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目标管理在精细化管理中的实施与效果

护理目标管理在精细化管理中的实施与效果

薛丽娟王金兰王凤华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江苏常州213002

【摘要】目的运用目标管理对各科室进行管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实施精细化管理。方法设定总目标、分目标,定期检查考核,督促各项目标的完成。结果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护理创新。结论实施目标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增强科室的凝聚力,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效率,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目标管理;精细化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93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236-02

目标管理是为实现预期目标,而通过组织、控制、鼓励以及测评等相关手段来实现所预期目标的管理模式[1]。近年来,目标管理在企事业单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护理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服务、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促进护理创新。目前,在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中实行护理目标管理也是其中的一项条款。我院护理部自2007年开展目标管理工作以来,在推进医院护理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具体报道如下。

1目标管理制定原则

目标的制定要基于护理管理的范围和医院的发展要求进行,因此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包括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和护理单元。目标的设定主要依据护理部年度工作计划,包括医院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指标和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及在教学、科研等实现医院护理发展目标需要完成的指标。护理部将这些指标具体分解到各科室。在具体指标制定过程中坚持以下几个原则:①可达性与超前性相结合: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有适当的超前性,要让科室经过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参与及努力而完成,所谓“跳一跳,能够得着”。②合理性:在制定具体的目标管理指标内容时注意合理性,评分标准明确、具体,并采取科学规范的考核方法。③动态性:每年制定目标管理指标时根据上一年度考核评价结果及医院竞争、发展所必需的管理指标而动态调整。④全员参与:在指标内容设置上有利于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为目标奋斗时便于发挥护理团队的作用。

2目标管理考核方法

2.1建立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目标考核体系时遵循相关原则,同时从科室的实际情况出发,与各科室签订《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参考护理质量考核指标、优质护理服务相关要求、等级医院评审等标准制定并逐年完善目标考核体系。

2.2考核指标设置。按照总分100分制定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其中科室管理45分、护理质量及优质护理30分、科研教学15分、护理安全10分,另设置了10项加分项目及相应加分分值。①科室管理:主要考核各种计划(年、季、月)完成率、护理团队合作性、设备、物品、药品管理、科室综合管理等内容。②护理质量及优质护理考评项目设置:主要依据九大项护理质量项目考核达标率和等级医院评审的规定性指标要求设定考评项目。③科研教学考评项目设置:根据医院护理科研实际水平、教学医院相关要求、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分层培训要求设置相应指标。④护理安全考评项目设置:根据患者安全目标和等级医院评审相关要求设置相应项目。

2.3目标管理考核形式。目标考核是目标管理的重要环节,以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相结合,具体考核工作采取月、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①考核实施情况:护理质量、设备、物品、药品管理、优质护理、护理安全等考评部分每月由各相应项目考核组长带领组员负责执行,考核组长主要有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和具有高级职称的护士长担任,按所属项目分别对各科室进行考核。护理应知应会理论考核、专科知识考核及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考核每季度进行考核评分。科室综合管理、科研教学等考评项目年终严格对照年初制订的评分标准进行考核评价,由护理部和科护士长作为执行考核部门。②计分方法:所有考评项目完成后由护理部进行汇总,公布各科室目标考核得分,各科室护士长对得分有异议可到护理部核实申诉。

3结果

3.1目标管理考核情况。参加目标考核科室包括全院所有设置护士长的病区和护理单元。当年度新开病区或护理单元正式运行六个月以上的科室也参加当年度目标考核。具体见表1。

3.2目标管理结果评价。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护士长和护士个人年度评优评先合理挂钩。护理部对目标考核得分高的科室及护士长给予奖励;对在单项方面成绩优异或参加比赛、竞赛、各种检查中表现突出受到表扬的科室或个人,另行予以奖励。连续二年最后一名科室的护士长自然淘汰。奖项设置及评选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目标管理先进科室:护理部按照百分制考核体系评分,对目标考核得分前10名的科室予以奖励。②科技先进科室及个人:对在护理科研、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科室及个人予以奖励。③开展品管圈活动成效显著的、参加年轻护士读书报告会等竞赛的优胜科室及个人予以奖励。④在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检查考核中成绩优秀或表现突出受到表扬的予以奖励。如近三年省卫计委组织的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考核等。

4实施成效

经过八年的实践,我院护理部逐步建立了比较合理的护理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和考核制度,通过综合目标管理,圆满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目标,持续改进了护理质量,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进一步保障了护理安全和不断促进了护理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提高了科室护理管理水平。

4.1实施目标管理,不断规范了科室管理。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要依靠全院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高涨的工作热情[2]。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增加了护士之间的凝聚力,加强了护理团队的合作性,提高了竞争意识和目标执行力。护士长的执行力也得到有效提升,科室各项工作能做到周有重点,月有计划,季有安排,按阶段梳理工作中完成和未完成事项,有计划推进科室年度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及时完成。实施目标管理促进了科室不断完善了护理工作制度,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了科室的内部管理。

4.2实施目标管理,持续改进了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管理是科室护理工作的核心,实施目标管理以来,各科室有意识的加强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部分科室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发挥大家的智慧为精细化管理出谋划策。科室护理质控小组按照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对科内护理质量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每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追踪评价,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4.3实施目标管理,促进了护理科研、教学工作。科研、教学是大学附属医院的重要支撑。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中针对护理科研的开展立项、成果获奖,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获奖及承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等设置了加分项,鼓励各科室积极开展护理科研。2007年实现了我院护理科研“零”的突破,近5年来相继有4项护理科研立项,有3项护理科研分别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4项护理用品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每年有3-4项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分别获区卫计局和医院创新奖项;每年全院平均发表护理论文50余篇,近2年来逐步增加至70余篇。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100%完成了教学任务。

4.4实施目标管理,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各病区积极开展具有专科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及各种护理延伸服务。至2014年底,全院共有11个病区和1个护理单元创建成为市级优质护理A类病房,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2012年、2013年市卫计委在全市二级医院以上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我院优质护理服务总体满意度都在95%以上。

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3]。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方面,也包含护理质量、优质护理、护理安全、护理科研及护理创新等方面的发展。而要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在护理管理方面必须以目标管理为抓手,这样才能激发全院护理人员的参与竞争意识,构建一个高执行力的护理团队。作为一种动态的、系统的管理活动[4],护理管理者要不断总结在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优化、修订和改进护理目标管理体系,切实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效率,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月红,李建文,姜小明.目标管理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6):85-87.

[2]唐斌.医院精细化管理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1):21-22.

[3]贺晓东.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3,(33):143.

[4]胡永昌.医院目标管理的实践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2):60-61.

作者简介:薛丽娟,女,(1970-),本科,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工作单位: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护理部;王金兰,王凤华工作单位: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护理部。

标签:;  ;  ;  

护理目标管理在精细化管理中的实施与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