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敏:基于传统文化的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张慧敏:基于传统文化的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文科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在质和量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知识创新能力的强弱,对整个国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当代重建中国文化自信的必经过程,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高校文史类学科在培养人才方面,应当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对于研究生专业学习、个人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意义,重塑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提高治学水平,进而达到传承中国文化自信的目的。基于此,文章立足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了传统文化在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文件),要求教育各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大高校要切实做到:“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1]

“激活”是相对“非正式激活”而言的,是指通过完善宪法解释机制,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宪法解释的权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将出台更多新的重大改革举措,宪法与改革的冲突将会升级,有些冲突完全可以通过宪法解释加以解决,有些冲突即使超出了宪法解释界限,在启动宪法修改程序之前,也可以通过宪法解释,为改革提供合宪的空间。因此,在监察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土地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中,理论界都曾尝试用宪法解释解决改革的合宪性问题,但作为法定释宪机构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却没有更多作为,这显然不是“宪法解释是否具有必要性”的问题,而是现有宪法解释机制不健全造成的。

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当代重建中国文化自信的必然要素。从高校人才培养层次而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属于高层次人才教育,优秀人才坚守正确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追求,打造精品文化,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提升国家的强国自信,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发展走向更为繁荣的时代。文科硕士研究生特别是文史类研究生的培养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如何在传统文化的视角下提高文史类研究生的培养水平是一个必要的课题。

一、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现状和重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不断增多,培养模式发生很大变化,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精细化,课程结构出现失衡,难以实现全面发展,也缺乏文化素质培养,严重影响了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基于此,将传统文化纳入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就目前发展现状而言,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高校教育的认知固化。传统文化纳入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高校比较少,从必要性、可行性上探讨的也不多。一般来讲,都更为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开设专业传统文化模块教学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逐步形成。社会传统文化教育掀起浪潮,传统文化教师、爱好者的人数不断增加,一系列人文社会节目的主讲人几乎都是大学教师,这为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信息时代资源共享的理念愈发常态化,各大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教学资源互补,教学经验交流的效果。社会文化、历史场馆等平台的协作共建,共同打造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也对人才培养起到了辅助作用。

第二,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脱钩。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不断增加,社会对高素质、高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在质和量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提倡,使得传统文化的学习成为一个社会聚焦点,各行业对相关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回到高校精英教育层面,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要进行改革,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的事项亟待提上日程并加诸实施。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高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已经在各级培养层面把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了延续文化命脉和振兴民族的高度,而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让学生真正领悟和热爱传统文化,在发自内心认可的基础上进行吸收和研究仍然需要时间。[2]

其次,在操作层面,现有水量分配制度对于不同规划水平年分配了不同的取水指标,而且规定对同一个行政区内的不同用户的取水指标在未来可以调整,这增添了用户可用水量的不确定性,不符合产权的稳定预期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制度的要求,一旦明晰用户的水资源资产,其产权就必须受保护,只能在用户自愿的前提下使用和交易,除了有违法行为一般不能受行政干预调整。

此外,高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传播环境。高校建立了优秀传统文化社团,并开展大量的传统文化沙龙等活动,极大地拓展了硕士研究生的文化视野。

精英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很大程度将影响民族的发展。在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层次人才的良好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繁荣。

让许多人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是,二狗伢不识字,更不知曲谱为何物,他怎么会拉胡琴?而且会将一把普普通通的胡琴拨弄得惊天动地,如诉如泣?

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个人离开不了社会,社会的进步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和谐、繁荣社会的发展和形成,对人的智商、情商、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英人才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是值得瞩目的。在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加强对人文性成长的培养。在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从修身入手,逐步培养学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从个人到社会,由此带来积极的推力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传统文化纳入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可行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得到推广。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捷,共享基础条件好,共享资源能力强,时间、空间的限制已经无法影响资源共享的效果。目前一般高校电子学习设备、影视音像等设备完善,为开展文科硕士研究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提供了技术支持。[3]一批精品课程、教育专栏的构建组成了内容丰富的在线学习模块,使硕士研究生更为便捷地获取优秀资源。硕士研究生基于此摒弃了过去“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方式,加强了与学界的交流,从而走向更为广阔的学术天地。

传感器检查是电控系统出现故障后,需要检修人员进行操作的关键环节,由于在实际生产和运行过程中,系统故障发生率较高,因此,施工人员应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综合控制,故障发生后,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并进行相应的检修和维护。

(三)政府采购措施要求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施资产管理。政府采购是加强支出管理的重要手段,政府采购需要做到有理有据。所以对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而言,加强资产管理就能够为政府采购提供更加详细的采购依据。政府采购措施和强化资产管理改革一起,可以帮助事业单位优化其内部的资源分配,能够控制其支出的范围和金额,所以实施资产管理是必要的活动。

社会对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在教育部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呼吁下,近年来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日益重视。各级教育部门形成合力,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进行,充分发挥各类专家的咨询作用,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智力支持。[1]

一方面,有利于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修正和雕琢,丰富个体的审美情趣。优秀传统文化涵盖的思想道德教育对树立高等精英人才的三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阶段正是一个人三观形成并逐渐定型的时期,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更能启发个体对世界、人生等的成熟思考。传统文化中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爱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社会责任感等,都对人才的成长有着长远的影响。文科硕士研究生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能更多地体会到其中的精髓,感受优秀传统美德的深意,从而使自身修养得到良好的提升。此外,传统文化中对文科硕士研究生进行的审美情趣培养,也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起到升华道德伦理的作用,从而提升个人的内在涵养。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史明德载道、修养心性的功能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儒家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人的良知,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入世。”[4]先代圣哲们心系社会,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提倡“文以明道”、“文以载道”,著书立说,彰善贬恶,充分发挥文章的教化作用,教导民情,推动社会的积极发展。文史类学科的学术研究基于此,应注重道德价值和审美追求。在吸取先哲的思想精髓过程中,逐步引导硕研究生树立并坚持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等,不断加强他们对国家的归属感、荣誉感、认同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传统文化在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实现途径

传统文化融入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可以从治学态度、知识体系构建、治学方法等方面,观照文史类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在尊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和坚定民族的文化自信。

(一)注重治学的道德价值和审美追求

十二月下旬,冬至的日子当时还差一天,我和他也由话题涮涮锅,改到了汤圆:“如果不是为了因应节日,我才不会买汤圆,回来煮着吃,我喜欢的是咸酥鸡,啊,辣辣香香,台湾在地的味道。为什么没有节日支持它呢?”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提倡“学者为己”,强调治学的非功利性。著书立文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表达心声、心怀天下的体现。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在今天应当被重视和学习,纳入文科类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

(二)注重文史传统精神上的一致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

打破学科与学科间的壁垒,从宏观角度培养研究生的心智和思想。文史类学科文学与史学在叙写手法上的虚实相生、在教化功能上的经世致用、在修身治学上的知人论世、在美学需求上的求真致善,这些优良传统的高度一致性体现出文史的同源性,并对治学者的精神文化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文史类研究生在治学上“研究文学的人要知人论世,必须熟悉历史;研究历史的人也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启发,能更深透的理解、阐述历史问题”。[5]良好的治学方法的选择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起到推动作用。以文史类研究生举例,自古以来“文史不分家”的传统认知并未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专家指出,“近代学者有大成就者,都是又专又通的。”强调文史互证的治学方法在文史类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基于文史渊源而来文史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中已经发挥了卓著而深远的功效,其中首推名家就有众所熟知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其作品《元白诗笺证稿》即是运用文史互证法进行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这种治学方法值得在文史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进行推广。

(三)建立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知识体系

《论语·述而》道:“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雍也》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都谈到学习中的博学多识。《礼记·中庸》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依次讲了学习的五个层面。“博学”是治学首要的一点,要求学习者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高校教育从本科阶段到研究生阶段是一个由“博”到“专”、由基础到精进的过程。在本科教育的前提基础上,研究生进行的是科研性质的学习,是一种专业教育。现实情况是,相当一部分文科研究生只在以学位论文为核心的专业领域内埋头钻研,画地为牢,造成同学之间“隔题如隔山”的情况。在研究中,不重视阅读原著,而重于从众说纷纭中查找观点,这就不能很好地从广泛的历史层面领会原著精神,从而进行独立的审视。

孟子提出:“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认为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最终目的在于融会贯通之后返回简约之中。苏轼将这种过程概括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有广见博识,才能择其精要者而取;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手而用。博学多识是进行去芜存菁、化繁为简的基本条件。[6]

将这种融会贯通的学识系统作为培养目标,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性传承和弘扬,提高文史类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吸取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继往开来的特色,文史类研究生应做到将狭义的、只局限在专业领域的思考拓展为广义的、对专业知识以外问题的思考,构建全面综合的知识体系,树立学术的大视野观。

这种通识教育模式直观的实现,可以体现在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面。目前,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课程方面存在课程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的问题。我们建议在这方面进行改革,以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在课程学习中加大历史类知识、甚至是哲学类知识的比例,建立专题学习模块,进行深入的研讨;反之对于历史专业的课程亦然。通过合理的知识结构比例设置,以期达到构建研究生通识体系的目的。另外,可开设中国古典音乐赏析、书法临摹、古典园林建筑赏析、唐诗宋词赏析、文学名著赏析等普及类选修课程,作为补修,重在博闻多见素质的培养,可不计入学分。这对进行交叉学科的创新研究,将大有裨益。

四、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长久发展的财富和资源,其所具有的精神内涵,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并且可以永久焕发生机。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成长。文史类研究生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来提高学术水平,从而产出优良的学术成果以回馈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重建中国文化自信,这是时代必然性与学术发展需求相结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03.

[2]李玫.基于区域传统文化的艺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18(12):103-107.

[3]罗戎蕾,支阿玲.艺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探讨——以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27):1-3.

[4]王育红.中国古代文史的文道兼美价值观[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66-71.

[5]缪钺.治学补谈[J].文史哲,1983(04):45-48.

[6]梅丽丽.略论孔子及儒家的治学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255-256.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the teaching system in China,the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liberal arts continues to increase.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China's demand for talents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in quality and quantity.The quality of master's degree training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trength of China's knowledge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social economy.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issued a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es on"traditional culture",pointing out that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an"enhance the bones and emboldened of being a Chinese"and is our deepest cultural soft power.It is the mother of our cultural development,and has accumulated the deepest spiritual pursuit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al tradition is the inevitable factor of the contemporary re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self-confidence,and only the root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guarantee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growth of the Chinese nation.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he study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dividual's quality,to remol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system an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study,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ransmitting the Chinese culture self-confidence.Based on this,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master's degree in liberal arts,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training mode of master's degree in liberal arts.

Keywords:traditional culture;master's degree;postgraduates;culture model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3-0155-03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文史类研究生培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编号:JGLX17_096)

作者简介:张慧敏(1984-),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高等教育。

标签:;  ;  ;  ;  ;  ;  ;  ;  ;  ;  ;  ;  ;  

张慧敏:基于传统文化的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