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映体论文_潘宇,李冰,姜春旭,马宏源,高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映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手性,密度,离子,色谱,联苯,氨基酸,普兰。

对映体论文文献综述

潘宇,李冰,姜春旭,马宏源,高峰[1](2019)在《水液相环境下布洛芬分子手性对映体转变的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SMD/MP2/6-311++g(3df,2pd)/WB97X-D/6-311++G(d,p)理论水平,对标题反应进行了研究.反应通道研究发现:质子直接迁移与2个水分子簇作质子迁移媒介时,布洛芬分子手性对映体转变都有2个反应通道a和b.a是α-氢只以羰基氧为桥迁移,b是羧基内质子迁移后α-氢再以新羰基氧为桥迁移.势能面计算表明:质子直接迁移,S-IBU在a和b通道实现手性对映体转变决速步骤的能垒分别是296.4和286.7kJ·mol~(-1),b通道具有优势.2个水分子簇作质子迁移媒介,S-IBU在a和b通道实现手性对映体转变决速步骤的能垒分别是163.2和160.5kJ·mol~(-1),b通道略微具有优势.结果表明:水液相环境下,水分子簇的催化可使布洛芬分子缓慢的实现手性对映体转变.(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吴大同,孔泳[2](2019)在《功能性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对色氨酸对映体的高效拆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将功能性离子液体共价键合到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制备一种功能性二氧化硅微球,并作为手性拆分材料用于色氨酸对映体的拆分研究。首先,对合成的有机分子和目标材料进行了NMR,FT-IR,SEM,TGA等测试表征,并以该复合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剂选择性拆分色氨酸对映体。其次,详细筛选和优化功能性二氧化硅微球对色氨酸对映体的手性拆分条件。研究表明:在最优的分离条件下,该二氧化硅微球对色氨酸对映体具有良好的手性拆分能力,其对映体过量值最高可以达到0.93。同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拆分机理进行详细研究。(本文来源于《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文华,谢文,侯建波,陈钦可,李淑敏[3](2019)在《超高效合相色谱法对6种叁唑类农药对映体的拆分及其在黄瓜中的残留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法(UPC~2)拆分叁唑酮、叁唑醇、己唑醇、戊唑醇、联苯叁唑醇、腈菌唑等6种叁唑类农药对映体,并测定了黄瓜中6种叁唑类农药对映体的残留量。样品经乙腈均质提取,石墨化炭黑(GCB)、自制弗罗里硅土柱和QuEChERS试剂依次净化后,Acquity Trefoil AMY1手性色谱柱分离,以超临界二氧化碳-甲醇等助溶剂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方法定量限(S/N>10)均为0.1 mg/kg,在黄瓜中分别添加0.1、0.2、0.5 mg/kg 3个水平的叁唑类农药对映体,其回收率为65.1%~116%,相对标准偏差(n=6)为1.0%~9.6%。该方法实现了对6种叁唑类农药16种对映体的拆分及其在黄瓜基质中的残留测定,可为手性农药开发、使用及相关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9年12期)

王月,刘婧,徐章润[4](2019)在《一种基于电荷转移SERS的氨基酸对映体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氨基酸是生命组成中重要的一类有机物,参与了生命体中绝大多数的生理过程,一些氨基酸可作为细胞的信号分子,在调控基因表达和控制细胞代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不同的氨基酸对映体存在截然不同的生理、药理和毒理活性。因此,对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高灵敏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具有较高SERS活性的Ag-TiO_2-Ag夹层基底,将S-β-环糊精和对巯基苯胺(PATP)分子通过Ag-S键修饰在该基底上,制备手性传感基底,随后将该手性传感基底与叁种不同芳香族手性氨基酸分子结合。由于环糊精分子的手性选择作用,氨基酸分子能够与手性选择剂环糊精通过疏水作用和氢键作用形成分子复合物,并且不同氨基酸对映体分子与PATP分子形成的氢键也不相同。氢键的差异导致不同手性体系的电荷转移不同,使体系中PATP分子的SERS谱峰相对强度发生改变,从而使不同手性氨基酸对映体的信号得以区分,实现了对L-氨基酸分子的选择性识别。在我们的识别体系中,修饰在基底上的非手性PATP分子作为手性信号的探针分子,传感以及放大所识别的L氨基酸对映体;而S-β-环糊精分子则作为手性捕获分子,用来捕获氨基酸对映体分子,拉近其与手性传感分子PATP以及夹层基底之间的具体,使手性信息更好地被识别传感。我们所提出的氨基酸对映体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灵敏度,可实现对10~(-7) mol/L色氨酸的识别。(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肖梦琦,聂小春[5](2019)在《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在西酞普兰对映体拆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以超高效合相色谱系统建立一种西酞普兰对映体拆分方法。方法利用超高效合相色谱系统,采用ACQUITY UPC~(2 )Trefoil手性色谱柱,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流动相中主要组分,对西酞普兰R、S-对映体进行拆分,检测波长240 nm。以西酞普兰S-对映体的保留时间、分离度、对称因子和理论板数为指标,考察手性柱种类、改性剂与添加剂种类和比例、柱温、背压、流速等对手性分离的影响。结果优选色谱条件为使用CEL2柱(2.1 mm×50 mm,2.5μm),改性剂甲醇-乙腈(9:1)在流动相中占比9%,添加剂叁乙胺在改性剂中占比0.1%,柱温37℃,背压11.72 MPa,流速0.6 mL·min~(-1)。此时R、S-对映体的分离度2.315,对称因子1.198,理论板数3184,分离效果好。结论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以超高效合相色谱系统能够完全分离西酞普兰对映体,是一种环保、简便、高效的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1期)

何红芳,李延斌,余佳照,胡译之[6](2019)在《印迹材料MIP-PDAC/PSA的制备及对谷氨酸对映体识别拆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伯胺树脂球为基质,谷氨酸(Glu)的一种对映体L-谷氨酸为模板分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通过接枝交联聚合与印迹过程同步法制备了L-谷氨酸的分子表面印迹材料MIP-PDAC/PSA。以D-谷氨酸为对比物研究MIP-PDAC/PSA对谷氨酸(Glu)对映体进行拆分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印迹材料MIP-PDAC/PSA对L-谷氨酸具有良好的识别选择性。相对于D-谷氨酸识别选择性系数为5.92,表现出良好的拆分性能。此外,印迹材料MIP-PDAC/PSA具有良好的解吸性能,解吸率达到98.34%。(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中间体》期刊2019年05期)

王春蕾,杨叶,朱光平,刘克澄,姚春冀[7](2019)在《顺式联苯菊酯对映体对H295R细胞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选择性干扰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手性农药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手性中心的农药化合物,含有一对或多对呈镜像关系的对映异构体(简称对映体)。顺式联苯菊酯(cis-bifenthrin,cis-BF)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手性拟除虫菊酯农药,含有1S-cis-BF和1R-cis-BF两个对映体。cis-BF是一种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有研究发现,cis-BF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受体具有明显的拮抗效应,但关于cis-BF对映体对HPA轴激素合成分泌的选择性干扰效应及其机制仍不甚明了。[目的]探讨手性农药cis-BF对映体对人肾上腺皮质癌(H295R)细胞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和醛固酮)分泌水平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cis-BF进行手性拆分,用圆二色谱仪对单个对映体(1S-cisBF/1R-cis-BF)构型进行鉴定,用气相色谱对单个对映体浓度进行分析。体外培养H295R细胞,以不同浓度(0、1×10~(-9)、1×10~(-8)、1×10~(-7)、1×10~(-6)、1×10~(-5) mol/L)1S-cis-BF/1R-cis-BF染毒细胞,用单溶液噻唑兰(MTS)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确定染毒浓度。以无细胞毒性浓度(0、1×10~(-9)、1×10~(-8)、1×10~(-7) mol/L)1S-cis-BF/1R-cis-BF处理细胞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和细胞上清液中皮质醇、醛固酮水平。[结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完成cis-BF对映体的拆分,两种对映体1S-cis-BF和1R-cis-BF纯度分别高达99.5%和99.2%。MTS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10~(-6)和1×10~(-5) mol/L浓度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 <0.05),而1×10~(-9)、1×10~(-8)和1×10~(-7) mol/L 1S-cis-BF/1R-cis-BF对H295R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PCR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1×10~(-7) mol/L1S-cis-BF可下调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 AR)、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2)和17α-羟化酶(CYP17)的mRNA水平(P <0.05);1×10~(-8)、1×10~(-7) mol/L1R-cis-BF可下调3βHSD2 mRNA水平(P <0.05),且在1×10~(-7) mol/L浓度组St AR、3βHSD2和CYP17 mRNA水平具有对映体差异,1S-cis-BF的抑制作用分别是1R-cis-BF的2.23、2.04和5.00倍(P <0.05)。cAMP测定结果显示,1×10~(-7) mol/L 1S-cis-BF染毒致细胞内cAMP含量相对于对照组下降了8.10%(P <0.05),而1R-cis-BF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1×10~(-7) mol/L浓度组cAMP含量有明显的对映体差异,1S-cis-BF的抑制作用高于1R-cis-BF(P <0.05)。激素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浓度组(1×10~(-9)、1×10~(-8)、1×10~(-7) mol/L)皮质醇分泌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1×10~(-9)、1×10~(-7) mol/L1S-cis-BF及1×10~(-7) mol/L1R-cis-BF组醛固酮分泌水平明显降低(P <0.05);其中在1×10~(-8) mol/L浓度组,S型对映体对皮质醇分泌水平的抑制作用是R型对映体的1.68倍,在1×10~(-7) mol/L浓度组,S型对映体对醛固酮分泌水平的抑制作用是R型对映体的2.1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is-BF对映体通过降低c AMP水平,下调c AMP依赖性类固醇激素合成酶mRNA的表达而抑制H295R细胞内皮质醇和醛固酮的分泌水平,且1S-cis-BF的干扰效应明显高于1R-cis-BF。(本文来源于《环境与职业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李冰,徐锐英,姜春旭,潘宇,马宏源[8](2019)在《气相环境下Cu~(2+)催化α-丙氨酸手性对映体转变的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97X-D和M06方法,研究了气相环境下Cu~(2+)催化α-丙氨酸(α-Ala)分子两种稳定构型的手性对映体转变。对于构型1的手性转变反应考察了4个通道(ai,aj,ak和b),ai、aj和ak通道分别是羟基旋转后α-H以氨基氮、铜及与铜配位的羰基氧为桥迁移;b通道是羟基氢向氨基氮迁移后α-H向羰基氧迁移,接着质子从质子化氨基向α-C迁移。对于构型2的手性转变反应考察了α-H以氨基氮为桥迁移的通道。势能面计算表明:对于构型1,aj通道具有优势,决速步骤的内禀能垒为120. 3 kJ·mol~(-1),构型2在决速步骤的内禀能垒为189. 0 kJ·mol~(-1)。结果表明:相对于孤立环境下α-Ala分子的手性转变,气相环境下Cu~(2+)对α-Ala分子的手性转变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马宏源,张林佳,姜春旭,马梓瑄,佟华[9](2019)在《水液相环境下苯丙氨酸分子的手性对映体转变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MP2/6-311++g(3df,2pd)/WB97X-D/6-311++G(d,p)双水平,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对标题反应进行了研究.反应通道研究发现:水液相环境下苯丙氨酸(Phe)分子手性对映体转变反应在质子直接迁移时有2个通道,水分子(簇)作质子迁移媒介时有3个通道.势能面计算表明:水液相环境与气相环境比较,质子从α-碳向羰基氧直接迁移的内禀能垒小幅升高,质子从α-碳向氨基氮直接迁移的内禀能垒小幅降低;2个水分子簇作媒介时,质子从α-碳向羰基氧迁移的内禀能垒小幅升高,质子从α-碳向氨基氮迁移的内禀能垒显着降低.水液相环境下Phe分子手性对映体转变反应的优势通道是α-氢以氨基氮为桥迁移,质子直接迁移时反应的活化能是260.36kJ·mol~(-1),2个水分子簇作质子迁移媒介时反应的活化能是107.64kJ·mol~(-1).结果表明,水液相环境下水分子(簇)的催化可以使Phe分子实现手性对映体转变.(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崔兴,单若妮,何潮洪[10](2019)在《双相识别手性液液萃取系统拆分氟比洛芬对映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氟比洛芬是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类手性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其S型对映体有较高的药理活性而R型对映体药效较低且有一定毒副作用,因此获得单一的光学纯S-氟比洛芬对映体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之前工作基础上,研究利用含手性离子液体为水相萃取剂和酒石酸酯为油相萃取剂的双相识别手性萃取系统对氟比洛芬消旋体进行了手性拆分。研究了酒石酸酯种类,有机溶剂种类,油相手性选择剂浓度,氟比洛芬消旋体浓度,pH及温度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反萃取过程实现了手性离子液体的循环回用。结果表明,在1-丁基-3-甲基咪唑L-色氨酸([Bmim][L-trp])浓度0.02 mol·L~(-1),D-酒石酸二辛酯浓度0.3 mol·L~(-1),氟比洛芬浓度50μg·mL~(-1),二氯乙烷为有机溶剂,pH=2.0,25℃下,体系选择性达到1.31。相比于单相手性识别,双相手性识别体系选择性得到较大改善。(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对映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将功能性离子液体共价键合到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制备一种功能性二氧化硅微球,并作为手性拆分材料用于色氨酸对映体的拆分研究。首先,对合成的有机分子和目标材料进行了NMR,FT-IR,SEM,TGA等测试表征,并以该复合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剂选择性拆分色氨酸对映体。其次,详细筛选和优化功能性二氧化硅微球对色氨酸对映体的手性拆分条件。研究表明:在最优的分离条件下,该二氧化硅微球对色氨酸对映体具有良好的手性拆分能力,其对映体过量值最高可以达到0.93。同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拆分机理进行详细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映体论文参考文献

[1].潘宇,李冰,姜春旭,马宏源,高峰.水液相环境下布洛芬分子手性对映体转变的机理[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吴大同,孔泳.功能性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对色氨酸对映体的高效拆分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张文华,谢文,侯建波,陈钦可,李淑敏.超高效合相色谱法对6种叁唑类农药对映体的拆分及其在黄瓜中的残留分析[J].色谱.2019

[4].王月,刘婧,徐章润.一种基于电荷转移SERS的氨基酸对映体识别方法[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5].肖梦琦,聂小春.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在西酞普兰对映体拆分中的应用[J].医药导报.2019

[6].何红芳,李延斌,余佳照,胡译之.印迹材料MIP-PDAC/PSA的制备及对谷氨酸对映体识别拆分的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9

[7].王春蕾,杨叶,朱光平,刘克澄,姚春冀.顺式联苯菊酯对映体对H295R细胞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选择性干扰效应[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9

[8].李冰,徐锐英,姜春旭,潘宇,马宏源.气相环境下Cu~(2+)催化α-丙氨酸手性对映体转变的机理[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9

[9].马宏源,张林佳,姜春旭,马梓瑄,佟华.水液相环境下苯丙氨酸分子的手性对映体转变机理[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崔兴,单若妮,何潮洪.双相识别手性液液萃取系统拆分氟比洛芬对映体[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烯烃的氢氨甲基化反应中可能的副反应...科尔《未开发的国家》1834年双环手性胍盐杯芳烃Hamilton等[123]氨基酸对映体(A)L-天冬氨酸和...樟脑磺酰肼催化剂和它的亚胺离子配合物17中Cd(II)的配位环境图

标签:;  ;  ;  ;  ;  ;  ;  

对映体论文_潘宇,李冰,姜春旭,马宏源,高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