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外锁闭框加热装置论文和设计-刘永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外锁闭框加热装置,依次包括左卡具和右卡具,以及卡具压条和底垫块,卡具压条、左卡具、底垫块和右卡具顺次首尾连接形成外锁闭框构架,左卡具和右卡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左垫块和右垫块,左卡具和右卡具的中部分别一体弯折延伸形成防脱钩,左垫块和右垫块分别向外水平一体延伸弯折并形成元件放置凹槽,相邻的防脱钩和元件放置凹槽分别布置于外锁闭框构架的前后两侧,元件放置凹槽的底部由上至下逐渐倾斜变小形成加热元件更换缺口。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加工和安装的精度优良,使尖轨与基本轨能密贴,提高加热效果,有效将积雪加热融化,不影响通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外锁闭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左右对称平行布置的左卡具和右卡具,以及上下平行设置的卡具压条和底垫块,所述卡具压条、左卡具、底垫块和右卡具顺次首尾连接形成外锁闭框构架,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的相对内侧面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左垫块和右垫块,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以及所述左垫块和右垫块的形状相同并且分别呈镜像对称布置,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的中部分别向相对内侧的水平方向一体弯折延伸形成防脱钩,两个所述防脱钩左右对称布置,所述左垫块和右垫块的下部侧壁分别向外水平一体延伸弯折并形成竖直的元件放置凹槽,左右两个所述元件放置凹槽相对布置,且相邻的所述防脱钩和元件放置凹槽分别布置于所述外锁闭框构架的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所述元件放置凹槽的底部竖直外侧壁由上至下逐渐倾斜变小形成加热元件更换缺口。

设计方案

1.一种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外锁闭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左右对称平行布置的左卡具和右卡具,以及上下平行设置的卡具压条和底垫块,所述卡具压条、左卡具、底垫块和右卡具顺次首尾连接形成外锁闭框构架,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的相对内侧面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左垫块和右垫块,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以及所述左垫块和右垫块的形状相同并且分别呈镜像对称布置,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的中部分别向相对内侧的水平方向一体弯折延伸形成防脱钩,两个所述防脱钩左右对称布置,所述左垫块和右垫块的下部侧壁分别向外水平一体延伸弯折并形成竖直的元件放置凹槽,左右两个所述元件放置凹槽相对布置,且相邻的所述防脱钩和元件放置凹槽分别布置于所述外锁闭框构架的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所述元件放置凹槽的底部竖直外侧壁由上至下逐渐倾斜变小形成加热元件更换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外锁闭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垫块和右垫块的竖直侧壁上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铆接孔,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的竖直侧壁上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铆接孔,所述左垫块与左卡具、以及所述右垫块与右卡具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铆接孔与第二铆接孔一一对应铆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外锁闭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块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三铆接孔,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的底部向相对内侧的水平方向一体弯折并分别开设有第四铆接孔,所述底垫块分别与左卡具和右卡具通过所述第三铆接孔与第四铆接孔对应铆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外锁闭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的顶部向相对外侧的水平方向一体弯折并分别开设有第一螺栓连接孔,所述卡具压条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螺栓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和第二螺栓连接孔分别通过竖直穿装的螺栓对应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外锁闭框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垫块、右垫块和底垫块的材质为铝,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的材质为不锈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外锁闭框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是道岔转辙设备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当转辙机转换带动锁闭杆移动,密贴尖轨处锁钩缺口随之入槽和移动,此时要求锁钩缺口不能有积雪,否则会造成尖轨与基本轨不能密贴,影响通车。

因此为将锁钩凹槽内的积雪融化,需要先给外锁闭框加热,然后将热量由锁闭杆传导至锁钩凹槽处。由此而设计出外锁闭框加热装置,该装置主要有电加热元件及其配套的加热元件卡具组成,将卡具制作成与锁闭框形状相同的结构。所以需要锁闭框加热装置精度很高,否则与锁闭框的密贴程度不够,会影响加热效果。

目前市场上锁闭框加热装置卡具都采用机加工的方式制作,而机加工的生产工艺无法保证高精度要求,且生产效率低、一致性差。

综上所述,目前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满足高精度的锁闭框加热装置,以保证了加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锁闭框加热装置制作精度较差,影响加热效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外锁闭框加热装置,依次包括左右对称平行布置的左卡具和右卡具,以及上下平行设置的卡具压条和底垫块,所述卡具压条、左卡具、底垫块和右卡具顺次首尾连接形成外锁闭框构架,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的相对内侧面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左垫块和右垫块,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以及所述左垫块和右垫块的形状相同并且分别呈镜像对称布置,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的中部分别向相对内侧的水平方向一体弯折延伸形成防脱钩,两个所述防脱钩左右对称布置,所述左垫块和右垫块的下部侧壁分别向外水平一体延伸弯折并形成竖直的元件放置凹槽,左右两个所述元件放置凹槽相对布置,且相邻的所述防脱钩和元件放置凹槽分别布置于所述外锁闭框构架的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所述元件放置凹槽的底部竖直外侧壁由上至下逐渐倾斜变小形成加热元件更换缺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左垫块和右垫块的竖直侧壁上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铆接孔,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的竖直侧壁上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铆接孔,所述左垫块与左卡具、以及所述右垫块与右卡具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铆接孔与第二铆接孔一一对应铆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垫块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三铆接孔,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的底部向相对内侧的水平方向一体弯折并分别开设有第四铆接孔,所述底垫块分别与左卡具和右卡具通过所述第三铆接孔与第四铆接孔对应铆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的顶部向相对外侧的水平方向一体弯折并分别开设有第一螺栓连接孔,所述卡具压条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螺栓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和第二螺栓连接孔分别通过竖直穿装的螺栓对应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左垫块、右垫块和底垫块的材质为铝,所述左卡具和右卡具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加工和安装的精度优良,使尖轨与基本轨能密贴,提高加热效果,有效将积雪加热融化,不影响通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左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左卡具沿前后方向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左卡具沿左右方向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左卡具沿竖直方向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卡具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外锁闭框加热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并且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对本文所述内容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使用的科学和技术名词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外锁闭框加热装置,依次包括左右对称平行布置的左卡具7和右卡具8,以及上下平行设置的卡具压条15和底垫块5,卡具压条15、左卡具7、底垫块5和右卡具8顺次首尾连接形成外锁闭框方形加热构架。

左卡具7和右卡具8的相对内侧面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左垫块1和右垫块2,并且左卡具7和右卡具8、以及左垫块1和右垫块2的形状相同并且分别呈镜像对称布置,

左卡具7和右卡具8的中部分别向相对内侧的水平方向一体弯折延伸形成防脱钩9,两个防脱钩9左右对称布置,防脱钩9为了防止锁闭框加热装置安装后由于震动而脱落。

左垫块1和右垫块2的下部侧壁分别向外水平一体延伸弯折并形成竖直的元件放置凹槽14用于快速安装插入加热元件,左右两个元件放置凹槽14相对布置,且相邻的防脱钩9和元件放置凹槽14分别布置于外锁闭框构架的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侧,使结构功能互不干扰,元件放置凹槽14的底部竖直外侧壁由上至下逐渐倾斜变小形成加热元件更换缺口12,可以在需要维护时将加热元件顺着加热元件更换缺口12快速拆卸出来,方便实用。

左垫块1和右垫块2的竖直侧壁上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铆接孔3,左卡具7和右卡具8的竖直侧壁上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铆接孔4,左垫块1与左卡具7、以及右垫块2与右卡具8分别通过第一铆接孔3与第二铆接孔4一一对应铆接,从而实现左右两侧部件的快速精准的安装定位。

底垫块5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三铆接孔13,左卡具7和右卡具8的底部向相对内侧的水平方向一体弯折并分别开设有第四铆接孔6,底垫块5分别与左卡具7和右卡具8通过第三铆接孔13与第四铆接孔6对应铆接,从而实现底部部件的快速精准的安装定位。

左卡具7和右卡具8的顶部向相对外侧的水平方向一体弯折并分别开设有第一螺栓连接孔10,卡具压条15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螺栓连接孔11,第一螺栓连接孔10和第二螺栓连接孔11分别通过竖直穿装的螺栓16对应连接,从而实现顶部部件的快速精准的安装定位。

左垫块1、右垫块2和底垫块5因考虑到导热效率,整体材质选择了铝,考虑到加工精度、一致性、生产效率等因素,选择加工方式为铸造。

左卡具7、右卡具8因考虑到强度及防锈等因素,材质选择了不锈钢,考虑到加工精度、一致性、生产效率等因素采用磨具压铸工艺。

由于采用铸铝及磨具压铸生产工艺,保证了高精度、高一致性、高生产效率。保证了加热效果、产品质量及缩短生产周期。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加工和安装的精度优良,使尖轨与基本轨能密贴,提高加热效果,有效将积雪加热融化,不影响通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外锁闭框加热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7185.0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2(吉林)

授权编号:CN209854464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E01B19/00

专利分类号:E01B19/00

范畴分类:36A;36E;

申请人:吉林省金仑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吉林省金仑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开发区佳园路2088号

发明人:刘永军;张鑫宇;何新

第一发明人:刘永军

当前权利人:吉林省金仑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叶平

代理机构:1155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东岩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外锁闭框加热装置论文和设计-刘永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