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张静(河北大名中学河北大名056900)

1.创设情境

音乐、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情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想象和联想,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语文课注入活力。例如,在教《在声音的世界里》时,我先用乐曲《清晨》做背景音乐,导入新课,我们仿佛听到了鸟鸣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微风舞动的声音,感受到了温馨、优美、和谐。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声音的精华。这种恬静、美好的氛围,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再次播放乐曲《清晨》,师生配合了进行配乐朗诵,再现语文文字的本色,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对作品个性化理解、感悟和再创造。再如在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配合着王菲那略带忧伤、凄美的声音,屏幕上出现一轮金黄的满月,月色如水清冷的照着人间,作者在月光下翩翩起舞,陶醉其中,超然物外的才情与达观的个性,化解了苦闷。

音乐配合图片,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也就让学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2.超文本阅读

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必须迎接三个挑战,即: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空间;成几何级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的理解能力。计算机给阅读带来最大变革是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方式的出现。譬如我们想研究小小说,如果按传统方式,首先要搜集作品,有关作家作品的评论、资料,这种物质方面的准备占用了研究的相当一部分时间。而今天,利用多媒体和因特网技术,只需要键入“小小说”和“小小说评论”等关键词,瞬间就可以完成按传统方式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另外,现在的“大语文”观念除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第三课堂”,即利用社会生活和社会语言实践中的语文学习资源。其具体内容应包括日常交际中的语文学习、“影视语文学习”及各种文化活动中语文学习等等。张孝纯先生的弟子张国生老师认为:网络进入平常百姓家中后,还应开辟网络语文学习,充分利用网上语文学习资源。

如在《成长的烦恼》的课件设计中,有一个“网上阅读”。这些网上阅读不必都让学生看,只打开第一、二层,做一些有吸引力的介绍,再告诉他们怎样搜索这些网页就可以了。他的实验课,至少给我们这样几点启示:一,要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查找有用的资料,二,要努力使写作的内容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将学生的倡议书推荐到网上去,就是想让学生明白写作文的最终意图;作文是一种与别人交流的媒介,是一种沟通思想的手段,要真实的表白自己的感情,与别人去进行思想的交锋,辩明道理,以我手写我心。

作文的评改更加便捷而直观,我们可以让学生交软盘,然后在班级的背投上,把任何一位学生的文本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作文的评改和被评改当中来,优秀的作品还可以推荐到网站接受语文同人或学生的点评,网络的开放性是学生得到评价的途径不再单一化。其实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评价的渴望。传统的评价一般只局限与教师。而现在学生在论坛发表的作文习作,老师、同学、家长及来自各行各业的许许多多的陌生人都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点击浏览。如果该学生能接收各方面的建议、赞扬、批评……,就将获得类同于“发表”的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大的写作热情。当然,语文教学引进多媒体,虽然带来了语文教学技术改革的春天,但千万不要追求形式赶时髦,我们必须明白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要真正使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既整合。

在这个过程中,不应忽略里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多媒体教学不可能取代学生的文本阅读,过多适当的使用还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不利用课堂失声情感的互动。只有把多媒体与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是语文教育的根本。

3.帮助古诗教学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4.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教者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但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安排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MTV《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5.影视演播

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结合功能,可以采集生活场景,如日常生活中用错别字等,把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6.练习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身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例如,在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急骤联想的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语文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标签:;  ;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