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光调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动态全息设计与实验研究

基于空间光调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动态全息设计与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表面等离子体全息可以分离显示图像和零级透射光,有望实现平板的全息显示,有着较好的研究价值。目前报道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利用浮雕结构实现静态的表面等离子体全息图像,无法实现动态全息显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折射率调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动态全息显示结构,这种结构不仅保留了静态表面等离子体全息结构中消零级透射光的特性,更是在将浮雕结构替换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后实现了对全息图像的动态调制。本文通过理论结合仿真以及实验验证,对基于空间光调制器调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动态全息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研究推动了表面等离子体全息由静态向动态显示技术的发展。本文提出采用折射率调制替代目前表面等离子体全息采用的微纳浮雕结构,从而使得表面等离子体全息的再现电磁场动态可调,进而实现表面等离子体动态全息显示。主要研究内容有下面几个方面:首先,以表面等离子体特性理论以及光学全息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折射率调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全息的概念,设计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金属-棱镜的动态全息显示结构,并结合GS算法和退火算法对该结构调制出平行光的机理进行分析。接着,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结构中金属银表面介质的折射率变化调制表面等离子体的物理机理进行了仿真,并与上述理论调制机理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表面等离子体动态全息理论的可行性。之后,根据对仿真结果的实际可操作性优化后,设计出表面等离子体动态全息的实验装置,制备加工出用于激发表面等离子体的梯形棱镜及金属银膜,光栅型的ITO玻璃以及灌制的液晶结构,和用于导出出射光的楔形出光棱镜,并对各层结构组装搭建后进行现象观察,总结出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表面等离子体动态全息理论的正确性。最后,将本论文获得的结果进行了讨论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工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全息成像概述
  •   1.2 表面等离子体概述
  •   1.3 表面等离子体全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SPPs动态全息的理论分析
  •   2.1 SPPS的基础理论
  •     2.1.1 SPPs的特性
  •     2.1.2 SPPs的耦合激发方式
  •   2.2 SPPS全息记录
  •   2.3 LC-SLM的电控变折射率特性
  •   2.4 LC-SLM调制的SPPS动态全息理论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PPs动态全息模型的仿真分析
  •   3.1 SPPS激发角的仿真
  •   3.2 LC-SLM周期对出射光波矢的调制
  •   3.3 LC-SLM空间相对位置与调制出出射光的初始相位的关系
  •   3.4 LC-SLM折射率差ΔN和周期Λ与调制出出射光振幅的关系
  •   3.5 两种不同周期的LC-SLM叠加所调制出出射光的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SPPs动态全息装置的制备与实验验证
  •   4.1 SPPS动态全息验证实验结构的设计及材料制备
  •     4.1.1 SPPs动态全息验证实验结构的设计
  •     4.1.2 SPPs动态全息验证实验结构中的材料制备
  •   4.2 SPPs与LC-SLM的耦合出光实验
  •     4.2.1 SPPs共振激发实验分析
  •     4.2.2 SPPs耦合出光实验分析
  •     4.2.3 实验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马宏博

    导师: 罗春华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全息,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动态显示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物理学

    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

    分类号: O53

    总页数: 63

    文件大小: 5298K

    下载量: 70

    相关论文文献

    • [1].现代表面等离子体光学专辑——导读[J]. 光电工程 2017(02)
    • [2].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的发展与应用[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2)
    • [3].基于类表面等离子体的一种新型低通滤波器[J]. 中国新通信 2017(15)
    • [4].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研究进展[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5].用半圆凹槽结构制备聚束的表面等离子体[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6].渐变结构仿表面等离子体太赫兹传输线研究[J]. 电子学报 2012(09)
    • [7].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光开关研究现状和进展[J]. 物理 2008(11)
    • [8].长程表面等离子体的增强效应[J]. 物理学报 2017(22)
    • [9].混合表面等离子体微盘腔模式特征及传感特性[J]. 光子学报 2015(06)
    • [10].高分辨率表面等离子体显微镜综述[J]. 中国光学 2014(05)
    • [11].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发的光学操控技术[J]. 中国激光 2012(06)
    • [12].具有可控模式特性的类楔形表面等离子体波导[J]. 量子电子学报 2019(02)
    • [13].表面等离子体耦合荧光装置小型化改进与性能分析[J]. 分析仪器 2012(05)
    • [14].表面等离子体腔光力学新进展[J]. 光电工程 2017(02)
    • [15].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非线性二次谐波增强效应[J]. 光电工程 2011(01)
    • [16].基于铁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耦合定向荧光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01)
    • [17].表面等离子体透射增强提高光刻分辨率的模拟[J]. 微纳电子技术 2010(04)
    • [18].金属脊-三角形半导体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7(06)
    • [19].用于近场光刻的表面等离子体透镜的优化设计和加工[J].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2013(01)
    • [20].利用伪表面等离子体效应控制亚波长孔阵的反常透射研究[J].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9(06)
    • [21].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纳米结构的超快非线性光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激光 2017(07)
    • [22].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金属-非线性介质复合结构的全光调制[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3].球形串型二维表面等离子体光栅光吸收器[J]. 量子光学学报 2015(01)
    • [24].低损耗表面等离子体波导慢光传输的研究[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5(11)
    • [25].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高增益光学天线[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07)
    • [26].单向纳米天线高效激发条状表面等离子体波导[J]. 光学仪器 2018(01)
    • [27].现代表面等离子体光学领域的先驱人物[J]. 光电工程 2017(02)
    • [28].纳米金属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模式特性分析[J]. 光子学报 2014(09)
    • [29].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研究的新进展[J]. 科学通报 2008(18)
    • [30].基于银纳米颗粒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散射特性测定多巴胺[J]. 当代化工 2020(09)

    标签:;  ;  ;  ;  

    基于空间光调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动态全息设计与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