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土楼论文_王蕾

导读:本文包含了泉州土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泉州,民居,建筑,德化,安溪,文物,漳州。

泉州土楼论文文献综述

王蕾[1](2014)在《用好家底 打造非遗旅游景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说起土楼,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龙岩、漳州的土楼。其实泉州也有土楼这一宝贵的文物资源。由泉州市文物管理所文博研究员黄真真负责开展的泉州土楼现状调查显示,泉州共有土楼63座,分布在安溪、南安、永春、德化、洛江、石狮和泉港,多为方形。泉州土楼的文物价值不仅在于其建(本文来源于《泉州晚报》期刊2014-01-09)

艺星[2](2012)在《泉州德化县发现明代抗倭土楼》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化县国宝乡佛岭村郭坂洋有一座明代抗倭文物史迹的土楼。该座土楼外表已被郁郁葱葱的荒草和古木包围掩蔽,深藏不露。土楼目测占地约1000多平方米,四周石垒墙脚上夯土墙,淹没在郁郁葱葱的荒草和古木之中,走近有座石砌城门保存完好,城墙爬满野藤"爬山虎",墙头多处崩塌,上面是长势良好的灌木。进入墙内,让人惊喜的是,柳暗花明(本文来源于《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陈凯峰[3](2009)在《泉州“传统民居式”土楼特征、功能及其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土楼以中国传统民居中一类比较特殊的建筑而为世界所瞩目。2008年7月,以"福建土楼"为名被"世界遗产名录"收入,以现存的分布状况看,其主要是存在于闽西南山区的南靖(本文来源于《城乡建设》期刊2009年02期)

文清[4](2009)在《别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泉州土楼》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土楼,就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建筑,造型独特、(本文来源于《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梁燕丽,黄艳红,蔡靖芳[5](2005)在《卓立于泉州文化之奇葩——走进泉州土楼》一文中研究指出泉州土楼有着丰富的建筑美学与文化内涵,与号称“土楼王国”的永定土楼不同,泉州土楼在建筑成因、居住模式及建筑形制上与永定土楼有很大区别。泉州土楼群是闽南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和佐证,是土楼主人的“自传”,是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因此对土楼群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楼文化正濒临灭绝的边缘,土楼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已是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来源于《黎明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蔡靖芳[6](2005)在《略论泉州土楼的形式美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闽南泉州的绿野山间,至今留存着多座风格各异的土楼。这些土楼不仅在建筑形式上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文化内涵上也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是泉州地方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期刊2005年05期)

洪石龙[7](2001)在《泉州土楼及其类住宅设计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土楼是闽、粤、赣叁省交界处及其周边地区一种独特的传统民居类型,其神奇的建筑形式、悠久的历史渊源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国内外建筑学界以及社会各界许多有识之士的极大兴趣。时至今日,土楼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研究涉及的地域主要集中在闽西南、粤东北和赣南等客家聚居区域。随着传统民居调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地处闽南地区历史文化中心的泉州市境内不断有土楼被发现。泉州土楼既不同于闽西客家土楼、闽南漳州土楼,又不同于与泉州土楼并存的泉州土堡,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本课题对现存的泉州土楼遗构进行较为全面的普查,选择其中典型个案进行实测考察,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泉州土楼进行概述与评析,并与闽西客家土楼、闽南漳州土楼加以比较。具体内容包括以下若干部分: 首先,简述了泉州土楼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建造年代及分布情况,根据现场考察与文献研究的结果对现存的土楼实物的保护与使用状况做了扼要的介绍。其次,本课题从土楼的防御性能、聚居规模、空间层次以及建筑尺度、平面布局等方面与合院式民居作对照比较,藉此以凸显泉州土楼的基本特征。接着,为了更好地彰显泉州土楼的独特性,揭示不同地区土楼之间的渊源关系与异同之处,促使人们对中国土楼有一个更准确的理解与全面的认识,本课题从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建筑形式(类型与造型)、空间构成、使用功能、构筑工艺等方面入手,对闽西客家土楼、闽南的漳州土楼与泉州土楼进行深入浅出的比较与分析,指出它们既有显现的土楼共性,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最后,从当代建筑学术界致力于传统民居研究的现实出发,阐述对“住宅类设计”理论的理解,对人们正在积极探索的“类土楼设计”的若干创作实践加以评介,结合本课题对土楼的深入研究与深刻理解,展望并探索土楼类设计的创新之路。 泉州土楼是福建土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民居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泉州土楼的研究,使中国土楼研究工作的涉及范围大大拓展,使福建土楼的研究内容更为充实。住宅类设计则是传统民居在新的社会需求下谋求延续与创新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01-06-30)

傅孙萍[8](2001)在《关于泉州西北山区土楼旅游开发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介绍泉州市西北山区的土楼旅游资源.土楼是泉州古民居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土楼的旅游开发将丰富泉州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泉州的旅游资源,意义重大;并提出了土楼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方拥[9](1997)在《泉州土楼》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近发现的西安码头康安楼为出发点,嵶匪萑萃谅サ睦吩赐泛脱荼涔蹋冉系湫偷恼闹輱土楼和长城墩台,探讨我国嵦厣林烙悦窬拥挠诺銔及成因。(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1997年04期)

泉州土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德化县国宝乡佛岭村郭坂洋有一座明代抗倭文物史迹的土楼。该座土楼外表已被郁郁葱葱的荒草和古木包围掩蔽,深藏不露。土楼目测占地约1000多平方米,四周石垒墙脚上夯土墙,淹没在郁郁葱葱的荒草和古木之中,走近有座石砌城门保存完好,城墙爬满野藤"爬山虎",墙头多处崩塌,上面是长势良好的灌木。进入墙内,让人惊喜的是,柳暗花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泉州土楼论文参考文献

[1].王蕾.用好家底打造非遗旅游景点[N].泉州晚报.2014

[2].艺星.泉州德化县发现明代抗倭土楼[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

[3].陈凯峰.泉州“传统民居式”土楼特征、功能及其演变[J].城乡建设.2009

[4].文清.别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泉州土楼[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

[5].梁燕丽,黄艳红,蔡靖芳.卓立于泉州文化之奇葩——走进泉州土楼[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5

[6].蔡靖芳.略论泉州土楼的形式美及其意义[J].美与时代.2005

[7].洪石龙.泉州土楼及其类住宅设计模式[D].华侨大学.2001

[8].傅孙萍.关于泉州西北山区土楼旅游开发的思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

[9].方拥.泉州土楼[J].华中建筑.1997

论文知识图

柯里亚维德汉·巴福建省博物院的土楼原型〔图片来源:...第七部分 财政机构人员地(市)、县级财政局...第七部分 财政机构人员地(市)、县级财政局...第七部分 财政机构人员地(市)、县级财政局...第七部分 财政机构人员地(市)、县级财政局...

标签:;  ;  ;  ;  ;  ;  ;  

泉州土楼论文_王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