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曾振

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曾振

(长安益阳发电有限公司湖南省益阳市413000)

摘要:在火电厂生产中引进DCS技术以后,极大地增强了热力系统的自动化效果,也是火电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获取的一个重要保证。火电厂中的电气系统多使用常规设备与各项显示仪表、操作系统等,故障监控与系统管理存在难度,并且在热力控制与电气控制上找不到平衡点。在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下,使用参数集控的方法有利于增强电气控制的可靠性,使各个系统运行更加稳定,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

引言

伴随着现代电力行业先进技术的日益进步。火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及管理水平得以不断提高。系统控制方式从以前单纯的DCS监控方式逐步向具备信息管理、设备管理、故障分析及自动抄表等多种高级运行管理功能的方向全面发展。目前,国内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逐步走向成熟,集测量,控制、监视、安全自动装置及通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气综合自动化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得以逐步推广。

1我国实现火电厂电气系统自动化建设的意义

我国实现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的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程度低,电气监控自动化水平发展缓慢。为了实现我国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管理,我们就我国现在的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程度应该正确的认识,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案。当今世界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网络化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的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的水平也得到了推进发展,我国火电厂电气自动化可以实现设备管理的系统化,提高管理水平并且增加了火电厂的收益。我国实现火电厂电气系统自动化建设,不仅对火电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对其他同类的项目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我国实现火电厂电气系统自动化建设后,使火电厂的发电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在相同的时间内会有更大量的电输出。通过电脑自动化的控制,不仅节省了人力,同时还减少了人工操作存在的一系类问题,保障了火电厂在运行过程中更高的正确率。全国的每个火电厂如果都成功地建设电气系统自动化,这样一来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使我们国家用电紧张的现状得到缓解,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火电厂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成功建设,给了其他相关行业借鉴的机会,这样其他行业也就能得到发展,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更多的产业得到发展。总之火电厂建设电气自动化系统对于火电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2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对策

2.1机器协调控制系统

此系统是能够适应当前自动化全面发展的先进手段。它以控制火力发电厂的主系统作为中心形式,对自动化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汇总,再将汇总过后分析出来,进而达到为监控提供依据的目的。但是在机器协调控制机的运行过程中,它还能够根据不同的数据加以分类,将有用的留下来,无用的进行自动删除。这样就减少了由外部发出的信号干扰,将系统的稳定性做到最佳。它的主要功能还表现在当电网的负荷力度将要超过其最高的承受值时,它会对频度进行自动调节,将其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火电厂的关键设施是锅炉,对于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机器协调控制系统还能够通过内部数据的显示情况,对各零部件进行重新组合,并对系统进行自动调整,直到适合其发展状态为止。这样最大的好处是将系统内部的协调性处理好,使机组可以通过互相辅助的形式来共同运作。

2.2炉膛安全保护系统

该保护系统主要是由对火焰检测和燃烧器的管理系统组成的,通过压力保护和熄火保护等功能的实现,完成对炉膛的安全保护。在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根据不同的炉膛类型、不同的燃烧材料等指标,确定不同的报警条件,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错误的报警信息,或者是引起锅炉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仪表的选择也由以往的继电器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可编程控制器,减少了以往冗余的系统配置,变得更加简洁,同时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软件的设计采用梯形设计,为编程和控制系统的修改提供方便。

2.3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说到自动化,那必然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火力发电厂的发电系统可以与计算机结合,创造出高效的分析处理模式。首先,工作人员要在计算机上录入相关流程,流程主要分为以下步骤。第一,在计算机上输入数据,令计算机进行记忆。第二,计算机算出一个总的数值,这个数值用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如果稳定将数值核算,反之,计算机会自动跳出系统。第三,报警按钮的设定。如果计算机内部检测出一定的危险,根据运行规律与系统自动输人为的规律产生了偏差,那么计算机会自行启动保护预警模式。第四,计算机的记忆功能。计算机对这一系列的流程在电脑内部过滤,输人的同时也是自动记忆的时刻。这样的科技自动化模式使得火电的各方面操作具有保障,为工作者提供了数据、影像支持。

2.4其它方面的建设要点

(1)注重厂用电子系统建设。为了满足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要求,确保该系统实践应用效果良好,需注重厂用电子系统建设。其建设要点包括:通过对低压变配置与保护侧控装置的配合使用,满足低压厂用电需求;合理使用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电抗器等装置,满足高压电厂用电需求。在这些不同举措的配合作用下,有利于优化厂用电子系统的服务功能。(2)合理设置站控层。火电厂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的实际生产状况,注重双操作员工作站冗余配置,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同时,应配置一定数量的电气工程师站,实现对系统故障的及时处理,且在操作专家系统工作站、综合操作屏的配合作用下,合理设置站控层,促使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中能够具有五防模拟屏功能、智能手操作屏等功能,从而满足火电厂监控工作落实要求。(3)注重网控子系统构建。实践中通过对火电厂整体生产状况的考虑,应在测控与保护分开配置方式及系统保护装置的配合作用下,保持高压出线良好的设置状况。同时,应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线路测控保护装置等装置的支持下,改善中低压出线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灵活使用,有利于实现网控子系统构建,从而满足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要求。

3火电厂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火电厂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生产,需要不断的改进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使用范围和控制技术,真正实现电气监控一体化的功能。电气监控一体化并融入DCS系统DCS系统在锅炉、汽机的监控和运行方面已经具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是在电气控制方面的技术仍然相对较为落后。在火电厂电气设备中,对电气设备的调节功能是通过系统自动化控制的方式实现的。继电保护是电气部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信息,包括事件、录波都是十分重要的电气信息,这些信息在DCS的I,0采集控制中无法全部获取。电气部分的监控功能覆盖网络站监控、厂用电自动化和机组监控。电气部分广泛采用现场总线通信,不仅能够使电缆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节约使用,同时将保护装置安装在一次性设备上,在节省了空间的同时。也使得接口数量更多,能够增强对其他装置的集成能力。

结束语

总之,火力发电对电生产过程安全稳定的严格要求,监测监控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就需要自动化控制系统来实现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功能,切实保障机组运行稳定和生产调度管理,因此进一步加强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张立刚.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J].智能城市.2018(08)

[2]宋哲.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0)

[3]张晓峰.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

标签:;  ;  ;  

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曾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