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伟:“全面二孩”政策提出背景与实施效果成因论文

高大伟:“全面二孩”政策提出背景与实施效果成因论文

摘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单独二孩”政策效果不佳、“失独”问题日益严重、男女比例失衡的宏观背景下,党和政府决定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是继“单独二孩”政策后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再一次调整。然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仍低于预期水平,究其遇冷成因,在于养育成本高、家庭结构变化、高龄女性孕育风险高等客观制约以及存在生育观念变化、养老观念转变、职业女性发展压力增大等主观障碍。

关键词:“全面二孩”政策;背景;效果;成因

一、 “全面二孩”政策及其提出背景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推进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10月,党中央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下简称“全面二孩”政策),以促进人口结构健康协调发展,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图1 2013—2015年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年数据。

“全面二孩”政策施行前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达1.4亿,占总人口的10.5%,较往年呈同比增长态势。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使我国面临着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资源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GDP增速下降等一系列衍生问题。

而要从源头上减轻人口老龄化的衍生影响,使我国人口结构健康稳定,则需要进一步放开生育限制,通过增加新生人口的方式来稀释淡化老年人口持续增长的消极影响。

本文进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F检验来诊断模型的适用性, 结果显示 F(2215,8772)=1.31,P值为0.00,拒绝了混合截面回归优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的虚拟假设。此外,Hausman检验的统计量值为75.29,相应P值为0.16>0.1,因此不能拒绝随机效应优于固定效应的虚拟假设。综上所述,支持随机效应模型。

(二)“单独二孩”政策效果不佳

早在2013年11月,为应对低生育状态和人口老龄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下简称为“单独二孩”政策)。

然而,“单独二孩”政策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较大偏差。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前,官方预测在推行“单独二孩”政策后,我国人口每年将增长200万人左右。实际上,截至2014年底,全国仅不足100万对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不足预期水平的一半;截至2015年底,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比2013年提高了0.04%,比2014年下降了0.25%。总体来说,“单独二孩”政策并没有对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产生实质效果,我国的人口政策需进一步调整完善。

(三)“失独”问题日益严重

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家庭平均人数从1982年的4.43人缩减到2015年的3.11人,家庭规模不断缩小,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数已超过1.8亿户,与之相伴随的是家庭的生育、养老功能减弱,主要表现在独生子女需要担负原本可能由多人担负的沉重的养老任务,是父母老年的唯一支柱,“失独”问题由此产生。

此前官方估计,我国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将达到7.5‰,而实际仅为5.86‰,政策效果明显低于预期水平。

阿根廷电影《荒蛮故事》是一部由六个小故事组成的黑色喜剧,都涉及了暴力与复仇,台湾的翻译《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似乎更加贴切,因为这些故事都由一些具体的小事引起,一步一步走向荒谬癫狂的境地。

(四)男女比例失衡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夕,我国人口性别比为105.02(以女性为100,下同),新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其中,新生人口性别比大幅超出107的警戒线,处于超高位,若任其发展,将会带来一系列的人口、社会、医疗、环境问题。

一晃年就过过了。一晃又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一过男人们又相继离开了村庄;男人们走后不久,苏秋琴和白天明、张翔也带了一大群女人离开了麦村。村里就剩下苏石了。苏石不去城里打工了。这两年他在城里的时候,确切地说也不能算是在城里,而是在城乡结合部的工地上打工时,看到附近的农民用大棚养殖蔬果,收入不错,他就想试试,或许是条致富的路子。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是男性偏好、生育限制、胎儿鉴定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近年来在国家积极调控以及人们思想开放的双重作用下,男女平等观念逐渐占据主流,但在部分偏远落后地区,重男轻女的观念依旧浓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育的性别结果。

例6:某高校个别重大事项未经集体决策先实施,涉及金额150万元。某高校于1月28日付某市国土资源局征地工作经费150万元,在未经集体讨论情况下先支付。该事项于同年3月14日第3次院长办公会议补充审议同意。该事项未经集体决策先实施,违反《省普通高等学校执行“三重一大”的规定》中规定:属于“三重一大”需要决策的事项,必须先经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或教代会等集体讨论后做出决定。

因此,要改变我国男女比例失衡的现状,关键在于放宽生育限制,减轻夫妻对首胎性别的重视程度,进而使男女性别比趋向平衡。

二、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遇冷的现实阻碍

“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初实施后,截至2016年底,全国出生人口1786 万,相比 2015年仅仅增加了131万;而到了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723万,相比2016年减少了27万,增长趋势减弱。

对于“失独”老人而言,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扶助,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这进一步增大了党和政府的扶助难度。近年来,“失独”家庭的数量持续增加,“失独”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已经成为敏感性的社会问题,亟待有效解决。

2. 养老观念转变

(一)客观制约

1. 养育成本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孩子的家庭养育成本和社会养育成本不断上升,加之“精英教育”理念的盛行,高昂的养育成本使许多家庭承担着沉重的压力,培养一个孩子所需要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出现不想生、不敢生的现象。

当前我国一般家庭育儿支出已经占到家庭平均总收入的50%,成为影响家庭总体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最主要因素,这使得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中超过半数的家庭没有再生育意愿。

3. 高龄女性孕育风险高

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家庭类型逐渐从主干家庭、联合家庭转变为核心家庭,家庭结构的变化间接影响了夫妻的再生育意愿。

在以往的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下,孩子由祖辈、其他家属一并照顾,经济成本较低,且主要任由孩子自由成长,外界干预性不强,相对而言父母不需要付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的数量报以从容态度。

加之“精英教育”理念的盛行,父母开始重视对单个孩子的综合培养,以提高孩子的质量:父母一方面保证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奥数、书法、乐器等培养孩子的智商和情商,追求孩子的全面发展。精英化的培养模式意味着高成本的支出,这使得绝大多数家庭偏向养育一个孩子或不要孩子。

2. 家庭结构变化

在实施计划生育或“单独二孩”政策时,在强制性的规定下,一部分具有再生育意愿的家庭被迫放弃了生育二孩的选择。而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原先具有生育意愿的女性总体年龄已经偏大,其中超过三分之一为高龄妇女,生育能力明显下降,强行妊娠可能会给母亲和胎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不可控因素增加。

观察组:行益气养阴消积饮联合NC化疗治疗,即在NC化疗的基础上行益气养阴消积饮治疗,即:选择剂量为10 g的麦冬和千蟾皮、剂量为12 g的海藻和百部、剂量为15 g的北沙参、太子参、八月札、瓜蒌和莪术,剂量为20 g的鱼腥草以及剂量为30 g的山海螺、生牡蛎、仙鹤草和薏苡仁,然后使用300 mL的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用药60 d[1]。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开放,重男轻女、重视数量轻视质量的传统型生育观念逐渐转变为男女平等、重视子女质量的现代型生育观念,这种转变使人们的再生育意愿不再强烈,趋向平稳。

(二)主观意愿

1. 生育观念变化

目前全国适合生育二孩的夫妇有 9000余万对,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非行动人群,这就从基数上减少了新生儿的数量。

而在核心家庭中,孩子只能接触到父母二人,其身心成长需要父母直接照顾、时刻关注,父母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要比在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中多得多,这导致大多数家庭不愿再要二孩。

其次,商家在面对合同释义分歧时,应秉承“消费者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以儿童票“限高”这件事为例,若游客确实是儿童,也确实“超高”了,商家表述前后有矛盾,按哪个标准执行?若商家爱惜商业信誉,就应毫不犹豫地选择尊重消费者感受,而不该“我的规矩我说了算”,摆出一副油盐不进的面孔。

“养儿防老”曾是我国主流的生育观念。过去,由于思想观念的封闭和社会保障体制的缺乏,大多数父母选择多生孩子,在自己年老以后让孩子为自己提供经济来源和精神慰藉,从而安度晚年。如今,随着社会保障体制的成熟和完善,退休金、社会保障金已成为老年人主要的经济来源;另外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养老服务业发展也减少了老年人各方面对子女的依赖,直接导致父母对孩子数量的需求减少。

3. 职业女性发展压力增大

当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使育龄妇女面临着事业和家庭的艰难抉择。

首先,在当前我国就业市场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或明或暗的就业歧视,女性居于弱势地位,处在边缘化的位置。如果生育二孩,女性再次回归职场是非常困难的。

其次,大多数育龄妇女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倘若搁置职业规划,回归家庭担负生育二孩的责任,那么上升空间将会缩水,之前付出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这对职业期望越来越高的我国女性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翠山地貌类型为垅岗状丘陵,上覆较厚的松散砂砾石,顶部被黄土覆盖,具有与河漫滩沉积物相似的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相砂砾、上部为河漫滩相细粒亚黏土)。在公园南侧陡坎下部地貌类型为冲积—洪积倾斜平原。陡坎下部地势平坦,地形坡降为1%~3%,多为戈壁荒地,其次为耕地,一般海拔450~600 m。陡坎正处于两种地貌单元界线处,地形突变,在两地貌单元间形成较大落差,因此在翠山南侧地表侵蚀较强,沟谷发育。

参考文献:

[1]吴敏.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6(4):85-85,87.

[2]穆光宗.“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和前景[J].中国经济报告,2017(1):24-26.

[3]顾美君,祁金祥,任积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分析[J].管理观察,2017(36):102-103,105.

[4]闫珂.经济学视角下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对策探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2):186-187.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3-0139-02

作者简介:

高大伟,男,山东威海人,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16级学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朱馨怡,女,浙江湖州人,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16级学生。

Properties of tailings and the law of deposition about tailings dam constructed by upstream and centerline methods

标签:;  ;  ;  ;  ;  ;  ;  ;  ;  ;  

高大伟:“全面二孩”政策提出背景与实施效果成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