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形势分析及政策研究

关于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形势分析及政策研究

闫坤哈尔滨华德学院150000

摘要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是指公共组织在基于公民的生活娱乐需要的基础上,在全国统一的标准之中,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享受公共体育服务是一项公民的基本体育权利,公民的基本体育素质、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精神状态等都会受到与此相关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机制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还一直未能达到均等化的目标。基于此现状,为了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对策,望对推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做一定贡献。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形势分析政策要求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过渡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国家必须要关注和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需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满足公民基本公共需求的必经之道。在我国,体育事业很大程度上被规划于公共服务范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均等地享受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公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作为公共物品,公共体育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其应调整自己的目标定位,更加和谐的发展。

1.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概念

在解释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之前,首先要谈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公共服务从广义范围上来讲,属于公共产品的附属形式,它的均等化是指政府及其公共财政要为不同的利益集团、经济成分或社会阶层提供相同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下位概念,一般是指公共组织在基于公民的生活娱乐需要的基础上,在全国统一的标准之中,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它本身不是一个完整平均和相等的静态均等,而是一个逐步走向平均和相等的动态过程。由于其本身是以无形产品的形式,因而较为平均。但基础性的公共体育服务作为有形产品还包括公民参与体育发展的机会及接受体育教育、技能培训的机会等,这在配置上易产生不均等,因此我们认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主要集中在有形的基础性公共体育服务领域。

2.当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态势及其缘由

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呈非均等化发展态势,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2.1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提供规模不够

体育公共服务的缺乏是制约我国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而且这种状况目前未有根本改观。它的提供水平由国民经济能力水平和制度安排两个因素决定的。就经济能力而言,改革开放后国内的财政收入水平大幅增长。但经济能力的迅速提升并没有缓解人民大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迫切需求。分税制改革后,财权上移过于集中在中央。事权过于下放到地方地方政府要负担大量的公共服务项目,却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造成地方财政的困难日趋扩大,这也造成了高财政收入与低公共服务投入之间的矛盾。就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制定而言,政府转型滞后,财政亦没有实现向公共财政的全面转型,导致了体育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的越位和缺位的状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和体育教育、技能培训的缺乏上。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严重滞后,公共体育资源无法满足公众最基本的体育需求,这与我国人口众多,公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现状形成了较大的矛盾。

2.2地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关系到彼此财政收入之间的差距,是导致公共体育服务不均等的重要原因。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区域之间分化问题突出。城乡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居民的人均消费差距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在城市的推进而不断攀升。而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性不仅与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关,还与国家的区域性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基础与发展条件本就不同,东部沿海地区原本经济发展水平就较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更是对东部沿海地区倾斜,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人为地加大了东西差距。同时,不同地区的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教育水平也明显不同。种种差距从根本上决定我国公民享受公共体育服务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公共体育服务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乡村的体育基础设施落后。但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不断完善下,这一差距增大的趋势还将持续相当一个时期。

2.3阶层性的差异

现阶段中国社会的社会阶层结构分化明显。不同的阶层因为工作特点的不同,享有的体育公共服务具有明显的差别。在我国现有的体育场地中,能够明确从空间分布可以看出体育场地过多地集中在单位系统,而承载着绝大多数的锻炼群体的公共场所体育场地则明显偏少。由于行政隶属关系原因,体育场地规划存在着条块分割现象,大部分场地独立性和封闭性很强,其中体育系统开放率最高,但其他系统开放率很低。这样,行政人员占有了大部分公共体育设施,高收入阶层则利用经济优势占有了大部分有偿消费的体育公共服务资源,低收入群体需求的体育场地设施就严重不足,使得体育公共服务呈现出明显的阶层不公。

3.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及建议

3.1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加快推动政府推动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建立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和效果反馈机制,并逐渐增强体育公共服务在政府发展评估中的地位。这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构建服务型政府,不仅是要让政府发现普通民众的需求,更是要发挥公民的主观能动性,让公民直接表达关于切身利益的需求,让公民切实感受到政府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投入和关注。这不仅能够加快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也能让更多的惠民政策为公众了解和享受。

3.2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均衡点,完善体育公共服务设施

享受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共服务均等化应作为经济国家政府的基本施政纲领。大众共享就是要维护和实现文化公平,不能因文化问题而引起人民内部矛盾,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文化成果。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还不均衡,政府能够提供的基本体育服务无法全面的、高标准的,但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给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找一个具体的支点。同时政府要加大对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建设的投入,优先安排和提供与人民群众体育需求相吻合的基础性产品和服务,加快建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均衡点。同时还要整合目前现有的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设施,对当前体育设施存在损坏的地方进行整改和维修。对公共体育锻炼器材要及时更新和保养,确保公众体育运动的需求

3.3将公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

国家要修正以前将地方经济GDP作为考核主要指标的方法,把民生生活幸福指数也作为一项考核标准,构建一个以公众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公共体育服务评价体系,这不仅关乎到民众的参与度,更关系到民众在政府政策感召下的幸福度。在建立过程中,区域性和多元性都要作为参考的因素,保证公民参与的公平和公正。

结语:体育事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涉及多方面的因素。目前我国的体育事业在发展中多少受到了公共体育服务的制约并逐渐成为一个瓶颈,因而要求在发展公共体育服务的过程中要坚持均等化的原则,从而使得公民能够享受大致均等的公共体育服务。现下我国的体制无法完成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因此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使公共财政和转移支付制度得到规范,组织加强建设公共体育,从而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我们要多努力,使体育形成主体和谐的局面,在建设和谐社会也能做出较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岚.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中央财政大学学报,2008,(10):7-11.

【2】戴永冠,林伟红·论公共体育服务的概念及内涵[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31(4):13-15.

【3】江明蓉.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6):43—47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名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项目编号:12532285

标签:;  ;  ;  

关于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形势分析及政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