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的节能技术赵党利

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的节能技术赵党利

绿地集团西安盛都置业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在建筑节能中,最普遍的方法是实现设备的节能。通过对变电、排水、空调、采暖通风等相关设备的运行,进行有效监控和实时控制。在确保建筑物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发挥电气自动化在节能方面的作用,这是国家所提倡的绿色节能环保建筑的重要理念的践行。节能理念下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技术值得推广,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节能

一、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节能技术的应用原则

1、确保节能技术和设备的进步性。目前,运用新技术就势必需要得到新设备的支持。因此,在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节能设计中,有必要加强对所采用的新技术进行专业且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关注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保证后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的可能性,促进电气自动化工程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2、确保对环境产生优化作用。采用节能技术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产生环境友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在对节能产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主动选择实用、先进且安全的材料进行施工。当电器的使用达到使用年限时,必须对报废设备进行相应的报废管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的浪费。通过回收利用来提高材料的资源利用效率,为可持续发展制造良好的循环市场。

3、安全性。安全性是各个技术应用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电气自动化中节能设计也不例外。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中节能设计的安全性,电气线路之间应当注意保持一定的绝缘距离,注意在电气线路的绝缘强度、负荷能力、热稳定性能和各个动稳定性能方面保留一定的裕度;保证供电系统、配电系统与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还要注意设置性能可靠的防雷装置,在一些具有特殊场合的电气设计还应注意引入防静电和防浪涌技术;另外,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判断火灾潜在危险程度,预先设置相应防火措施。

二、建筑电气设备发展现状分析

1、损耗能源较多。目前我国并没有颁布相关电气自动化技术管理的文件,企业在利益的诱惑之下,很容易忽略电气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节能环保的意识,由此,缺失了一定的节能所需要的驱动力,也就很难在节能设计上帮助电气自动化进行改进,从而造成技术从初期就缺失一定的客观条件。

2、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在各大行业发展创新中,都会依靠互联网智能化进行发展优势,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但是,限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缺乏一定的管理标准,使每一个环节的生产设计、生产标准都会发生不同的情况,从而导致企业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相互之间的协调度不够,这就增加了信息化技术下产业自动化管理的难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3、生产过程中功能单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工业生产上可谓是应用广泛。然而,就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的生产功能过于单一,在一些实际的场景中只能实现一两种功能,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单独设备不能完成相应的生产工作。同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设备与设备之间没有办法进行信息交流,网络化管理有待开发。基于此,电气自动化的实用性还不能有效被挖掘出来,参与生产的过程依旧繁琐,其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节能技术的应用

1、选择正确合理的变压器。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同材料的变压器其老化程度也是不同。变压器是供电系统中主要的构成部件,一旦变压器出现老化的现象,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电能损耗。基于此,为了最大程度实现生产中的节能目的,就要从全方位考虑,选择合理的变压器,首先在设计方面就要选择有节能设计的变压器,便于从源头上就开始实现节能目标,其次,结合实际的企业生产现状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对其规格也要选择合理,最后,不断调整电流,降低变压器负载电量的不均衡,使自身的损耗降到最低,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2、采用高频技术。高频技术作为一种高新节能技术是基于传统的变频技术来进行展开的,高频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能源和材料,事实上,在进行相关的实验分析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电气产品的变压器、电感、电容的体积重量与电源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于是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实现了对电力设备进行运行频率调整的技术。一般来说,当工频从80hz增加到20khz时,电气设备的体积重量会呈现出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在5%到10%之间。为此,技术人员需要积极开展电源的改进工作,实现节能降耗,最低能够节能30%。由此可知,高频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较大限度地利用电能,且其运行效果优于变频技术。

3、应用补偿无功率设备。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电容器作为补偿装置,在确定电容器的实际数据之后,根据所选电容器的实际容量进行数据记录,例如:电压数据、最终目标功率值所能承受负荷的数据;其次,要注意调节电容器的平滑度和电容器适应范围的实际广度,算出电容器能够实现的最优补偿效果,再具体运用在模糊集合的模式之中,该模式由电容器和该电容器所结合的补偿电容组构成,该模式中包括开关的投切形式、分担形式、不同编码的设置和比例分配等等,这些模式的补偿最终都是为了满足预期设定的补偿效果;最后,要注意把选择的无功功率的数据作为投切数据最初的物理数值,尽量避免开关的投切过程产生振动现象或倒送的情况,另外,安装无功功率设备的位置要尽量选在电容器的附近,便于进行近距离功率补偿,而且通过近距离的电力传输,也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耗,从而保障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节能目的。

4、采用合适的电阻。造成电能大量浪费的根本原因就是电能传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其含有的电阻势必会带来一定的电能消耗。因此,在选择电阻时,必须优先选择具有节能特点的电阻,其次,要合理的调节电阻的截面面积和电阻的长度,比如,尽可能设计直线传送,电阻长度尽量短一点或者是增大电阻的截面面积,这些改进措施都可以降低对电能的损耗。

5、完善工程的配电系统。在电气自动化流程中,配电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完善配电系统是电气自动化节能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对配电系统完成优化:首先,全面考虑当前电气自动化的实际需求,要想使配电系统在此过程中发挥最大价值,就要对电气自动化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其次,确保配电系统能可靠供给输出电气自动化生产的电能需求,促使其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此外,需要性能良好的导线与配电系统相结合,使整个配电系统具有稳定性和整体性,从而保证电气工程生产顺利进行。

6、降低导线能耗。电能在电力线路的输送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损耗,这是因为是电能的输送过程存在电阻,而电阻的存在会消耗一定的电能,所以,通过线路的电阻能够有效降低线路能耗。另外,电阻的大小与电力线路的长度正相关且与电力线路的横截面积负相关。具体的,可以选择低电导率的材料制作电力线路导线,降低电力线电阻,降低电力线路的能耗;或是在电力线路的布线过程中尽可能的择直线路径,避免过量弯路,降低电力线路的长度,同时保证电力线路的横截面足够大,才能达到降低电力线电阻,降低电力线路的能耗的目的。

结语

结合我国发展工程建设发展的趋势,以新时代下对电气设备自动化的要求,从而创造出能够符合未来社会工程发展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此外,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节能设计也将一直是我国工程发展的目标,不断推动其节能设计,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我国节能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盖鹏飞.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及其节能设计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02):165.

标签:;  ;  ;  

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的节能技术赵党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