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数列论文_秦承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特殊数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列,公式,等比数列,消法,矩阵,行列式,和式。

特殊数列论文文献综述

秦承明[1](2019)在《一类特殊数列前n项和的求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解决非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问题,主要有两种思想:(1)转化的思想,即将一般数列设法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2)不能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往往通过裂项、并项、错位相减、倒序相加等方法。由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对应相乘得到的数列,我们常用错位相减法来进行求前n项和,但这一重要方法运算过程复杂且运算量大。就这一题型,下面介绍另外叁种解法。一、构造等比数列法(本文来源于《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期刊2019年11期)

高成龙[2](2019)在《一类特殊数列通项模型的探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函数可以作为了解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而数列作为离散函数模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列模型的能力,另一方面,特别指出"要体现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通过列表、图像、通项公式表示数列,将数列融入函数中去".学习数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另外其独特的递推关系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与逻辑推理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以下统称"教材")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模型做了很好的研究.教材中还有一些更复杂的递推数列,如二阶线性递推数列,其通项也有模型.下面文章先给出二阶线性递推数列的定义,然后由浅入深地探究二阶线性递推数列的通项模型,并进一步探究该模型的应用,最后指出二阶线性递推数列通项模型是一个通用模型,运用该模型可以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和,等差乘等比数列(以下简称等比差数列)前n项和,"a_n=pa_(n-1)+q"型数列、斐波那契数列通项一一表示出来.(本文来源于《求学》期刊2019年20期)

陈玉凤[3](2019)在《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美的火种——《特殊数列前n项和的求法》教学实录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1问题的提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要求教师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实施美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着名的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也这样说:"中学数学教学不能只满足对数学美的论述,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展现数学美,使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数学美,(本文来源于《数学之友》期刊2019年02期)

王勇,司晨辉[4](2019)在《活跃在高考中的特殊数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高考试卷及各地模拟卷中精选部分特殊数列例题加以剖析,旨在探索题型规律,揭示解题方法.一、等和、等积数列例1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已知数列{a_n}是等和数列,(本文来源于《高中数学教与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城兵[5](2019)在《特殊的数列 别样的求和》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数列求和常用的方法有公式法、倒序相加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分组求和法,这是基于通项公式有明显特征时采用的.当数列没有给出通项公式或通项公式不是常见的类型,求和难度骤增.笔者查阅一些文献,发现文献[1-2]都侧重于求具体的前几项和,如求S_(100), S_(60),没有一般性的推广;文献[3]侧重于裂项相消法求和;文献[4]着重讲并项法(笔者在本文中称为配对法)求和,比较单一.基于此,(本文来源于《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希胜[6](2018)在《例析数列通项公式的几种特殊求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高考和竞赛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求数列通项公式需要较多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常用方法也很多,其中不动点法、特征根法和构造法是非常有效的几种特殊方法.1.不动点法求数列通项公式函数不动点定义:若函数y=f(x)的图像与直线y=x有交点M(m,m),则称m为函数y=f(x)的不动点,其运算特征是f(m)=m.数列是特殊的函数,一般是把a_n看作n的函数,但若数列{a_n}有递推公式a_(n+1)=f(a_n),则也可把(本文来源于《中学数学研究》期刊2018年07期)

李德新,刘孟月,林鸿钊[7](2018)在《一类特殊和式数列的极限——从一道数学竞赛题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广和改进了2017年第十四届"景润杯"数学竞赛第四题的结论,得到了一类特殊和式数列极限的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大学数学》期刊2018年03期)

何敏梅[8](2018)在《特殊数列的代数表示及在幻方构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学者对特殊数列的研究热情一直不减,其中关于斐波那契数列至今已有了许多研究成果,但由于特殊数列种类较多,因此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探索.幻方作为一类特殊矩阵,其内容丰富严谨且富有特色,目前也有了丰富的成果,但这个玄妙无穷的方阵还有太多课题需要不断探索.当特殊数列的部分有规律子列与幻方构造结合时又产生了一些新结果.首先通过类比斐波那契数列的研究方法,给出四类特殊数列的代数表示,其次研究幻方的构造的新方法,最后研究幻方的线性保持性.主要从以下叁个方面展开:第一方面,介绍特殊数列、幻方构造以及保持性叁方面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成果,从而确定选题的意义及必要性.第二方面,研究四类特殊数列的代数表示.首先定义了四类特殊数列,其次得到通项公式的一般表示、矩阵表示及行列式表示;最后得到了递推关系的矩阵表示.第叁方面,首先给出幻方的定义及性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幻方构造的新方法即矩阵构造法与函数构造法;最后运用特殊数列的有限子列构造幻方,并且研究了幻方的线性保持性.(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8-06-01)

王苏文[9](2018)在《数列从“叁角”到“矩阵”的特殊构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列是高中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块,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是最基本的数列.在实际命题中,往往从不同形态去构造数列的模型与规律.(本文来源于《数理化解题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王凤熠[10](2017)在《两类特殊数列求和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考题和模拟题中常常遇到下面两各类型的数列求和问题:类型一若数列{a_n}是等差数列,求数列{|a_n|}的前n项和;类型二已知数列a_n={f(n),n为奇数,g(n),n为偶数,或者a_n=(-1)~nf(n),求数列{a_n}的前n项和;为表示方便,假设S_n=a_1+a_2+…+a_n.这两种类型的数列求和问题,常常会成为学生的"拦路虎",得分率非常不理想,现结合几道典型例题来总结这种类型的解题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学生数学》期刊2017年23期)

特殊数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函数可以作为了解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而数列作为离散函数模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列模型的能力,另一方面,特别指出"要体现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通过列表、图像、通项公式表示数列,将数列融入函数中去".学习数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另外其独特的递推关系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与逻辑推理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以下统称"教材")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模型做了很好的研究.教材中还有一些更复杂的递推数列,如二阶线性递推数列,其通项也有模型.下面文章先给出二阶线性递推数列的定义,然后由浅入深地探究二阶线性递推数列的通项模型,并进一步探究该模型的应用,最后指出二阶线性递推数列通项模型是一个通用模型,运用该模型可以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和,等差乘等比数列(以下简称等比差数列)前n项和,"a_n=pa_(n-1)+q"型数列、斐波那契数列通项一一表示出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特殊数列论文参考文献

[1].秦承明.一类特殊数列前n项和的求法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2019

[2].高成龙.一类特殊数列通项模型的探究与应用[J].求学.2019

[3].陈玉凤.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美的火种——《特殊数列前n项和的求法》教学实录与思考[J].数学之友.2019

[4].王勇,司晨辉.活跃在高考中的特殊数列[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9

[5].张城兵.特殊的数列别样的求和[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9

[6].李希胜.例析数列通项公式的几种特殊求法[J].中学数学研究.2018

[7].李德新,刘孟月,林鸿钊.一类特殊和式数列的极限——从一道数学竞赛题说起[J].大学数学.2018

[8].何敏梅.特殊数列的代数表示及在幻方构造中的应用[D].延安大学.2018

[9].王苏文.数列从“叁角”到“矩阵”的特殊构思[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

[10].王凤熠.两类特殊数列求和的问题[J].中学生数学.2017

论文知识图

西班牙音乐厅立面分析

标签:;  ;  ;  ;  ;  ;  ;  

特殊数列论文_秦承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