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河措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治河措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治河措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措施,河道,群众运动,黄河,大寨,透水,两汉。

治河措施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黄国如,李碧琦[1](2018)在《深圳民治河流域低影响开发措施水文效应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影响开发措施为一类较为有效的城市雨洪管理方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为评估其水文效应,以深圳民治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SWMM城市雨洪模型,设计3种LID措施方案,分别计算不同重现期降雨情形下3种LID措施实施前后的径流过程。结果表明:透水铺装和下凹式绿地等LID措施均对峰现时间有一定的延迟作用,对洪峰流量和径流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减效果,且洪峰流量和径流量的削减率均随着降雨重现期增大而减少,透水铺装和下凹式绿地两者的组合实施可以更好地发挥控制径流作用。(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杜才[2](2012)在《双塔区凌河流域综合整治突飞猛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年初以来,双塔区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大见成效,提前两年基本完成省下达的治河指标任务”这一工作目标,以“凌河清、双塔兴”为理念,以实现水清、滩绿、人为景观与自然协调一致为治河宗旨,突出治河为先导、生态保护为措施,上下联动,强力推进,退田还河、尾矿库调查(本文来源于《朝阳日报》期刊2012-08-29)

[3](2004)在《黄河防汛总指挥部确定2004年新的防汛治河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气象分析,2 0 0 4年中国北方多雨带覆盖黄河上中游,因此,2 0 0 4年黄河防汛总指挥部确定了新的防汛治河措施。由于黄河自然来水少和人为非法建设生产堤等因素,目前黄河下游河道形成的“二级悬河”状况十分严重,主河槽高于滩地,滩地又高于堤防外地面,(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04年06期)

莫若愚[4](2003)在《陇西县河道治理工程技术总结及今后治河中应采取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山区性河道治理关系抗洪减灾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文章对本县叁个阶段较大规模的河道治理进行全面总结 ,提出“蓄泄统筹” ,固堤通路廉顾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 ,疏治污与缘化开发并重。“降低工程造价 ,阔大治理效益的新措施 ,作为山区性河道治理工作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期刊2003年04期)

段伟[5](2002)在《两汉水灾及政府治河、赈恤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和气候学等相关知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史记》、两《汉书》、《资治通鉴》,得出两汉水灾只有98次记载,在近两千多年内属于爆发较少时期。 两汉时期的水灾虽然次数不多,但有鲜明的特点。 从爆发时期来看,高后时期、元帝时期、成帝时期、光武帝时期、和帝时期、安帝时期、桓帝时期和灵帝时期是两汉水灾发生的8个高峰时期。从爆发季节来讲,夏秋两季是水灾的集中季节。 从爆发地域来分析,水灾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在北方地区,又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西部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干旱少雨,所以水灾也少。 从爆发规模来说,大灾较多,连灾现象比较突出,还出现了海溢。 黄河决、溢在西汉突然多了起来。原因可以从四方面考虑。一是黄河自古多泥沙,使得河床到西汉时下游有些地段已经高出两岸平地,河道行洪能力下降;二是两汉时期属于我国气候由温暖期向寒冷期转变的时期,气候变化不定,容易形成水患;叁是河道治理措施不当,多堵少疏,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四是黄河中游地区生产方式在秦、西汉时期由以畜牧业为主转为以农耕业为主,水土流失增多,进一步淤塞河道,更容易造成黄河决、溢。 两汉时期造成水患的河流除了黄河,还有长江、汉水等,这些河流造成的水灾规模并不小,但两汉政府治理水灾时只注重治理黄河,对其它河流则少有关注。 由于西汉时期黄河水患比东汉时多,故政府治理河道的次数也更多。西汉时六次治理黄河有五次都只注重堵塞决口,决口虽然被堵住,但河床淤积下来的泥沙仍得不到清理,反而会愈积愈多,更易形成决、溢,所以,西汉时的治理方式是不甚妥当的,西汉时期黄河水患也就得不到控制。东汉明帝时期,经济已经发展,大规模地治理黄河的时机到来了,王景总结前人治河经验,对黄河进行了系统治理,取得了巨大成效。王景治河后,政府汲取西汉时期治河后不再细心管理的教训,加强了黄河的管理力度,并对河道有几次大规模的局部整修,增强了堤岸的稳定性。 两汉时期水灾发生的次数很多,所以,政府重视对水灾的赈恤。两汉政府在先秦时期救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央集权国家的优势,能够做到大范围地移粟就民和移民就粟。在减轻灾民的负担上,对租赋的蠲免有比较详细的规定,对溺死者和弱小灾民的安置也有详细规定。有时,政府还指导灾民进行生产自救,或是鼓励官吏富民赈恤灾民,动用了民间力量。为了保证赈恤的成功完成,政府实行监督体制,经常派博士、谒者、谏大夫或光禄大夫等循行。总之,两汉政府赈恤工作做了不少,有许多措施以后的历朝历代都继承和发展了,但与实际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许多不足,没有完全解决好水灾造成的严重后果。灾民问题解决不好,容易消弱政府的统治基础。在王朝的后期,社会矛盾已经日益激化,赈恤问题没有做好,更易使流民增多,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2-05-01)

葛昆[6](1999)在《古人治河理论与现代河道整治措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朝作家李汝珍所着《镜花缘》百回小说中阐述了治理河道的部分理论。其中第叁十六回"佳人喜做东床婿,壮士愁为举桉妻"中,唐敖为治理女儿国经常泛滥的河道,首先实地察看了河势,认为:两边堤岸,高如山陵,而河身既高且浅,形象如盘,受水无多,以至为患。这总是水大之时,惟恐冲决漫溢,且顾目前之急,不是筑堤,就是培岸。及至水小,并不预以设法挑挖疏通;到了(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期刊1999年03期)

[7](1978)在《采用综合措施 加快治河步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革命群众运动中,我省江河沿岸各级党委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修堤筑坝、植树种草,与洪水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取得了很大成绩。至1976年底,全省有90多条大小河流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治理,修成各类提防2700多公里,绿化河堤长1200多公里,植树2300多万株,不少河段林茂草密,堤岸坚(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1978年02期)

治河措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年初以来,双塔区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大见成效,提前两年基本完成省下达的治河指标任务”这一工作目标,以“凌河清、双塔兴”为理念,以实现水清、滩绿、人为景观与自然协调一致为治河宗旨,突出治河为先导、生态保护为措施,上下联动,强力推进,退田还河、尾矿库调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治河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1].黄国如,李碧琦.深圳民治河流域低影响开发措施水文效应评估[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8

[2].杜才.双塔区凌河流域综合整治突飞猛进[N].朝阳日报.2012

[3]..黄河防汛总指挥部确定2004年新的防汛治河措施[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

[4].莫若愚.陇西县河道治理工程技术总结及今后治河中应采取的措施[J].甘肃农业.2003

[5].段伟.两汉水灾及政府治河、赈恤措施[D].首都师范大学.2002

[6].葛昆.古人治河理论与现代河道整治措施分析[J].河南水利.1999

[7]..采用综合措施加快治河步伐[J].陕西林业科技.1978

标签:;  ;  ;  ;  ;  ;  ;  

治河措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