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范智超

简析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范智超

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建设,近年来我国的铁路建设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传统的交通运输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的需求。而地铁作为当今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可以有效地解决交通拥挤等问题。目前我国的地铁建设规模愈来愈大,但交通运输能力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找出制约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因素并加以解决,是推进地铁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离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影响因素;策略

1影响地体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因素

1.1轨道自身网络结构影响

1.1.1换乘车站少

国内大部分的地铁网络都是“星型”结构,即路线网的全部路线都只有一个换乘点。这样的结构能够保障所有线路都可以在同一个换乘点换乘。不过这样的结构也为地铁运输制造了很大的交通压力问题。具体表现为由于换乘站唯一,所以所有线路的乘客都会在同一个换乘点换乘,这必然会为换乘点带来巨大的换乘压力。庞大的客流量不仅影响了换乘的效率,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安全问题的产生。此外星型结构的换乘点同时也会导致施工难度加大。

1.1.2换乘位置不便

国内部分城市地铁网络结构为树状结构,这种结构的地铁线路特征为有n条交通线路,但换乘点却只有n-1个。这种地接网络结构连通性差,一些线路往往需要多次换乘才能够互通。这种换乘方式不仅会导致单个换乘点客流量巨大,影响了行车组织效率。同时也会造成换乘位置不便,影响乘客的出行体验。

1.1.3没有径向斜线

国内部分城市地铁网络结构为栅格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如同棋盘结构一样,行车路线为平行四边形做相互交叉。栅格网状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地铁系统的连通性,为乘客提供了更多的换乘选择。简单的换乘路线,以及便捷的换乘方式大大提高了地铁的运输能力。

1.2行车交路不合理

地铁承担了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任务,地铁在运输时的周转区被称为行车交路。一般行车交路都会规定不同交路列车的折返车站、运行区段,以及列车对数。如果在运行中列车交路设计不合理,列车的运输能力必然会大大降低。如在运输中两辆列车在同一个时间在同一个行车交路折返,则必然会出现运输成本提高,演唱候车时间。

1.3服务水平较低

地铁是城市交通现代化的标志,是城市文化、经济对外展示的窗口。试想如果人们前往一所城市,在选择交通工具时,乘务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影响了乘客的乘坐体验,甚至没有满足乘客对地铁乘坐的基本需求。那么在一传十十传百的过程中,社会效应必然会影响地铁运输质量。从当前国内地铁的服务现状来看,当前有许多乘务员的个人素质与业务水平都无法达到基本要求。甚至一些乘务员的服务态度能够用恶劣形容。上车下车管理做的不到位,服务水平较低都会影响城市交通发展能力,不利于人们的正常出行。

1.4停站作业的时间

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当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在积极开通地铁运输路线,扩大地铁建设范围,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停站时间设置不合理是许多城市地铁轨道交通运输当中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地铁停站时间受到时间设置、流程优化以及乘客秩序、操作环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运能大大降低,运输效率也无法有效提升。部分人员流动量比较大的时间里,往往会出现地铁实际的停站时间远远超出规定时间,因为乘客太多而致使屏蔽门不能正常关闭的现象也经常可以见到,屏蔽门开关次数过多比如会导致停站时间的增加。另外,当地铁里的乘客数量已经到了所能容纳的最高值时,一旦到达站点还是需要将屏蔽门打开且停靠一定时间,大大降低了地铁的周转效率,地铁轨道的运输能力也因此有所下降。

2.提高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策略

2.1科学设置地铁站点

地铁在城市交通运输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能够缓解城市巨大的交通压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地铁线路类型会影响到其运输能力,所以必须科学地设置地铁线路和站点。综上所述,放射状和网状结构都有其弊端,因此我们在设置线路时,应该充分考虑到郊区之间、郊区与市中心之间等的流通是否方便,换乘站点是否合理,人流量分布是否大致均匀等建设问题。若把放射状线路和网状线路结合起来,形成类似蜘蛛网的线路,不仅保留了各自的优点,还可以到达互补的效果,极大地方便了郊区之间的交流,提高地铁轨道的运输效率。

2.2加强地铁安全宣传

上文讲到,部分乘客素质不高,没有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导致上下车拥挤、踩踏等情况经常发生,车门无法关闭,列车停留时间就会延长,这严重影响到地铁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地铁安全宣传至关重要。大部分城市地铁都有工作人员在现场指挥、提醒乘客先下后上,疏通人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有利于规范乘客自身的行为。目前部分城市的地铁站点开启了安检系统,这有利于地铁的安全建设,给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2.3提高列车折返效率

在设计地铁线路的时候,应提前规划好地铁的折返线路,并结合未来的运输要求进行强化,从而满足地铁折返需求。一般来说,站后折返安全性强,折返能力强,目前大部分地铁采用的是站后折返方式。在不改变现有硬件的情况下,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制定高效合理的作业计划,是提高列车折返效率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折返站的行车间隔时间影响着列车运行的编制,由于行车间隔受车辆性能、信号条件、列车数量、作业条件等的影响,因此,若能对硬件条件进行优化,将会大大提高地铁的折返效率,进而提高运输效能。

2.4采取大小交路运行模式

大交路是指地铁某条线路的全程;小交路是指以全程中的某个站点做为终点,相当于在全程截取一个区间进行运营。地铁轨道采用大小交路是为了节约电能和缓解客流。两边的客流量没有中间的大,如果全部贯通运行,过了人流量多的车站后,车体空载率高,浪费资源,而大小交路运行模式可以提高列车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大小交路可以加密车次,压缩小交路的列车间隔,大大提高了地铁运输效率。

2.5合理设计路线

城市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地铁交通网络结构类型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设计地铁线路时须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人流量、换乘位置、城郊和市中心以及城郊与城郊之间相互通达是否便利等一系列问题。采用放射—环形网状结构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把环形线加设在放射网状结构上,这种结构不但拥有放射网状结构的全部优点,还能够有效实现全部线路可直接换乘的优势,极大地增强了路线的连通性,让城郊和市中心得以较好的联系。

2.6发展地铁信号技术

地铁信号技术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定位地铁的实际位置,极大地减少了行车间隔以及追踪时间,让地铁数量得以有效增加。另外,大力发展地铁信号技术还能够确保地铁运行安全,在此基礎上适当提高地铁轨道的行驶速度,促进地铁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的提升。

2.7改变折返方式

地铁设计时要求对地铁的折返线路进行提前规划,地铁建设过程中应结合远期运输要求来强化配线的设置,从而满足线路折返的需求。

2.8采取大小交路运行的方式

采取大小交路运行对于解决客流分布不均匀问题有着明显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市中心选择小交路运行,如此一来,地铁轨道折返运行的时间将得以缩短,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而针对人流量比较少的城市郊区而言则采用大交路运行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郊区人们的出行需求,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运能的浪费,有效提高地铁的运输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交通压力,传统的交通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许多大城市都在进行地铁轨道的筹划与建设,以缓解交通压力。然而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地铁交通运输能力普遍较低,我们应当综合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解决策略,科学设置地铁站点,采取大小交路运行模式,提高列车折返效率,进而提高地铁运输效能,顺应城市的快速发展,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炜.地铁轨道交通发展对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改善[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10):188-189.

[2]车婧.简析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J].农家参谋,2017(12):199.

[3]郑明远.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规划方法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标签:;  ;  ;  

简析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范智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