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湾水电站论文_倪亮,罗勇钢,刘冠军,谢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映秀湾水电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在线,泥沙,水电站,浊度,水力发电,拦河闸,稳定。

映秀湾水电站论文文献综述

倪亮,罗勇钢,刘冠军,谢凯[1](2019)在《映秀湾水电站发电水体的泥沙特性和含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映秀湾水电站地处岷江山区河段,河流常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发电水体,对水电站水轮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隐患。基于映秀湾水电站发电水体的水质情况,研究了其泥沙特性,并根据水体浊度的测量原理,设计和建立了一套泥沙含量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浊度和泥沙含量的实时监测。现场应用表明,系统的泥沙含量测值与实验室分析的结果趋势一致,能够较好的反映发电水体的泥沙含量变化趋势,可为水电站的调度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3期)

吴晓冬,罗勇钢,王昌林,鲁志海,秦泰松[2](2018)在《映秀湾水电站泥沙浓度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力发电领域,携带泥沙的水流对水轮机过流表面产生冲磨,严重影响机组运行效率,为此,建立泥沙浓度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发电水体泥沙浓度的实时监测,对水电站科学调度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映秀湾水电站泥沙特点,设计了一套以浊度传感器为测量基础的泥沙浓度在线监测系统,并在映秀湾水电站进行了应用。应用表明,泥沙浓度在线监测系统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系统能较好地反映现场水沙环境的变化情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01期)

唐明亮,倪亮,张文渊,付军,代剑君[3](2017)在《浊度仪在映秀湾水电站泥沙浓度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浊度法的优点和相关标准,结合流域水沙特征,设计了一种可适用于泥沙浓度监测的散射式浊度仪,该浊度仪测量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在泥沙浓度0~3 kg/m3范围内,其浊度测值与泥沙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映秀湾水电站现场应用表明,以该浊度仪为基础建立的泥沙浓度在线监测系统能满足泥沙浓度的监测要求,较好地反映发电水体泥沙浓度的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7年12期)

赵玉忠,谢凯,梁艳,田荣海,王杰[4](2017)在《映秀湾水电站水质监测系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映秀湾水电站河流水质情况,通过研究河流水质浊度及泥沙的海量数据,使用自动在线监测技术,对水质监测系统进行设计。采用自动化与信息化为一体的设计方式,分别对水质自动监测子系统与水质监测分析信息化子系统设计,实现水质浊度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监视、分析及决策功能,通过对数据实时监视、动态报警和发展趋势分析,为汛期水电站水轮机组及用水设施运行提供信息支撑,提升发电站机组发电运行效率,为泥沙含量较多的水电站提供实时在线监测技术服务。(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7年10期)

韩永,张琦[5](2014)在《映秀湾水电站闸首震后的稳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映秀湾电站枢纽区水工建筑物均修建在砂卵石覆盖层上,其地基的渗透稳定对电站的安全运转有直接影响。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区内的映秀湾水电工程经历了严酷考验,经过对防渗墙的检查并根据地质专业钻孔分析,发现防渗墙与铺盖接缝上游处有小股水渗出,3#泄洪闸处的防渗墙顶1.4 m以下发现3处裂缝,通过对稳定渗流期的闸坝平面渗流和闸基的稳定分析,并在蓄水之后通过现场观测与仪器监测进行了闸首的稳定分析。(本文来源于《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4年07期)

姚林林,何绍明[6](2013)在《震中地区地震灾害在水电工程中的表现形式——以映秀湾水电站在汶川地震中的震损形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5·12"汶川大地震后,震中地区的水电工程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本文从地震的致灾机理入手,分析了地震的能量释放方式,研究了地震不同能量释放方式与外围地质体的耦合作用所造成的地震灾害的表现形式,并结合映秀湾水电站这一特殊建筑物类型,分析了地震灾害在震中地区水电工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破坏特征,以为地震灾区水电工程的重建工作提供参考,也对高地震烈度区新建和在建工程的枢纽布置、合理规避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13年06期)

马元江,蔡燕生[7](2012)在《映秀湾水电站闸首无压洞拦污栅的拆除》一文中研究指出"5.12"汶川大地震后,映秀湾水电站闸坝与厂房高差缩小0.74 m,河道淤积、河道变窄,尾水位抬高约3 m,全站出力比震前下降近10 MW且不稳定。为挖掘电站发电潜能,通过研究分析,拆除了无压洞拦污栅,改善了引水隧洞过流能力,提高了电站发电效益。(本文来源于《四川水力发电》期刊2012年05期)

彭文明,王达会,张琦,胡永胜[8](2011)在《无损动态检测技术在映秀湾水电站灾后评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5.12"汶川地震对水电工程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及时掌握位于地震中心区域的映秀湾水电站的震损情况,需开展一系列检测工作。在地震后静态监测无法反映水工结构物损伤的情况下,对水工结构物进行无损动态检测非常必要。根据无损检测结果,得出拦河闸坝结构整体性较好、未出现影响闸坝枢纽整体稳定和安全性能的地震损伤的结论。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水电站设计》期刊2011年04期)

吕海东,张琦,刘志[9](2011)在《四川映秀湾水电站闸基砂层液化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基土体的液化是地震灾害中最为常见、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地质灾害,位于"5.12"地震震中的映秀湾水电站地震烈度高达Ⅺ度,其闸基下砂土层(②层)存在发生液化的极大可能,且依据规范中地基液化的判别分析方法,上述推断得到支持。但实际现场调查发现,映秀湾电站闸坝主体工程未出现宏观变形破坏。通过分析原设计报告发现,闸首基础上游采用悬挂式防渗墙,下游采用了沉井,对于地基砂层具有封闭作用,这种封闭式结构防止了砂层在高振动水压力下产生流动。(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1年S2期)

李火坤,练继建,杨敏,张琦,彭文明[10](2010)在《强震后基于泄流激励的映秀湾水电站拦河闸动态检测与损伤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泄流荷载作为激励源,基于泄流激励对结构产生的动力响应,在模态参数识别的频域分解法的基础上,提出模态一致性函数(MCF),解决通过CMIF指示函数拾取峰值是结构真实模态频率还是噪声引起的虚假模态频率(如水流噪声频率)的主观性难题,有效地提高了泄流激励下结构模态识别精度;在此基础上,对遭受汶川大地震的映秀湾水电站拦河闸结构进行了泄流激励条件下的现场动力测试与模态识别,同时对拦河闸结构在不同部位和不同损伤程度条件下的耦合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拦河闸结构损伤评估样本库,最后进行了拦河闸结构损伤评估;通过拦河闸现场围堰检查结论与本检测结果的比较,两者吻合较好。所提出的方法可为泄流结构的灾后检测与评估提供一种新的便捷手段。(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0年09期)

映秀湾水电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水力发电领域,携带泥沙的水流对水轮机过流表面产生冲磨,严重影响机组运行效率,为此,建立泥沙浓度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发电水体泥沙浓度的实时监测,对水电站科学调度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映秀湾水电站泥沙特点,设计了一套以浊度传感器为测量基础的泥沙浓度在线监测系统,并在映秀湾水电站进行了应用。应用表明,泥沙浓度在线监测系统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系统能较好地反映现场水沙环境的变化情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映秀湾水电站论文参考文献

[1].倪亮,罗勇钢,刘冠军,谢凯.映秀湾水电站发电水体的泥沙特性和含量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2].吴晓冬,罗勇钢,王昌林,鲁志海,秦泰松.映秀湾水电站泥沙浓度在线监测系统设计[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

[3].唐明亮,倪亮,张文渊,付军,代剑君.浊度仪在映秀湾水电站泥沙浓度监测中的应用[J].水力发电.2017

[4].赵玉忠,谢凯,梁艳,田荣海,王杰.映秀湾水电站水质监测系统设计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

[5].韩永,张琦.映秀湾水电站闸首震后的稳定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4

[6].姚林林,何绍明.震中地区地震灾害在水电工程中的表现形式——以映秀湾水电站在汶川地震中的震损形式为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

[7].马元江,蔡燕生.映秀湾水电站闸首无压洞拦污栅的拆除[J].四川水力发电.2012

[8].彭文明,王达会,张琦,胡永胜.无损动态检测技术在映秀湾水电站灾后评估中的应用[J].水电站设计.2011

[9].吕海东,张琦,刘志.四川映秀湾水电站闸基砂层液化问题研究[J].人民长江.2011

[10].李火坤,练继建,杨敏,张琦,彭文明.强震后基于泄流激励的映秀湾水电站拦河闸动态检测与损伤评估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0

论文知识图

震后的映秀湾水电站拦河闸现场1 汶川地震烈度分布映秀湾水电站导墙加固工程平面布...汶川地震对映秀湾水电站地下厂房...2 汶川地震对映秀湾水电站地下厂...2 汶川地震对映秀湾水电站地下厂...

标签:;  ;  ;  ;  ;  ;  ;  

映秀湾水电站论文_倪亮,罗勇钢,刘冠军,谢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