈全.线形和复合腔结构布里渊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张伟,刘颖刚,张庭,刘鑫,傅海威.芯内双微孔复合腔结构的光纤法布里-珀罗传感器研究[J].物理学报.2018

[6].陈昀,任重,梁田.耦合腔行波管复合腔片真空扩散焊工艺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17

[7].陈玉华,白杨,张泽南,白冰,孙延笑.基于复合腔的波长可调谐连续橙红色激光器[J].光子学报.2017

[8].陈薏竹.复合腔结构高功率多波长光纤激光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

[9].范元媛,周翊,刘广义,宋兴亮,单耀莹.高效率ArF准分子激光复合腔技术研究[J].中国激光.2016

[10].王贵兰,徐小华,许慧娟.基于保偏光栅和复合腔的单纵模双波长激光器[J].光通信技术.2015

标签:;  ;  ;  ;  

复合腔论文-孙儒峰,董渊,金光勇,王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