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补编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补编

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补遗(论文文献综述)

易凤林[1](2021)在《民主政治渐入乡村:苏区时期中共对基层政权运行制度的探索》文中提出苏区时期,中共对乡村基层政权运行制度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成效。本质上而言,苏区乡村基层政权运行制度既是中共革命理念下的制度性建构,也具有特定革命环境下的措施应对性特质,且与世界革命潮流下民主政治渐入乡村的历史趋势相一致。从总体上来看,苏区时期乡村基层政权运行制度是中共局部执政的重要制度探索和实践,是民主政治深入乡村的现代性改革,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更有鲜明的创新性,为此后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进一步展开和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

刘焕申[2](2021)在《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发展道路的选择正确与否至关重要,既关系到决定国家的兴衰成败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也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境况。1893年至1917年十月革命前,列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俄国的基本国情,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创造性的回答和解决了俄国应当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怎样走这条发展道路的问题,形成了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伟大的革命家的列宁,其俄国发展道路思想随着俄国革命实践的推进而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对此,学界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上承马克思恩格斯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理论,下启中国等东方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和推动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向多国发展,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和实践。由于时代因素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也有其局限性,有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之处,探究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来龙去脉,分析和厘清列宁在探索俄国发展道路中的心路历程,总结其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明晰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历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正如习近平所说:“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2)概括的说,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就是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立足俄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动员和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农民阶级共同斗争,使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尽快摆脱沙皇专制,消除农奴制度,缩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实行工农民主专政,尽可能减少俄国人民的痛苦,在此基础上努力使俄国率先走向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而推动西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最终促使全世界成功走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道路而进行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探索。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所谓列宁主观想象、主观意志的结果,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依据、时代依据、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它是俄罗斯民族立国千年来向东还是向西的阶段性表现,有其内在的历史发展基因,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历史依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之交进入世界历史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思潮并在俄国传播的结果,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时代依据;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农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现实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理论依据。列宁个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俄国国民性和俄国国情的谙熟、勇于和善于联系实际等主观条件也是这一思想形成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依次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列宁据此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列宁联系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结合俄国具体国情,对俄国未来的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列宁认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方面,通过沙皇政府得到扶持和外资的大量涌入,俄国资本主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使得俄国资产阶级既有通过革命推翻专制政权,消灭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的革命性;又有对沙皇专制政权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和妥协性。他们担心民主革命中工农运动的壮大和兴起会威胁到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必定会在革命的关键节点同反动势力同流合污,共同对付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不能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因此,资产阶级不能担当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组建了统一政党的无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应当而且能够承担起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坚强同盟军,通过满足农民的利益组成巩固的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保障。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走一条新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为进行下一步的社会主义变革准备条件。列宁指出,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跳跃式和剧烈冲突的性质,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迫在眉睫。而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在无产阶级的正确领导和科学策略的指导下,俄国完全可以率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本文以《列宁全集》60卷为依据,结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进程,系统研究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发掘其时代价值。研究按照形成依据、形成过程、形成内容、形成意义的逻辑理路展开。论文主体内容包括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和重要价值三大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社会背景。通过阐述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的独特地理位置、交汇东西方文明的独特文化特征和近代以来俄国统治阶级和思想界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思考探索以展示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文化渊源、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依据;通过阐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时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和争夺原料产地和世界市场使列强大肆入侵落后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使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思潮,促进了源自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文化的俄国的广泛传播,论述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时代依据;通过论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沙皇政府资产阶级改革促进了各社会力量组建政党表达政治诉求,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敢也不能把革命进行到底。阐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基本国情,即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通过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思想及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普列汉诺夫等俄国先进思想家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阐释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厚重的理论依据。通过概述列宁个人成长学习经历和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俄国国情相结合的思维特点,阐释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主观依据。第二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演进。通过阐述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三个阶段论证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演进。第一阶段,1893年到1905年,列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俄国经济社会实际,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发展过程,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第二阶段,1905年到1914年,列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剖析俄国社会各阶级,阐释了无产阶级必须掌握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权,领导农民等小资产阶级在俄国走工农民主专政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第三阶段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列宁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腐朽性和垂死性决定这一阶段必然向新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革命形势要求俄国无产阶级应当立即夺取政权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巴黎公社制的新型国家——苏维埃共和国。第三章列宁关于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的分析论证。通过分析列宁相关论着,阐释列宁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历史进步性、特殊性和落后性的思想,雄辩的说明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城乡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劳动的社会化,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性。但俄国资本主义和农奴制同步形成同时发展的并存性和对内对外的高度依赖性导致了俄国资产阶级对沙皇政权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性、软弱性和滞后性,内外矛盾交织尖锐,使俄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第四章列宁关于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通过分析列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等论着,论证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内外因思考和探索,阐述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思想、工农民主专政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标志等思想。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无产阶级完全有条件实现对民主革命的领导,只有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才能取得对沙皇专制的彻底胜利,才能以最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形式完成民主革命。实现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列宁认为,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之后应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掀开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以帮助俄国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五章列宁关于俄国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通过研读《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等论着,阐述列宁对帝国主义经济特征和历史地位的分析及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阐释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论断和俄国无产阶级应立即夺取政权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列宁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没落的、腐朽的、垂死的帝国主义阶段,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阶梯,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入口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俄国作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应当把握时机、抓住机遇、大胆出击,在本国无产阶级努力和欧洲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实现从民主革命想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第六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影响和价值。通过阐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俄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深刻影响来论述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俄国价值、世界价值和中国价值。首先,通过阐述这一思想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说明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指明了俄国发展的正确方向,是十月革命的理论基础和基本遵循。这一思想论证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途径和策略,坚定了俄国党和人民必胜的决心和信念,引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其次,论述这一思想对十月革命后俄国巩固政权和国家建设的影响。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源头,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直接影响了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展道路探索和实践。再次,阐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探求独立解放道路的影响。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联系俄国革命的经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政党建设、统一战线、革命策略等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推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和民主民族独立斗争的开展,坚定了他们开辟新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第四,论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通过阐述列宁关于民主革命性质理论、无产阶级领导权理论、农民地位作用理论、革命发展阶段理论、革命前途理论等对于中国民主革命性质理论、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领导权理论、工农联盟理论、中国革命两步走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理论等的直接影响来说明这一思想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和实践的重大理论指导作用。第五,论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通过阐述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全球化理论等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执政党建设理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两制和平相处理论的重大启示说明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启迪。第六,通过阐释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在时代主题认知、革命家集团培养、意识形态教育、历史机遇把握、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利弊、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理论贡献,说明这一思想在决策制定、领导核心建设、人才培养、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等领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启示。

张颖[3](2021)在《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在东北地区的传播》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离不开共产国际的引导和帮助,共产国际从选择进入中国开始,就组织和影响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因此,研究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在东北地区的传播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启示。本文着眼于微观研究视角,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在东北地区的传播为研究切入点,试图探寻马克思主义在东北地区传播的历史进程,以期能够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历史借鉴意义。文章首先分析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历史背景。东北地区因地缘优势成为较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边疆地区。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东北地区中国工人自发参与俄共(布)组织的革命活动,为共产国际推动东北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群众基础。其次阐述共产国际通过秘密机构和合法公开机构等传播渠道,在东北地区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宣传共产国际及苏俄社会主义国家,扩大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工人中的影响力,为东北地区党组织建立奠定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文章最后分析共产国际实施东方战略,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沿着中东铁路播撒到中国大地,形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红色之路”。正确审视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在东北地区传播的历史进程,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一要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东北地区民众觉醒,推动东北地区革命运动进程,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做出贡献。

陈龙[4](2020)在《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文中提出于右任(1879—1964)既是晚清民国重要诗家,也是此期诗坛风云人物,享有很高诗学声望。把于右任放在晚清民国诗坛中来考察,可以加强于右任诗人身份的体认,使之立体化、鲜活化。而通过于右任及其诗学活动问途晚清民国时期诗坛,也可以反映20世纪前半个多世纪诗坛的风云变化。于右任对其时诗坛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影响可以体现在诗学观念上,体现在诗歌创作实践上,更可以体现在于右任活跃而丰富的诗歌活动上。本文绪论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的风云际会:于右任早年以一部《半哭半笑楼诗草》进军晚清诗坛,成为诗界革命骁将;辛亥前后创办四份革命报刊为推动南社发生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于右任因此跻身资深社员行列;1918—1922年又以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身份带领军中诗人吟唱,形成陕西近现代诗史上的重要诗人群落——陕西靖国军诗群;抗战时期于右任领衔发起民族诗坛,实际成为国民党文坛盟主,也是扭转抗战诗风的关键人物;晚年寓居台湾发起诗体解放运动,影响了台湾当代诗坛的走向,这可以视作其在民国诗坛活动之余波。第二部分为近百年于右任诗歌研究述评,将百年于诗研究分为发轫期、创始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总结各期主要成就和不足。正文凡四章:第一章在辑录于右任早年诗话文献的基础上(见附录一、二、三),考察《骚心丛谈》《独树斋诗话》这两部成体系的诗话。这些诗话既是研究于右任诗学的珍贵资料,也是晚清报刊诗话兴盛的个案呈现。其中,《骚心丛谈》是一部革命诗话,重点评介了晚近革命诗人,是20世纪初革命诗学兴起的体现。这部诗话提倡诗歌创作要出入古今、反映时代,这是于右任早年诗学观的主要内容。《独树斋诗话》具有传统诗话的特点,它主张“贵博崇实”,本身就是一部具有考据特点的诗话,在民国诗话中别具一格。第二章是于右任的诗歌创作论,凡两节。在辑录于右任集外诗作基础上,第二章第一节结合于右任的人生轨迹,将其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诗歌倡言革命、反清反帝,中期诗歌抒写山河沦落、民瘼之痛及革命的残酷漫长,后期诗歌写晚年的生活与心境,以闲情唱和、回顾革命人生为主,最具价值的是“望大陆”系列哀歌。第二节论于氏诗风演变,大体与其主题取向一致,前期诗歌慷慨悲愤,既而转向沉郁顿挫,至晚年寓居台湾后诗风又以悲凉感伤为主。第三章详论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的因缘际会,实质是对绪论第一部分的深入解读,也是论文的重点所在。第一节论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关系,考述了于氏四报为南社发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四报都是南社人聚首交流的园地,《神州日报》《民呼日报》记录了神交社诞生与南社筹备期的联谊吟唱活动,《民吁日报》记录了南社的诞生,而《民立报》更成为南社人的大本营之一,《南社丛刻》总发行所就设于该报馆中。第二节中,笔者提出“陕西靖国军诗群”的概念,并论诗群之崛起、诗人谱系之构建与诗群活动史。第三节考实民国文学史上一个语焉不详的诗社——民族诗坛,讨论它的“民国诗运动”。余论谈于右任走上台湾诗坛盟主之位的大致史程,和于氏晚年诗学观及台湾诗体解放运动。第四章共两节:首节论晚清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阶段特征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第二节论于右任对民国旧体诗现代化的贡献,及其旧新诗体共存发展的启示。因笔者学力不足,此章论证不充分,需待日后继续思考。

王锐[5](2020)在《“病民之根”——刘师培对代议制的批判》文中研究指明自从刘师培立志于反清革命起,他就极为关注中国的平民生活状况,探讨历史与现实中的社会不平等关系并探索解决之道,因此他反对在中国实行源自近代西方式的代议制,认为这样会将士绅与新兴的资本家对平民的支配与剥削合法化,造成更大的不平等。他的分析视角一方面着眼于中国社会自身的情形,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体,详细审视在代议制之下他们的政治与社会地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另一方面从全球视野出发,秉持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的立场,深入反思代议制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挖掘被资本主义主流话语遮蔽的政治与社会图景。

冯诗淇[6](2020)在《毛泽东诗词蕴含的共产党人之初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始终贯彻共产党人的初心。探寻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共产党人之初心,对于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发新时期奋斗动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追溯渊源——回顾形成历程——总结特色——发掘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为主要框架,对毛泽东诗词蕴含的深刻含义与启迪做出新视角的挖掘,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做出理念追溯和较新颖的剖析。文章以毛泽东诗词为研究的切入点,遵循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观察和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共产党人之初心。全文共六章。第一章是全文的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并解读了本文的相关概念,说明本文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时间界限。第二章通过对毛泽东诗词的赏析和注解,回顾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历史风霜,分析毛泽东诗词中共产党人初心的渊源,分别归纳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对毛泽东的影响。第三章追溯毛泽东诗词中共产党人初心的形成历程,按照时间顺序,结合具体诗词作品分析不同时期毛泽东诗词中共产党人初心的成长过程。第四章,结合诗词与历史背景分析毛泽东诗词中共产党人初心的特色。第五章思考毛泽东诗词中共产党人初心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第六章是全文总结。本篇论文主要结论大致可概括如下:(1)毛泽东诗词蕴含的共产党人初心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初心”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毛泽东诗词蕴含的共产党人初心有着鲜明的特色,包括内容的丰富性、信念的坚定性与革命的乐观性、始终如一的人民性。(3)新时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发挥共产党人的初心力量,培养初心精神。

朱德印[7](2020)在《刘师培诗歌研究》文中提出刘师培作为近代颇负盛名的学者和文人,诗、文创作的成就多为学名所掩,事实上他的诗歌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研究他的诗歌并确定其地位与价值,为近代文学史研究之责任。收集、梳理他的诗篇,分析诗歌内容,了解其所处国家和社会大变局中的人生境遇、思想变迁以及情感变化,可以为解读他的内心与人生提供一个文学的窗口。文学社会学强调时代、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刘师培活跃于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政坛与文坛,因此论文基于这种特殊的时代与学术背景来探讨他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并用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凸其诗歌的特色,确定他的诗歌在晚清诗坛上的地位与价值。论文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刘师培所处的时代环境、地域文化以及家学背景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时代环境不同,刘师培的思想也有所变化而又直接影响诗歌的内容与风格;扬州地区诗人群的诗学观念和家学传统中的诗学观是其诗歌创作的“土壤”,主要表现为影响刘师培诗歌取法汉魏六朝诗。论文第二部分按照以往学者对刘师培人生三个阶段的分期,分主题解读其诗歌的思想内容。1884-1903年间的诗歌,主要表现出他作为举业士子,急切用世而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时思想上的迷惘、矛盾和自身命运无法掌握的悲叹。1903-1908年间的诗歌,主要表现出他作为革命者鼓吹民族革命、宣扬无政府主义的内容以及忧时济世的情怀。1908-1919年间的诗歌,主要表现出刘师培政见转变后悲叹人生浮沉、忧生避世、归隐求仙等复杂的内容。论文第三部分主要对刘师培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包括创作理念、创作材料、创作技巧三个方面。于诗歌的创作理念而言,刘师培沉潜《文选》,上窥浣花,在对前人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创作思路。于诗歌创作材料而言,刘师培诗歌创作多以学问入诗,如多用典故、多以名物制度入诗等;诗歌体制众体兼备,而多五古、七绝;诗歌语言则兼容雅俗,而又以典雅为主。于诗歌创作技巧而言,善以意象托物言志表情达意,论学绝句则能将抒情与说理处置得当以及多用叠词、对偶的修辞手法。刘师培兼学人与诗人的双重身份,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学为诗,又兼具多变的特点。论文第四部分主要从刘师培诗歌与诗界革命派、章太炎诗歌、李审言诗歌等的比较中总结出其诗歌创作能够根据自身需求不断变换诗学对象的特点以及诗学路径兼容并蓄的特色。刘师培处身于当时宗宋为主流而汉魏六朝诗派、宗唐派并存的晚清诗坛,他对这些诗派没有专门的学习和排斥,而是兼学多家,既取汉魏六朝诗的格调、声情,又多融入宋诗以学为诗的特点,他的诗歌创作融合诸家之长,因时因需而变,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风貌。总体而言,刘师培的诗歌呈现出多以学问为诗,情感敏感、伤感、忧郁带有浓重的文人习气,主题隐晦难解,风格多变的特点。刘师培诗歌在晚清诗坛既有坚守传统的“旧”,也有蕴含新思想的“新”,而其转益多师与平视古今的新路径与诗学标准则具有适应新时代的生命力。

熊宇焕[8](2020)在《方志敏群众观研究》文中提出方志敏是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创建人。他心怀国家,情系群众,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其中,方志敏的群众观更是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做出了重要指导作用。走进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正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全面地、充分地研究分析学习方志敏的群众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了文章的选题缘由、研究方志敏群众观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方志敏群众观的现状,同时还总结了文章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并对文章中的“群众”、“群众观”两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的是方志敏群众观形成的背景。主要包含了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两个板块,时代背景分为了国内背景和国外背景。国内背景主要有三:一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下,农民起义频发;二是辛亥革命的失;三是五四运动的爆发。国外背景则主要是俄国十月革命后掀起社会主义热潮。方志敏群众观形成的理论来源则包括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分析了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内容。分别从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两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具体阐述。第四部分总结和把握了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特性。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特性主要有三个:创新性、实践性、理想性。第五部分探究和梳理了方志敏群众观的几个主要践行路径。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地方党团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二是研究“农民问题”,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三是十分注重改善民生,领导创建人民公园。第六部分总结和归纳了方志敏群众观的当代启示。主要概括了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要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三则是要进一步推进解决“三农”问题。

朱志强[9](2020)在《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30-1939)》文中指出李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是一位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从五四运动开始,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李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研究20世纪30年代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能充实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成果,也能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提供借鉴,进而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学术界发生了哲学论战,国民党反动派又大肆推行“唯心哲学”荼毒群众思想,力图从思想上控制人民。为了廓清民众认识,李达汲取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通俗化的思想资源,在中共地下党的引导下,专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宣传。这一时期,身为党外进步人士的李达,尽管处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但他结合自己及当时的实际状况,通过理论教育、创建书店、参加“社联”、参与论战等多种途径,有效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尽可能完整地再现了这一科学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因此,抗战时期,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性与全面性上,“无一人出李达之右”。李达在传播科学理论时,始终坚持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连,充分发挥着理论家所具有的革命批判精神,坚决批驳各种错误思潮,是“理论界的鲁迅”。同时他还贴合群众理论学习的实际,通俗化解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说,被誉为“红色教授”的李达,在20世纪30年代的理论研究与宣传中,不仅为毛泽东的哲学创造活动提供了一定条件,而且在教学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但因时代条件与个人原因,李达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程中,深受苏联哲学影响,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深入传播。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中国呈澎湃之势,并逐渐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这一科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不仅与从事革命实践活动的政治家相关,也和致力于学术研究与宣传的理论家密切相连,李达就是这其中当之无愧的“战士和学者”。回望历史是为了关照现实。新时代条件下,我们应在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吸取教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人民,满足民众对科学理论的诉求。

陈静[10](2020)在《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求党员干部注重提升政治能力。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就形成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面对日益严峻的革命形势,积极开展对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不断加强党的廉政建设、政治纪律建设等,使党的政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将党的政治建设放置中央苏区时期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与现实背景,认真梳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时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效与局限性,最后结合当今时代背景思考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第一部分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和早期党的领导人的党建思想为支撑,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为现实基础,梳理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与现实需要。第二部分回顾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实践。主要从党的政治信仰、政治领导、政治生态和政治纪律等四个方面考察中央苏区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概述了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用科学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如何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本领和加强党员干部纪律教育等实践和经验。第三部分总结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效与局限性。结合具体的历史史实,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积极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开展各项政治思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在艰难的革命过程中党内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脱离实事求是原则和偏离党内民主原则的失误。第四部分归纳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以史为鉴,以现实为依据,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文化,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促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巩固和发展。

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补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补遗(论文提纲范文)

(1)民主政治渐入乡村:苏区时期中共对基层政权运行制度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制度建构的缩影:乡苏维埃代表会议制之采用
    (一)共产国际与中共对乡苏维埃代表会议制的定位与设置
    (二)乡苏维埃代表会议制的实施与成效
二、“制度设置与措施应对的结合”:各种经常或临时的委员会
    (一)共产国际、中共中央对委员会设置之安排
    (二)乡苏维埃委员会的具体承担与成效
三、对党政关系的运行探索:在党的政治领导下保持乡苏维埃政府的工作灵活性
    (一)共产国际、中共中央对党政关系的原则规定
    (二)乡村基层政权与党的关系处理的实效
四、权能分担:群众组织对乡苏维埃政权的协助和监督
    (一)群众组织在乡村基层政权中的政治定位
    (二)权能分担
    (三)效能呈现
五、结语

(2)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发展概念的界定
        (二)社会发展概念的界定
        (三)社会发展道路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形成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历史依据:东向还是西向的千年徘徊
        (二)时代依据:世纪之交世界历史时代的形成
        (三)现实依据: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沙皇俄国的基本国情
        (四)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和俄国先进思想家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索
    二、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一)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进步的家庭环境
        (二)接受并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熟悉了解俄国国情
        (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和初步探索时期
        (一)联系俄国实际阐明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发展道路的科学方法论
        (二)论证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三)阐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是实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领导力量
    二、形成和基本确立时期
        (一)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深度思考
        (二)阐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道路
        (三)俄国民主革命与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三、发展和成熟时期
        (一)帝国主义时代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熟条件
        (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途径
        (三)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第三章 列宁关于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
    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
        (一)社会分工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自然结果
        (三)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四)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的社会化
        (三)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三、俄国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和落后性
        (一)资本主义和农奴制的并存性
        (二)俄国资本主义对内外的依赖性
        (三)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滞后性
第四章 列宁关于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
    一、无产阶级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一)俄国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具有不彻底性
        (二)俄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三)俄国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四)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五)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途径和保证
    二、工农民主专政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
        (一)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可能性
        (三)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是工农民主专政的合适形式
    三、民主革命胜利后应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俄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后要及时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四、工农民主专政与世界革命
        (一)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要通过把革命纳入到世界革命体系
        (二)俄国的民主革命是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第五章 列宁关于俄国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通往社会主义的阶梯
        (一)从旧资本主义到新资本主义
        (二)从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一)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策源地
        (二)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三、将俄国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
        (一)俄国资本主义民主革命已经完成
        (二)俄国已经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前提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六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价值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遵循
        (一)指导俄国十月革命的科学理论
        (二)指引俄国党和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二、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世界其他国家革命运动的理论指南
        (一)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制度的崩溃
        (二)吸引世界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三、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论依据
        (一)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进行革命的问题
        (二)提供了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路
    四、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借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指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指导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镜鉴
    五、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科学把握时代主题,制定正确决策
        (二)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打造坚强领导核心
        (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培育合格建设者
        (四)坚持把握历史机遇,及时全面深化改革
        (五)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利弊,积极主动予以扬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3)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在东北地区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十月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影响
        一、十月革命点燃思想的火种
        二、东北地区工人群众声援十月革命
    第二节 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外部力量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东方路线”
        二、“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的积极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产国际对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推进
    第一节 共产国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渠道和媒介
        一、共产国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员和机构
        二、共产国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媒介
        三、共产国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共产国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实践
        一、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建立
        二、东北地区党组织对共产国际政策的执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作用与特点
    第一节 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作用
        一、“东方路线”促进“红色之路”的形成
        二、“红色之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
    第二节 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特点
        一、鲜明的传播媒介特点
        二、独特的地域特点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4)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于右任的诗话着述及其早期诗学观念
    第一节 《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一、傅辑本《骚心丛谈》补遗勘误
        二、《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
        三、《骚心丛谈》的诗学观念
    第二节 《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一、《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
        二、《独树斋诗话》的诗学观念
第二章 于右任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与诗风演变
    第一节 于右任的人生轨迹与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
        一、倡言革命,反帝反清
        二、山河沦落,革命艰难
        三、落叶归根,遥望大陆
    第二节 于右任的人生历程与诗风演变
        一、早期诗歌(1906年以前):慷慨悲愤
        二、中期诗歌(1906—1949年):沉郁顿挫
        三、后期诗歌(1950—1964年):悲凉感伤
第三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
    第一节 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发生发展
        一、《神州日报》《民呼日报》与前南社时代
        二、《民吁日报》与南社的崛起
        三、《民立报》与南社的兴盛
    第二节 陕西靖国军诗群及其诗歌活动考论
        一、陕西靖国军诗群的崛起
        二、陕西靖国军诗群谱系述略
        三、陕西靖国军诗群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 民族诗坛及其“民国诗运动”考论
        一、民族诗坛考述
        二、民族诗坛的“民国诗运动”
        三、民族诗坛在抗战诗史上的影响
    余论 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及其诗学改革
        一、“朝野齐推为诗魁”: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
        二、“诗体解放说”与台湾诗学改革
第四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歌的近现代化
    第一节 晚清诗歌近代化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一、中国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鸦片战争爱国诗潮
        二、中国诗歌近代化的阶段特征
        三、《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第二节 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及其当代启示
        一、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
        二、旧新诗体共同发展的启示
附录一 《半哭半笑楼》辑录
附录二 《骚心丛谈》辑录
附录三 《独树斋诗话》辑录
附录四 《晚清民国报载于右任佚诗辑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5)“病民之根”——刘师培对代议制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历史上的士绅与平民
二、代议制与中国社会
三、全球视野下的代议制
四、余论

(6)毛泽东诗词蕴含的共产党人之初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1.5 概念解读
        1.5.1 毛泽东诗词
        1.5.2 初心
        1.5.3 共产党人之初心
2 毛泽东诗词中的初心的渊源
    2.1 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
        2.1.1 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毛泽东思维结构的基石
        2.1.2 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成长的土壤
        2.1.3 传统文化影响了毛泽东的语言风格
    2.2 新文化运动对毛泽东的影响
        2.2.1 新文化运动是毛泽东初心成长的催化剂
        2.2.2 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毛泽东走向人民革命的契机
    2.3 马克思主义对毛泽东的影响
        2.3.1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引领了毛泽东的人民观
        2.3.2 马克思主义引领毛泽东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3 毛泽东诗词中的共产党人之初心的形成历程
    3.1 建党前后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共产党人之初心基本形成
        3.1.1 心系民众踏上革命征途——《五言诗·咏指甲花》《杂言诗·耕田乐》《祭母文》
        3.1.2 深入实践体察民生——《明耻篇》题志《四言诗·露宿》《游学即景》
        3.1.3 满怀激情投身革命——《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
    3.2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共产党人之初心持续发展
        3.2.1 夺取革命胜利的豪迈气概——《西江月·井冈山》《西江月·秋收起义》
        3.2.2 谋求人民幸福的热血豪情——《清平乐·蒋桂战争》
        3.2.3 不惧艰难困苦的昂扬斗志——《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
        3.2.4 依靠民众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3.3 延安时期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共产党人初心不断完善
        3.3.1 救国救民的超常勇气——《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
        3.3.2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的群众史观——《沁园春·雪》
        3.3.3 团结起来拯救民族危亡的责任担当——《四言诗·懦夫奋臂》《五言·悼戴安澜将军》
    3.4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共产党人之初心走向成熟
        3.4.1 建设新中国的美好期盼——《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
        3.4.2 人民幸福安康的不懈追求——《七律二首·送瘟神》
        3.4.3 革命事业成功的理论自信——《贺新郎·读史》
4 毛泽东诗词中共产党人初心的特色
    4.1 初心内容的丰富性
        4.1.1 追求人民富裕,社会民主
        4.1.2 为民族谋解放,不忘民族复兴
        4.1.3 夺取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
    4.2 信念的坚定性与革命的乐观性
        4.2.1 信念的坚定性
        4.2.2 革命的乐观性
    4.3 始终如一的人民性
        4.3.1 以民为本的创作思路
        4.3.2 以人民为主角的诗词意象
        4.3.3 针对性的运用诗词联系团结各界群众
5 毛泽东诗词蕴含的共产党人之初心的价值与启示
    5.1 毛泽东诗词中初心的价值
        5.1.1 深刻体现人民意义
        5.1.2 重塑了中国人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
        5.1.3 歌颂人民力量,对人民充满热情礼赞
        5.1.4 激发调动人民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
    5.2 毛泽东诗词中初心的启示
        5.2.1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5.2.2 助力共产党人精神境界和品格的保持与提升
        5.2.3 激励人民的奋斗热情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刘师培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刘师培诗歌创作背景
    第一节 刘师培诗歌数量概况
    第二节 时世激荡,千年之变——时代背景
    第二节 繁华扬州,寂寞青溪——地域、家学
        一、地域
        二、家学
第二章 刘师培诗歌思想内容
    第一节 1884-1903——追求仕进,命运难主
        一、急于用世
        二、忧心家国
        三、酬唱论学
    第二节 1903-1908——鼓吹革命,忧时济世
        一、1903-1907:鼓吹民族革命
        二、1907-1908:倡扬无政府主义
    第三节 1909-1919——悲叹浮沉,忧生避世
        一、1908-1911:感慨浮沉
        二、1911-1913:归隐求仙
        三、1913-1919:倡言复古
第三章 刘师培诗歌艺术特色
    第一节 创作理念
        一、沉潜《文选》
        二、上窥浣花
    第二节 创作材料
        一、以学为诗
        二、体制
        三、语言
    第三节 创作技巧
        一、表现手法
        二、修辞手法
第四章 刘师培诗歌在晚清诗坛的特色与地位
    第一节 刘师培诗歌与晚清诗坛其它诗歌流派、诗人的比较
        一、刘师培诗歌与诗界革命派诗歌
        二、刘师培诗歌与章太炎诗歌
        三、刘师培诗歌与李审言诗歌
    第二节 刘师培诗歌的重新评价与定位
        一、刘师培诗歌之“旧”
        二、刘师培诗歌之“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方志敏群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 选题缘由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现状述评
    (三) 核心概念解析
    (四)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3. 创新之处
二、方志敏群众观形成的背景
    (一) 时代背景
        1. 国内背景
        2. 国外背景
    (二) 理论渊源
        1.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2. 西方民主政治思想
        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三、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一) 方志敏群众观的理论探索
        1. 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2. 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3. 坚持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
    (二) 方志敏群众观的实践探索
        1. 革命实践中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 工作业绩上追求一流革命工作业绩
        3. 思想情操上塑造爱国爱民的强烈情感
        4. 平凡生活中倡导廉洁清贫、勤俭为民的生活理念
四、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特点
    (一) 创新性
    (二) 实践性
    (三) 理想性
五、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践行路径
    (一) 建立地方党团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 研究“农民问题”,组织开展农民运动
    (三) 十分注重改善民生,领导创建人民公园
六、方志敏群众观的当代启示
    (一) 要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
        1. 加强学习,树公仆意识
        2. 信赖群众,走群众路线
        3. 艰苦奋斗,办利民实事
    (二) 要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1. 思想建设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2. 组织建设要坚持不断加强支部建设以及干部培养
        3. 作风建设要牢牢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三) 要进一步推进解决“三农”问题
        1. 高度重视“三农”,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2. 推进城乡一体化,保障务工农民合法权益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生产
        4. 亲近群众,增强政府政策执行的关怀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30-193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1.可能的创新之处
        2.研究不足
一、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条件
    (一)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资源
        1.“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
        2.理论教育“同样也是一种推翻资产阶级的斗争”
    (二)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条件
        1.30 年代哲学论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诉求
        2.国民党反动派推行“唯心哲学”危害大众思想
    (三)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条件
        1.由教育救国、实业救国者转为马克思主义者
        2.急流勇退专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宣传
        3.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决不失节”
二、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
    (一)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
        1.阐释辩证唯物主义
        2.传播历史唯物主义
    (二)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阐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2.诠释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三)传播科学社会主义
        1.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
        2.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
    (一)从事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宣讲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编写教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创建书店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昆仑书店:出版马克思主义等革命书籍
        2.笔耕堂书店:冲击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挂名书店
    (三)参与论战和参加“社联”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史学
        2.在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中传播唯物辩证法
四、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色
    (一)理论研究的特色
        1.善于联系实际
        2.在论战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二)理论宣传的特色
        1.侧重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2.综合多种方式协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五、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评价与启示
    (一)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评价
        1.为毛泽东的哲学创造活动提供条件
        2.较早全面系统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3.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4.受苏联影响错误理解形式逻辑与哲学的党性原则
    (二)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1.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做斗争
        3.立足于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结语: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士和学者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1.中央苏区时期
        2.政治建设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与现实需要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
        2.早期党的领导人对有关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
        1.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需要
        2.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需要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实践
    (一)坚定政治信仰
        1.用科学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
        2.执行党的政治路线
        3.站稳政治立场
    (二)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1.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
        2.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
        3.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本领
    (三)净化政治生态
        1.加强政治制度的建设
        2.批判和抵触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3.开展党内斗争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
    (四)严格党的政治纪律
        1.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维护党的纪律建设
        2.加强党员干部纪律教育
        3.建立健全中央苏区党内纪律监察机制
三、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效与局限性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效
        1.提升了大批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
        2.提高了人民群众拥党拥军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巩固了党在苏区执政的政治基础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局限性
        1.“立三路线”脱离实事求是原则
        2.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偏离党内民主原则
四、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牢固政治根基,严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
    (三)传承政治风范,加强党的廉政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中国革命道路理论补遗(论文参考文献)

  • [1]民主政治渐入乡村:苏区时期中共对基层政权运行制度的探索[J]. 易凤林. 理论与评论, 2021(03)
  • [2]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D]. 刘焕申.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在东北地区的传播[D]. 张颖.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D]. 陈龙. 吉林大学, 2020(01)
  • [5]“病民之根”——刘师培对代议制的批判[J]. 王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6]毛泽东诗词蕴含的共产党人之初心研究[D]. 冯诗淇.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7]刘师培诗歌研究[D]. 朱德印. 扬州大学, 2020(02)
  • [8]方志敏群众观研究[D]. 熊宇焕.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30-1939)[D]. 朱志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D]. 陈静.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补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