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对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效果

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对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效果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系贵州黔东南556000)

【摘要】目的:分析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应用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9月收治的54例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颌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治疗组实施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美观满意、咀嚼有力、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基牙继发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可显著提高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改善牙外观和牙功能,具有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牙列缺损;牙齿重度磨耗;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120-02

牙齿重度磨耗属于病理性牙体硬组织流失,牙冠的咬合面降低是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与睡眠磨牙、不良咀嚼、日常饮食不健康等存在密切关系。颌骨位置出现改变,牙体硬组织解剖形态遭到严重破坏,平面和曲线位置异常以及颞下颌关节功能、咀嚼肌运动功能发生改变等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并且大多数患者伴随牙列缺失。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不仅牙冠比较短,而且垂直距离也偏低,会严重影响到口颌系统、颜面外观,因此,在进行治疗修复时,需要对牙齿咬合关系进行重建,促使垂直距离恢复,提升牙齿咀嚼功能[1]。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54例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3月—9月收治的54例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在57~79岁之间,平均(67.5±2.3)岁;治疗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在58~80岁之间,平均(68.1±2.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颌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治疗组实施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做好修复前准备工作:全面检查患者口腔情况,同时对两侧颞颌关节进行检查,曲面断层与关节薛氏位需要进行X线拍摄,对伸长牙、尖锐牙尖进行常规调磨,确保牙槽嵴吸收处于根长1/3中,残根残冠松动不明显者予以根管治疗,牙体缺损予以充填,对全口牙进行清洁,并对牙周组织支持不足的牙进行评估。制作模型并对修复前颌位关系进行记录。确定垂直高度:先对息止颌间隙进行测量,以测量距离将常规息止颌间隙(2~4mm)减去,结合面部形态观察法和牙形态对颌间垂直距离进行确定。对过渡性牙合垫进行制作:为确保口颌系统一致性,佩戴损伤牙合垫式义齿后需进行调磨。息止颌间隙在6mm上时,需进行双颌牙列修复,息止颌间隙在6mm以下时,进行单颌修复即可,1~2个月后调整咬合关系,以息止颌位的牙列磨耗程度、大小为依据,对单颌或双颌修复进行确定,不适应升高高度的患者需磨改牙合垫,直到达到最适颌位为止。对固定义齿或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制作,以最适颌位高度为依据进行制作。固定义齿修复时需要进行常规牙体预备工作,对牙模灌注石膏模型进行制作,再对烤瓷或金属冠(桥)进行制作,完成修复体后予以试戴调整,并暂时以丁香油进行粘固,试戴2周未出现不适者,予以永久性粘固。依照常规操作进行可摘义齿制作。

1.3观察指标

评定患者修复后主观感觉与效果,包括咀嚼有力、美观满意度、基牙继发龋、舒适度等。

1.4统计学评析

选择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运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比较,治疗组美观满意、咀嚼有力、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基牙继发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两组患者主观感受及效果进行比较[n(%)]

3.讨论

牙齿磨耗主要是由长期咀嚼运动导致的牙体生理解剖外形损坏或异常,口腔卫生差、长期夜磨牙、咬合关系紊乱等与牙齿磨耗的发生、发展具有直接性关系。对牙重度磨损伴牙列缺失的患者,需要进行咬合重建,从而促使咬合垂直距离恢复正常,对牙列曲线及平面位置进行改善,协调牙合与颞下颌关节、肌肉功能是治疗的关键所在[2]。通过咬合重建,在升高咬合过程中严格遵照缓慢升高、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可促使其生理垂直距离尽快恢复正常。合理选择固定义齿,有利于调整平面位置与曲线形状,恢复牙列整齐性,确保均匀受力,防止咀嚼损害松动牙齿的情况出现[3-4]。牙齿磨耗是引起颞下颌关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重建的患者同时存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情况,需给予可逆行治疗,并进行有效评估后再实施永久性修复。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术能够有效改善咬合关系,消除牙齿陡壁锐尖,使整个口颌系统功能得到改善,提高舒适性和美观性,降低基牙继发龋的发生危险,恢复牙列完整性[5]。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治疗组咀嚼有力、美观满意度、舒适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基牙继发龋率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可见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可显著提高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改善牙外观和牙功能,具有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丽俊,郭玲.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术治疗牙齿重度磨损并发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8):38-39+42.

[2]高益林,唐旭炎.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10):1175.

[3]葛一鸣.30例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咬合重建与固定义齿修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03):52-53+66.

[4]胡红军.探究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咬合重建中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04):60-61.

[5]李璐.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4,4(05):193+191.

标签:;  ;  ;  

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对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