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权,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依法治国,路径,民主政治。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冯青春[1](2017)在《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路径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提出要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是符合我国现代教育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的。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序推进,在当前的大学教育环境下推进对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教育,使青年学生从人权事业的学习中认识到党和国家带领人民在国际斗争中争取人权的艰辛历程、在建设中保障人权的探索过程,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权观点、方法和理论塑造自己的人权观念尤为重要。使其形成在优越的教育环境下不忘历史、珍惜眼前、奋勇向前的坚定信念和理想,将尊重他人权利作为处事的基本要求,将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作为基本主线,将自己的事业目标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保持一致。本文围绕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探索针对性的路径展开论述,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第二部分,实证调查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现状,得出其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提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可行性对策。(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7-05-30)

范蓉[2](2016)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当代中国人权教育关系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权一直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当今时代人们对各种人权问题也更加关注。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代中国必须普及和加强人权教育,特别是要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汲取营养,从而有效促进中国人权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6年09期)

张越[3](2014)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价值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是人权教育高度发展的集成体,其价值包括:人权教育是为了人本身的教育;人权教育对于关于人应该普遍享有的权利作深刻探讨;人权教育必须尊重人权的教育等方面内容。找寻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价值进而推动其全面的开展是重中之重。(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S1期)

李为壮[4](2013)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权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尊严、价值和权利、自由,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人们分清在人权问题上的是非曲直,为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服务,同时也为维护国家主权服务。我们既要保证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深度和广度,又要让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具有生动活泼的形式和不拘一格的方式,让它真正融入到高校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3年12期)

黄聘[5](2012)在《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现代意义与实施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形势下开展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既是国际人权教育的根本趋势,又是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和提升大学生维权意识与法治意识的有效途径。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以提升教育实效性。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现代路径必然涵盖叁方面内容,即教育目标设计多层次化、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化、人权师资力量专业化,唯其如此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2年07期)

孙凯军,黄聘[6](2012)在《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实施路径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论的思想原则和方法认为,一个体系的要素、结构、功能与所处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影响到它的发展,分析系统各要素的功能结构,有意识、有目的的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最佳配置,才能实现系统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受此启发,笔者力求在当前中国语境下,从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应然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探讨高校制度创新和人权教育师资培养等有效实现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目标的多维路径。(本文来源于《大家》期刊2012年07期)

朱锦秀[7](2011)在《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都是有思想、有主见、有实践能力的社会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促进和谐社会主体之生成。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从唯物史观出发,批判地继承了以往人权理论中的合理性因素,科学地考察了人权的现象,揭示了人权的本质。"以人为本"的当代中国人权观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体现对人的尊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为高校科学地认识人、教育人、发展人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探索》期刊2011年05期)

李舰[8](2010)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当代中国学校人权教育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提出要在中国开展人权教育,是尊重人民的权利,符合人民的需要的,也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有力举措。很明显,我们开展人权教育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对这个过程予以科学的指导。在当代中国,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的存在,以及面对国际社会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无端指责的实际情况,客观上就必然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研究这些问题,探讨如何对各级学校进行科学的人权教育,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人权思想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了解我国人权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懂得如何在人权建设中正确发挥人的作用,培养正确的人权观念、人权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内涵及如何开展学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展开论述,正文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人权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在这一章,通过梳理现有的人权概念,提出自己对人权概念的理解,总结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观点和当代中国人权观念的发展,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内容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人权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在这部分里,总结人权教育、学校人权教育的内涵,讨论开展学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必要性。第叁部分“当代中国学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基本思路”。通过对国内外人权教育现状的对比,找出差距,探讨当代中国开展学校人权教育的模式路径,建议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开展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培育校园人权文化,构建中国特色学校人权教育体系。(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学院》期刊2010-06-03)

王晓革[9](2010)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途径和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人们分清在人权问题上的是非曲直,认识社会主义人权的优越性,了解我国人权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以及明白如何在人权建设中正确发挥人的作用。下面我把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途径(本文来源于《科技致富向导》期刊2010年14期)

马南云[10](2010)在《政治课教学应重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利深人,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也必将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重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必要性和政治课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内容,其次分析了政治课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应遵循的叁个基本原则,同时对政治课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权一直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当今时代人们对各种人权问题也更加关注。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代中国必须普及和加强人权教育,特别是要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汲取营养,从而有效促进中国人权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冯青春.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路径新探[D].贵州师范大学.2017

[2].范蓉.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当代中国人权教育关系之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

[3].张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价值回归[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4].李为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

[5].黄聘.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现代意义与实施路径[J].学术交流.2012

[6].孙凯军,黄聘.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实施路径探微[J].大家.2012

[7].朱锦秀.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探索.2011

[8].李舰.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当代中国学校人权教育问题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

[9].王晓革.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途径和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0

[10].马南云.政治课教学应重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

标签:;  ;  ;  ;  ;  ;  ;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