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基础审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制度基础审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制度基础审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础,风险,制度,导向,内部控制,模式,法理。

制度基础审计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梁波[1](2015)在《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异同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审计方法的变革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关键标志。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进步,审计需求增大与审计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审计工作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剧。作为在保证审计质量基础之上提高审计效率的方法,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应运而生。为正确指导审计实践,有必要从理论上揭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本文对此做一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期刊2015年10期)

蔡凌伟,伊微[2](2015)在《探讨基于现行制度基础下的审计资源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审计资源不足与审计监督任务繁重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审计资源整合迫在眉睫。"双重领导"模式的行政型审计体制、审计资源配置不平衡等都深深地制约着审计资源整合。拟从制度基础及审计资源的有形和无形要素来探讨实现审计组织在既定的审计环境下的利用一切资源要素进行审计资源整合,实现审计价值最大化。(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15年21期)

木雯[3](2012)在《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的研究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模式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文章对风险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2种模式作了研究和比较,对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阐述,风险导向审计是从制度基础审计发展而来,两者的审计步骤基本一致但重点不一样,风险导向审计不受内部控制的局限,弥补了制度基础审计的缺陷。风险导向审计工作也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云南科技管理》期刊2012年04期)

刘沛峰,周楠[4](2011)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对风险的考虑》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在现阶段广泛采用,但是也存在着重大的技术缺陷。本文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对风险的考虑出发,分析其在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对解决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交通财会》期刊2011年10期)

夏丽清[5](2010)在《浅谈内部控制在制度基础审计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会计和审计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根据实践可知,设计合理并且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防止重大错误和舞弊的发生。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可以将内部控制与抽样审计有机结合起来,此方法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方法论的角度上讲,以控制测试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方法称作制度基础审计方法。本文根据作者的实际经验探讨了内部控制在制度基础审计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0年08期)

田昊[6](2010)在《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会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迫切要求我们从制度基础审计稳步向风险基础审计转变,因此我们需要对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深入了解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本文来源于《大众商务》期刊2010年04期)

宁宇新[7](2009)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实现的制度基础和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对于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工作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现实为出发点,认识建立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必要性,探讨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实现的制度基础和路径选择。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在组织结构上,应建立更灵活、具有自我组织适应特征的组织框架;在技术、人力资源和系统耦合等方面完善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构成要素;在审计技术方面,重点发展具有一定智能性、仿真特点的审计"免疫检测系统",从而使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拓展真正落到实处,具有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审计月刊》期刊2009年12期)

陈永旭[8](2009)在《浅谈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的急速变化,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行业面临的风险有日益增大的趋势;现行审计方法已不能有效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审计风险准则的出台导致(本文来源于《财经界(学术版)》期刊2009年09期)

胡明霞[9](2009)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的差异分析:从不同交易类型入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交易类型的视角分析制度基础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差异,并以交易类型中的会计估计为例进行实例分析,以期从理论和实务上对两种审计模式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09年02期)

柳和华[10](2008)在《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审计模式是审计理论和实务中的重要问题。在审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依次出现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审计失败事件的频频发生,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受到了审计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来源于《审计与理财》期刊2008年12期)

制度基础审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审计资源不足与审计监督任务繁重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审计资源整合迫在眉睫。"双重领导"模式的行政型审计体制、审计资源配置不平衡等都深深地制约着审计资源整合。拟从制度基础及审计资源的有形和无形要素来探讨实现审计组织在既定的审计环境下的利用一切资源要素进行审计资源整合,实现审计价值最大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度基础审计论文参考文献

[1].梁波.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异同评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

[2].蔡凌伟,伊微.探讨基于现行制度基础下的审计资源整合[J].商场现代化.2015

[3].木雯.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的研究比较[J].云南科技管理.2012

[4].刘沛峰,周楠.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对风险的考虑[J].交通财会.2011

[5].夏丽清.浅谈内部控制在制度基础审计中的作用[J].现代交际.2010

[6].田昊.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比较研究[J].大众商务.2010

[7].宁宇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实现的制度基础和路径研究[J].审计月刊.2009

[8].陈永旭.浅谈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J].财经界(学术版).2009

[9].胡明霞.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的差异分析:从不同交易类型入手[J].财会月刊.2009

[10].柳和华.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的比较研究[J].审计与理财.2008

标签:;  ;  ;  ;  ;  ;  ;  

制度基础审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