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论文和设计-白石宽光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插入连接器时的操作性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具备:凸缘;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凸缘的一侧;发光部,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保持架,其设置在所述凸缘的另一侧,并且供连接器插入;至少一个第一散热片,其设置在所述凸缘的另一侧,并且从所述凸缘的周缘朝向所述保持架延伸。在所述保持架从所述凸缘突出的方向上,所述保持架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面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面上的所述保持架侧的端部的位置彼此不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凸缘;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凸缘的一侧;发光部,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保持架,其设置在所述凸缘的另一侧,并且供连接器插入;至少一个第一散热片,其设置在所述凸缘的另一侧,并且从所述凸缘的周缘朝向所述保持架延伸,在所述保持架从所述凸缘突出的方向上,所述保持架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面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面上的所述保持架侧的端部的位置彼此不同。

设计方案

1.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凸缘;

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凸缘的一侧;

发光部,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

保持架,其设置在所述凸缘的另一侧,并且供连接器插入;

至少一个第一散热片,其设置在所述凸缘的另一侧,并且从所述凸缘的周缘朝向所述保持架延伸,

在所述保持架从所述凸缘突出的方向上,所述保持架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面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面上的所述保持架侧的端部的位置彼此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保持架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面和所述凸缘的表面之间的距离设为L1并且将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面上的所述保持架侧的端部和所述凸缘的表面之间的距离设为L2的情况下,L1>L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面上的与所述保持架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和所述凸缘的表面之间的距离设为L2a的情况下,L2a>L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面,设置有阶梯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倾斜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还具备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沿与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保持架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设置且沿着所述凸缘的周缘延伸,

在所述第二散热片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面上的所述保持架侧,设置有第二倾斜部。

7.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

框体,供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有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具备灯座和发光部,该发光部设置在灯座的一侧端部侧且具有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

在此,发光部中产生的热量主要从灯座向外部释放。因此,在灯座的另一侧端部侧设置有多个散热片。并且,在灯座的另一侧端部侧还设置有供连接器插入的筒状的保持架。即,在灯座的另一侧端部侧排列设置有多个散热片及保持架。

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于车辆用灯具的框体上时,操作人员将车辆用照明装置嵌入于框体,并利用扭锁将车辆用照明装置保持于框体。接着,操作人员将连接器插入保持架的孔中,从而使车辆用照明装置与电源等电连接。此时,保持架的孔朝向框体的后方侧开口。因此,位于框体前方侧的操作人员有时无法用肉眼确认保持架的孔。此时,操作人员需要用手识别保持架的孔的位置的同时将连接器插入保持架的孔中。

然而,在将连接器插入于保持架的孔中时,操作人员的手会离开保持架。因此,虽然能够识别到保持架的孔的大致位置,却无法识别到保持架的孔的准确位置。其结果,操作人员将连接器插入保持架的孔中需要花费时间。

因此,期待研发一种能够提高插入连接器时的操作性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04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插入连接器时的操作性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具备:凸缘;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凸缘的一侧;发光部,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保持架,其设置在所述凸缘的另一侧,并且供连接器插入;至少一个第一散热片,其设置在所述凸缘的另一侧,并且从所述凸缘的周缘朝向所述保持架延伸。在所述保持架从所述凸缘突出的方向上,所述保持架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面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面上的所述保持架侧的端部的位置彼此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插入连接器时的操作性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从图1所示的A方向观察车辆用照明装置时的示意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B-B线剖视图。

图4是用于例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片的示意立体图。

图5是用于例示比较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安装顺序的示意立体图。

图6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安装顺序的示意立体图。

图7是用于例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片的示意立体图。

图8是用于例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片的示意立体图。

图9是用于例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片的示意立体图。

图10是从图9所示的C方向观察车辆用照明装置时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例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片的示意立体图。

图12是用于例示车辆用灯具的局部示意剖视图。

图中:1-车辆用照明装置、10-灯座、13-凸缘、13a-表面、14a-散热片、14a1-端面、14b-散热片、14b1-端面、14b2-端部、14b3-端部、14c-阶梯部、14c1-表面、14d-倾斜部、14d1-表面、14e-倾斜部、14e1-表面、15-保持架(holder)、15a-端面、20-发光部、21-基板、22-发光元件、30-供电部、40-传热部、100-车辆用灯具、101-框体、105-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例示。另外,在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说明。

(车辆用照明装置)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例如可以设置于汽车或轨道车辆等。作为设置于汽车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例如可以使用于前组合灯(例如,日间行车灯(DRL:Daytime Running Lamp)、示宽灯、转向灯等适当组合在一起的组合灯)、后组合灯(例如,刹车灯、尾灯、转向灯、倒车灯、雾灯等适当组合在一起的组合灯)等。但是,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用途并未限定于此。

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从图1所示的A方向观察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时的示意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B-B线剖视图。

图4是用于例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片14a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1至图3所示,车辆用照明装置1设置有灯座10、发光部20、供电部30及传热部40。

灯座10具有安装部11、接合销12、凸缘13、散热片14a(相当于第二散热片的一例)、散热片14b(相当于第一散热片的一例)以及保持架15。

安装部11设置于凸缘13的一侧。安装部11的外形形状可以为柱状。安装部11的外形形状例如可以为圆柱状。安装部11具有在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开口的凹部11a。

在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多个接合销12。多个接合销12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外侧突出。多个接合销12与凸缘13对峙。多个接合销12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的框体101上时使用。多个接合销12用作扭锁。

凸缘13呈板状。凸缘13例如可以呈圆板状。凸缘13的外侧表面位于比接合销12的外侧表面更靠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外侧。

散热片14a、14b设置于凸缘13另一侧。散热片14a、14b设置于凸缘13的与设置有安装部11的一侧相反一侧的表面13a上。散热片14a、14b可以呈板状。

散热片14a沿着凸缘13的周缘延伸。散热片14a可以设置有两个且其设置成彼此对峙。散热片14a沿与散热片14b和保持架15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设置且沿着凸缘13的周缘延伸。

散热片14b至少可以设置有一个。散热片14b也可以以彼此平行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散热片14b从凸缘13的周缘朝向凸缘13的中央区域延伸。散热片14b从凸缘13的周缘朝向保持架15延伸。散热片14b可以与散热片14a排列设置。散热片14b设置在散热片14a与散热片14a之间。

保持架15设置在凸缘13的另一侧。保持架15可以设置在凸缘13的设置有散热片14a、14b的表面13a上。保持架15设置在散热片14a与散热片14a之间。在与两个散热片14a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保持架15可以与散热片14b排列设置。保持架15可以设置在凸缘13的表面13a上的中心与周缘之间。此时,散热片14b可以设置在保持架15的一侧。另外,保持架15也可以设置在凸缘13的表面13a上的中央区域。此时,散热片14b可以设置在保持架15的两侧。

连接器105能够插入于保持架15。保持架15呈筒状且在内部具有孔15b。具有密封部件105a的连接器105插入于孔15b中。因此,孔15b的截面形状及截面尺寸对应于具有密封部件105a的连接器105的截面形状及截面尺寸。

如图2所示,可以将保持架15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15a和表面13a之间的距离L1设为大于散热片14a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14a1和表面13a之间的距离L3(L1>L3)。

并且,如图4所示,也可以将距离L3a设为与距离L1相同或大于距离L1(L1≤L3a)。

并且,距离L1大于散热片14b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14b1上的保持器15侧的端部14b2和表面13a之间的距离L2(L1>L2)。

此时,如图2及图4所示,可以将散热片14b的端面14b1设为平坦的面。在端面14b1为平坦的面的情况下,距离L2可以是端面14b1与表面13a之间的距离。

即,保持架15的端面15a至少比散热片14b的端部14b2突出。

在此,对将比较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200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的框体101上的顺序进行说明。

图5是用于例示比较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200的安装顺序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5所示,车辆用照明装置200设置有多个散热片214及保持架215。并且,保持架215的与凸缘2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和散热片214的与凸缘2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位于相同的位置。即,保持架215的端面并未从散热片214的端面突出。

在将这种车辆用照明装置200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的框体101上时,操作人员300将车辆用照明装置200嵌入框体101的孔中,并利用扭锁将车辆用照明装置200保持于框体101上。接着,操作人员300将连接器105插入保持架215的孔中,从而将车辆用照明装置200与电源等电连接。

此时,保持架215的孔朝向框体101的后方侧(车辆的内部)开口。因此,位于框体101前方侧(车辆的外部)的操作人员300有时无法用肉眼确认保持架215的孔。在无法用肉眼确认保持架215的孔的情况下,操作人员300只能用手识别保持架215的孔的位置的同时将连接器105插入保持架215的孔中。

然而,在将连接器105插入于保持架215的孔中时,操作人员300的手会离开保持架215。因此,虽然能够识别到保持架215的孔的大致位置,却无法识别到保持架215的孔的准确位置。其结果,操作人员300将连接器105插入保持架215的孔中需要花费时间。

图6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安装顺序的示意立体图。

如上所述,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保持架15的端面15a至少比散热片14b的端部14b2突出。此时,如图6所示,能够使保持架15从散热片14b突出。

在将连接器105插入于保持架15的孔15b中时,操作人员300可以手持连接器105使其前端与散热片14b的端面14b1或散热片14a的端面14a1接触,并在该状态下移动连接器105以使其与保持架15的侧面接触,并将该接触位置识别为保持架15的位置。接着,操作人员300在连接器105的前端与保持架15的侧面接触的状态下沿着保持架15的侧面移动连接器105,从而能够容易确认保持架15的端面15a的位置(甚至保持架15的孔15b的位置)。

如图2所示,若“L1>L2”且“L1>L3”,则操作人员300能够手持连接器105从两个方向靠近保持架15。因此,即使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附近配置有部件,操作人员300也能够将连接器105容易插入保持架15的孔15b中。

如图4所示,若“L1>L2”且“L1≤L3a”,则操作人员300能够手持连接器105在散热片14a与散热片14a之间移动。即,散热片14a成为将连接器105引导向保持架15的引导部。

并且,若“L1≤L3a”,则能够加大散热片14a的表面积,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性。

发光部20中产生的热量主要经由传热部40、安装部11以及凸缘13而传递到散热片14a、14b。传递到散热片14a、14b的热量主要从散热片14a、14b向外部释放。

因此,考虑到要向外部释放发光部20中产生的热量,优选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灯座10。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高导热性树脂等。高导热性树脂例如为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尼龙(Nylon)等树脂中混合由无机材料构成的填料而成的树脂。无机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氧化铝等陶瓷或碳等。

安装部11、接合销12、凸缘13、散热片14a、散热片14b以及保持架15例如可以通过注塑成型法等一体地成型。

若采用包含高导热性树脂且安装部11、接合销12、凸缘13、散热片14a、散热片14b以及保持架15一体地成型而成的灯座10,则能够有效地释放出发光部20中产生的热量。并且,能够减轻灯座10的重量。

发光部20(基板21)设置于安装部11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部。

发光部20具有基板21、发光元件22及电阻23。

基板21呈板状。基板21的平面形状例如可以为四边形。基板21的材料或结构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由陶瓷(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等无机材料、酚醛纸或玻璃环氧等有机材料等制成基板21。并且,基板21也可以是用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而成的基板。另外,在用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的情况下,绝缘性材料可以是由有机材料构成的绝缘性材料,也可以是由无机材料构成的绝缘性材料。在发光元件22的发热量较高的情况下,从散热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基板21。作为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可例举出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高导热性树脂、用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而成的材料等。另外,基板21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

并且,在基板21的表面设置有配线图案21a。配线图案21a例如可以由以银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形成。配线图案21a例如可以由银或银合金形成。但是,配线图案21a的材料并未限定于以银为主要成分的材料。配线图案21a例如也可以由以铜为主要成分的材料等形成。

发光元件22设置在基板21的与传热部40侧(灯座10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发光元件22设置在基板21上。发光元件22与设置于基板21的表面的配线图案21a电连接。发光元件22例如可以是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22至少可以设置有一个。以下,对设置有多个发光元件22的情况进行例示。多个发光元件22可以彼此串联连接。并且,发光元件22与电阻23串联连接。

发光元件22例如可以是PLCC(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带引线的塑料芯片载体)型等的表面安装型发光元件。另外,发光元件22例如也可以是带有引线的炮弹型的发光元件。另外,图1中例示的发光元件22为表面安装型的发光元件。

并且,发光元件22也可以是利用COB(Chip On Board\/板上芯片)技术进行封装的发光元件。在发光元件22为利用COB技术进行封装的发光元件22时,可以在基板21上设置芯片状的发光元件22、将发光元件22与配线图案21a电连接的配线、包围发光元件22及配线的框状部件、设置在框状部件的内部的密封部等。此时,框状部件可以兼具确定密封部的形成范围的功能及反射镜的功能。并且,密封部可以包含荧光体。荧光体例如可以是YAG系荧光体(钇铝石榴石系荧光体)等。另外,也可以不设置框状部件而仅设置密封部。在仅设置密封部的情况下,在基板21上设置有圆顶状的密封部。

发光元件22的光射出面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前方侧。发光元件22主要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前方侧射出光。

发光元件22的数量、大小、配置等不只限于例示,可以根据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大小或用途等适当改变发光元件22的数量、大小、配置等。

电阻23设置于基板21的与传热部40侧(灯座10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上。电阻23设置于基板21上。电阻23与设置于基板21的表面的配线图案21a电连接。电阻23例如可以是表面安装型的电阻器、带有引线的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通过丝网印刷法等而形成的膜状的电阻器等。另外,图1中例示的电阻23为表面安装型的电阻器。

膜状的电阻器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氧化钌(RuO2<\/sub>)。例如,可以利用丝网印刷法以及烧成法来形成膜状的电阻器。若电阻23为膜状电阻器,则能够加大电阻23与基板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散热性。并且,通过一次工序即可形成多个电阻23。因此,能够提高生产率,并且能够抑制多个电阻23的电阻值出现偏差。

在此,发光元件22的正向电压特性存在波动,因此,若将阳极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的施加电压设为恒定,则从发光元件22照射出的光的亮度(光通量、光亮度、发光强度、照度)会产生波动。因此,通过电阻23将流过发光元件22的电流的值调整为预定的范围内,从而使从发光元件22照射出的光的亮度落入预定的范围内。此时,通过改变电阻23的电阻值,能够将流过发光元件22的电流的值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

在电阻23为表面安装型的电阻器或带有引线的电阻器等的情况下,根据发光元件22的正向电压特性来选择具有适当电阻值的电阻23。

在电阻23为膜状电阻器的情况下,若去除电阻23的一部分,则能够增加电阻值。例如,通过对电阻23照射激光,能够容易去除电阻23的一部分。

电阻23的数量、大小、配置等并不限定于例示,可以根据发光元件22的数量或规格等适当改变电阻23的数量、大小、配置等。

另外,为了不让反向电压施加于发光元件22以及不让反向的脉冲噪声施加于发光元件22,可以设置二极管。并且,为了检测发光元件22的断线或为了防止错误点亮等,还可以设置下拉电阻。并且,还可以设置覆盖配线图案21a或膜状电阻器等的包覆部。包覆部例如可以包含玻璃材料。

供电部30具有供电端子31及绝缘部32。

供电端子31可以为棒状体。供电端子31从凹部11a的底面11a1突出。供电端子31设置有多个。多个供电端子31可以沿规定方向排列设置。多个供电端子31设置在绝缘部32的内部。多个供电端子31在绝缘部32的内部延伸,并从绝缘部32的发光部20侧的端面以及绝缘部32的保持架15侧的端面突出。多个供电端子31的发光部20侧的端部与设置于基板21的配线图案21a电连接及机械连接。即,供电端子31的一侧端部钎焊于配线图案21a。多个供电端子31的保持架15侧的端部暴露于孔15b的内部。连接器105嵌合在暴露于孔15b的内部的多个供电端子31。供电端子31具有导电性。供电端子31例如可以由铜合金等金属制成。另外,供电端子31的数量、形状、配置、材料等不只限于例示,可以进行适当改变。

若灯座10的材料使用包含由碳构成的填料的高导热性树脂,则灯座10具有导电性。因此,绝缘部32是为了在供电端子31与具有导电性的灯座10之间保持绝缘而设置的。并且,绝缘部32还具有保持多个供电端子31的功能。另外,在灯座10由具有绝缘性的高导热性树脂(例如,包含由陶瓷构成的填料的高导热性树脂等)制成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绝缘部32。此时,由灯座10保持多个供电端子31。

绝缘部32设置在多个供电端子31与灯座10之间。绝缘部32具有绝缘性。绝缘部32可以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形成。绝缘部32例如可以由P ET或尼龙等形成。绝缘部32设置在形成于灯座10的孔10a的内部。

传热部40设置在基板21与凹部11a的底面11a1之间。传热部40经由粘接部设置在凹部11a的底面11a1。即,传热部40粘接在凹部11a的底面11a1。粘接传热部40与凹部11a的底面11a1的粘接剂优选使用导热系数较高的粘接剂。例如,粘接剂可以为混合有由无机材料构成的填料的粘接剂。无机材料优选使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的陶瓷)。粘接剂的导热系数例如可以为0.5W\/(m·K)以上且10W\/(m·K)以下。

并且,传热部40还可以通过嵌件成型法埋入于凹部11a的底面11a1。并且,传热部40也可以经由由导热硅脂构成的层而安装于凹部11a的底面11a1。导热硅脂的种类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在改性硅油中混合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构成的填料而成的导热硅脂。导热硅脂的导热系数例如可以为1W\/(m·K)以上且5W\/(m·K)以下。

传热部40是为了使发光部20中产生的热量容易传递至灯座10而设置的。因此,传热部40优选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形成。传热部40可以呈板状,并且,可以由例如铝、铝合金、铜、铜合金等金属形成。

在此,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为设置于汽车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时,其使用环境温度为-40℃~85℃。因此,若发光部20中产生的热量的释放不够充分,则发光元件22的温度会上升,会导致发光元件22的寿命变短或发光元件22的功能下降。

如上所述,灯座10及传热部40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因此,能够抑制发光元件22的温度过度上升。

图7是用于例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片14b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7所示,可以将散热片14b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14b1上的与保持架15侧相反一侧的端部14b3和表面13a之间的距离L2a设为大于距离L2(L2a>L2)。例如,如图7所示,在散热片14b的端面14b1设置有阶梯部14c,使得散热片14b的保持架15侧的高度(距离L2)低于散热片14b的与保持架15侧相反一侧的高度(L2a)。

通过设置阶梯部14c,能够更加容易识别保持架15的位置。例如,操作人员300可以手持连接器105使其前端与散热片14b的端面14b1或散热片14a的端面14a1接触,并在该状态下移动连接器105,从而使连接器105与阶梯部14c的表面14c1接触。由于在阶梯部14c的附近设置有保持架15,因此,操作人员300更加容易识别保持架15的位置。因此,操作人员300更加容易将连接器105插入保持架15的孔15b中。

并且,由于可以加大距离L3a及距离L2a,因此能够加大散热片14a、14b的表面积。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性。

图8是用于例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片14b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8所示,可以将散热片14b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14b1上的与保持架15侧相反一侧的端部14b3和表面13a之间的距离L2a设为大于距离L2(L2a>L2)。例如,如图8所示,在散热片14b的端面14b1设置有倾斜部14d(相当于第一倾斜部的一例),使得散热片14b的保持架15侧的高度(距离L2)低于散热片14b的与保持架15侧相反一侧的高度(距离L2a)。

通过设置倾斜部14d,能够更加容易识别保持架15的位置。例如,操作人员300可以手持连接器105使其前端与散热片14b的端面14b1或散热片14a的端面14a1接触,并在该状态下移动连接器105,从而使连接器105与倾斜部14d的表面14d1接触。由于倾斜部14d的表面14d1朝向保持架15倾斜,因而操作人员300更加容易识别保持架15的位置。因此,操作人员300更加容易将连接器105插入保持架15的孔15b中。

并且,由于可以加大距离L3a及距离L2a,因此能够加大散热片14a、14b的表面积。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性。

图9是用于例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片14a的示意立体图。

图10是从图9所示的C方向观察车辆用照明装置1时的示意图。

如图9及图10所示,可以在散热片14a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14a1上的保持架15侧设置倾斜部14e(相当于第二倾斜部的一例)。

而且,如图9所示,通过设置倾斜部14e,能够使散热片14a的保持架15侧的高度(距离L3b)低于散热片14a的与保持架15侧相反一侧的高度(距离L3a)。

通过设置倾斜部14e,能够更加容易识别保持架15的位置。例如,操作人员300可以手持连接器105使其前端与散热片14a的端面14a1接触,并在该状态下移动连接器105,从而使连接器105与倾斜部14e的表面14e1接触。由于倾斜部14e的表面14e1朝向保持架15倾斜,因而操作人员300更加容易识别保持架15的位置。因此,操作人员300更加容易将连接器105插入保持架15的孔15b中。

并且,由于可以加大距离L3a及距离L2a,因此能够加大散热片14a、14b的表面积。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性。

另外,图9及图10中例示了在图8所示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散热片14a上设置倾斜部14e的情况,但是并不只限于例示。例如,也可以在图4及图7所示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散热片14a上设置倾斜部14e。

图11是用于例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热片14a、14b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11所示,可以将距离L2a设为大于距离L1(距离L2a>距离L1)并且将距离L3a设为大于距离L1(距离L3a>距离L1)。即,保持架15的端面15a设置在比散热片14a的端面14a1以及散热片14b的端面14b1更靠凸缘13侧。

如此设置,操作人员300也能够容易识别保持架15的位置。例如,操作人员300可以手持连接器105使其前端与散热片14a的端面14a1或散热片14b的端面14b1接触,并在该状态下移动连接器105。由于保持架15的端面15a设置在比端面14a1及端面14b1更靠凸缘13侧,因此,操作人员300能够识别出保持架15的端面15a的位置甚至能够识别出保持架15的孔15b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保持架15从凸缘13突出的方向上,只需将保持架15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15a的位置设置成不同于散热片14b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14b1上的保持架15侧的端部14b2的位置即可。

但是,如上所述,只要将保持架15的端面15a设置成至少比散热片14b的端部14b2突出,就能够使连接器105的前端与保持架15的侧面接触。因此,容易识别保持架15的准确位置,因而,操作人员300容易将连接器105插入保持架15的孔15b中。

在此,保持架15的高度(距离L1)几乎取决于连接器105的规格。因此,如上所述,若将保持架15的端面15a设置成至少比散热片14b的端部14b2突出,则散热片14b的表面积会变小而有可能会导致散热性下降。

表一为表示距离L1及距离L2与散热性之间的关系的表。

【表一】

由表一可知,即使将距离L2\/距离L1设为0.7左右,也能够使发光元件22的结温的上升控制在0.5℃以下。

即,即使将保持架15的端面15a设为至少比散热片14b的端部14b2突出,散热性也不会大幅下降。

(车辆用灯具)

接着,对车辆用灯具100进行例示。

另外,以下将车辆用灯具100为设置于汽车的前组合灯的情况作为一例进行说明。但是,车辆用灯具100并不限定为设置于汽车的前组合灯。车辆用灯具100可以是设置于汽车或轨道车辆等的车辆用灯具。

图12是用于例示车辆用灯具100的局部示意剖视图。

如图12所示,车辆用灯具100设置有车辆用照明装置1、框体101、罩102、光学元件部103、密封部件104以及连接器105。

框体101保持安装部11。框体101呈一个端部侧开口的箱状。框体101例如可以由不透光的树脂等制成。在框体101的底面设置有供安装部11的设置有接合销12的部分插入的安装孔101a。在安装孔101a的周缘设置有供设置于安装部11的接合销12插入的凹部。另外,在此虽然例示了在框体101上直接设置安装孔101a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框体101上设置具有安装孔101a的安装部件。

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时,将安装部11的设置有接合销12的部分插入安装孔101a中,并且旋转车辆用照明装置1。如此一来,接合销12保持在设置于安装孔101a的周缘的嵌合部中。这种安装方法被称作扭锁。

罩102设置成盖住框体101的开口。罩102可以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等制成。罩102可以具有透镜等的功能。

从车辆用照明装置1射出的光入射于光学元件部103。光学元件部103对车辆用照明装置1所射出的光进行反射、扩散、导光、集光,并且形成预定的配光图案等。例如,图12中例示的光学元件部103为反射镜。此时,光学元件部103对车辆用照明装置1所射出的光进行反射,从而形成预定的配光图案。

密封部件104设置于凸缘13与框体101之间。密封部件104可以呈环状。密封部件104可以由橡胶或硅酮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框体101的情况下,密封部件104夹在凸缘13与框体101之间。因此,通过密封部件104密闭框体101的内部空间。另外,通过密封部件104的弹力,将接合销12按压于框体101。因此,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从框体101脱落。

连接器105与暴露在孔15b的内部的多个供电端子31的端部嵌合。在连接器105电连接有未图示的电源等。因此,通过将连接器105嵌合于供电端子31的端部,将未图示的电源等与发光元件22电连接。另外,连接器105具有台阶部分。并且,密封部件105a安装于台阶部分。密封部件105a是为了防止水侵入孔15b的内部而设置的。在具有密封部件105a的连接器105插入于孔15b的内部的情况下,孔15b的内部被密闭成水密。密封部件105a可以呈环状。密封部件105a可以由橡胶或硅酮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连接器105例如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等而接合于灯座10侧的要件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例示,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并没有限定实用新型范围的意图。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等。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宗旨内,并且也包含在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同的范围内。另外,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也可以相互组合实施。

设计图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3211.4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JP

国家/省市:JP(日本)

授权编号:CN209341132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F21S 41/00

专利分类号:F21S41/00;F21V23/06;F21V21/002;F21W102/00

范畴分类:35A;

申请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第一申请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日本神奈川县

发明人:白石宽光

第一发明人:白石宽光

当前权利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代理人:郝传鑫

代理机构:44202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JP2018-101959

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论文和设计-白石宽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