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王进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王进

王进

(荆州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湖北荆州43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现代化水平日益增高,智能变电站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其能够大幅解放人类劳动,在能源日益紧缺的现代社会中,已成为确保电力供应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关键,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

一、两种变电站的结构

1.1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以当前先进的自动化信息技术为基础,以通信平台网络化、全站信息数字化和信息共享为支撑,在信息采集、控制、测量、保护、监测和计量过程中,实现了管控自动化,根据需要对电网进行自动控制、智能调控、在线分析和协同互动。智能变电站的这些优势有效地满足了电网对电气设备高效、稳定、节能和安全的要求。由此可见,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安全可靠性。根据功能定位和要求,智能变电站主要包括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这三层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其中,过程层由不同电压级别的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变压器、智能断路器和一次智能化设备构成;间隔层主要由基于继电保护设备的保护单元和基于计量状态检测的测控单元、消防报警系统、智能化消防报警系统构成;站控层主要由以远程通讯和外部通讯为核心的站域控制通讯系统、电力用户智能管理系统和调度指挥系统构成。

1.2常规变电站

常规变电站的网络监控系统主要由间隔层和站控层构成。在实践中,由于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建模,信息标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接口多样且兼容性差,同时,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软件版本比较多,而且存在保护、监控、计量和远动等多个网络。常规变电站的站控层设备主要包括带数据库的远动工作站、操作员站和五防主机等;间隔层设备主要包括测控、保护和IBD等二次设备。录波、测控和保护等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之间通过二次电缆连接,导致二次电缆的布线非常多,且存在重复问题。此外,常规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信息采集主要是基于电磁型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应用。系统中各设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且功能较为分散,整体协调机制、功能优化机制等难以落实,以至于信息输入难以实现有效的共享,进而限制了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二、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

2.1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主要方法简介

2.1.1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状况介绍。在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主要分为了保护和测控两个部分。保护装置的主要功能在于一旦变电站系统发生故障,能够进行快速的切除和故障隔离,保证系统恢复正常。但前提是保护装置对于故障信号要有正确的响应。另一个部分就是测控系统部分,它主要是对系统中电流信号的检测,以便对系统故障进行发现和解决。通过保护装置和测控单元的结合,常规变电站系统完成了日常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2.1.2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不足。首先,常规变电站受模块工作范围和要求的限制和影响,很难在各自区域内进行精确地维护。例如,保护装置需要电力信号的反馈,但是系统本身问题和保护装置性能因变电站系统故障引起的变化很难实现保护的精确化,只能够针对系统的反馈进行常规的保护工作。其次,常规变电站二次载荷问题较为严重。在常规变电站系统中,二次电缆连接的设备多,负载重,这就造成了系统中二次额定负载问题的出现。二次设备与保护装置的配合比较复杂,效率较低。最后,信息共享难度较大。在常规变电站系统中,信息处理的及时有效性较低,同时共享难度也很大,设备之间不具备互操作性,

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有时间间隔,无法确保传递信息的高效性,这也降低了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2.2基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不足的智能变电站工作提升

(1)减少常规二次电缆使用量,智能变电站终端主要是使用光缆,不仅信息传递效率高、用时少,而且更加安全,受电磁影响较小。(2)加强了跳闸保护,改变传统的跳闸方式。现代化的智能变电站系统采用软压板方式进行投退,改变了传统的跳闸方式。(3)操作系统更加人性化,技术水平更高。IEC61850的应用使保护第二次设备具备远方操作的技术条件。(4)网络化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更加到位。智能变电站实现了二次设备的网络化,安全措施也相应发生了调整。(5)方式方法变化,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自动化、专业化的运行检修工作逐渐替代过去依靠系统进行定位,人工排查的模式,调试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了运行维护的高效化。无论是从设备技术角度还是从维护技术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看到与常规变电站系统相比,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维护工作上有了很大的创新。从保护功能、信息传输功能、测检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技术突破,大大解放了人类劳动,维护了电力运行的安全。

三、现代化智能变电站的差异化运行维护

3.1信息共享更加便捷

相比较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系统内的那些数据通常情况下会被保护装置所共享,因此一旦一部分保护装置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在智能变电站系统中得到反映,这样就能够很快的对故障问题进行修复。很快的修复故障的速度是依靠信息传递的速度来保证的,因此必须保证信息传递的速度以及准确。

3.2检修状态压板作用的改变

在常规变电站系统中,装置检修压板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装置的故障以及动作信息进行屏蔽,使这些信息不会上传到控制层中。但是这一点在智能变电中则并不一样,智能变电站中的作用更加有利于对变电站设备的检修工作。各种装置之

间互相的进行配合,智能操作箱未加用,当保护装置发出一个跳闸指令后,开关并不会跳闸,因为智能操作箱的检修状态压板未加用,二者状态并没有得到对应。

3.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在智能变电站的相关的运行维护工作中,应用到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不但能够在同一个时间段中对变电站中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同时也能够对监测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同时还能够将发生故障的设备位置及时的反馈给相关的管理人员,这一点就是常规变电站所无法做到的。

四、结语

先进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改变了世界能源的发展方向,全国范围的变电站智能化发展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为了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更加顺利并长远的发展,使智能变电站逐渐走向国际化的进程,我们应该不断发展壮大集合智能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智能变电站的使用范围,在熟练掌握其日常维护技术的基础上,与传统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取其精华,不断提高运行维护水平,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肖志强,吴文斌,范运珍.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几点关键区别[J].华中电力,2012,(3).

[2]邓子良.浅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J].科技与创新,2014,(23).

[3]张炜.浅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几点关键区别[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0).

作者简介:

王进(1983.1.16),男,湖北天门,汉族,本科,电力工程师,二次运检副班长,研究方向:二次运检(继电保护),荆州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

标签:;  ;  ;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王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