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性薄板调运夹具装置,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夹具装置,每个夹具装置包括U型开口横向设置的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上方设置有与U型底座转动配合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绳。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巧妙,能有效利用重力作用夹取表面光滑且具有软性特质的材料,便于搬运,成本低,灵活性强,具有实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软性薄板调运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夹具装置,每个夹具装置包括U型开口横向设置的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上方设置有与U型底座转动配合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绳,所述U型开口内部具有防滑纹路,所述夹板靠近U型开口一侧端部呈齿状,所述固定绳上固定连接有钢圈。
设计方案
1.一种软性薄板调运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夹具装置,每个夹具装置包括U型开口横向设置的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上方设置有与U型底座转动配合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绳,所述U型开口内部具有防滑纹路,所述夹板靠近U型开口一侧端部呈齿状,所述固定绳上固定连接有钢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性薄板调运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搬运一些表面光滑且具有软性特质的薄板型材料时,比如铝板等等,传统一般采用人工手动穿绳缠绕,需多人配合且因材质光滑、柔软导致调运过程中倾斜滑掉,作业难度大,容易造成生产事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性薄板调运夹具装置,结构简单且调运软性薄板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提供一种软性薄板调运夹具装置,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夹具装置,每个夹具装置包括U型开口横向设置的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上方设置有与U型底座转动配合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绳。
进一步的,所述U型开口内部具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夹板靠近U型开口一侧端部呈齿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绳上固定连接有钢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新颖,原理巧妙,成本低,能有效解决搬运表面光滑且具有软性特质材料的困难,灵活性强,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U型底座,11-U型开口,2-转轴,3-夹板,4-固定绳,5-薄板,6-钢圈,7-防滑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软性薄板调运夹具装置,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夹具装置,每个夹具装置包括U型开口11横向设置的U型底座1,所述U型开口11内放置有待调运的薄板5,所述U型底座1上方设置有与U型底座1转动配合的转轴2,所述转轴2上固定连接有夹板3,所述夹板3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绳4。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绳4可以采用钢绳。
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开口11内部具有防滑纹路7,可以加强与薄板5的摩擦力,加强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板3靠近U型开口11一侧端部呈齿状,可以将薄板5夹的更紧,防止容易掉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绳4上固定连接有钢圈6,可以采用天车挂钩钩住钢圈6,通过往上拉紧固定绳4使夹板3夹紧薄板5,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底座1的U型开口11内可适应不同厚度和数量的薄板,灵活性强,方便调运。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在薄板5的两侧分别放置上U型底座1,使薄板5边缘部分放进U型开口11内,使用天车挂钩钩住钢圈6并往上提起,在拉力作用下,夹板3及转轴2旋转,夹板3端部压卡在薄板5上方,夹紧薄板5,薄板5越重夹板夹的越紧且夹力越大,移动天车,解锁夹板,随后完成调运。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能有效解决光滑薄板不好搬运的问题,使用范围广,具有实用性。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0326.1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758816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B66C1/12
专利分类号:B66C1/12;B66C1/44
范畴分类:申请人: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中铝东南材料院(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罗星塔路8号
发明人:李光华;陈永康;刘智强;崔冰;陈庸飞
第一发明人:李光华
当前权利人: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中铝东南材料院(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蔡学俊
代理机构:35100
代理机构编号: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夹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