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论文和设计-吴宁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支杆、外壳和连接管,所述支杆的右侧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底板的顶端表面贴合有溴化锂溶液箱,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下方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连接管的上方连接有压力阀,且连接管位于进水管的右侧,所述压力阀的顶端固定有法兰盘,且法兰盘的顶端表面固定有螺丝,所述连接管的右侧连接有冷却机构,且冷却机构的上方安置有节流阀,所述节流阀的上方设置有排水口。该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能源梯级利用的方法,通过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将疏水中的低品位热能转化为垃圾焚烧电厂日常生产所需的冷量,降低电空调的负荷,从而有效降低厂用电率,提高电厂经济效益。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支杆(1)、外壳(5)和连接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的右侧连接有加强筋(2),且加强筋(2)的下方安装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顶端表面贴合有溴化锂溶液箱(4),所述外壳(5)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6),且外壳(5)位于支杆(1)的上方,所述进水口(6)的下方连接有进水管(7),且进水管(7)的下方安置有反应发生室(8),所述连接管(9)的上方连接有压力阀(10),且连接管(9)位于进水管(7)的右侧,所述压力阀(10)的顶端固定有法兰盘(11),且法兰盘(11)的顶端表面固定有螺丝(12),所述连接管(9)的右侧连接有冷却机构(13),且冷却机构(13)的上方安置有节流阀(14),所述节流阀(14)的上方设置有排水口(15)。

设计方案

1.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支杆(1)、外壳(5)和连接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的右侧连接有加强筋(2),且加强筋(2)的下方安装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顶端表面贴合有溴化锂溶液箱(4),所述外壳(5)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6),且外壳(5)位于支杆(1)的上方,所述进水口(6)的下方连接有进水管(7),且进水管(7)的下方安置有反应发生室(8),所述连接管(9)的上方连接有压力阀(10),且连接管(9)位于进水管(7)的右侧,所述压力阀(10)的顶端固定有法兰盘(11),且法兰盘(11)的顶端表面固定有螺丝(12),所述连接管(9)的右侧连接有冷却机构(13),且冷却机构(13)的上方安置有节流阀(14),所述节流阀(14)的上方设置有排水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杆(1)的右端和底板(3)的顶端焊接,且加强筋(2)、支杆(1)与底板(3)之间呈三角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6)通过进水管(7)与反应发生室(8)之间构成流通结构,且反应发生室(8)通过连接管(9)与冷却机构(1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9)通过法兰盘(11)和螺丝(12)之间的配合与压力阀(10)法兰连接,且连接管(9)通过压力阀(10)构成单向流通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13)包括冷凝液箱(1301)、水冷管(1302)、水泵(1303)和冷却室(1304),且冷凝液箱(1301)的上方连接有水冷管(1302),并且水冷管(1302)的右侧连接有水泵(1303),而且冷凝液箱(1301)的后方设置有冷却室(13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液箱(1301)通过水冷管(1302)与水泵(1303)之间的配合与冷却室(1304)构成循环流通结构,且水冷管(1302)呈螺旋状缠绕于冷却室(1304)的外部表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发电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发电是将垃圾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余热锅炉中的水及水蒸气通过吸收热能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再推动汽轮机叶片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垃圾焚烧电厂中存在大量低品位热能,因之前缺乏有效的利用方法,大部分低品位热能被直接排向外界,造成资源浪费,固需要使用到专用的余热利用装置对其余热进行二次利用。

目前,垃圾焚烧电厂对于排污的热能利用是通过连排疏水扩容器回收蒸汽的热能,连排疏水流向定排疏水扩容器,定排疏水扩容器再次回收部分蒸汽的热能,而定排疏水进入循环冷却水系统,由冷却塔进行散热。尽管此方案回收了部分蒸汽的热能,但疏水携带的大量热能未能利用,造成了能源浪费,比较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通过能源梯级利用的方法,通过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将疏水中的低品位热能转化为垃圾焚烧电厂日常生产所需的冷量,降低电空调的负荷,从而有效降低厂用电率,提高电厂经济效益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垃圾焚烧电厂对于排污的热能利用是通过连排疏水扩容器回收蒸汽的热能,连排疏水流向定排疏水扩容器,定排疏水扩容器再次回收部分蒸汽的热能,而定排疏水进入循环冷却水系统,由冷却塔进行散热。尽管此方案回收了部分蒸汽的热能,但疏水携带的大量热能未能利用,造成了能源浪费,比较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支杆、外壳和连接管,所述支杆的右侧连接有加强筋,且加强筋的下方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表面贴合有溴化锂溶液箱,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且外壳位于支杆的上方,所述进水口的下方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下方安置有反应发生室,所述连接管的上方连接有压力阀,且连接管位于进水管的右侧,所述压力阀的顶端固定有法兰盘,且法兰盘的顶端表面固定有螺丝,所述连接管的右侧连接有冷却机构,且冷却机构的上方安置有节流阀,所述节流阀的上方设置有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杆的右端和底板的顶端焊接,且加强筋、支杆与底板之间呈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反应发生室之间构成流通结构,且反应发生室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机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通过法兰盘和螺丝之间的配合与压力阀法兰连接,且连接管通过压力阀构成单向流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凝液箱、水冷管、水泵和冷却室,且冷凝液箱的上方连接有水冷管,并且水冷管的右侧连接有水泵,而且冷凝液箱的后方设置有冷却室。

优选的,所述冷凝液箱通过水冷管与水泵之间的配合与冷却室构成循环流通结构,且水冷管呈螺旋状缠绕于冷却室的外部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筋、支杆、底板和外壳的设置,加强筋、支杆和底板之间的三角形结构,提升了外壳的稳定性,使其不会轻易的发生抖动,同时加强筋对外壳提供支撑作用,使外壳不会轻易的从装置上脱落,造成装置损坏的情况,加强筋分别与底板和支杆焊接,焊接具有生产率高,成本低,变形小,连接质量高和操作简单的特点,简化了装置的生产难度,从而缩小了装置的生产手工费;

2、本实用新型通过溴化锂溶液箱、进水管、进水口、反应发生室和连接管的设置,溴化锂溶液箱通过驱动装置将内部的溴化锂溶液送入反应发生室中,驱动装置可以但不限于是型号为WH-D12220的微型水泵,再通过外部设备将垃圾焚烧发电厂排出的含有余热的水通过进水口和进水管送入反应发生室中,溴化锂溶液在反应发生室内受到含有余热的水的加热后,溶液中的水不断汽化,随着水的不断汽化,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溶液浓度不断升高,通过压力阀的作用,浓度升高的溶液通过连接管送入冷却机构中;

3、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杆、固定柱、弹片。定位槽和衣架的设置,水泵的型号为HQB-2000,通过水泵的工作,将冷凝液箱中的冷凝液送入水冷管中,水冷管通过冷凝液对冷却室中的溴化锂溶液进行降温,从而使其凝结,成为高压低温的液态水,再通过节流阀通过排水口排出,将其排入外部的锅炉中,当液态水进入锅炉中后急速膨胀而汽化,并在汽化过程中大量吸收蒸发器内冷媒水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实现低品位能源回收再利用,减少电制冷量,降低厂用电率,提高垃圾焚烧电厂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冷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杆;2、加强筋;3、底板;4、溴化锂溶液箱;5、外壳;6、进水口;7、进水管;8、反应发生室;9、连接管;10、压力阀;11、法兰盘;12、螺丝;13、冷却机构;1301、冷凝液箱;1302、水冷管;1303、水泵;1304、冷却室;14、节流阀;15、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支杆1、外壳5和连接管9,支杆1的右侧连接有加强筋2,且加强筋2的下方安装有底板3,加强筋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杆1的右端和底板3的顶端焊接,且加强筋2、支杆1与底板3之间呈三角形结构,加强筋2、支杆1和底板3之间的三角形结构,提升了外壳5的稳定性,使其不会轻易的发生抖动,同时加强筋2对外壳5提供支撑作用,使外壳5不会轻易的从装置上脱落,造成装置损坏的情况,加强筋2分别与底板3和支杆1焊接,焊接具有生产率高,成本低,变形小,连接质量高和操作简单的特点,简化了装置的生产难度,从而缩小了装置的生产手工费,底板3的顶端表面贴合有溴化锂溶液箱4,外壳5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6,且外壳5位于支杆1的上方,进水口6的下方连接有进水管7,且进水管7的下方安置有反应发生室8,连接管9通过法兰盘11和螺丝12之间的配合与压力阀10法兰连接,且连接管9通过压力阀10构成单向流通结构,随着水的不断汽化,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溶液浓度不断升高,通过压力阀10的作用,浓度升高的溶液通过连接管9送入冷却机构13中,连接管9的上方连接有压力阀10,且连接管9位于进水管7的右侧;

压力阀10的顶端固定有法兰盘11,且法兰盘11的顶端表面固定有螺丝12,连接管9的右侧连接有冷却机构13,且冷却机构13的上方安置有节流阀14,进水口6通过进水管7与反应发生室8之间构成流通结构,且反应发生室8通过连接管9与冷却机构13相连接,溴化锂溶液箱4通过驱动装置将内部的溴化锂溶液送入反应发生室8中,再通过外部设备将垃圾焚烧发电厂排出的含有余热的水通过进水口6和进水管7送入反应发生室8中,溴化锂溶液在反应发生室8内受到含有余热的水的加热后,溶液中的水不断汽化,冷却机构13包括冷凝液箱1301、水冷管1302、水泵1303和冷却室1304,且冷凝液箱1301的上方连接有水冷管1302,并且水冷管1302的右侧连接有水泵1303,而且冷凝液箱1301的后方设置有冷却室1304,冷凝液箱1301通过水冷管1302与水泵1303之间的配合与冷却室1304构成循环流通结构,且水冷管1302呈螺旋状缠绕于冷却室1304的外部表面,水泵1303的型号为HQB-2000,通过水泵1303的工作,将冷凝液箱1301中的冷凝液送入水冷管1302中,水冷管1302通过冷凝液对冷却室1304中的溴化锂溶液进行降温,从而使其凝结,成为高压低温的液态水,再通过节流阀14通过排水口15排出,将其排入外部的锅炉中,当液态水进入锅炉中后急速膨胀而汽化,并在汽化过程中大量吸收蒸发器内冷媒水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实现低品位能源回收再利用,减少电制冷量,降低厂用电率,提高垃圾焚烧电厂经济性,节流阀14的上方设置有排水口15。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余热利用装置首先将装置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并放置平稳,支杆1对装置提供支撑,加强筋2、支杆1和底板3之间的三角形结构,提升了外壳5的稳定性,使其不会轻易的发生抖动,同时加强筋2对外壳5提供支撑作用,使外壳5不会轻易的从装置上脱落,造成装置损坏的情况;

通过驱动装置将溴化锂溶液箱4内部的溴化锂溶液送入反应发生室8中,再通过外部设备将垃圾焚烧发电厂排出的含有余热的水通过进水口6和进水管7送入反应发生室8中,溴化锂溶液在反应发生室8内受到含有余热的水的加热后,溶液中的水不断汽化,随着水的不断汽化,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溶液浓度不断升高,通过压力阀10的作用,浓度升高的溶液通过连接管9送入冷却机构13中,再通过水泵1303的工作,将冷凝液箱1301中的冷凝液送入水冷管1302中,水冷管1302通过冷凝液对冷却室1304中的溴化锂溶液进行降温,从而使其凝结,成为高压低温的液态水,再通过节流阀14通过排水口15排出,将其排入外部的锅炉中,当液态水进入锅炉中后急速膨胀而汽化,并在汽化过程中大量吸收蒸发器内冷媒水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实现低品位能源回收再利用,减少电制冷量,降低厂用电率,提高垃圾焚烧电厂经济性,就这样完成整个余热利用装置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0062.8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484617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F23G 5/46

专利分类号:F23G5/46;F25B15/06

范畴分类:35B;

申请人:广州环投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环投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330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东路1226号万胜广场C塔7层

发明人:吴宁;蔡强;张焕亨;廖达秀

第一发明人:吴宁

当前权利人:广州环投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利用装置论文和设计-吴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