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思考

中职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思考

赖晓红

(三明林业学校教务科,福建三明365001)

一、中职学校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中职学校性教育现状

早在2008年12月,教育部就颁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各阶段应该进行的性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而实际上,目前青少年接受性教育的途径,除了网络媒体外,极少接受到正规系统的性教育。中职生性教育不仅空白,而且缺乏主动施教有效引导,一边是学校和家长的谨慎观望,一边却是学生的不以为然。如今的性教育,让学生和家长都不买账,甚至有人认为成了做秀。目前中小学生的性知识掌握程度中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情况。有专家指出,这种两极分化不是孩子心理或生理失常,而是某些谈性色变的家长、老师以及专家们集体性心理失常。许多学生都认为学校教育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老师都是讲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真正到了要害处就避而不谈”。学生不解渴,老师还面露难色,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知识基础。老师和家长认为“口难开”的话题,在很多学生的眼里却成了过时的意识。

要直面性健康,重视中职生的青春期性知识的辅导,不再让学生们的身心受到伤害。否则,就会如性学家卡本特所说的那样:“学校用一扇铁门把两性这事情完全关闭起来了。门里是一种沉默,一种严酷的沉默,于是合法的好奇心立刻变成不合法的好奇心了,狂热的色情暗暗地生长起来,本来没有色情的东西也起了色情。”处在信息时代的中职学生在享受获取信息方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某些消极因素的干扰,如在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许多媒体中,有对性和性爱的渲染、误导,这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系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必然会通过不规范的途径获得一些片面的、零碎的、歪曲了的性知识。

2.中职学生迫切需要性教育

去年2月,北京市宣武区专门拨款对区内2300余名高中学生进行生殖健康等有关性问题的问卷调查。据了解,这是近年来首次由政府部门组织、就性态度等话题直接面向中学生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2%的高中学生承认有过性行为,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不到16岁。在这些学生中,仅约四成的人在首次性行为中采取了避孕措施。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中学生性态度的开放程度令成人感到惊讶。在问及对“中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态度时,三成受调查的高中生认为“只要双方自愿就可以”;超过一半的高中生并不反对“一夜情”,其中大约40%的表示“理解但不会身体力行”,另外接近10%的明确表示“赞成”。另外,对婚前性行为表示“不能接受”仅有15%。问及“如男友向你提出性要求你怎样做”时,1299名参加这个问题调查的女生中,只有6人“坚决拒绝”,比例不到1%;接近35%的女生选择“即使确定彼此相爱,也会用委婉的方式劝他不要这样做”。专家分析,青少年是性发育期,对性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与异性朋友发生接吻、抚摸等这些边缘性性行为可直接促进性行为的发生。另外更为宽松的社会舆论也使不少青少年对性行为变得不在乎,对性更缺乏责任感。“但是中学生过早的性行为将对今后的恋爱、婚姻及家庭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应当引起重视。”性的问题,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个最为活跃和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必然会给其心理和行为带来极大的影响。性知识在我国不少地方一直是“学校不好讲,家长羞于讲,社会又不讲”,这种传统观念在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身上投下了难以抹掉的阴影,易使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变化和反应,对性感到神秘、困惑,产生害羞、忧虑、抑郁、恐惧等消极情绪,严重地影响了身心健康,甚至发生性过失、性犯罪。在这一时期,性生理、性心理的健康程度,决定一个人总体人格的健康与成熟程度,所以对中专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对于保持和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预防偏离行为和性犯罪,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职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的开展

1.青春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系统教育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完整的性教育应该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三个部分,三部分缺少了哪部分都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性教育,更不可能使之科学化和人性化。

性生理教育是包括性器官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知识的教育,使青少年对两性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科学的认识,正确认识自身出现的第二性征,正确认识月经与遗精,积极预防和治疗性生理疾病,获得自身保健的基本常识。

性心理是指与性生理、性欲和性行为有关的心理状况,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其性心理的特点莫过于迫切需要性的知识和指导。这一时期,倘若教育者不注意引导,学生的性意识就可能发展为性梦幻,假想自己与异性交往的种种具体细节,更有的同学觉得仅沉溺于假想中仍无法使自己得到满足,就会跨入到两性爱慕,自我安慰阶段,更有甚者当即迈出早期约会,步入偷尝禁果之列,导致其行为走向失误。所以作为教育者应该理直气壮地传授性心理知识,提高其性认知能力,消除对性的神秘感和无益摸索,使他们能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性冲动,保持愉快、积极向上的情绪。

对中职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在理解两性特征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男女观和平等观,了解青春期发育中的性心理卫生问题,如生殖器发育、经前综合症、身材、体型、月经不调、自慰等。了解青春期常见疾病及其防治,如痤疮、乳房病、神经衰弱、青春期精神病、病态人格等。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性意识,正确对待各种性信息,正确培养性角色。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要适度地进行性伦理教育,引导他们科学地将性的本能升华、转移到学习生活中,做到性冲动时,不出格,不莽撞。

性道德是指调节人类性行为的道德规范。异性相吸、性爱、性冲动和性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因为涉及第二者,并产生生物学、社会学后果,为了协调双方及与周围人的关系,必须有性道德。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家族和社会文化氛围,性道德是不同的。性道德是社会道德渗透在两性生活方面的行为规范,调节人们生理机能与社会文明之间的矛盾,是人们性行为的标准,也是衡量人类两性关系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性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有着自身的特点,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开展性道德教育,必须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杜布森《正当青春期》一书明确提出:对青春期的人在教他们生理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教给他们性道德。要他们了解人体发育的奇妙,为成人后的婚姻和育儿做好准备,同时要让他们懂得克制性欲是必须做的一件事。这样的书有助于学生对性开放的时髦保持冷静,对性冲动保持克制。

2.青春期性教育的主要途径

对中职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齐心协办创造一个文明科学健康的性文化环境,在性问题上必须有一个有规律的、不能中断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指导过程。家庭是青少年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地方,家庭中虽然没有系统的性知识指导,但父母对子女的性启蒙,对进入青春期的子女特殊的关心爱护,解释子女的性提问以及父母及家庭成员对待性的言行举止就是无声的示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青少年健康性观念的形成。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性科学知识的主要场所,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性教育,它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继续与提高。学校教育应把塑造健全的人格放在首位,健全的人格是健康性观念的依托,而健康性观念又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把性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中,以严肃的态度,科学、适时、适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校可采取开设青春期教育课程、青春期教育讲座、开展心理辅导和青春期教育系列活动等学校青春期教育,引导青少年理解性对人生的意义,以形成正确的异性观、恋爱观,而健康的性观念对支配调节性行为,正确把握学业、事业、爱情的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文化以生动形象为特点吸引着青少年,因此在社会文化的发展建设中要注意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青春期文化,使之符合青少年特点,这对青少年健康性观念的形成起着引导作用。

总之,性的问题,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来说,是一个最为活跃和敏感的问题,它不仅从生理上影响中职生的生长发育,而且从心理上影响中职生的生长方向,甚至影响学校与社会的安定与文明,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大胆、科学地对他们进行性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赖晓红(1969-),女,福建三明林业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标签:;  ;  ;  

中职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