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梦凡: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的模式研究论文

卢梦凡: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的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解决符合二孩政策目标群体的后顾之忧是刺激生育意愿的重要措施。文章通过对中山市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群体展开实地调研,了解二孩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具体困难。研究发现,育龄群体的年龄、职业、婚龄、家庭夫妻性质、家庭年收入、一孩的性别和上学状况等与二孩生育意愿存在显著性差异。时间精力不足、经济状况不理想、年龄偏大、健康欠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是政策目标群体在生育二孩方面存在顾虑的主要原因。社区可借助自身优势为政策目标群体提供服务。然而,目前社区没有形成针对二孩家庭的专业性配套服务,人员、资金、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等都存在较大缺位。文章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方法,为政策目标群体“抉择——孕期——产后”各阶段需求提供服务,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社区服务模式,力求发挥全面二孩政策的效能。

【关键词】全面二孩政策;生育意愿;社区服务;社会工作

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然而,政策实施两年多来,其预期效果并未实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面二孩”政策施行的第二年(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对比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均有所下降。[1]究其原因,一方面,政策实施时间不长,而孕育生命具有周期性;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缺位,致使符合二孩条件的年轻夫妇群体考虑到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而顾虑重重。张丽萍等对我国育龄人群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进行测量发现,育龄人群意愿生育水平较低且保持稳定,全部育龄人群的二孩生育意愿稳定在55%左右,而单独的生育意愿更低,明确打算生育二孩的单独育龄夫妇不到30%,而明确不打算生育二孩的单独育龄妇女超过40%。[2]除了年轻夫妇群体再生育的意愿不强烈外,另一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专业母婴保健教育的缺失,想要把握“最后的机会”的高龄夫妇群体拥有生育意愿,却忽视对出生缺陷风险评估。对于不同群体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如何解决?

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的一种重要中间产物,是一种含硫非必需氨基酸,能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7-8]。Hcy由肾脏合成与代谢,当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管代谢功能损害时,血液Hcy水平升高,可以与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协同损伤肾脏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细胞,使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增大,造成肾滤过功能损害,加重蛋白尿程度。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3]社区所具有的经济功能、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以及资源整合功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生育政策的调整,是我国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决策,需要各级地方政府、人口与计生部门和基层社区将其落实。上述缺位和缺失,社区可借助自身优势进行补位。

青贮饲料的乳酸菌多样性受青贮原料种类的影响,不同原料青贮乳酸菌分类鉴定报道主要有乳杆菌、片球菌、明串珠菌、肠球菌、乳球菌、链球菌以及魏斯特氏菌7个属[14-15]。试验分离出的4株乳酸菌用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鉴定方法不能把这些菌株鉴定到种的水平。16S rDNA同源序列分析方法常应用于微生物种和亚种的鉴定,当2个鉴定种间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大于97.5%,可认为是同一种菌[16-17]。把提取的乳酸菌DNA进行16S rDNA序列扩增,测序结果与标准菌株对比,4株菌的16S rDNA 序列与参考菌株的16S rDNA 序列相似性都在99%,因此,可以认为鉴定结果准确。

然而,目前大部分的社区开展的相关工作仅停留在对二孩政策的宣传解读上,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服务体系。社区介入服务存在零散化、意识形态化等问题,处于行政性岗位的社区工作人员(居委)提供的服务存在专业性不强和行动力不足等问题。现有关于社区介入符合政策目标群体服务的研究也只是浅尝辄止。

水质评价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选取的评价因子包括: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及粪大肠菌群。根据相关规定,古宇庙水库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功能区划为Ⅲ类,执行Ⅲ类水质标准,因此,在三类水质标准的基础上,划分污染等级,计算各污染因子的权重。计算结果表明,整个评价体系权重的88%是总磷的,即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总磷的污染贡献最大。水质评价标准见表1。

本文将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中山市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群体展开实地调研,了解二孩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具体困难,并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分析社区现有服务内容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社会工作方法为手段,探讨构建合理的社区服务体系,从而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社区服务模式,弥补原有社区服务介入研究的不足,让符合条件的家庭想生、敢生、能生,充分发挥二孩政策的效能,促进经济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在中山市博爱医院、人民医院以及各大社区针对育龄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52 份,回收252 份,有效问卷240 份,有效率95.2%。对中山市博爱医院妇产科医生及中山市西区长洲社区、三乡镇圩仔社区、火炬开发区志远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古镇公益园等单位的社区工作者进行深度访谈。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自编问卷《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群体生育意愿及面临的问题调查问卷》,共有29 个问题,包括三部分:居民基本情况、生育意愿及生育情况和对政策认知情况。旨在了解居民的需求,以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提出政策建议。

自编提纲《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产科医生访谈提纲》,共13 个问题,旨在梳理孕产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孕期保健和检查的相关知识,为孕产妇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生育环境及为高龄孕产妇把握最后的生育机会助力。

4.社区现有服务内容和存在的问题

对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有效数据用SPSS19.0 进行统计分析。

二、数据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对中山市符合二孩政策目标群体的调查中,男性为88 人,女性为152 人。除性别外,我们还对其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夫妻性质、家庭年收入、住房情况进行了调查(表1)。

如果宝宝经常间隔10~20分钟定期哭闹,屈膝收腹,有时还会有呕吐、红果酱样便或鲜血便等现象,应怀疑是否患有肠套叠。要立即就医B超确诊,空气灌肠治疗,充气无效时要进行手术治疗。肠套叠如果不及时治疗有生命危险,应及时发现。

表1:政策目标群体基本情况及描述性统计结果

?

(二)影响政策目标群体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

授课结束后,对环境卫生学中的大气部分知识进行测试,试题数量为10道,每道1分,总分为10分。试题内容涉及大气颗粒物、大气污染监测布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试卷相同,比较两班学生对于科研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性别对生育意愿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64.8%的男性和60.5%的女性愿意生育二孩,男性的生育意愿略高于女性。经计算,χ2=6.241,P=0.283>0.05,即性别对生育二孩的意愿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年龄对生育意愿的影响。中山市不同年龄段想生育二孩的家庭的比重均远远大于不想生育二孩的家庭的比重。其中,35~44 岁的高龄夫妇二孩生育意愿最高(66.7%),这一群体曾是独生子女政策的主要对象。二孩政策放开后,他们的生育意愿得到政策允许。经计算得,χ2=67.600,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换言之,不同年龄层次的家庭在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的生育意愿明显不同。

(6)家庭夫妻性质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或非独生子女的家庭二孩生育意愿明显高于夫妻中有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其中,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有最高的二孩生育意愿(69.6%),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们体验到了独生子女带来的负面影响,多数自身为独生子女的夫妻选择了生育二孩。χ2=61.557,P=0.000<0.05,即家庭夫妻性质不同,二孩生育意愿存在差异。

(3)学历对生育意愿的影响。随着学历水平的升高,二孩生育意愿呈下降趋势。受教育水平为小学或初中群体生育意愿最高(68.75%),他们大都抱有养儿防老的生育观,表现出较高的生育意愿。本科群体生育意愿为61.9%,而到了研究生阶段,生育意愿仅为41.2%。

(4)职业对生育意愿的影响。个体户和自由职业人群具有较高的生育意愿,分别是80%和65.2%,源于其职业灵活性和时间安排弹性较大,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养育二孩。工农阶层的二孩生育意愿也较高,该群体更多地受传统生育观念影响。而无业、失业群体的二孩生育意愿最低,仅有22.2%。χ2=61.177,P=0.017<0.05,不同职业群体的二孩生育意愿存在差异。

3.政策目标群体需求分析

(5)婚龄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婚龄在1年以下(55.6%)和1~3年(54.9%)的家庭二孩生育意愿明显低于婚龄在4年以上的家庭。在婚龄4年以上的家庭中,婚龄为6~10年的家庭二孩生育意愿最高,为70%,其稳定的经济收入和感情基础,为二孩生育提供了条件。χ2=122.721,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不同婚龄群体的生育意愿存在显著性差异。

行为文化,指的是院校的全体师生以及工作人员日常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它是在精神文化的催生之下,借助物质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受到前面两种文化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它具体表现为学术氛围是否浓烈,文化活动是否受到欢迎等。

1.人口学因素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7)家庭年收入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年收入在12~18 万的群体二孩生育意愿最低,年收入在24 万以上的群体二孩生育意愿次之。χ2=72.661,P=0.000<0.05,家庭年收入对符合政策群体的生育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

2.一孩情况对二孩生育意愿影响

1.2.2 联合组 联合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术联合GnRH-α治疗,腹腔镜术治疗方法同单独组,同时在术后第3天开始给予患者肌内注射3.75 mg GnRH-α(达菲林,规格 :10×200 μ g,生产厂家:英国捷利康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447),每4周1次,3次为1个疗程,停药后开始试孕。

在第一个孩子上幼儿园前,二胎生育意愿随着第一个孩子的上学状况变化而降低。一孩未上学时,二孩生育意愿最高,比例达68.2%。一孩为小学阶段的家长生育二孩的意愿高于一孩在幼儿园阶段的家长。父母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照顾压力小,义务教育花费远低于幼儿园阶段的花费。到了第一个孩子上中学及以上时,被调查对象不愿生育二孩。这是出于年龄和健康的考虑。此外,在有些家庭中,一孩反对父母生育二孩。χ2=183.326,P=0.000<0.05,第一个孩子的上学情况对二孩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

当第一个孩子性别为女时,有53.7%的被调查对象愿意生育二孩,略高于当第一个孩子性别为男时的生育意愿,说明我国重男轻女的思想仍对部分群体二孩生育意愿有所影响。χ2=157.837,P=0.000<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即一孩的性别影响二孩生育意愿。

当新赛季开打前一个多月,吴庆龙接过凯撒的教鞭时,整个夏训已经结束,球队的外援组合、内援引进没有丝毫变化余地。名义上出资人、俱乐部和主教练都换了,但球队残缺不全的人员结构和糟糕的备战状态却是从前任那里全盘接收过来的,西王和吴庆龙注定要为高速和凯撒还债。

本研究基于实地调查,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出介入方案。根据符合政策群体对不同问题的顾虑程度及其在不同阶段的诉求,以下从抉择期、孕期、产后三个阶段对政策目标群体的需求进行总结。

在政策目标群体生育原因分析中已经指出,没有时间精力照顾孩子、养育孩子经济成本大、年龄健康因素的限制、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就业事业发展受限是政策目标群体不愿生育二孩的原因和顾虑所在。因此,在作出是否生育二孩这一阶段,被调查对象在时间精力、经济支持、身心健康保健、事业发展及社会保障与福利这些方面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相关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与社会服务的有效获取是其根本诉求。

该团队完成的我国首项自主创新的乙烯装置优化运行技术与软件研发,在国内乙烯行业全面推广应用,打破了我国乙烯行业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长期依赖国外引进的局面;在国内率先开展精对苯二甲酸装置全流程优化运行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独创性成果;完成了苯乙烯生产过程节能降耗运行优化技术项目,实现了生产过程高效催化剂、节能新工艺、优化运行技术的集成创新,共获授权专利35项,获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31.58%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在孕产期曾遭遇心理焦虑和抑郁。数据表明,我国孕妇中大约有10%会出现产前综合征的症状,且这其中的98%在怀孕晩期都会出现不安、烦躁、焦虑等心理。[4]23.16%的被调查对象孕期曾出现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健康问题。被调查对象孕期的医学知识储备不足,加之高龄孕产妇的比重较大,容易在孕产期出现健康问题。大多数女性孕前有工作在怀孕晚期基本都会休产假,由工作转向待产的角色转换期会使孕妇出现社会适应不良的问题。因此,孕期心理抑郁的疏导、孕期专业健康保健知识的获取以及社会适应的调节是被调查对象表示需要获得帮助的。

52.63%的被调查对象在生育孩子后遇到了工作与照顾孩子冲突的问题。当前各个行业的工作压力都较大,而新生儿需要较多的照顾,这势必会出现工作时间与家庭时间分配上冲突的问题。22.11%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对育儿知识了解不全面。鉴于我国当前的健康教育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滞后,人们对儿童健康知识认识较少或不全面,即便有了一胎生育经验,仍需加强对科学育儿知识的学习。17.89%的被调查对象出现过回归职场困难的问题。女性由于生产导致工作中断,原有的职位或许由他人顶替,需要在职场寻找新的定位。产后的主要需求表现为职场再适应困难的调适、工作与照顾孩子时间冲突的协调以及科学育儿知识的获得。社会关怀和完善的照料系统是其需求的根本所在。

自编提纲《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社区工作者访谈提纲》,共16 个问题,旨在了解社区中符合二孩政策家庭的需求以及现阶段社区的介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

在对社区工作者的访谈中了解到,目前中山市的社区居委经常与社工机构合作,联合开展二孩政策宣传活动,如志远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其服务的火炬开发区合作,运用摆摊、宣传栏、派发宣传单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咨询与宣传服务。有些社区会与医院合作,开展孕产妇保健、育儿知识讲座等,如三乡镇的圩仔社区。有些社区紧跟“广东家庭新人口文化”的指示,帮助新组成的家庭解决“婚、性、孕、育”四个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建立社区档案;动员新婚夫妇产前免费检查,排查遗传病;定期电话询问是否怀孕,提醒申请免费的检查项目;为孕期妇女提供免费叶酸;生产后提供小礼品、慰问品、儿童成长册;每个家庭的每个小孩在1 岁半~3 岁可以享受一次早教服务等,如西区长洲社区。有些社区还在计划开展服务上,目前仍未实施,如东区的夏洋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家庭领域的社工偶有遇到二孩家庭出现大宝嫉妒二宝、婆媳关系紧张、妇女孕产期抑郁与产后抑郁等问题,并为其提供个别化的服务,但现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针对二孩家庭的服务,如进驻于古镇公益园的北达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综合看待中山市各个社区针对二孩政策提供的配套服务,政策宣传取得了显著成效,90%以上的社区人员知晓此项政策;个别服务尽管居民参与程度和接受程度较低,但都是有意义的尝试。尽管如此,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1)宣传方式单一,服务内容单薄。绝大多数社区仍停留在政策咨询与宣传上,宣传方式较为单一,服务内容仅是对政策的重复。(2)工作人员不足,服务水平有限。多数社区居委工作人员不足且部分人员是临时人员,部分人员年龄较大,缺乏专业性,服务水平有限。(3)服务流于形式,服务质量有待提升。服务资金短缺、缺乏专业人员指导使得社区居委只为机械地完成指标,提供的服务流于形式。如部分社区开展了孕产妇知识讲座、育儿知识讲座,但讲座人次寥寥无几,讲座质量有待评估。(4)社会工作机构缺少自主权,未能针对政策目标群体各阶段的需求开展专业化的服务。目前部分社会工作机构受托于社区居委,与之合作开展政策宣传服务;机构分配到的资源有限,极少针对二孩家庭开发相关的项目,也不能针对政策目标群体各阶段的需求开展专业化的服务。(5)也有部分社区仍在计划阶段,因为相关指标没有下来而未开展相关服务。

三、模式探索

服务对象的需求是整个社会工作介入的前提,也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社会工作在符合政策目标群体的需求和社区现有服务不足的基础上,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利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工作方法,构建合理的“抉择—孕期—产后”阶段的综合服务模式。

(一)抉择阶段

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群体存在着生还是不生的顾虑,他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时间精力照顾孩子、养育孩子经济成本大、年龄健康因素的限制、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不完善以及就业事业发展受限。

加强野外火源管理。防火期内,各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安排专人值守,74个视频监控点全部开通,实行24小时自动巡航,发现火源自动报警;98座了望台安排双人双岗,不间断观测林区火情;进山路口安排防火检查站,宣传防火知识,严防火种进山;全市2300名护林员上岗到位,加强野外火源巡查;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及时查处森林火灾案件,坚决打击野外违法用火行为。

针对担心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可以有以下几方面作为。一是应倡导建立社区儿童照料中心,依托已建的社区综合服务阵地,建立开展临时托管和日间照料等多样化服务,形成多元化的照料渠道,满足不同家庭的需要。二是倡导民间资本参与到儿童照料服务的提供,促进婴幼儿照顾服务行业的市场化与专业化,为有需要的二孩家庭提供优质的服务。三是通过整合社区志愿者资源,打造一支具有专业孩童照顾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志愿者队伍,发挥社区守望相助的功能。

对于符合二孩政策家庭存在的抚养二孩的经济负担的顾虑,社会工作者可作为政策倡导者,把居民的诉求反映给相关部门,推动政府层面出台二孩家庭补助政策和提高生育福利待遇,如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税制改革,使得生育二孩的家庭有更高的减税额度。推动修订、取消独生子女政策下所推行的政策法规条例,如原来的计生奖励对象应从只生一个孩子向生育两个孩子的家庭转变。

针对政策目标群体对年龄健康因素存在的顾虑,社会工作者可扮演健康教育者的角色,链接社区卫生医疗资源,在社区开展高龄生育风险知识宣讲,并提供二孩生育咨询指导服务和高龄产妇的遗传咨询,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全面评估居民是否适合孕育二孩。在保证服务对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坚持案主自决的原则,让服务对象自己作出是否孕育二胎的决定。如做出生育二胎的决定,应作为资源链接者,提供相关的医疗信息,及时跟进,陪伴家庭渡过孕产期。

此外,社会工作者可以倡导建立“社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委会”联动机制。建立社区孕产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定期调查更新数据,为开展服务和制定社区卫生服务计划提供依据。由专业社工进行策划管理,定期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社区居民进行孕产期健康教育,组织准妈妈学习孕期保健知识、孕产期心理卫生知识等。开展准爸爸健康教育,包括准爸爸生理准备、生活方式调整、如何照顾孕产妇等内容,为孕产妇安全渡过孕产期奠定基础。同时,与社区居委会合作,在社区宣传栏提供孕产期健康教育的知识。

对于被调查对象存在对全面二孩政策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顾虑,社会工作者应从社区居民的利益和实际需求出发,向相关决策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制度立法上,要加快妇女权益保护和儿童福利保障的立法进程,并制定实施细则,从制度上提供保障。在女性福利上,倡导政府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扩大保障范围;提倡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女性提供更多时间弹性就业的岗位。促进生育与养育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教育、医疗资源)的均等化和优化配置,达到生育抚养二孩的家庭成本最大程度社会化。

欧洲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CEN/TC 287)负责欧洲范围内的数字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研制结构化的标准与指南框架,规定地理数据与服务的定义、描述和转换方法。

(二)孕期阶段

怀孕期间,育龄群体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孕期生理和心理状态不佳、孕妈妈角色适应困难和孕期的医学知识储备不足。

综上所述,当浇注温度680 ℃、模具温度200 ℃、压射速率3.5 m/s时,AE44镁合金雷达外壳压铸件力学性能与组织最佳,其中σb为245 MPa,δ为5.48%,硬度值为79.6HBS.

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开展小组工作扮演支持者的角色。通过孕产妇互助支持小组,侧重满足孕妇心理、角色适应的需求。通过网络建立社区妈咪群,便于孕产妇之间互动交流,寻求情感支持。开设孕妇保健操、孕妇瑜伽等课堂,丰富孕妇生活。总体上,孕期阶段的组员通过团体活动,打造增能、同感、减压的网络,最大程度给予孕产妇心理上的支持。

在孕期,教育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产妇健康管理至关重要。社会工作者通过挖掘文化会福利机构、各大正规医院等资源,如邀请相关专家到社区进行健康知识讲座,设立孕期心理咨询门诊,开展孕妇保健等服务工作。定期进行家庭走访、需求评估工作,加强开展孕妇心理健康普查工作。[4]

(三)产后阶段

生育之后,缺乏必要的产后恢复知识和育儿知识、产后抑郁、工作与照顾孩子冲突、职场再适应困难等是育龄群体的常见问题。

在二孩生育后,社会工作要进行家庭访视了解产妇产后恢复情况以及新生儿健康信息的收集,并充当教育者的角色,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可在社区开展产后恢复和育儿讲座,对其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保健进行指导。

通过访视及时筛查发现产后抑郁症高危人群。采用国际通用的“焦虑—抑郁调查量表”对产妇进行心理评估,同时综合评估产妇支持系统的影响,了解产妇对家人情感和物质支持的满意度,观察母婴之间的接触与交流情况。[5]对于确定出现产后抑郁症的妇女,可进行一对一个案辅导,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协助建立“家人+朋友+社区”的支持网络,必要时要将服务对象进行转诊。

对于工作与照顾孩子冲突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小组活动,指导二孩家长合理规划时间,挖掘可利用的照顾资源。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托儿、家政服务。社工机构应与相关部门合作,严格监控育婴嫂、保姆的准入机制。在家庭进行托儿、家政服务的选择时,社会工作者可扮演经纪人的角色,实现服务方和被服务方的信息对接。此外,倡导社区建立完善的早教服务,建立“家庭照料+单位照料+商业照料+社区照料”的复合性市场照料模式,使社区内居民成为真正受益者。[6]同时倡导以社区为依托,构建老幼日托模式,缓解全面二孩政策给家庭带来的老年人与孩童的照护压力。

对于职场再适应困难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开展线上和线下的职场妈咪互助支持小组,帮助新妈妈意识到休完产假重返职场存在适应困难的情况是正常的,引导其宽容对待岗位变化,及时充电,更新专业知识和工作思维方式。协助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利用丈夫、父母、公婆以及钟点工、保姆、社区等各种资源。鼓励职场妈妈互相交流,选择适当的放松方式,及时梳理不良情绪,一起度过职场再适应的困难期。

四、结语

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缓解男女性别失衡的状况,降低独生子女家庭存在的风险,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也遇到了层层阻碍。本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山市符合政策目标群体的生育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并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了社会工作介入育龄群体“抉择—孕期—产后”的服务模式,有利于解决部分群体存在的问题,消除顾虑,弥补社区现有服务存在的不足,助力二孩政策顺利落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7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2]张丽萍,王广州:中国育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5(06):43-51.

[3]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4]郭雅琼:产前综合征防治中社会工作干预小组计划书[D].华中师范大学,2015.

[5]孙伟,陈瑛(等):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08):1265-1267.

[6]杨立:二孩时代社区功能改进研究调研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1):78-79.

〔基金课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10573003)的研究成果;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医务社会工作课程项目式教学实践与探索”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1.卢梦凡,广东药科大学法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社会工作;2.马如华,广东药科大学法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社会政策。3.通讯作者:申若茜,广东药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研究、社会工作。

责任编辑/吴冬梅

标签:;  ;  ;  ;  ;  ;  ;  ;  ;  ;  ;  

卢梦凡: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的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