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区地表温度反演以及时空变化特征

鄱阳湖区地表温度反演以及时空变化特征

论文摘要

利用3期秋季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对鄱阳湖区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并对反演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自然因素方面和人为因素综合分析18 a鄱阳湖区的温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0年地表温度等级图显示湖区范围内地表温度较良好;2007年鄱阳湖区地表温度出现异常,极高温区出现在鄱阳湖西北岸,鄱阳湖周围均出现次高温区,城镇地区主要以次高温区为主;2018年的地表温度等级以次高温区为主。2)从2000-2018年,鄱阳湖核心区主要以次高温区和中温区为主,极高温区和高温区随着城镇地区的分布特征而变化,极低温区出现山部地区,中温区较大幅度减少,次高温区分布范围明显增多。热岛现象以鄱阳湖为中心呈放射性扩散。这也说明在三峡大坝蓄水后,对鄱阳湖区的地表温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地表植被覆盖度越好温度越低。海拔与地表温度从整体来看也呈负相关关系,海拔越高地表温度越低。但次高温区、高温区和极高温区的海拔较中温区偏高,但差距不大。地表温度反演结果对鄱阳湖区生态保护规划及粮食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地表温度反演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2.1 鄱阳湖区概况
  •   2.2 数据源及预处理
  •   2.3 LST反演
  •   2.4 土地利用/覆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LST时空变化特征
  •   3.2 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   3.3 地表温度变化的自然影响因素分析
  •   3.4 地表温度变化的人为影响因素分析
  • 4 总结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晓玲,潘玥

    关键词: 鄱阳湖区,地表温度,遥感,时空特征,秋季

    来源: 江西科学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浙江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437)

    分类号: P407;P423

    DOI: 10.13990/j.issn1001-3679.2019.04.014

    页码: 543-548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478K

    下载量: 386

    相关论文文献

    • [1].鄱阳湖区有螺草洲土壤成分与钉螺密度关系研究[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2].环鄱阳湖区人口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6)
    • [3].冬天,到鄱阳湖去看鸟[J]. 星火 2018(05)
    • [4].枯水线,生命线 鄱阳湖枯水线上的鸟与人[J]. 中国周刊 2017(01)
    • [5].鄱阳湖区农业结构的演变与发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5)
    • [6].鄱阳湖区防汛抢险的组织分析[J]. 珠江水运 2014(21)
    • [7].鄱阳湖区獐种群生存力分析[J]. 四川动物 2015(01)
    • [8].鄱阳湖区洪水淹没损失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3(03)
    • [9].论民国以来鄱阳湖区的水利纠纷[J]. 江西社会科学 2011(09)
    • [10].1961-2016鄱阳湖区降水变化特征研究[J]. 江西科学 2018(03)
    • [11].浩瀚鄱阳湖 人鸟共家园[J]. 生命世界 2018(11)
    • [12].文化自觉:清代鄱阳湖区民间文献的传承与保护——以《梅花阁集》为例[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7(05)
    • [13].环鄱阳湖区旅游系统定位研究[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1(15)
    • [14].鄱阳湖区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 江西林业科技 2008(06)
    • [15].鄱阳湖区PAHs的多介质迁移和归趋模拟[J]. 环境科学研究 2016(02)
    • [16].近十年来鄱阳湖区越冬白鹤种群数量与分布[J]. 动物学研究 2012(04)
    • [17].动力降尺度法对鄱阳湖区风能资源模拟效果分析[J]. 资源科学 2012(12)
    • [18].鄱阳湖区“三围”现象的成因、驱动力和政策评估[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5(12)
    • [19].环鄱阳湖区旅游系统定位研究[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20].鄱阳湖区重点圩堤建设总结[J]. 科技风 2019(01)
    • [21].鄱阳湖区生态指标体系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7(10)
    • [22].环鄱阳湖区部分叶菜类蔬菜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来源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0)
    • [23].环鄱阳湖区农村自然休闲体育内容、方式与方法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09)
    • [24].鄱阳湖区农村污染防治期待法制创新[J]. 环境保护 2010(01)
    • [25].环鄱阳湖区32城市的等级结构与空间关联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10)
    • [26].环鄱阳湖区双季稻生产特点与发展对策[J]. 江西农业学报 2019(12)
    • [27].江西省鄱阳湖区生态环境改造对血吸虫病控制的影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9(06)
    • [28].鄱阳湖区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洪涝灾害关系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29].环鄱阳湖区蔬菜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J]. 长江蔬菜 2010(16)
    • [30].民国时期鄱阳湖区水灾治理与地方社会[J]. 农业考古 2019(03)

    标签:;  ;  ;  ;  ;  

    鄱阳湖区地表温度反演以及时空变化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