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外壁的底端安装有滚轮,所述机壳的左端连接有扶把,所述机壳的左端开设有管槽,所述机壳的顶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机壳的右端安装有上料壳,所述上料壳的顶端连通有导料管,且导料管的另一端与入料口连接,所述上料壳的右端开设有机槽,且机槽的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上料壳的左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电机轴贯穿于上料壳的内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蛟龙输送叶。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壳右端安装有上料壳,上料壳的内部安装有蛟龙输送叶,利于将设备底部的物料输送至设备的顶部,降低人工搬运物料时消耗的人力物力,提高上料的工作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外壁的底端安装有滚轮(7),所述机壳(1)的左端连接有扶把(3),所述机壳(1)的左端开设有管槽(5),所述机壳(1)的顶端开设有入料口(2),所述机壳(1)的右端安装有上料壳(11),所述上料壳(11)的顶端连通有导料管(20),且导料管(20)的另一端与入料口(2)连接,所述上料壳(11)的右端开设有机槽(8),且机槽(8)的内部安装有水泵(9),所述上料壳(11)的左端安装有电机(16),且电机(16)的电机轴贯穿于上料壳(11)的内部,所述电机(16)的电机轴上安装有蛟龙输送叶(17)。
设计方案
1.一种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外壁的底端安装有滚轮(7),所述机壳(1)的左端连接有扶把(3),所述机壳(1)的左端开设有管槽(5),所述机壳(1)的顶端开设有入料口(2),所述机壳(1)的右端安装有上料壳(11),所述上料壳(11)的顶端连通有导料管(20),且导料管(20)的另一端与入料口(2)连接,所述上料壳(11)的右端开设有机槽(8),且机槽(8)的内部安装有水泵(9),所述上料壳(11)的左端安装有电机(16),且电机(16)的电机轴贯穿于上料壳(11)的内部,所述电机(16)的电机轴上安装有蛟龙输送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5)的内部连接有进料管(6),所述进料管(6)的一端与连接管(19)连接,且连接管(19)的另一端与水泵(9)连接,所述水泵(9)上连接有出料管(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壳(11)底部的右端连通有波纹管(12),且波纹管(12)的底端连接有管壳(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12)的左侧安装有卡壳(15),所述波纹管(12)的右端安装有转扣(14),所述卡壳(15)与转扣(14)均安装于上料壳(1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蓄电池(18),所述扶把(3)上安装有控制面板(4),且控制面板(4)与电机(16)和水泵(9)为电性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具体为一种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机械种类繁多,一般机械设备是为了便于人们生产或工作而被制造出,一般机械设备入料口都置于机械设备的顶部,导致上料一般不便,需要将物料输送至高处,消费过多的劳动力,费时费力,无法提高上料的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通过机壳右端安装有上料壳,上料壳的内部安装有蛟龙输送叶,利于将设备底部的物料输送至设备的顶部,降低人工搬运物料时消耗的人力物力,提高上料的工作效率,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外壁的底端安装有滚轮,所述机壳的左端连接有扶把,所述机壳的左端开设有管槽,所述机壳的顶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机壳的右端安装有上料壳,所述上料壳的顶端连通有导料管,且导料管的另一端与入料口连接,所述上料壳的右端开设有机槽,且机槽的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上料壳的左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电机轴贯穿于上料壳的内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蛟龙输送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槽的内部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连接管连接,且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上连接有出料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料壳底部的右端连通有波纹管,且波纹管的底端连接有管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波纹管的左侧安装有卡壳,所述波纹管的右端安装有转扣,所述卡壳与转扣均安装于上料壳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壳内部的底端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扶把上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与电机和水泵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
1.通过机壳右端安装有上料壳,上料壳的内部安装有蛟龙输送叶,利于将设备底部的物料输送至设备的顶部,降低人工搬运物料时消耗的人力物力,提高上料的工作效率。
2.通过机槽内安装有水泵,在需要输送液体物料时,也可以进行液态物料的输送,达到较为全面的上料效果。
3.通过上料壳底端的右侧连通有波纹管,由波纹管的收缩性,可很好的与设备上料口之间相连接,利于物料的输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的机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入料口,3扶把,4控制面板,5管槽,6进料管,7滚轮,8机槽,9水泵,10出料管,11上料壳,12波纹管,13管壳,14转扣,15卡壳,16电机,17蛟龙输送叶,18蓄电池,19连接管,20导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外壁的底端安装有滚轮7,所述机壳1的左端连接有扶把3,所述机壳1的左端开设有管槽5,所述机壳1的顶端开设有入料口2,所述机壳1的右端安装有上料壳11,所述上料壳11的顶端连通有导料管20,且导料管20的另一端与入料口2连接,所述上料壳11的右端开设有机槽8,且机槽8的内部安装有水泵9,所述上料壳11的左端安装有电机16,且电机16的电机轴贯穿于上料壳11的内部,所述电机16的电机轴上安装有蛟龙输送叶17。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机壳1右端安装有上料壳11,上料壳11的内部安装有蛟龙输送叶17,利于将设备底部的物料输送至设备的顶部,降低人工搬运物料时消耗的人力物力,提高上料的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管槽5的内部连接有进料管6,所述进料管6的一端与连接管19连接,且连接管19的另一端与水泵9连接,所述水泵9上连接有出料管10。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利于液态物料的输送。
其中,所述上料壳11底部的右端连通有波纹管12,且波纹管12的底端连接有管壳13。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上料壳11底端的右侧连通有波纹管12,由波纹管12的收缩性,可很好的与设备上料口之间相连接,利于物料的输送。
其中,所述波纹管12的左侧安装有卡壳15,所述波纹管12的右端安装有转扣14,所述卡壳15与转扣14均安装于上料壳11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利于不使用时,将波纹管12通过卡壳15与转扣14将波纹管12收缩至一起。
其中,所述机壳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蓄电池18,所述扶把3上安装有控制面板4,且控制面板4与电机16和水泵9为电性连接。
在一种机械设备用的上料装置使用的时候:将机壳1通过滚轮7移动至设备旁边,将波纹管12底端的管壳13置于设备上料口内,将物料倒入入料口2,物料将由入料口2进入导料管20,然后进入上料壳11的内部,通过控制面板4启动电机16工作,电机16的电机轴带动蛟龙输送叶17位于上料壳11内转动,从而带动物料上升,物料上升至上料壳11最右端时,将通过波纹管12落下完成上料,在需要进行液体物料上料时,取出管槽5内的进料管6放入液体内,取出机槽8内的出料管10置于设备上料口内,启动水泵10,水泵10将可以带动液体进行输送,使用完毕后,将管壳13一端置于卡壳15的内部,将管壳13与上料壳11的外壁贴合后,旋转转扣14,将管壳13固定于上料壳11的外壁处,利于对波纹管12的整理和收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3281.6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815211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B65G65/46
专利分类号:B65G65/46;B65G69/00;B67D7/00;B67D7/58
范畴分类:申请人:泉州正广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泉州正广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灵秀镇八七路金博商务中心11E2
发明人:赵爱文;熊海峰;许万强
第一发明人:赵爱文
当前权利人:泉州正广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勇
代理机构:1161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