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妈祖文化精神的当代传承与价值引领论文

林希:妈祖文化精神的当代传承与价值引领论文

[摘要]妈祖文化精神内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在当代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但在妈祖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出现了功利性、铺张浪费、迷信等问题,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引领。

[关键词]妈祖文化;精神内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为当代传承妈祖文化指明了方向。我们应找到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契合点,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增强新时代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感召力。

“正是在化肥工业的强力支撑下,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进步,也得以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成功地度过了几次粮食危机。

一、妈祖文化及其精神内蕴

妈祖,名林默,北宋建隆年间生于莆田湄洲。原为女巫,后经历代朝廷敕封,升格为国家祭祀中唯一的女神。其谥号长达64个字:“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潭覃海宇恬波宜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普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可见行善济困、爱国爱民、热爱和平是妈祖信仰的精神内蕴与感召力,也是妈祖信仰能够传承数百年不衰、流传千里的重要原因。

(一)行善济困

妈祖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海神之一,护佑航行安全是其重要神职。自北宋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民开始从事海外贸易,航线北至山东半岛、辽东一带乃至高丽(今朝鲜半岛),南达占城(今属越南)、三佛齐(今苏门答腊),直至阿拉伯地区。在频繁的海事活动中,人们收获了大量财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海的威力。远航海外贸易的商旅相信妈祖能保佑在其航行过程中平安顺遂。《天妃显圣录》中的《祷神起椗》记载了其时海商出海贸易必拜妈祖之习俗:“季春有商三宝者,满装异货,要通外国,……迨泛舟海上,或遇风涛危急,拈香仰祝,咸昭然护庇。[1]可以说,妈祖庇护是海商勇于进行远航贸易的精神依托。

(二)大爱暖心

所谓大爱,是无私的爱,施予众人的爱。在关于妈祖的传说故事中,不乏妈祖悲天悯人、救助百姓的感人故事。“岁水旱则祷之,疠疫祟则祷之,其应如响。”[2]妈祖自被奉为神灵之初,就有风调雨顺、消除灾病之神职,《天妃显圣录》中记载其有“菜甲天成”“钱塘助堤”“振兴泉饥”等义举。妈祖为百姓排忧解难、普济众生的传说是妈祖信仰能够传播千里、传承至今的精神感召。

(三)立德树人

此外,妈祖文化在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妈祖“和平止戈”的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20世纪80年代,妈祖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女神”称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五十一章第三节中写道: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当今时代,传承妈祖文化更具现实意义。目前全球各地有上万座妈祖分灵,信众达三亿多人。2017年6月30日开启的八天七夜的“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暨中马、中新妈祖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吸引了华人华侨信众虔诚朝拜,而且引起了当地马来西亚人、印度人的驻足观看及热情询问。可以说,妈祖文化在促进人文交流、民间交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通过传承妈祖文化传播中国新海洋文明观,中国文化、中国声音更容易被世界接受。

妈祖信俗从宋代巫觋文化发端,发展传承至今,全球信众高达三亿以上。信众如此庞大,其在传承妈祖文化的过程中难免有异化表现。

(四)和平止戈

首先,功利性。妈祖信仰的诞生、发展过程也是人们走向海洋的历程。人们信仰妈祖的最初和最重要目的就是祈求航海平安,之后又衍生出消灾避难、风调雨顺、护产护幼等信仰内容。如明清时期在福建,妈祖与临水夫人陈靖姑同为妇幼保护神,人们相信妈祖负责送子,陈靖姑负责为生产保驾护航。因古代医疗水平有限,妇女生育被认为是十分凶险之事,人们习惯在两位女神面前祈祷“早生贵子”,这是普通百姓的基本诉求在宗教信仰上的反映。可以说,“海洋神灵信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功利方面”[3]是一致的。但有些信众“临事求神”,在向妈祖进香时炷香上印有“金榜题名”“升官发财”等功利性字眼。因此在传承妈祖文化的过程中,不宜取缔群众对妈祖信仰的精神依赖,而要提倡传承妈祖信仰中的真善美精神,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规范其祭拜活动。

二、妈祖文化传承中的异化表现

妈祖降服了顺风耳、千里眼、晏公等精怪,并劝恶改善收他们为助手,为一方百姓造福。收伏晏公时,妈祖嘱咐他:“东溟阻险,尔今统领水阙仙班,护民危厄。”[1]19又伏高里鬼和嘉应、嘉佑二魔,“并收为将,列水辟仙班,共有一十八位。凡舟人值危厄时,披发虔请求救,率得其默佑”[1]25。妈祖收伏在地方为祟的精怪作为助手,体现了她不轻起杀戮的善良之心。妈祖以德服人、教人向善、化敌为友、为我所用、造福百姓的精神感召着无数信众。

“我那天钱少,就只买了这么几枚。这枚‘广政通宝’,我是花了6 0 0 0 0元买下来。这枚‘靖康通宝’是5 0 0 0 0元。这枚‘崇庆通宝’是……”中年人如数家珍。

妈祖有许多和平止戈、平息逆乱、爱国护民的传说。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流寇刘巨兴等啸聚,直抵江口。居民虔祷于庙,忽狂风大震,烟浪滔天,晦冥不见。神灵现出空中。贼惧而退。既而复犯海口,神又示灵威,贼遂为官军所获。”[1]29此外,“温台剿寇”“平大奚寇”“紫金山助战”“助擒周六四”“火烧陈长五”“旧港戮寇”“涌泉给师”“澎湖神助得捷”等传说将妈祖塑造成热爱和平、爱国护民的女神,这一形象被亿万信众认同,融入妈祖文化内涵之中。

由表2可以看出,使用FLAC3D模拟出的结果误差最大,单一Elman网络精度较高,但结合小波-模糊控制Elman网络的方法精度较单一Elman和FLAC3D,有了显著的提高,由图11可看出,小波-模糊控制Elman网络与拱顶位移变化曲线具有较高的贴合度,并减少了突变点的产生,较前两种方法,精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其次,痴迷于迷信活动。宗教信仰和迷信的显著区别是“所尊奉的神或教是否人的真善美力量的外化,所提供人借助的精神力量或精神寄托,以至为人们提供的信仰与尊奉方式,是否都是真善美的,即人性的、真诚的、正义的、圣洁的,是反虚伪、反盲崇、反丑恶、反残暴的;当然,前提必须是爱祖国、爱人民的。”[5]当今科学文化水平虽已高度发展,但仍不能彻底地克服迷信,抽签、卜卦、算命、看相、测字、请神、驱鬼、看风水、符水治病等迷信活动均不鲜见于祭拜妈祖活动中。这种迷信活动是“精神寄托”浮夸的表现,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背离了妈祖信仰真善美的本质,归根到底也是功利性的表现。

某中学综合楼抗震性能化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案研究……………………………………………… 李轩直,余文柏(3-1)

第三,奢侈化。每年妈祖庆典时,各地信众都会举行盛大的迎神赛会活动。这类庆典活动是为了表达信众对妈祖的崇信。庆典当日万人空巷,信众相信自己在庆典中答谢神恩就能够得到妈祖更多的保佑。盛大的庆典往往吸引全球各地信众聚集一堂,形成一场妈祖文化交流盛会,但当今盲目地为酬神而不惜巨额花费之事也偶有发生。[4]频繁且过于盛大的迎神赛会花费巨大,超出了社会的实际支付能力,反而成为信众的负担。一些在妈祖庆典中捐出巨款的富商,实际上是借妈祖的影响力提升自我关注度,以达到吸引投资的目的。信仰的真谛应当是“奉献”和“传承”,“奉献”不是为了私利,而是在祭拜时得到心灵慰藉,进而与真善美的妈祖精神实现共鸣,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真善美。

小指针奖其实是性价比之选。今年获得奖项的是HABRING2,这个品牌名气虽然不响,但过去几年经常在日内瓦大赏中获奖,可见在制表工艺和创意上都是备受业内肯定的品牌。这次摘得小指针奖也不算意外。

三、传承妈祖文化的价值引领

鉴于以上问题,当代传承妈祖文化的中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与中国古代文人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不谋而和,也与妈祖文化真善美精神契合。

首先,妈祖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契合。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为人民服务,改善民生,解决因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带来的矛盾,并最终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本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的。2014年成立的北京妈祖仁爱慈善基金会是由在北京的莆田企业商会牵头发起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法人,基金会致力于扶贫救助、医疗卫生、支教助学、促进就业等公益慈善事业,积极传承妈祖仁爱精神。在北京妈祖仁爱慈善基金会的组织下,千千万万的妈祖信众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是妈祖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此外,台湾有1700多万妈祖信众,这不仅是对妈祖文化的认同,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妈祖文化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公序良俗,是人们推崇的道德观念,符合人们对和谐平安、人心向善的美好生活愿景。至今被信众广为传颂的妈祖“机上救亲”的故事体现了妈祖的孝顺和手足情深,对信众是一种道德感召。

其次,妈祖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和“平等”。友善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精神一致;“平等”与古代劳苦大众对“大同世界”的向往契合,与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普渡众生”的教义共通。《天妃显圣录》记载妈祖的诞生与观音有关,“是夜王氏梦大士告之曰:‘尔家世敦善行,上帝式佑’乃出丸药示之云:‘服此当得慈济之贶’。既寤,歆歆然如有所感,遂娠。二人私喜曰:‘天必锡我贤嗣矣’!”[1]17从妈祖救苦救难的传说可知,妈祖是无私的,不会因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而选择性救助,她与观音一样是“普渡众生”的。

第三,妈祖文化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在妈祖传说故事中,妈祖是正义的化身,她嫉恶如仇,但不尚杀戮。她以扬善抑恶为宗旨,收伏原在地方为害的晏公、嘉应、嘉佑等精怪为助手,组成水阙仙班,共同维护海上安全,造福一方百姓。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正”契合,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保障和体现必须通过“法治”来实现,这是依法治国、法治中国的重要制度保障,是妈祖文化中没有的。

第四,鉴于部分信众在妈祖信仰在传承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的科学性、先进性,我们应当在传承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途径。目前各妈祖信仰区,特别是妈祖文化发源地莆田湄洲岛,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在形式上与时俱进,在内容上推陈出新,探索传承妈祖文化的路径,如修缮妈祖祖庙、修建妈祖文化广场、促进妈祖文化旅游,应用新媒体技术创建天下妈祖、中华妈祖网等网站、论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妈祖文化进社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妈祖文化宣传有机整合在一起,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创建社区图书室、活动室,举办戏曲、舞蹈、话剧、影片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妈祖文化氛围,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在注重宣传效果和营造良好的妈祖文化氛围之外,应当注重与实践活动结合,引导群众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提升对妈祖文化的参与感。每年妈祖诞等庆典都是一个妈祖文化交流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妈祖信众共聚一堂,传承妈祖文化精神中的正能量。然而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探索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传承妈祖文化的途径。如通过组织妈祖义工、妈祖志愿者等活动,提升妈祖文化形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设计妈祖文化体验项目,在实践活动中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当然,所有传承路径都需要政府、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等形成有机合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妈祖文化为主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中的主体性,才能激发全社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总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妈祖文化传承,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质,推动移风易俗,传承真善美,提升中国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对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佚名.天妃显圣录[A].孔昭明.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9辑[M].台北:大通书局,1987:26.

[2]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A].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等编.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一辑):碑记卷[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1.

[3]王荣国.海洋神灵中国海神信仰与社会经济[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289.

[4]陈辉林.地方崇神文化与城市法治建设研究——以广东潮汕地区为例[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9):24-30+97.

[5]黄伟宗.走出神教迷信误区,确立六祖惠能的文化地位,弘扬妈祖、龙母文化的精华[J].肇庆学院学报,2004(4):1-3.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9)01-0028-04

[收稿日期]2018-10-19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一般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妈祖文化传承研究”(2017D17);福建省社科规划2018年马工程重点项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妈祖文化传承研究”(FJ2018MGCA016);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校级课题“古代福建、琉球女性的社会生活研究”(FWX16041);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校级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团队”(JF2018001)。

[作者简介]林希,女,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妈祖文化、古代中琉关系史研究。

标签:;  ;  ;  ;  ;  ;  ;  ;  ;  ;  ;  ;  ;  

林希:妈祖文化精神的当代传承与价值引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